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

孙姝岩;李维民;邓铭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 肝胃不和证, 柴胡疏肝散
摘要: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疗效理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无痛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手术室实施无痛护理对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术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手术患者共120例,所有患者采用非全身麻醉处理,按护理方法分为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无痛护理的研究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术中舒适程度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手术开始起0 h、1 h、2 h、3 h 研究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无痛手术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术中舒适程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正常活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薛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肾结核超声临床诊断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肾结核超声临床诊断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结核的70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所有患者均给予超声检查,对肾结核检查率进行统计,并对超声临床诊断价值进行评定。结果70例肾结核患者,超声检出63例,检出率为90.0%,其中左肾检出率为88.6%(31/35),右肾检出率为89.7%(26/29),双肾检出率高达100%(6/6)。超声图像结果显示:积水形32例,肾节型5例,囊肿型12例,钙化型16例,混合型5例。结论超声诊断肾结核在检出率和声像图临床分型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且具有无创、价格低廉、检出率高等优势。

    作者:李庆;谢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支气管哮喘患者106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53例)给予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拥有更好的疗效,同时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杨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期心理体验的质性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想法,对后期的实习方法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方法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选取我院实习的12名临床实习后期护理专业学生,并对其进行深度访谈,对探讨结果进行一定的分析处理,筛选出具有价值性的参考意见。结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面对的问题包含学习压力大、对就业前景存在疑惑、临床实习积极性下降。结论通过改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可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达到实习的初衷。

    作者:张耕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方案价值探讨

    目的:多样性护理方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多样性护理方案。记录两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变化情况、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降低至(5.15±0.37)mmol/L、对照组降低至(7.03±0.68) mmol/L(P <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达(90.90±2.15)分,对照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仅为(79.82±3.41)分,两组数据对比P <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多样性护理方案可显著提高其护理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作者:蓝蓉蓉;林玲;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不良反应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使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共10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各50例,比较不良反应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不良反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性护理可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于美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状况,分析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探讨应对的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输注各种成分血液制品的患者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估。结果接受各种成分血液治疗9417人次,发生不良反应12人次,输血不良反应反应率为0.127%。其中,过敏反应10例,占输血不良反应的83.3%;非溶血性发热反应2例,占比16.7%。无溶血反应及其他输血反应发生。结论我院的输血不良反应率较低,主要不良反应类型是过敏反应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两种类型,且与孕产史、输血史存在较密切的关系。对输血不良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有:(1)加强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的方案和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的学习培训。(2)重视有输血史、孕产史和过敏史患者输血时的观察,正确识别输血不良反应,掌握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3)重视输血前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作者:吴著球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脂瘤中耳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成功例数分别为31例、27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完壁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吕金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挑选32例我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每组各16例患者。A 组采用胰岛素治疗法,B 组在 A 组的基础上联合吡格列酮(瑞彤)30 mg/d 用药。A 组和 B 组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并进行观察。结果经过4周治疗,A 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4.3±2.6)、(45.7±4.8)、(7.6±1.5),B 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日用量、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7.2±1.6)、(34.6±3.4)、(5.1±1.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体重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明显,且 B 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优于 A 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同时可以改善胰岛 B 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二者起协同作用,优于单纯胰岛素治疗。

    作者:曹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方法80例术中卵巢肿瘤病理标本均行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检查。结果细胞涂片检查准确率为95.0%;冷冻切片检查准确率为93.8%;细胞涂片联合冷冻切片检查准确率为97.5%。结论在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应用冷冻切片与细胞学涂片检查,可提高卵巢肿瘤诊断准确率。

    作者:秦岭;蔡江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抽选子宫肌瘤患者72例随机分组,观察组(36例)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6例)实施开腹手术,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指标更好,患者安全性更高。

    作者:韩桂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易发生的严重致死性的感染。早期评估 SBP 发生的危险,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减少 SBP 死亡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评价了现有实验室指标诊断 SBP 能力。方法入选2015年1~12月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的180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其中男116例,女64例。将入选患者分为 SBP 组(100例)和非 SBP 组(80例)比较现有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e, ROC)曲线,分析其诊断 SBP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WBC (Z =-2.023,P =0.043)、NEU%(Z =-2.216,P =0.027)、ALB (Z=-3.416,P=0.001)、TBIL(Z=-2.056,P=0.040)、DBIL(Z=-2.890, P=0.004)、PT(Z=-3.690,P <0.0001)、PT-INR(Z=-3.090, P=0.001)、PT-A(Z=-3.531,P <0.0001)和 PCT(Z=-3.352, P=0.001)在 SBP 组和非 SBP 组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而 PLT、TP、AST、ALT、APTT、FIB、TT 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ALB ≤30 g/L,PCT >0.2 ng/ml,PT-A ≤62%和 TBIL >54μmol/L 时,诊断 SBP 的敏感性分别为88%、68%、88%和44%,特异性分别为65%、80%、60%和90%。且 ALB, PT-A 和 PCT 联合诊断 SBP 的灵敏度为99.5%,特异度为31.2%。结论联合使用 ALB,PT-A 和 PCT 评价有腹水的失代偿肝硬化患者发生 SBP 的危险,可能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 SBP 的能力,从而减少 SBP 导致的死亡。

    作者:李峰;荀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的护理管理措施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优化护理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收集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共103例,根据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优化护理措施,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2.3%(P <0.05)。结论对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早期肿胀患者,实行优化护理管理手段,可以促使护理服务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董琼;李海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探讨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创造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生理盐水、地塞米松溶液湿敷创面;观察组则使用红光治疗仪对创面进行红光照射皮损部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创面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2.05%(32/3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红光治疗仪治疗创伤性湿疹的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湿疹症状、渗出及皮损,且安全性较高,是一种治疗创伤性湿疹的较好方式。

    作者:于子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CRP和PCT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7例发热患者根据血培养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外周血 CRP 和 PCT 进行定量和定性检测,对血培养阳性患者根据病原菌革兰染色分为革兰染色阳性组和革兰染色阴性组,并进行 CRP 和 PCT 定量检测。结果阳性组 PCT 阳性率(99.16%)高于阴性组(30.61%)(P <0.05);阳性组 CRP 和 PCT水平均高于阴性组(P <0.05);革兰阳性组 PCT 水平(3.48±1.15) ng/ml 低于革兰阴性组(7.08±0.67)ng/ml(P <0.05)。结论 CRP 和PCT 均可作为初步判断血流感染的指标,但 PCT 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且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 PCT 水平低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患者。

    作者:张佳夫;李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患者行个性化护理,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期间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方面结果较好,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心绞痛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长,降低医疗成本。

    作者:袁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医疗改革的不断进行,医院建设的力度也在不断地加大,治病贵、治病难等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缓解,但同时,医院管理面对的挑战并没有减少。如何有效管理医院的整个体系,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医院人工工作方式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加大力度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始成为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对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为我院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德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养心汤对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

    目的:观察养心汤对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实施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养心汤。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的气虚血瘀积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患者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养心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气虚血瘀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杜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无张力手法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无张力手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Ⅱ期老年褥疮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行无张力手法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褥疮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无张力手法护理后,在护理第3 d 及第7 d 的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张力手法带有较强的力学原理,在老年患者Ⅱ期褥疮护理中可以加速患者的疮口愈合,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徐飞;刘玮;鞠倩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

    目的: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2~12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8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0例,对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高于对照组(95.4% vs.75.6%),并且实验组患者在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合理用药以及适当运动等遵医行为均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经t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十分满意,对患者遵医行为以及健康教育达标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孙洪巧;李婷;韩娜;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