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药师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李欣

关键词: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途径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对相关的实践经验以及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临床药学服务开展的方法与途径。结果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途径与方法较多,途径主要为参与查房与会诊过程,方法包括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开展药品咨询服务等。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有利于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完善的服务,且可以选用多样化的形式,便于控制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实现临床用药的规范化、合理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老年食管癌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4/3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7%(29/3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6.7%(26/3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食管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彭艳;王冬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分析

    目的:探究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在良恶性胆道狭窄鉴别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相关疾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50例胆道狭窄病例进行分析,所有的患者均给予X线摄影和磁共振增强CT检查,将病理组织活检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和摄片质量。结果核磁联合增强CT检出率准确度为96.0%,X线为76.0%,核磁联合增强CT检出率准确度高于常规X线(P<0.05),且显像更为清晰。结论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于良恶性胆道狭窄的检出率较高而且图片清晰易判断。

    作者:刘建辉;刘欣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PBL教学法在呼吸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问题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在呼吸科学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呼吸科临床实习学生共3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两组,即观察组(PBL教学)和对照组(传统教学)各15名,在为期8周的临床带教学习后,比较组间学生学习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实践工作误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改善实习学生成绩,对于临床带教效果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詹俊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瑞舒伐他汀与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双抗血小板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及疾病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CRP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双抗血小板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复发,其原因可能与瑞舒伐他汀可降低患者血CRP,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作者:孙佳琳;于华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54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2013年6月~2015年12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54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27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27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52%)高于实验组(3.70%),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赖新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应用超声引导在麻醉科深静脉穿刺临床带教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麻醉科深静脉穿刺临床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麻醉科实习医师90名,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的方式进行深静脉穿刺,对照组采取解剖盲探法行深静脉穿刺。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2.22%与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深静脉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24.44%)(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在麻醉科深静脉穿刺临床带教中具有良好效果,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朱珊珊;贾梦醒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2例秋季腹泻患儿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喜炎平治疗,对照组行病毒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效果理想。

    作者:吴小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PPHN幼儿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积极病因治疗、高频振荡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进行以上常规治疗外,鼻饲加服西地那非,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CO2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动脉压(PA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aCO2、SaO2和PAP指标下降明显,SaO2升高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高频振荡通气治疗。

    作者:单明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细节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和细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相关并发症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2%,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1%,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达96.8%,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合理运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够全面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并发症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王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9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

    作者:徐海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实施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风险管理实施前(2014年6~12月)和风险管理实施后(2015年3~9月)两个时段患者各360例,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护理风险进行管理,分析两组手术室护理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2.77%,低于对照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22.21%,观察组疗效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例投诉事件(2.22%),1例纠纷事件(0.55%),对照组中38例投诉事件(22.11%),35例纠纷(19.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入手术室风险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医务人员可识别、评估、处理及控制风险,大大降低了危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对提高医疗质量及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泉利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小儿骨科收治的18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以外,再采用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安全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安全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8.0%(P<0.05)。结论在儿科管理中科学、合理地运用安全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安全护理水平,降低不良风险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沙利度胺结合VAD治疗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结合VAD治疗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对象: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中心随机系统法。50例患者分为VAD组和联合用药组两个组别。VAD组以VAD方案治疗;联合用药组以沙利度胺结合VAD治疗。结果(1)联合用药组相比于VAD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VAD组患者出现嗜睡和便秘的比例更高,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副反应耐受情况相似。结论沙利度胺结合VAD治疗难治或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可耐受,安全性高。

    作者:赵小强;杨海平;杨学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激光光凝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激光光凝技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治疗的63例(126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在我院均接受激光光凝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显效56眼,有效55眼,无效15眼,治疗有效率为88.1%。治疗后有4眼发生黄斑水肿,6眼发生玻璃体积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9%,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纪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8例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2.86%,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不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晓娟;王慧;王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院前急救1200例疾病谱和梯度探讨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疾病谱和梯度构成特点。方法对院前急救1200例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市急救患者中,以20~79岁年龄段居多,各年龄段男性均多于女性,急救病种排位靠前的主要有外伤、神经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心脑血管系统急症和呼吸系统急症等5种病种,以外伤患者多。结论要普及大众健康教育、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同时救护人员要全面掌握急救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效率。

    作者:潘彬;杨红枫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医学院应承担教育伦理义务

    医学道德是医学伦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培养医生具有济世救人的高尚情怀、为患者考虑的人文精神及科学思辨的伦理准则,是医学院肩负的重要教学使命。

    作者:冷晓萍;贾洪武;纪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的临床护理要点,提高疾病的护理成效。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不采取特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针对治疗方式采取综合护理手段,分析护理要点。对比两组的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有复位前护理、夹板固定护理等,做好以上措施能够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赵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3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60例)和实验组(63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分值低于参照组[(31.58±8.77)分vs.(39.85±9.05)分],SDS分值低于参照组[(30.81±7.69)分vs.(37.77±8.23)分],组间差异经t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髋骨关节置换术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王雅楠;周彩玲;王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A型行为、生活事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A型行为、生活事件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和与研究组配对的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A型行为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评分,这些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频度、强度及总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A型行为问卷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负性事件评分越高,脑血管病发病率越高, A型行为类型与脑血管病有关。

    作者:李杰;方齐;王红菊;闵瑞雪;赵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