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新进展

龙光桥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内骨折, 手术
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主要由高处坠落和车祸等高能量损伤造成。由于其骨折类型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治疗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手术治疗的佳方案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将就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研究报道如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在肿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在肿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例临床规范化培训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19例,对照组采取EBM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则采取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模式,通过肿瘤科相关理论知识测试、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肿瘤科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临床带教中,采取EBM联合情景式PBL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住院医师循证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促进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能力的发展。

    作者:赵阳;韩正祥;杜秀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检验工作中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以及质量控制方法,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于我院实施免疫检验的110例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10例检验报告结果以及针对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探究质量控制的方法。结果在110例检验标本中,有10例检验标本出现偏差现象,占总例数的9.09%(10/110),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采集标本原因、检测仪器设备原因、操作人员原因等,分别占50.00%(5/10)、30.00%(3/10)、20.00%(2/10)。结论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检验流程进行检验,针对可能出现偏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检验的准确率。

    作者:李开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依托“大创计划”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心,医学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是主要培养目标之一,生物化学是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工具学科之一,本研究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科研操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

    作者:李宁;包晓红;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情感智能干预对帕金森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情感智能干预对帕金森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将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帕金森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情感智能干预,观察两组帕金森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观察组帕金森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采取情感智能干预的效果较好。

    作者:陈志霞;周士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其中左肺上叶8例,右肺下叶6例,左肺上叶3例,右肺上叶3例,右肺中下叶1例。所有手术操作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单孔在腋前线第5肋间,大小约3.0 cm。结果(1)所有患者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术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中无增加第2个操作孔或者中转开胸者。(2)手术时间150~260 min,平均(210.45±25.54) min;术中出血量139~458 ml,平均(290.85±40.24)ml。术后住院时间6~12 d,平均(9.00±1.14)d;术后送检淋巴结6~16枚,平均(10.24±2.10)枚。(3)术后未见无肺不张、肺部感染、出血、二次开胸等并发症的发生,21例患者术后均未见剧烈疼痛,3例出现中度疼痛,给予镇痛泵止痛。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是一种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

    作者:曹纪伟;朱红军;韩玉龙;曹志坤;朱富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基泼尼龙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大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甲基泼尼龙冲击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而且用药安全性高。

    作者:王学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口腔疾病相关因素及预防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口腔状况、口腔疾病相关因素和预防。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0例患儿,将其设为观察组并实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同期健康儿童80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探究其引发龋齿的因素,分析预防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经过问卷调查之后发现引发儿童口腔疾病的相关因素为1周饮用碳酸饮料和食用糖果的次数,睡觉前是否食用甜点以及每日刷牙的次数。结论对于引发因素应增强对患儿父母的口腔保健知识,告知其正确的生活习惯,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杨小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基于微课的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设计--以“平车运送法”为例

    伴随着国家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增多,如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服务型技能人才是中职护理专业教师面临的一大课题。借着信息化时代的东风,改革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课题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下,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催生了新的意义。本文以“平车运送法”为案例,详细讲解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作为微课应用于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一种探索。

    作者:田敏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医学论文中名词术语的运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感染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26例自体造血干细胞感染手术患者,给予其相应的术后观察与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经护理处理,各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加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观察和护理,对缓解症状有重要作用。

    作者:晏佳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探讨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以及小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5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和12例小肠腺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小肠腺癌好发于小肠近端,其发病范围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环形累及肠壁及小肠腔内软组织结节,病灶的强化模式为“快速上升-平台”,伴肝转移及周围小淋巴结,病变侵袭胰腺,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等,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染色”征象;小肠淋巴瘤好发于小肠远端,其发病范围广,病灶的强化模式为“缓慢上升”,伴肠系膜或后腹膜的淋巴结肿大,经三维血管成像(CTA)检查可见明显的“肿瘤包绕血管”征象;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分析小肠淋巴瘤与小肠腺癌的病因及病情发展等情况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并且对于两者在CT及CTA下的特征性改变,可用于临床鉴别诊断。

    作者:李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浅析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有效性和药理作用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接受巴曲酶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根据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的8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巴曲酶注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是9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是77.5%,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可以使用巴曲酶注射液治疗,临床有效率高。

    作者:陈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分析优质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分析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颅脑外伤患者56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记录转院情况、死亡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康复率比对照组高(t=6.71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两组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9,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高玉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精准医学时代消化内科见习教学的探讨

    精准医学计划的提出引领当代医学向新的方向发展,新医学时代下精准消化病学同样有着长足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一名消化内科见习带教老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临床技能,掌握学科新精准医学研究,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见习教学水平。

    作者:董向前;张颖慧;马岚青;南琼;张海蓉;缪应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膜前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膜前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自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的成年患者。从行腹膜前修补术者中随机选出32例纳入观察组,从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者中随机选出32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慢性疼痛、异物感发生案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90、6.5641,P=0.0052、0.0104)。结论腹膜前修补术可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症状。

    作者:曹志刚;张春玲;耿长辉;沈桂杰;纪元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新生儿重症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液泵控制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重症黄疸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配合综合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洪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75例脑梗死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8例、37例。两组均采用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此之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68%,P<0.05。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P<0.05。结论脑梗死,经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右旋糖酐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梁芳;樊俞含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L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将80例CHD合并HLP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辛伐他汀,试验组4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CHD合并HLP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微信辅助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探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阶段,随着微信业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很多带教老师也将其应用于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我们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利用微信提升了规培生的独立诊疗技能,推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建立与信息化相匹配的灵活的临床教学模式,有效地将“半成品”医生培养和训练成“成品”的临床医生。

    作者:田鹏;邹华;刘翔;陈秋坚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微创理念和实践培训在胸外科临床型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以腔镜外科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微创胸外科正处于成熟发展期,治疗理念与方式的变革对胸外科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我们在总结胸外科临床型研究生带教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微创胸外科临床教学工作的适用方法。

    作者:郑琳;张爱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