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维娜;冷富华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患者长期生存情况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以上,终止随访时间为2017年2月,回顾性分析其长期生存情况,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110例研究对象有效随访102例(92.7%),明确死亡49例(44.5%),有效随访患者平均生存时长超出5年.分析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有是否发生骨转移.结论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得到延长,分析得知关键影响预后的因素是是否发生骨转移.
作者:邴建勇;张自刚;李秀凤;朴庆华;奚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2015年153例临床诊断为阑尾炎并行腹腔镜阑尾切除的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2016年152例诊断为阑尾炎的病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常规行全腹部CT扫描并进行阑尾多平面重组,根据阑尾及腹腔内组织结构情况选择合适病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后并发症4例(2.63%),低于对照组18例(11.76%),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中转开腹手术0例,低于对照组5例(3.2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技术可以明显降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及中转开腹手术发生率,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旭文;李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侧隐窝注射治疗脊柱源性膝关节疼痛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2015年2—8月隐窝注射治疗脊柱源性膝关节疼痛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6例患者显效33例,有效4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4.2%.治疗前VAS评分平均为(4.6±1.3)分,治疗后VAS平均为(2.2±0.5)分,治疗后VAS评分降低(t=-4.314,P<0.05).5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6个月,平均(4.0±1.3)个月,出院后1个月内复发2例,6个月内复发8例.结论 侧隐窝注射是治疗脊柱源性膝关节疼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作者:陈嘉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胃病时采用阿莫西林和莫西沙星的效果.方法 选择118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患者.A组59例服用阿莫西林治疗;B组59例口服莫西沙星治疗.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93.22%)高于A组(79.66%);B组不良反应率(8.47%)低于A组(23.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莫西沙星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炎效果更加突出,且可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于萍;王景慧;王秀英;赵春凤;张闻燕;张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引发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目前的治疗现状.方法 择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共5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OSAHS组,另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存在睡眠障碍的经多导睡眠监测排除OSAHS的患者为非OSAHS组,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指标以及上述指标与低脉氧饱和度(LSpO2)、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之间的关系,并详细分析两组治疗现状.结果 OSAHS组的平均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指标均高于非OSAHS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接受体位以及减肥等综合治疗,OSAHS组治疗后嗜睡评分(0.5±4.1)分,低于治疗前(3.6±5.3)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等指标是女性OSAHS的危险性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于女性OSAHS患者的治疗并不充足,病情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
作者:孙海峰;韩晋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 随机在本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间约为2016年1—12月,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每组分别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护理,评价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患儿治疗有效率、惊厥复发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惊厥复发率以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较理想,可强化临床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丁维娜;冷富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干预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接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对患者采取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等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急救护理干预,可以使急救时间以及等待手术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还可以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黄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静脉用药对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给药,观察组采用静脉给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发热症状减退的时间分别为(5.8±1.0)d和(3.3±1.2)d,两组患者咳嗽消退的时间分别为(6.5±0.9)d和(4.2±1.2)d,四肢酸痛的消退时间分别为(3.5±0.4)d和(1.7±0.5)d,鼻塞的消退时间分别为(3.2±0.5)d和(1.2±0.9)d,观察组的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呼吸道感染中采用静脉给药可以更好的消除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滕玉峰;王少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应用于肛裂术后便秘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接收的86例肛裂手术病例来分析,将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提供了常规护理服务,试验组使用了循证护理服务,对两组的临床术后便秘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便秘发生率是7.0%,对照组的临床便秘发生率是23.3%;试验组的临床满意度是95.3%,对照组的临床满意度是81.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裂术后使用循证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便秘的概率,让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刘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血液科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医学院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在血液科实习的本科医学生66名;按照抽签的形式将66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学生33名,对照组医学生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观察组医学生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的优秀率,及学生好评率.结果 观察组33名医学生的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生的好评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对比传统教学法优势明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黎晓鹃;李晓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在恐惧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在我院近年所收治的恐惧症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52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52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得出的组间数据并将对比结果 实施统计学分析,计算出相关数据.结果对比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HAMA总分、WHOQOL-100评分更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恐惧症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帕罗西汀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对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存在积极作用,安全性高.
作者:马洪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骨科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分析两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规培医师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的教学法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浩鹏;臧全金;李锋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学生对TBL(team-based learning)认同度及满意度,为疼痛科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99期临床医学七年制的32名学生进行TBL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学生随堂检验成绩平均为78.5分;(2)84%以上的同学完全认同TBL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78%以上的同学完全认同TBL教学法可产生良好且有效的教学效果;(3)TBL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结论 TBL教学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团队协作,培养自主学习观念,培养医学生特有的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姚鹏;穆莹;丁远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活动能力及自我防护意识.方法 对140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活动能力、自我防护意识展开问卷调查.结果 在有效调查的133例患者中,活动能力优良者占比64.7%,而患者自我防护意识为:自我防护意识强42例(31.6%),中63例(47.4%),差28例(21.0%).经分析,患者活动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有一定关联.结论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影响活动能力,应在患者中加大糖尿病足防护知识宣传力度,提醒患者加强自我防护,提高活动能力.
作者:刘丹阳;林立群;杜霖;陈家贤;姜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组治疗,其中干扰素组26例,恩替卡韦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糖水平.结果 干扰素组及恩替卡韦组的总有效率,ALT变化,空腹血糖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于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糖无明显影响.
作者:施中凯;胡晓丽;丁久立;齐麟;赵欣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眼科大课授课和小课实习中,着眼于眼科知识抽象和难以理解的特点,针对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研究生引入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包括互动式问答和设问式自答的课堂PBL教学,以真实病案为引导结合图文相辅、flash动画及手术录像的多媒体教学,以及中英文兼具的双语教学,同时强调充分的备课和教材的选择,力求重点突出、主干分明,达到让学生迅速、准确掌握重点和认知眼病诊治的知识架构的目的 .
作者:张晓辉;冯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深入探讨在神经科危重症患者中行使危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评分)的重要性.方法 根据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神经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高分组(5~9分)与低分组(0~4分),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以及血清蛋白.结果 高分组的病死率高于低分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分组的血清白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神经科危重症患者而言,营养风险评分在评估患者的初期营养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医生可以将其评分作为根据,从而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
作者:郑伟;董春丽;罗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高职医学院校的主要专业之一.近年来,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4种:(1)以学校为办学主体、企业为辅的校院合作办学模式;(2)企业参与构建二级学院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3)学校、附属医院、基层医院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模式.(4)以构建生产实训基地为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4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可相互借鉴,整合完善.
作者:刘伟平;殷明刚;徐雪梅;张肃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接诊的脑出血手术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以及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结果 研究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手术患者中不仅可以提高止血有效率,而且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作者:马燃;臧兆萍;张鹏;张杨;王程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28例出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分析,探讨术前用药及麻醉方式对其的影响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7月我院行高血压术后老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给予肌注鲁米那0.1 mg和静注咪唑安定2 mg.病情较为一般的患者给予肌注鲁米那0.1 mg.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总结分析有效的术前应对策略以及治疗方案.结果 经上述处理后患者情绪稳定,能够保持安静状态,无心血管及呼吸功能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出现.结论 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能有效控制术后瞻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陈萌;孟京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