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咽喉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刘勇均

关键词:皮质类固醇激素, 咽喉痛, 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咽喉痛的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76例咽喉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76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患者实施头孢抗生素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实施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比较两组咽喉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38例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咽喉痛可有效缩短疼痛缓解时间,效果明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全责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责护理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5例)以及全责护理(观察组45例),统计患者生存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各项生存质量评估指标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护理依从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责护理能有效提升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对提升患者护理依从度、护理满意度等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沈英姬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与吡拉西坦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吡拉西坦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MMSE评分(25.59±3.24)分,优于对照组(20.45±2.24)分(P<0.05)。结论采用奥拉西坦配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MMSE评分。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15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不同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5例)以及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概率以及心理状况等。结果在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概率以及心理状况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人工流产刮宫术患者,心理护理的顺利开展,可以减轻患者紧张及焦虑程度,有效降低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概率。

    作者:刘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临床诊治进展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等病变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日益增高。中医药对V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VD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肾精不足,气血阴阳亏虚,痰瘀浊毒滋生。治疗方面,有以辩证分型论治,有以分期论治,有专法专药、自拟方等论治,均展现出了中医药治疗VD的优势。但亦存在不足,有效药物及方法的筛选还需要设计更为严谨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探索研究。

    作者:张永晨;魏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78例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应急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78例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应急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78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探讨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通过催吐、洗胃、对症治疗、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急救与护理措施之后,病情均得到好转,未出现死亡的案例。结论急性食物中毒具有群体性、突发性的特点,救治过程中应当尽早催吐和洗胃,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张旭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析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小儿惊厥患儿,分析小儿惊厥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高热惊厥40例,占58.82%,低钙惊厥7例,占10.29%,癫痫9例,占13.24%,颅内感染6例,占8.82%,颅内出血3例,占4.41%,中毒2例,占2.94%,诊断不明1例,占1.47%。治愈53例,好转1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小儿惊厥的临床病因比较复杂,对不同原因给予针对性措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何洪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早产儿围产期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目的:分析早产儿围产期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诊疗的128例早产儿,回顾性分析其围产期临床资料。结果影响早产儿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出血、新生儿持续性肺高压(PPHN)、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胎龄33~37+5周、出生体重<1000 g ;肠内营养、出生后3 d内开奶可有效改善早产儿预后。结论对高危产妇围产期加强管理,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对早产儿出生后进行管理,可有效改善预后。

    作者:张小蕾;张弦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治疗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100例,在完成针对临床急救以及临床治疗之后,分析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愈率为60.00%,有效率为35.00%,无效率为3.00%,死亡率为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使用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法可以促使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作者:王小静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结肠癌患者采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结肠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治疗效率,在术后1年分析患者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120例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27.24±10.52)枚,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存活率为100%;术后1年复发率为22.50%,有19例患者伴随有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短期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强结肠癌患者的存活率,加强周围淋巴结清扫,并发症发病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作者:孙江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析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60.9±8.3)min、术中出血量(35.2±7.5)ml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6.35%与对照组19.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确切,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李荣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术后镇痛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各25例:I组静脉镇痛(舒芬太尼+格拉司琼+地佐辛);II组硬膜外镇痛(吗啡+氟哌利多+耐乐品);对照组常规镇痛。比较三组术后1 h、12 h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结果 I组和II组术后各时间点血压和HR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后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均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提高血氧饱和度。

    作者:冯剑;冯涛;郭凤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围产期产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围产期产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对产妇口腔保健的影响。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10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围产期产妇,并对其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分析听课前后的问卷答对率。结果100例围产期产妇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模式后,其问卷答对率和成绩评分均高于教育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使得产妇对口腔保健知识进行充分了解。

    作者:秦从喜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单侧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手术方案应用至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选取42例分析,均属单侧结节,并予以手术治疗,再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所选患者都已成功接受手术,手术时长(49.75±1.62)min,有效率92.86%(39/42)。结论选择手术方案对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救治,可改善其病情,效果显著。

    作者:罗飞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来我院进行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4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宫腔镜,实验组患者运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可对手术成功率有效提高,且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作者:李哲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探讨综合性护理在减轻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在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减轻作用。方法选取我院80例肛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性护理。结果术后24 h、48 h、72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排尿、尿路刺激征、尿潴留、导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便异常1例,占2.5%;对照组排便异常7例,占17.5%;观察组排便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中应用综合性护理的减轻作用显著,有效降低尿潴留、尿路刺激征、导尿及排便异常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孙晓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CEA),实验组接受CSEA。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和局麻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麻醉优良率为98.0%,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高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切除术中合理运用CSEA麻醉法,可以较快发挥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敬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及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7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通过随机数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激素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医药治疗。对两组激素使用量、24 h尿蛋白定量、TG、TC等指标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激素使用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TG与TC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药的疗效好,能够降低激素的使用量。

    作者:金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 中医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在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助进行中医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3个月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推拿对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效果显著。

    作者:姜洪林;陈亚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