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因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于我院ICU住院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有创通气,后以PSV方式直至撤机,观察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VAP)更高,院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监护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则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呼吸中枢损伤致呼吸衰竭效果良好。
作者:林文福;许利凯;蔡跃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口咽通气管吸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吸痰方式,观察组患儿采取口咽通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单次吸痰量、24 h吸痰次数、气管插管时间、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对比,观察组患儿单次吸痰量更多、24 h吸痰次数更少、气管插管和重症监护室入住时间更短,各组数据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均具有明显优势,且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应用于重症肺炎患儿中,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儿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洪淑芳;赖延忠;黄佩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临床诊治效果。方法使用我院诊治的老年患者肺气肿患者60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呋辛钠和痰热清进行诊治,实验组使用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进行诊治。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吸氧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老年患者肺气肿在临床当中有很好效果。
作者:朴一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日常行为干预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分析的对象,并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对应的日常行为护理干预,并观察与记录其护理效果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经研究对比,观察组的总体护理满意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病患采取对应的日常行为护理干预对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从而减少患者对疾病的负面情绪,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张洪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70位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对照组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发作次数以及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并且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应用护理干预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庞凤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干眼症采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行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干眼症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用于干眼症临床中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作者:冯非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前房注射对于代谢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治疗的48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B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行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对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中央角膜厚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前3天,相对于A组而言,B组患者术后前房炎症反应较轻(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及中央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性白内障内障患者前房注射地塞米松能够明显减轻眼底炎症反应,对中央角膜厚度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王雅丽;袁军;杨潇远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艾灸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服用鲨肝醇和利血生,观察组采用艾灸,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4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通过艾灸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效果显著。
作者:陈露;姚丽鸽;孔天东;王留晏;段方方;张克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时的不同方案分为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4例)与予以优质护理的研究组(42例),比较两组肺功能改善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PEF、FEV1、FEF 25%~75%、FVC肺功能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予以优质护理取得满意效果,不仅可改善其肺功能,且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爱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本文对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手术室人员流动性大、口罩配戴不规范、手术间电动门开启频繁方面进行分析,从洁净手术室布局、空气管理、手术器械管理、加强洗手管理提出了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环节控制对策。加强洁净手术室感染管理控制,可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联合奥沙拉秦与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分析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给予奥沙拉秦,B组给予奥沙拉秦联合微生态制剂(丽珠肠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B组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77.5%和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结肠镜下分级和结肠炎症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奥沙拉秦、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显著。
作者:唐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并观察其疗效。方法128例临床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对症处理方法,治疗组加入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雾化,对照组采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雾化,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功能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冯日昇;郭燕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免疫检验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前接收,观察组血液样本在实施质量控制后接收,分析两组血液样本质量控制方面的差异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应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可视喉镜在临床麻醉气管插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可视喉镜并发症发生率27.9%,低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的49.1%,学员对教学满意度、解剖掌握、操作自信、学习兴趣均高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与传统方式气管插管教学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气管插管教学中,应用可视喉镜能够提高教学满意度,增加学生的操作自信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掌握解剖。
作者:詹莎莎;刘炳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缬沙坦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8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基础上分别采用缬沙坦与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小时尿蛋白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血肌酐与24小时尿蛋白量上改善程度更大(P<0.05)。结论在缬沙坦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达到更优疗效。
作者:薛华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血栓通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7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5例患者在基础治疗同时采取血栓通的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仅采取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血栓通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很少有不良反应的出现。
作者:白庆梅;许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尖锐湿疣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CO2激光疗法,而实验组则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在尖锐湿疣治疗中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赵美丽;浩斯期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50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肛门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子宫恶性肿瘤患者中效果确切。
作者:庄永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在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240例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小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抛掷硬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加用布拉氏酵母菌。结果观察组的继发性腹泻发生率为9.17%,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腹泻患者的腹泻持续时间更短(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可有效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许长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的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PICC堵管的出现率。结果观察组的PICC堵管出现率为8.0%,对照组的堵管出现率为2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有利于降低PICC堵管的发生率,延长PICC置管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治疗疾病的疗效。
作者:康建蓉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