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位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马永玲

关键词:体位护理干预, 脊柱后路, 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摘要:目的:体位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10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n=50,施以体位护理干预),对照组(n=50,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优于对照组86.0%(P<0.05)。结论体位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食管癌胸腔镜辅助根治术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老年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路径及配合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的4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患者,观察组给予胸腔镜手术护理路径配合,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胸腔镜辅助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过程中给予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迅速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苏静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尿激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中溶栓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尿激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溶栓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5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用药,分为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结果观察组IRA开通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CK-MB峰值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心率失常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对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有临床再通率高,心率失常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少优。

    作者:邵军军;辛建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对硝苯地平缓释片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100例(硝苯地平缓释片),乙组100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降低;乙组用药不良反应率(10.0%)明显低于甲组(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均能够控制血压,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用药不良反应较低,更加适合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

    作者:严荣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胶丸对先兆流产的治疗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地屈孕酮和黄体酮胶丸治疗先兆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76例先兆流产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胶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8.9%和94.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孕酮水平分别为(137.5±22.3)nmol/L和(138.4±23.1)nmol/L,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性流产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效果较黄体酮胶丸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眼科收治的由于外伤导致眼球摘除的患者9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较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入院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对眼外伤导致眼球摘除的患者可有效的降低其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孙海燕;徐肖芹;刘建慧;魏赛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97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n=49)应用细节护理,对照组(n=48)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治疗组输液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值得借鉴。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的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输液港与PICC的价值比较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得80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意愿,分成PICC组(284)例,与VPA组(520)例。分别实施化疗,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VP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9%。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9%。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化疗者,推荐使用VPA法,这种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士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淑琴;周军;毕铁强;高希涛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超声雾化吸入治疗71例小儿肺炎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对策。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我住院的肺炎患儿中抽取71例,所有患儿均行雾化吸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憋喘缓解、咳嗽消失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肺炎患儿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

    作者:赵树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根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探讨医学院校教师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是促进高等医学教育持续发展的一支潜在生力军,青年教师思维活跃,学科专业知识扎实,但因从事教学工作时间短,教育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一系列常见的问题,应引起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各方的重视,拓宽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关注其教学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杨艳杰;李品艾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影响。方法从我院选取120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对这些志愿者进行临床生化分析研究。对照组所抽取的血液进行正常程序的检验,而实验组所抽取的血液进行生化检验,并且对两组生化指标差异进行记录。结果实验组志愿者的临床生化指标,如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志愿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表明,溶血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的一些指标结果影响很大,可能会影响对于病情的判断,耽误治疗。

    作者:赵强;宋潇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伤术后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小儿四肢骨伤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四肢骨伤手术治疗的患儿10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常规护理外加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术后疼痛护理的情况与护理舒适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总舒适度为90%,对照组为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四肢骨伤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金娜;苘志英;于丽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分析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MRI和磁共振动脉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使用CT检查、MRI和磁共振进行检查,对使用三种设备检查后的结果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CT结果为阳性24例,阴性36例;而MRI结果阳性39例,阴性21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磁共振动脉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是动脉供血不足。结论磁共振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等的选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颜德敏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糖尿病肾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及肌酐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永峰;董生荣;杨学萍;景舒梦;王小芳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对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12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核的不合理医嘱,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别,分析不合理用药原因。结果分析不合理医嘱353份,主要包括配伍禁忌、用药浓度、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等。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为药师提供了一个很好地与临床沟通的平台。安全合理用药需要医、药、护、的密切配合、协同合作。

    作者:方琦;胡蓉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开放式手术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在治疗肾结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分析肾结石患者采用开放手术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3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开放式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更快恢复。

    作者:许凯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一次性与多次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一次性与多次根管治疗法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术后1年治疗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术后1年治疗成功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隐裂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显著,成功率高。

    作者:王加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膨出疗效。方法选取20例重度盆腔脏器膨出,均采取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68.45±20.0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05.34±40.09)ml,尿管留置时间平均为(5.09±1.12)d,住院时间平均为(5.33±1.45)d。术前阴道长度平均为(5.24±0.89)cm,术后为(6.46±1.43)cm,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重度盆腔脏器膨出采取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治疗,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影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体位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目的:体位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患者10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n=50,施以体位护理干预),对照组(n=50,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优于对照组86.0%(P<0.05)。结论体位护理干预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马永玲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三联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甲硝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则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反酸、烧心等症状积分差异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患者(76.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积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与对照组(18.3%)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与甲硝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妙红 刊期: 2016年第21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在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使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30例进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的碎石成功率、结石排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效果确切,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点。

    作者:陈励碧 刊期: 2016年第21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