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王建中

关键词:全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指征, 手术要点, 并发症防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指征、要点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手术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全甲状腺切除术,其中14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甲状腺癌、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桥本病。所有患者术后均完全痊愈出院,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单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甲状旁腺功能暂时低下、1例术后24 h 出现颈部血肿呼吸困难,给予相应治疗均痊愈。结论全甲状腺切除术的主要手术指征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注意精细解剖操作是预防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原发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22例心脏肿瘤患者,行彩超检查,分析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左房10例,右房4例,均为粘液瘤;左室3例,其中心脏横纹肌肉瘤2例,胎儿左室纤维肉瘤1例;右室2例,其中右室脂肪瘤1例,胎儿右室血管肉瘤1例。结论采用彩超心动图诊断原发性心脏病具有较大的价值,对疾病的性质判定较为准确。

    作者:刘淑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头孢他美酯的合成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头孢他美酯的合成实验方法。方法本次实验当中所使用的合成原料为3-去乙酰氧基-7氨基头孢烷酸,首先利用 AE-活性酯对其进行缩合处理,生成头孢他美,然后再利用特戊酰碘甲酯对其进行酯化反应,进而生成头孢他美酯。结果由于β-内酰胺环对于酸碱性溶液均表现为极不稳定的性质,因此在合成过程中,在加入碱性溶液时应该降低温度,并且选择特戊酸碘甲酯能够有效提高催化效率,使得产率达到90%以上,产物浓度达到99%以上,提高合成效率。结论利用本次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合成效率和产物产出率,并且操作简便,能够被用于批量生产当中。

    作者:马环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口腔拔牙患者采取 PDCA 护理模式对预防口腔拔牙术后感染和临床护理效果的分析。方法从本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随机选出口腔拔牙患者60例,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30例,采用 PDCA 护理模式对护理组实施干预,采用一般护理对对照组实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口腔拔牙术后的感染情况和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结果护理组患者在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6.5%少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达92%高于对照组的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采用 PDCA护理模式可降低口腔拔牙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曲爱华;郭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撰写医学论文的基本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应用舍曲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经前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60例经前期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治疗组应用舍曲林治疗,对照组进行多塞平进行治疗,以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对比两组3个疗程结束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1.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舍曲林在治疗过程中能够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不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庞悦平;赵亚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治疗方式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37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有效率88.9%,疗效较为满意。结论采用中医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可调整月经周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妊娠率,疗效确切。

    作者:张春许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国外2型糖尿病治疗部分新药的临床研发动态

    目的:探讨国外2型糖尿病治疗新药的研发的成果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简称 GLP-1)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肽基肽酶-4(简称 DPP-4)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6.7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48.3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国外对于2性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明显迈进了新的台阶,其中GLP-1药物和 DPP-4药物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雷帅兵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的“讨论”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应用情况。方法根据2011~2013年我院的男性精神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患者接受精细化管理前后进行分组,对随机抽样进行家属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评估病区的护理质量。结果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使用后,临床护理缺血和错漏发生率明显的降低,病房管理、健康教育、病历书写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也有较高的提升。结论精细化管理在精神科的护理使用主要是预防为主,对细节进行管控,提升护理管理水平,让患者的满意度获得提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岩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炎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老年性肺炎患者共140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单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近期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病原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病原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性肺炎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缩短病程,并有助于促进病原菌清除。

    作者:张挺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记录两组治疗情况、预后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经不同外科手术治疗后均成功修补(有效率100.00%)(P >0.05);研究组手术所需时间虽略多于对照组(P<0.05),但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研究组仅4.76%患者发生相关不良反应,对照组则存在高达23.8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结果 P <0.05提示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经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安全。

    作者:刘锋;李海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双抗加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双抗加他汀类降脂药物和丁苯酞联合使用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我院接收的15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ABC 三组,A 组使用双抗治疗,B 组使用双抗加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 C 组使用双抗加他汀和丁苯酞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进行血糖血压控制,A 组增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口服治疗,B 组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钙治疗,C 组使用阿司匹林、氟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及丁苯酞治疗。全部患者均进行12周治疗。结果 B 组治疗有效率是90%,C 组治疗有效率是94%,A 组治疗有效率是86%,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持续时间均得到了控制,C 组优,其次 B 组,然后 A 组。结论双抗加他汀类降脂药物和丁苯酞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疾病,临床中应用效果好。

    作者:宋鑫;王绍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无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齿临床研究应用

    目的:对无创伤性修复技术治疗儿童乳牙龋齿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乳牙龋齿患儿,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10例乳牙龋齿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儿,对观察组患儿采取无创伤性修复术治疗,对对照组采取氟化亚锡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儿采用无创伤性修复术治疗后,55例患儿中45例患儿成功治愈,有效率达为96.4%,而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氟化亚锡治疗后,仅32例患儿成功治愈,有效率为74.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创伤性修复术在治疗儿童乳牙龋齿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儿的健康,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总结护理干预经验。方法对照组、干预组各纳入患者37例,均给予非强制性康复治疗,后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痊愈率40.54%、(痊愈+显效)率78.38%高于对照组13.51%、48.65%,无效率2.70%低于对照组18.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住院期间发生呛咳2例,对照组发生呛咳14例、吸入性肺炎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增进吞咽障碍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作者:程东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我国权威数据库,选取1990年1月~2013年12月正式刊载的40篇乙肝肝硬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文献资料,并实行 Mete 分析。结果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上,国内23年来研究资料存在发表性误差,在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上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来说,还需要提高临床试验研究的质量,从而对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深入验证。

    作者:梁予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撰写论文标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食道静脉曲张患者进行套扎术后的相关影响。方法收集100例食道静脉曲张患者,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套扎术的形式进行治疗,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的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患者,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食道静脉曲张进行套扎术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护理干预的形式能够降低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

    作者:王由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患者共20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疾病表现及临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MRI 垂体检查发现,20例患者中4例患者疑似垂体微腺瘤,其中4例疑似垂体微腺瘤患者中2例确诊后进行垂体微腺瘤切除术,术中均取标本送病理进行活检。上述患者经手术治疗,临床手术取得的病理标本中,均为色素沉积性结节样改变,切除肾上腺标本表面粗糙,结节样改变明显,表面被膜不平整,可见灰褐色或黄绿色沉积。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显著。

    作者:贾起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放射CT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应用分析

    目的:观察放射 CT 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45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扫描心电门控的技术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检验,同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钙化斑块1 mm 组检验出的数据以及小钙化斑块在当中的数目为依据,得出3 mm 组检验出的钙化斑块的数目多,有30个,其中小钙化斑块的数目为19个,说明3 mm 组检验出的钙化斑块以及小钙化斑块的敏感性比较低。结论经过验证采用放射 CT 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疾病进行诊断时,1 mm 层厚的钙化检验比3 mm 层厚的钙化检验更有优势,尤其是对于小钙化斑块的检验,在临床上更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毛海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大柴胡汤对高血压前期干预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甘肃省庆阳市中医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门诊高血压前期患者70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5)与对照组(n=35)。两组均低盐饮食、限制饮酒、适当锻炼以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与心理平衡。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大柴胡汤,比较两组干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有效率为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柴胡汤在高血压前期中的应用可疏肝解郁、调和气血、益气清热,大幅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防止向高血压发展。

    作者:胡胜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