宇光化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对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论本病多有宿根,病难速已,即使‘三多“症状消失,也应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作者:王淑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前瞻性观察用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的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87例患脑卒中偏瘫后出现的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结束后治愈25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77%;有3例治疗后肩痛加重,发生率为3%。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的肩关节半脱位,用康复治疗能明显减轻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但应注意过度训练会导致肩痛加重,治疗中应加以预防。
作者:潘卫萍;黄捷;梁锋;黄恒炯;雷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急腹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和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杜祥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壮骨汤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自拟补肾壮骨汤联合抗肿瘤及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抗肿瘤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率、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均<0.05)。结论自拟补肾壮骨汤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满意,毒副作用轻,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
作者:高彩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得出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较好,可清除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体内过多的丙二醛,对SOD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付新;张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边疆地区综合医院产科护士职业安全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发生的具体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护方法与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边疆地区一所综合医院产科护士22名职业暴露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00%,近1年内有76.36%的人接触过患者血液、体液,50%的人有安瓿割伤史,33%的人有针刺伤发生,而针刺伤仅有5%的上报率,并仅限在医院感染办。结论经调查后发现产科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报告率低,存在职业安全风险,医院应不断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合理分配产科人力资源,从而保障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李晓丽;阿米娜?哈斯木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理作用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入院生产的产妇76例,进行药物止血治疗。随机抽取患者,分为疗效分析组和药理分析组各38名产妇。其中,疗效分析组的38名产妇,又分为一组、二组各19例,待产妇分娩后,一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进行止血,二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止血。药理分析组的38名产妇,按照随机的原则,依据给药途径的不同,划分为:A组为通过阴道给药的13例产妇,B组为通过舌下含服给药的13例产妇,C组为通过直肠给药的12例产妇。结果二组产妇生产过程所用时间比一组产妇所用时间要短,且产后出血量要少于一组,两组之间生产所用的时间、出血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在血压指标上,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A、B、C三组,比较生产过程所用时间、出血量、血压波动等指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药理作用明显,不同的给药途径,并不影响药效的正常发挥。
作者:张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在眼科疾病致盲中,白内障患者占很大比例,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使病人恢复视力,提高生活质量。方法根据患者主诉,进行眼科系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患者经手术后,视力恢复良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白内障患者,在眼底情况良好,无全身及其他影响手术愈合的并发症外,通过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都能恢复较好的视力,使患者重见光明,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肝癌139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化疗药及碘油(10~20 ml)混悬剂。结果15例介入治疗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经降门静脉压等治疗,13例出血停止,2例死亡。结论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引起门静脉压升高和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是出血的主要原因,降低门静脉压是治疗该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泽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主要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767株主要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鉴定及相关药敏分析,采用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pmc酶菌株。结果1767株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共检出产Ampc酶株437株,产Ampc酶菌株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对产Ampc酶菌株的检测及其耐药性监控。
作者:文宏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例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初次治疗患者,给予恩替卡韦0.5mg,一天一次,治疗48周,观察治疗前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HBV-DNA、乙肝五项变化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治疗后AST、ALT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 <0.05),ALB、Tbil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 >0.05);治疗前后HBV-DNA、HbeAg比较:治疗后HBV-DNA阴性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 <0.05),HbeAg阴性例数较治疗前,增加明显,且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48周后未发现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恩替卡韦能明显抑制病毒复制,同使能改善肝功能情况。
作者:陈庆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02例PICC置管患者中6例发生静脉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原因与护理措施的关系。结果 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多在置管后4~16天,女性患者稍多于男性。结论 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较多,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技术熟练程度、血管的选择、导管末端的位置、日常的维护和及时发现并处理静脉炎,是防止或减少静脉炎发生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小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吴某,女,32岁,孕2产1孕39+6周、疤痕子宫入院。体检并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结果无异常,因“疤痕子宫”要求剖宫产。于当天在“腰硬联合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过程顺利。2011年11月31日治愈出院,共住院5天。2012年3月14日来本院常规产后复查,诉恶露量少,暗红色,无味。B超提示:宫腔积液,宫腔分离,子宫下段切口愈合欠佳。带益母草膏回家服用一周。4月13日来院检查,诉:此二个半月以来,恶露一直未干净,多为咖啡色,时有鲜红色血,如月经样,量少。经本院抗感染治疗以及加强宫缩、生化汤、活血化瘀等对症处理,5天后干净。干净37天后,又出现阴道流血,持续11天左右,暗红色,此期间一直无腹痛症状。5~6月份带患者去上级医院就诊,用药:云南白药颗粒、益母草膏颗粒口服,中药饮片等治疗。仍不见好转,并开始有规律性阴道流血,每12天左右来一次,量不多,色暗红,时有点滴状鲜血,有时只需一个卫生巾即可。7月份去省城医院妇产科就诊,B超提示:宫腔积液,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憩室形成,大小约1.6×2.5cm,宫腔内可见1.1cm分离,至今。专家指导性意见:暂行保守治疗,用药半年,药名为:克龄蒙和坤宁颗粒。
作者:汪丽华;林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小时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暂时性排尿功能障碍,使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从膀胱排出,残余尿量大于100ml[1],是产后常见并发症,若能及时处理,一般恢复较快。本例患者因产后未能及时发现处理,致产后尿潴留并无张力性膀胱,功能恢复困难,经留置导尿、常规处理及中医药治疗,产后18天排尿恢复正常,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建坪;高雪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临床上输血所遇到的疑难配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制定有效而科学、安全的输血措施。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200例疑难配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这200例疑难配血患者中,其中6例为ABO血型抗原减弱、4例为抗-A、抗-B抗体减弱、10例为自身冷抗体、12例为患者出现不规则抗体、献血员含有不规则抗体的有4例、4例为ABO亚型。结论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输血时,鉴定血型必要要联合使用正反定型,保证ABO血型的准确性。对于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要将患者自身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作为对照,以便及时地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凝集症状。在对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患者进行输血时,需要选择相应的抗原阴性和交叉配血相结合的红细胞,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作者:木太力甫?阿不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早期免疫干预,探讨和分析其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孟鲁司特钠等抗炎药物进行干预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喘息次数和呼吸道感染次数以及咳嗽天数、PEF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出现比较高的喘息频率,对患者进行早期免疫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讨论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D二聚体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关系。方法测定64例DEACMP患者和40例对照组血清CRP和D二聚体浓度,观察比较DEACMP组患者在不同病情时血清CRP和D二聚体浓度变化。结果 DEACMP组血清CRP和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重度痴呆组>中度痴呆组>轻度痴呆组(P<0.01)。结论 DEACMP患者血清CRP和D二聚体浓度明显增高,且病情越重,二者升高越明显,血清CRP和D二聚体浓度与DEACM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反映出DEACMP患者体内存在着炎性反应和血栓形成的倾向和变化。
作者:刘宇庆;孙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复发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原因。结果治疗遵从医嘱性是影响复发的重要原因。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是必要的,尤其是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遵从医嘱教育。
作者:韩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应用AO锁骨钩钢板固定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15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按Lazzcano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6.9%,优30例,良2例,差1例。无一例出现金属内置物折断及松动。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固定可靠,在维持肩锁关节的微动方面有独到之处,便于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德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急诊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死亡率高,病因复杂。CAP的诊断及治疗一直为急诊科医师重视。本文结合共识对近年来CAP的诊疗新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李淑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