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源CT低剂量扫描肺小结节及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意义

王兴顺;梅嘉;丁必彪;李慧;余玉盛;张宏

关键词:肺小结节分析, 早期肺腺癌, 诊断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低剂量扫描肺小结节及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双源CT低剂量CT诊断,确定或近似肺部小结节的80例患者作为探讨主体,对经过双源CT低剂量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重建层厚度分别以1.0 mm和2.5 mm进行扫描,对肺小结节检出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轻度组中重建层厚度为1.0 mm,2.5 mm的肺小结节毛刺特征、空洞特征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周边界限清晰分明,分叶特征,钙化物检出成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中肺小结节厚度1.0 mm和2.5 mm的重建层边界特点,内部密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已经确诊或有近似肺小结节患者进行双源CT低温剂量电子扫描时,2.5 mm厚重建层的辐射低剂量要比1.0 mm重建层时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8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分为研究组(核磁共振)与对照组(CT).对比诊断结果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阳性率分别为97.7%、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节积液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中,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较CT更高.

    作者:张顺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地佐辛、罗哌卡因联合塞来昔布在创伤骨折术期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因创伤骨折需行下肢手术,要求围手术期镇痛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椎管内镇痛组和联合镇痛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对镇痛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对患者围手术期镇痛的满意度;椎管内镇痛组追加镇痛药物次数为3~4次,而联合镇痛组为0~1次,联合镇痛组围手术期疼痛评分低于椎管内镇痛组,联合镇痛组均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均有12例出现并发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佐辛、罗哌卡因PCEA联合塞来昔布口服联合镇痛用于创伤骨折下肢手术,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项燚;郑自富;沈培;李俊标;崔玲;周晓丹;张美玲;胡志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前列欣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兼湿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

    目的 探索前列欣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兼湿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5日—2016年5月25日我院收治的80例气滞血瘀兼湿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和前列欣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大尿流速(16.85±2.43)ml/s、前列腺体积(36.41±2.48)cm3、残余尿量(18.24±1.05)ml、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中医证候评分(5.14±1.32)分、BS评分(1.31±0.11)分、I-PSS评分(10.36±1.4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欣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兼湿热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郭军华;姚林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流产后即时应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流产后即时应用新型的短效口服避孕药进行治疗并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对112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进行编号(1~112),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给予对照组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短效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炔雌醇三相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转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半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厚度,观察组平均内膜厚度为(7.87±2.57)mm,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产术后即时应用新型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更快恢复月经周期,且服药期间可有效避孕,更利于患者恢复健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延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变化的观察

    目的 探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放射免疫法,比较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TNF-α、IL-2水平情况,并对肺功能情况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TNF-α、IL-2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1/FVC比值、FVC%和FEV1%情况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采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方案治疗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既能对肺内细胞因子比例实施调节,还能使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得到改善.

    作者:芮清龙;李修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腹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腹部B超,并将B超结果 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检验腹部B超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方面的价值和效果.结果B超检查结果为单纯性阑尾炎准确率为92.5%,化脓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88.89%,坏疽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85.71%,阑尾周围脓肿诊断准确率100%.B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之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操作简单,准确率高,而且可以反复操作,因此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瑞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 探究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鼻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54),对照组应用鼻渊舒口服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通窍鼻炎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统计比较,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比较,对照组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通窍鼻炎胶囊治疗急性鼻炎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张庆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生长抑素方案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对其胃肠动力形成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2例作此研究活动的对象,以生长抑素方案对其治疗,对患者疗效、胃肠动力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后,其有效率98.08%(51/52),肛门首次排便时间(40.16±17.21)h、肠鸣音的恢复时间(50.25±2.47)h,腹胀症状的缓解时间(58.21±21.25)h,血清淀粉酶指数成功恢复的时间(4.19±1.22)h.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选择生长抑素方案对其进行治疗,效果有保障,通过控制其肛门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腹胀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血清淀粉酶指数成功恢复的时间等,确保患者胃肠动力指数有效改善.

