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疗效与心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探讨

代红梅;龚孝春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心血管并发症,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记录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比较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生存时间对比,老年组为(5.2±1.2)个月;青年组为(6.9±3.2)个月,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59,P=0.0230<0.05);老年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心律失常、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及早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同时针对心血管病症进行重点预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尿路造口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研究进展

    了解国内外的尿路造口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的进展,明确护士的责任是了解患者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帮助其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制作健康教育处方及卡片、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进行健康教育,可将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健康教育,通过知信行了解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效果评价.

    作者:杨燕;舒芳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急救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应用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16日—2017年3月17日住院部收治的急性喉炎伴梗阻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对20例患者进行2~3小时的急救处理后,其中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1例无效患者经麻醉师会诊后,选择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治疗,其梗阻现象逐渐缓解;20例患者经治疗后急性喉炎伴梗阻现象明显缓解,并给予雾化和抗炎等治疗,5~6天均治愈出院;1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后,在第3天顺利拨管,第7天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急性喉炎伴梗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医务工作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患者早期进行有效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及时解除患者的喉水肿现象,从而保证其生命安全.

    作者:官振谋;赖延忠;庄洁新;陈晓青;高展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疗效与心血管并发症临床研究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效果,记录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老年组和青年组,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比较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患者的血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生存时间对比,老年组为(5.2±1.2)个月;青年组为(6.9±3.2)个月,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459,P=0.0230<0.05);老年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心律失常、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及早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同时针对心血管病症进行重点预防.

    作者:代红梅;龚孝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鄂州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合理性调查分析及探讨

    目的 调查分析鄂州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合理性.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5月,鄂州市中心血站处理的3000例次,回顾性分析不同单位临床用血合理性.结果 市级医院、基层医院2014—2017年用血不合理占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合计不合理用血占37.47%,其中,单纯因为库存等血站方面原因未能得到合理应用占37.01%(416/1124).结论 鄂州市中心血站临床用血合理水平逐年改善,但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血站需要加强用血的指导,血站库存不足等也是导致临床用血不合理的重要原因,需要积极开源节流,避免出现库存问题.

    作者:胡雪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5-氟尿嘧啶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5-氟尿嘧啶与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局部进展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胰腺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吉西他滨治疗,两组均给予同期放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数及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进展胰腺癌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吉西他滨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玄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梅毒血清抵抗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梅毒血清抵抗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122例梅毒血清抵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66例)行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转阴率及血清抵抗复发.结果 观察组第12个月转阴率25.76%及总转阴率83.33%,均高于对照组的19.64%、67.86%,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的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的28.5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可有效促进梅毒血清抵抗患者血清转阴,抑制疾病复发,效果显著.

    作者:白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对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全胃切除组(n=26)和近端胃切除组(n=32),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全胃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胃切除组2年生存率低于全胃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能降低进展期近端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生情况,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黄浒平;耿辉;须新涛;庄林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采用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6年5月进入我院治疗的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共60例,采用532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共60例,采用激光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532激光联合中药治疗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薛红权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西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脆性糖尿病分析

    目的 研讨脆性糖尿病患者运用西格列汀与胰岛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2例脆性糖尿病随机归入两组,Ⅰ组单纯接受胰岛素治疗,Ⅱ组同时配合西格列汀口服,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接受FPG、2hPBG及日内血糖变异检测,组间结果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上述各项指标值改善情况均优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均无严重药物相关性副反应发生.结论 对脆性糖尿病患者合用西格列汀及胰岛素治疗有确切、安全的效果.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探析

    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对照组与综合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综合组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和肺功能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期间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综合化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有改善作用.

    作者:胡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风险管理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9例老年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85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点渗血、留置针脱落、液体渗漏、静脉炎及留置针堵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常见风险的发生.

    作者:张萍;徐莉;李雁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不同麻醉方案对腹部微创手术患者疗效与费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部微创手术患者采取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和费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腹部微创手术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患者.研究组采取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采取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费用.结果 经过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数据,研究组患者失去意识时间为(72.5±17.4)s,长于对照组的(52.4±11.5)s,但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完全苏醒时间和恢复定向力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麻醉总费用为(375.5±36.6)元,少于对照组的(471.9±44.3)元,且研究组每项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微创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和七氟烷进行麻醉效果更好,且费用较低,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文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磁共振MRA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与ICU收治的41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联合DWI与MRA影像学诊断,并与常规MRI临床检查进行结果 比较.结果研究分析发现:(1)对超早期及早期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联合DWI与MRA影像学诊断,能够显示出常规T1WI无法探查的病灶,并且诊断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A能够迅速探查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并详细显示病变的位置与程度.结论 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联合应用DWI与MRA影像学诊断,有助于了解患者脑血管与脑实质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松江;李向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肌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肌骨超声于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治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同期在我院检查的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肌骨超声图像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类风湿关节炎行肌骨超声可见其软骨厚度、积液厚度和滑膜厚度与对照组健康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肌骨超声可精准的观察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病变情况,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可提供出客观、准确的参考依据,将其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秀晓;吴圆圆;隋文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评价

    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5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均出现了并发症的情况,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化疗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静脉炎、脱发、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等,其中恶心呕吐的发生几率高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的主要置管静脉为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结论 加强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管理,合理用药,从而将其并发症的几率降低,促进疗效的提高和预后的改善.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学生媒介素养之我见

    媒介素养教育20世纪末引入我国,高等医药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仍旧较为淡薄,目前大部分医药院校尚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数字化时代,从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医生形象传播及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等各层面,都需要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医学生教育.高等医药院校媒介素养教育除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媒介特点,全面辩证地解读媒介信息外,还要培养其批判精神和利用媒介传播正面形象的能力.

    作者:宗继光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法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采用西药恩替卡韦联合中医扶正化瘀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西药恩替卡韦联合中医扶正化瘀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2%,高于对照组的85.4%,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2例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出现,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乙肝病毒检测结果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恩替卡韦联合中医扶正化瘀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提升用药效果.

    作者:廉佳林;缪绘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急诊护理组则施行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效果;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动脉压、心率水平.结果 急诊护理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护理组记忆减退、反应迟钝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压、心率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急诊护理组动脉压、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粟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5月手部断指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肌间沟组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肌间沟+腋路组实施肌间沟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麻醉优良率以及麻醉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肌间沟+腋路组患者手术过程疼痛评分为(1.14±0.15)分,低于肌间沟组的(2.43±1.11)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腋路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肌间沟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间沟组中,麻醉效果优19例,良16例,差10例,优良率为77.78%;肌间沟+腋路组中,麻醉效果优3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7.78%.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均不良反应无出现,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肌间沟联合腋路在手部断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优于单一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作为手部断指手术的理想麻醉方式.

    作者:沈永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肌瘤实施开腹手术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50例)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50例)给予腹腔镜治疗手术.结果 参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均长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实验组,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尿潴留、肠粘连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确切,与开腹手术进行比较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李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