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门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谢潘潘

关键词:护理, 门诊, 精神分裂症, 患者, 生活质量, 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门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并对两组患者BPRS、SDSS评分、依从率与生活质量评分予以评定.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BPRS与SDSS评分分别为(24.34±3.83)分、(4.15±1.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实验组患者在生理(15.41±3.85)分、社会((15.77±3.82)分、环境(16.73±4.55)分以及心理(16.77±4.25)分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门诊可促使精神分裂症患者快速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延续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且研究治疗喉癌患者中采取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依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参与诊治的60例喉癌患者进行样本的平均分组研究,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喉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护理满意度均低于实验组各项数据指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在喉癌患者中存在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周晓玲;张剑利;陈翠云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种植牙手术前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牙周病种植牙手术前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手术治疗的牙周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手术前1个月为患者提供牙周支持治疗,常规组在术前采用碘甘油进行干预,实验组在手术前后均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总结并对比两组疗效及康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牙龈指数、牙齿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数据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丧失发生率数据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病种植牙手术前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对种植体周围牙槽骨丧失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祝深山;张一兵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3—2017年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儿童尿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儿童泌尿系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病原菌构成比前五位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63例(54.03%)、肺炎克雷伯菌92例(10.74%)、粪肠球菌70例(8.17%)、屎肠球菌49例(5.72%)、奇异变形杆菌21例(2.45%).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98.5%,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达42.98%,肠球菌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检出率高,且肠球菌感染有所上升,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张炎胜;吴佳音;陈玲;陈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面瘫患者康复期采取不同针灸顺序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不同针灸顺序治疗在面瘫患者康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面瘫患者86例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先针刺再闪罐治疗;实验组采取先闪罐后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疼痛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时间、疼痛率、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面瘫患者康复期采取先闪罐后针刺治疗法,刺激面部经络,疏通淤阻经络,配合针灸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针刺疼痛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中使用低流量七氟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4例行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甲组(47例,低流量七氟醚麻醉)与乙组(47例,氯胺酮麻醉).对比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诱导前两组心率(HR)、收缩压(SP)、舒张压(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两组均降低(P<0.05),气腹后5 min低于气腹前(P<0.05),气腹后10 min低于气腹前(P<0.05),与气腹后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气腹前、气腹后5 min、气腹后10 min高于乙组(P<0.05);甲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短于乙组(P<0.05);甲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低于乙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麻醉中使用低流量七氟醚可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淑芬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

    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畜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发展,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战场,能否通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来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型学生,是高校目前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以本科生为主持人开展的科技项目.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做法,可谓当前较为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了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现实情况,充分发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提升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以期实现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朱弘焱;赵颂;王春强;马巍;田玉民;苏玉虹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在临床见习中的具体效果及评价,进一步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2015级本科临床专业见习生84名,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实验组采用逆向追踪法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学生主观测评及客观测评成绩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通过逆向追踪法学习的实验组,主观测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客观测评中,见习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逆向追踪法模式教学应用于临床见习教学,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以讲座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

    作者:王福科;杨桂然;李彦林;张红;何川;宋恩;张振光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睡眠医学诊疗技术在临床的推广研究

    目的 探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基层医院相关专业医生推广睡眠医学诊疗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吉林省辖区内23家县医院或县级市医院,从事与睡眠医学相关专业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培训前、后分别进行试卷考试,培训前的考试成绩为对照组,培训后的考试成绩为观察组,观察培训前、后睡眠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 培训后及培训前睡眠知识掌握成绩优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3.4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后及培训前睡眠知识掌握成绩优和良两者总和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8.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睡眠医学诊疗技术这项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临床的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范玉兰;梁晶晶;张蕾;王勇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食管癌的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5月,35例食管癌患者治疗方案为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及综合治疗,纳入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统计,实验组35例患者共清扫出471枚淋巴结,平均(18.7±2.6)枚.两组转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采用定期、扩大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术后化疗的综合方法治疗时,治疗效果可显著提高,提升患者近期生存率.

    作者:杨凡;莫涛;何兴鸿;张林丰;何岩;周李芳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干扰素联合膦甲酸钠治疗HPV病毒感染宫颈炎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 α-2b栓联合膦甲酸钠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炎患者宫颈炎指标评分及HPV转阴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HPV感染宫颈炎患者84例为分为两组,对照组(n=42)给予重组人干扰素 α-2b栓治疗,观察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97.62%/80.9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PV转阴率(88.10%/69.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宫颈炎指标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9.52%/7.1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 α-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HPV感染宫颈炎效果显著.

    作者:吕秋红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缩短感染科患者出院等候时间的应用

    目的 探究品管圈在缩短感染性疾病科计划出院患者等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病房内计划出院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品管圈管理的时间节点分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与观察组(2017年1—12月),对照组计划出院患者不实施品管圈管理,观察组计划出院患者实施品管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等候时间、整体满意度评分和出院流程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院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评分和出院流程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管理能有效缩短感染性疾病科计划出院患者的等候时间,同时提高患者对出院流程的满意率.

    作者:胡立红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与开腹术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与开腹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50例远端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在临床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李英锋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高校教师国内访学的收获与感悟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院是黑龙江省首批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改变,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教师的专业素质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新的时代需求,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地寻求个人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才能获得持续性发展.国内访学是受到广大高校教师认可的一种继续教育方式.为适应现代教育对高校教师的需求,提升自身素养,在哈尔滨医科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访学,在这一年中,通过参加该校的教学及科研活动,使本人受益良多.

    作者:杜凤霞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微课堂结合TBL在重症医学见习课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校麻醉本科学生中抽取106名,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52名对照组实施TBL教学法,54名观察组实施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统计两组的教学结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师生答疑、资料投放、问卷调查、综合考核、答题测试方式的支持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中实施移动微课堂结合TBL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师生距离,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学习和使用.

    作者:李晖;王燕琼;杨伟;展希;姚家祥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新媒体下的特应性皮炎健康教育总结及探讨

    特应性皮炎是我科一个发病率逐年增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因其发病人群增多,受累患者年龄小,病程漫长,病情顽固,故对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而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的健康教育及皮肤健康管理指导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讲座等教育模式对于患者的健康管理收效甚微,且浪费较多的人力及精力.故本文以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运用微信、微视频等模式对于特应性皮炎的患者进行实时动态的健康指导以及教育,并针对其进行了经验总结以及探讨,从而为其他慢性皮肤疾病患者的长期健康管理及教育提供更有利及丰富的经验借鉴.

    作者:张晓岚;李东宁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疣状胃炎的效果

    目的 评价疣状胃炎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疣状胃炎患者,对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75例.对照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组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疣状胃炎治疗时,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兵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联合用药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研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将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作者:王钟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益肾健脾养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

    目的 探究益肾健脾养血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血红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等含量的指标变化,为临床应用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2—11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同时加以高蛋白质食物治疗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血液透析同时加以服用健脾生血颗粒,观察两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健脾养血法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状态,促进治疗疗效提升.

    作者:周晶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在我院麻醉科规范化实习的60名住院医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医师给予PBL教学法,观察组住院医师给予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观察和评估两组住院医师的学习成绩、学习积极性和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培训后,观察组住院医师的基础知识得分、理解记忆得分、临床应用得分、综合分析得分和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平台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受到住院医师的广泛欢迎.

    作者:王中林;蔡翼 刊期: 2019年第07期

  • 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动脉内溶栓法治疗疗效更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王翔;刘金亮;孟小鹏 刊期: 2019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