    作者:钱丽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病例式教学在内分泌科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病例式教学在内分泌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68名学生作为观察目标,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运用传统讲授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病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对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两组成员的综合考试成绩及技能测试成绩进行统计研究.结果 观察组在初步诊断、鉴别诊断以及诊断依据三个方面测评得分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病例书写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及其他能力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应用病例式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

    作者:娜迪拉;张丽;古丽阿依木·阿不力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2月长期随访的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和MRI高信号有无等因素分组,比较各组术后JOA改善率情况.结果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状态均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改善,其JOA评分由术前(10.6±1.8)分增加到(14.1±3.2)分;术后JOA改善率在不同年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神经功能在>12个月病程、病情严重和MRI高信号的分组中恢复明显较差.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疗效明显;同时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强;赵晓东;梁秋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缩短术后禁食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妇科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方案后缩短其禁食时间的价值.方法 研究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实施腹腔镜手术方案的妇科患者作为对象,抽选出731例随机分组:常规组369例于术后24 h予以食用流食,而治疗组362例则于术后6 h予以食用流食,再对两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等进行记录.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4.76±0.86)d,排气时间(23.76±1.95)h,下床活动的时间(0.29±0.20)d,优于常规组的(7.23±1.12)d、(35.16±2.86)h以及(0.80±0.19)d,P<0.05.结论 对于接受腹腔镜手术方案的妇科患者,于其术后6 h左右予以食用流食,可使其住院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下床活动的时间有效缩短,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佟玉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儿腹腔镜疝内口关闭与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目的 探究对比小儿腹腔镜疝内口关闭和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标准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开放治疗)与治疗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中与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确切,患儿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

    作者:张春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视频反馈教学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运用于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0级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4名学生为对照组,另一个班48名学生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视频反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对本次教学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实验组学生在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打结、拆线和缝合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朱敏;卢毅;岳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异甘草酸镁与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肝炎使用异甘草酸镁和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共103例,均是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1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研究组52例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患者肝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慢性肝炎患者接受异甘草酸镁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突出,异甘草酸镁比复方甘草酸苷更加优秀.

    作者:姜帆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总结新生儿听力筛查的结果和应用.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听力筛查新生儿600例进行研究,所有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阳性新生儿进行复查,并分析新生儿听力损伤原因.结果 600例新生儿初步筛查听力能力不全96例,初筛阳性率16%;阳性儿在出生42天后进行复检,其中90例复检通过,复检通过率93.75%;确诊新生儿听力障碍2例,占总数的0.33%.剖宫产新生儿听力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P<0.05).胎龄小于30周和30~34周出生新生儿听力能力不全发生率比35周胎龄以后新生儿高(P<0.05).结论 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够早期判断新生儿听力能力,及早进行干预,降低永久性听力缺失的发生率.

    作者:王继銮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自主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确定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问卷对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1级和2012级160名临床五年制本科医学生进行调查,根据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优良组、中等组和及格组,并进行3组问卷结果 的Spearman相关分析;采用定性的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其中2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化的深入采访.结果获得152份问卷结果,回收率95%(152/160).自主学习的正相关因素是自我调控和学习策略(P<0.05),以及教学环境和学习动机(P<0.01).20名学生深入采访结果显示家庭、同学、教师、教育环境和学生自身5个方面与自主学习能力相关.结论 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促进因素必须在个人的基础上,才能减少抑制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谷绍娟;宋治;张如旭;黄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浅谈CBL结合EBM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并结合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校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名学生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下进行教学,实验组30名学生在CBL结合EBM的模式下进行教学,实习4周结束后,从学校题库随机抽取一套神经外科专业试题对2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成绩考核.结果 CBL结合EBM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优于PBL模式培养的学生(P<0.05).结论 CBL结合EBM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可以明显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作者:贾丽燕;刘伟;张振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双源CT低剂量扫描肺小结节及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剂量扫描肺小结节及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双源CT低剂量CT诊断,确定或近似肺部小结节的80例患者作为探讨主体,对经过双源CT低剂量扫描图像进行分析比对.结果 重建层厚度分别以1.0 mm和2.5 mm进行扫描,对肺小结节检出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轻度组中重建层厚度为1.0 mm,2.5 mm的肺小结节毛刺特征、空洞特征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周边界限清晰分明,分叶特征,钙化物检出成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中肺小结节厚度1.0 mm和2.5 mm的重建层边界特点,内部密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已经确诊或有近似肺小结节患者进行双源CT低温剂量电子扫描时,2.5 mm厚重建层的辐射低剂量要比1.0 mm重建层时少.

    作者:王兴顺;梅嘉;丁必彪;李慧;余玉盛;张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PFNA与Gamma钉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早期效果.方法 此次随机选择了我院收治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将患者依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用Gamma钉治疗,而观察组30例用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后Parker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96.7%,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后Parker髋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66.7%,观察组患者Parker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PFNA可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佳.

    作者:王干生;陈峰;倪生华;秦红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评定及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评定及护理方法 .方法 将我院2016年1—12月子宫肌瘤患者56例分两组,所有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则给予综合化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围术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后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辅以综合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赵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