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探究

李么先

关键词: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 妊娠结局, 综合护理, 并发产褥感染, 出血量, 失血性休克
摘要:目的 探讨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从本院收治的50例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日—2017年6月12日就诊的86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常规组选择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护理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02%,常规组为76.74%,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4.65%,常规组为18.6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烧伤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显著.

    作者:仪桂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2—4月本院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人员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根据实际感染原因对实验组患者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结果 实行人性化和科学化管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水平控制有着紧密联系,医务人员如果能够根据以往医疗经验总结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不断优化手术室护理,就能够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朱庆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Salter骨盆截骨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Salter骨盆截骨术作为治疗DDH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当中.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手术改变髋臼形态学及生物力学使髋臼与股骨头达成同心圆匹配,从而纠正髋关节的病理状态.为了更好的提高SIO对于疾病的治愈率,国内外很多学者对SIO手术方法的改良、术后髋臼形态学及生物力学的变化、内固定及外固定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更系统化的了解SIO关于现代临床应用范畴与传统SIO的区别,作如下综述.

    作者:郭天明;季晓风;吴海贺;冯尔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患者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0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临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较传统开腹手术不良反应更少,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王少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无症状心肌缺血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比较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中应用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上对无症状的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6例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比组用常规心电图,观察组用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将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患者的诊断中,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进行相关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心肌缺血,而且诊断结果更为准确,从而使整个诊断的时长大大缩短.

    作者:洪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探讨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结果,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不同血液检验指标情况.结果 (1)两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分布宽度(15.9±0.9)%,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144.2±21.0)IU/L、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3.1±0.2)μg/L、心肌肌钙蛋白T(1.0±0.2)μg/L、心肌肌钙蛋白I(15.6±2.2)μg/L,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能准确检测冠心病患者发病情况.

    作者:张亚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状况调查及干预

    目的 探讨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状况与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地中海贫血筛查,并且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的3000例孕妇中,152例确诊为地中海贫血,检出率为5.07%,其中15例为α,β-复合型地中海贫血,占9.87%,33例为β-地中海贫血,占21.71%,104例为α-地中海贫血,占68.42%;α-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缺失型为主要突变类型;而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IVS-Ⅱ-28、IVS-Ⅱ654、CD41-42为主要突变类型;同时,共检出123例地中海贫血基因胎儿,其中α-中间型3例、β-重型或中间型22例、α-重型20例,共45例终止妊娠.结论 及时行地中海贫血筛查有助于提高出生质量.

    作者:刘妮;朱月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硫酸羟氯喹治疗风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治疗风湿病采用硫酸羟氯喹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我院2017年1—9月收治的风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随机模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程度及炎症情况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风湿病采用硫酸羟氯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及炎症情况缓解.

    作者:王长贵;陈仁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叶酸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治疗.比较两组H型高血压控制率;血压达标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压监测水平、血浆Hcy监测水平;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H型高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压监测水平、血浆Hcy监测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监测水平、血浆Hcy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压,加速血压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胡琴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福州家庭医生签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年6月由国务院医改办等7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全国全面启动.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及福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提升福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家庭医生团队建设管理,探索符合群众需求的签约服务模式.

    作者:颜学侠;蔡怡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医学是一种崭新的医学引入模式.该模式把医师的人文情怀与临床专业技能相结合.医生具备医术医德,还要关注患者思想,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耳鼻咽喉可因其解剖的特点,患者一般感觉到主观症状很明显,叙事医学可以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本课题选取了48名学生,其中24名给予叙事医学教学方式1个月.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认为叙事医学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宫亮;李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不规则出血的原因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止血、消炎等临床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妇炎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8%(34/50),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46/50);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系统的诊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者接受康妇炎胶囊治疗,能减少妇科患者阴道出血量,保证患者出血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应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案号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70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有效率为95.55%,高于参照组患者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83,P<0.05).结论 使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有益于促进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的改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100例无痛分娩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分娩孕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自愿要求行镇痛分娩且无产科及内科并发症的孕妇10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另外100例作为对照组,未用任何止痛措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对新生儿的影响、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对母婴影响小,无痛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作用可靠,大限度保证母婴健康,为孕妇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疼痛减轻或无痛的分娩过程.

    作者:马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中应用乳腺癌分子分型评估疗效及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免疫组化结果,对入选病例进行乳腺癌分子分型,观察不同分型患者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统计生存率.结果 基底亚型、Her-2亚型化疗有效率高于A型、B型,A型、B型无病生存率高于基底亚型、Her-2亚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对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基底亚型、Her-2亚型化疗有效率高,但A型、B型预后更好.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在减轻外科手术患者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综合护理在减轻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手术后4 h﹑8 h﹑12 h﹑24 h﹑48 h﹑72 h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改善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和消极情绪的效果好.

    作者:张惜妍;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接受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开腹手术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脏器损伤、术后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的彩超结果没有显示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出血少、恢复快、风险小,是对卵巢良性肿瘤治疗的安全有效方式.

    作者:倪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管理干预对减少COPD患者住院费用的作用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管理干预对减少COPD患者住院费用的作用.方法 抽选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1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85例,接受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84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采用护理管理干预的患者住院费用为(3.18±0.16)千元,采用常规护理患者住院费用为(4.05±0.49)千元,护理管理干预患者住院费用少于常规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OPD患者护理当中采用护理管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陈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内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内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我院神经内科新进护士3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名.对照组采取经验教学法,观察组进行系统化护理教学;培训1个月后,比较两组新护士临床护理技能.结果 培训后,两组新护士护理操作步骤以及整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其中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教学能够明显提高神经内科新进护士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和整体素质,可使神经内科整体护理水平得以显著提高,在临床规范化培训中推广价值高.

    作者:邬光继;郑天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口腔健康自我效能量表(SESS)、医学应对问卷(MCMQ)、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OHIP-14)对332例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22.89±3.7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55.03±5.44)分,且多选择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面对疾病;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r=-0.565,P<0.01)及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439,P<0.01),与回避应对方式(r=0.518,P<0.01)及屈服应对方式(r=0.532,P<0.01)呈负相关;应对方式在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提高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效能感、选取积极面对应对方式是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丽丽;李霞;路晓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