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及甲钴胺封闭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张胡磊

关键词:曲安奈德, 利多卡因, 甲钴胺, 骨科, 急慢性疼痛
摘要:目的 探究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甲钴胺联合封闭治疗对于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骨科急慢性疼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和利多卡因封闭治疗,观察组给予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甲钴胺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中,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疼痛患者中,两组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较为轻微.结论 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和甲钴胺联合封闭疗法治疗骨科急慢性疼痛疗效确切,尤其是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效果持久,安全性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总结在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妊高征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5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给予常规组以往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在常规组护理方案的前提下,加入优质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生活质量和护理认可度展开对比.结果 常规组自然分娩的例数为10例,占比38.46%,研究组自然分娩的例数为19例,占比73.08%,研究组自然分娩的概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认可度为92.31%,常规组护理认可度为80.77%,研究组的护理认可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高征患者展开护理时应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改善妊娠结局,对提升护理认可度也有价值.

    作者:周淑娟;夏晓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术中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行根治术治疗中实施术中护理对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40例患者展开常规护理为一般组,40例患者施予术中护理为干预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低体温、静脉套管针液体外渗、电灼伤、眼角膜炎、臂丛神经损伤、压疮发生率均低于一般组,且干预组满意度为97.50%,高于一般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展开术中护理可使手术室相关护理并发症得到有效预防,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产后缺乳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研究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48例)及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产后缺乳病发率为6.3%,对照组患者产后缺乳病发率为29.2%.两组患者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初始泌乳时间为产后(52.5±11.4)h、产后乳房充盈评分(5.2±0.5)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添加中医护理干预手法对降低产妇产后缺乳病发率有积极效果,患者乳房充盈程度及初始泌乳时间均明显优化.

    作者:郝凌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双侧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双侧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双侧甲状腺癌患者20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低位领式切口颈清扫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双侧甲状腺癌同时发生16例,先后发生4例;肺转移2例.术前B超检查符合率75.0%;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符合率95.0%.结论 双侧甲状腺癌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块,一般双侧同时发生,经低位领式切口颈清扫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殷清华;罗小红;李胜难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应用于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20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样本.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受检者行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参照组受检者未行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观察两组受检者的不合格标本合计数值、满意合计值.结果 实验组受检者的标本总不合格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受检者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应用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得到良好效果.

    作者:刘尚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前瞻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效果

    目的 研究对食管癌患者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联合基础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前瞻性护理干预),每组各20例,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长以及生活质量分数.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长以及生活质量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食管癌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的方案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郁俊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脑卒中患者行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行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由家属协助康复锻炼,干预组给予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进行焦虑量表(SAS)评分、抑郁量表(SD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FMA、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跟进式家庭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作者:徐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软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参照组(40例)患者传统小梁网切除术,给予试验组(40例)患者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完全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LBL结合PBL在麻醉科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LBL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麻醉科教学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麻醉科实习的16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LBL结合PBL教学法)80名和对照组(LBL教学法)80名,分析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教学前的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学生教学后的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L结合PBL可以提高麻醉科医学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增强了麻醉科医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记忆,而且使麻醉科医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病例分析中,麻醉科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作者:龚文婷;黄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结合品管圈理念在护生带教中的运用

    目的 将临床路径教学模式与品管圈理念相结合,探究其对护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作用.方法 将154名于2014年4月进入我院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分为A组、B组,每组各77名.其中,A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B组在A组基础上,使用临床路径模式结合品管圈理念进行护生带教工作,对比两组护生的综合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B组护生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带教老师满意度以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结合品管圈理念对临床护生进行实习带教,护生综合能力可提到较大提高,且满意度也有较大提高.

    作者:金铭;金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 分析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腹腔镜下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观察组开始下床时间为(2.18±0.96)h,肛门排气时间为(31.93±11.78)h,术中出血量为(70.84±34.93)ml.结论 对直肠癌患者采用全腹腔镜下根治术治疗,疗效较好且安全.

    作者:沈国定;成亚农;孙江陵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风险流程管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流程管理在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44例急诊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急诊脑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22例)选择常规急诊护理流程配合开展急救工作;观察组(22例)选择护理风险流程管理模式配合开展急救工作;终就两组急诊脑出血患者的各功能测评结果以及急救各阶段时间展开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急诊脑出血患者各功能测评结果对比,观察组急诊脑出血患者获得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急救各阶段时间对比,观察组急诊脑出血患者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脑出血患者在进行急救期间,合理选择护理风险流程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可以改善各功能测评结果,缩短急救各阶段时间,提高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效果.

    作者:周旭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舒适护理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应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39%,且术前1天、术后3天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中,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手术的应激反应.

    作者:叶霞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0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予以干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予以干预.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法(H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治疗后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ROM明显增大(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SS评分、VAS评分及ROM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91.43%)高于对照组(77.14%)(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并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且患者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满意程度较高.

    作者:张昕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中部某省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中部某省医学本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为制定医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出建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该省医学生共305名,使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 2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差异性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中部某省医学本科生的SCL-90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两项全国常模.院校类型、年级、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业余爱好、睡眠质量、睡眠时长、学习压力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 该省医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原因多与个人生活方式和学校、学业因素有关,高校心理健康干预应将中医类学生、低年级学生作为重点人群,并对医学生学习压力大、专业兴趣不足或有睡眠障碍的问题加以解决.

    作者:张培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护理临床带教中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来我院实习的护生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进入我院实习的先后顺序,选择2014年4月—2015年12月实习的41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2016年4月—2017年11月实习的3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效果,以及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其教学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动式教学模式效果明显显著,护生的满意程度和心理接受度更高,能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作者:张萍;张淑敏;杨山山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7月我院接诊的11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抗生素给药组(n=55)和联合给药组(n=55).抗生素给药组接受抗生素给药治疗,联合给药组接受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抗生素给药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肺功能各项指标与联合给药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给药组优于抗生素给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生素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郭强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光协调性体层摄影术(OCT)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游离脂肪酸(FFA)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6个月的痊愈率以及治疗后18个月时的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8个月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中,使用OCT可有效观察出患者康复情况,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作者:许兴基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执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行质量管理的成效与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执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行质量管理的器械包200份,设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行常规质量管理的器械包200份,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质量管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所选择的器械包清洗、灭菌、包装、发放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执行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行质量管理,可提高器械物品灭菌、发放等合格率,为防范感染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尹勤珍 刊期: 2017年第3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应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对其躁动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纳为参考研究的样本,将其均分为四组,依次为A组、B组、C组与D组,依次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0μg/kg、0.75μg/kg、1.00μg/kg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泵注.对比四组躁动行为、PACU停留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B组与C组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与D组,且C组Ramesay镇静评分高于D组,B组PACU停留时间短,A组与D组次之,C组长,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0.75μg/kg右美托咪定应用在腹腔镜手术中能够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安全性高.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