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中凯;胡晓丽;丁久立;齐麟;赵欣蕾
目的 探讨2型对氧磷脂酶(PON2)基因311Cys/Ser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20A/C多态性与山西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长度片段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山西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群中的PON2基因311Cys/Ser多态性和AGT基因-20A/C多态性,并分析这两种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糖尿病肾病组AGT基因-20A/C位点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PON2基因311位Cys/Ser位点SS基因型频率和S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中有5例样本同时具有PON2基因311位点SS基因型和AGT基因-20A/C位点的CC基因型,糖尿病无肾病组中未发现这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N2基因311Cys/Ser突变的S等位基因,AGT基因-20A/C突变的C等位基因均是山西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肾病的易感基因,而且PON2基因311位点和AGT基因-20A/C位点可能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马媛;杨笑笑;王锋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及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心室肥大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心电图检查,回顾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 ,并对其诊断符合率进行计算.结果经心电图检查,共检出左心室肥厚患者55例,将其与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符合率为91.67%.其中,RⅠ+SⅢ异常患者2例,占3.64%;RV5异常患者21例,占38.18%;RavL异常患者8例,占14.55%;RavF异常患者1例,占1.82%;RV5+Sv1异常患者14例,占25.45%,以RV5异常患者占比高,高于其他异常的患者(P<0.05).结论 心电图诊断左心室肥厚操作简单、快捷,诊断准确率高.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4例,随机分组治疗,其中干扰素组26例,恩替卡韦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糖水平.结果 干扰素组及恩替卡韦组的总有效率,ALT变化,空腹血糖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对于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病毒性肝炎患者血糖无明显影响.
作者:施中凯;胡晓丽;丁久立;齐麟;赵欣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行三孔胸腔镜手术的31例患者与行单孔胸腔镜手术的33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诊疗指标、术后疼痛、切口不适感、肩关节活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中除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肩关节活动优良率及切口不适感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治疗早期肺癌,且该术式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微,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薛亚军;耿涛;黄冰;罗波;魏育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个体化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56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个体化护理组,每组各78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个体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高血压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能够更加有效的对血压异常情况进行控制.
作者:倪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9月收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纳入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药进行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药物治疗,治疗12周,记录观察指标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制定的标准,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Cr)、尿素氮(BUN)指标均有下降,观察组患者的3项指标分别为(0.53±0.47)g、(103.25±28.13)μmol/L、(6.42±2.17)mmol/L,对照组患者的指标分别为(1.31±0.39)g、(132.57±27.26)μmol/L、(9.78±2.47)mmol/L,两组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相对于前列地尔药物单用临床有效率高,对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明显.
作者:曹伟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两种不同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于2014年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32例,并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6例,对分别应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就手术时间,实验组患者短于对照组;就术中出血量,实验组患者少于对照组;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短于对照组(7.58%vs.25.7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作者:吉守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和探讨卵巢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及认知行为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调查的卵巢癌患者配偶300例,所有患者配偶均伴有严重焦虑和抑郁症状,分析不良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和心理干预的施行效果.结果 年龄、病情、教育水平和治疗费用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配偶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纠正患者配偶不良的心理状况,以积极的心态陪同患者进行治疗过程.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卵巢癌患者配偶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金娜;李云仙;张娜;栗永佳;贾福利;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且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抑郁症患者资料,依据临床采取的不同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实施常规护理疗法,观察组(53例)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比两组SAS、SDS评分变化及应对方式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对比,护理后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行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韩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档案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信息和基本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乃至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做好档案管理及利用工作,对于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利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是无法满足其要求,也无法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整理和保管工作.所以,在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中,要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档案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应用,保证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向进步方向发展.
作者:王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为了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推动案例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的进阶发展,现筛选了与生理学理论内容高度相关的25种临床疾病(要求每种疾病必须包含5个以上生理学知识点),再经由临床医师搜集典型的临床真实病例,以此为蓝本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终完成生理学案例的撰写,并出版《生理学案例》书籍.案例分为两幕材料,分别给出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和临床诊断、治疗计划、病情转归,同时给出参考的重点讨论问题、相关的生理学及临床扩展知识,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完整的疾病诊疗过程中分析讨论生理学知识.
作者:李垚;冯欣;周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比不同溶栓方法 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1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根据溶栓方法分组,定义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动脉溶栓治疗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溶栓效果.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再通率、NIHSS评分以及GC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效果与静脉溶栓效果相当,但是动脉溶栓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提高血管再通率.
作者:王翠;杨柏松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及依达拉奉治疗.分别在入院时、治疗第7天及第14天采用CSS以及NIHSS量表对患者神经缺损情况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治疗后CSS、NIHSS评分显著下降,第7天及第14天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及第14天,联合组C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均显著升高,治疗第7天以及第14天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及第14天,联合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邵琳;张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护士承担更复杂的护理角色,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满足这一要求,为此,我校积极申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于2014年获得招生资格.经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从从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方向与培养流程、核心能力培养(包括临床护理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等)、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与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共同学习、进步,共同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作者:崔慧霞;张会君;郝春艳;张文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阿司匹林治疗,100 mg,睡前一次;试验组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10 mg,睡前一次.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一年内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一年复发率(3.33%)低于对照组(8.89%)(P<0.05);对照组TG、TC、LDL-C、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TG、TC、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 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少岩;李庆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及治疗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对研究组实施上述治疗措施后,配以亚低温治疗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较大作用.
作者:杨光却端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对重症脑外伤患者采取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及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依照人工气道湿化方法不同分成I组(30例)、II组(36例)、III组(31例),分别采取间断湿化法、持续气道插管湿化法、持续气道切开湿化法,对比三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氧分压、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 II组和III组的湿化效果、氧分压均优于I组,且肺部感染率低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组湿化效果、呼吸机应用时间优于II组(P<0.05),但两组肺部感染、氧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脑外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持续气道切开湿化法的效果更确切,可改善氧分压,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间,临床优势更显著.
作者:丁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调查基层医院内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的管理现状,探索成立多部门联合的监管小组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医院内污染织物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16年第三季度的污染织物的收集转运过程进行跟踪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对策,成立多部门联合的监管小组,跟踪加强污染织物收集转运过程的医院感染管理.结果 调查发现,污染织物在病区内密封暂存及运输途中的封装情况、清点情况均不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在病区内的存放地点的选择、运输中污染电梯的使用及污染织物运输车的消毒情况合格率也较低.结论 基层医院应加强重复使用织物的感染管理,成立多部门联合的监管小组,跟踪医院污染织物收集和转运的过程管理,杜绝污染织物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卢公荣;王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极电凝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慢性扁桃体炎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行常规剥离术,观察组41例,行双极电凝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且术后疼痛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采取双极电凝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于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重症昏迷患者的脑电波形及血清NSE浓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患者病情变化,探讨脑电图和血清NSE与昏迷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患者于入院24小时内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化验测定血清NSE浓度,在做检查前行Glasgow(GCS)评分.治疗15~30天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再次评定GCS评分、监测视频脑电图和化验血清NSE浓度.并于发病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将随访结果 按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分级(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进行临床分级,将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脑电图分级越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数值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 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有相关性,可应用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有效评估.
作者:赵莎;张晖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