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桂荣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统计出科考试成绩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学习主动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问诊、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病例分析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
作者:杨文丽;朱娟芳;介艳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法应用于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严密监测机器参数,发现凝血及时处理。结果经过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42例无肝素透析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且未发生出血现象。结论行无肝素透析既可降低出血危险,又能达到充分的透析效果,而密切的观察和科学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无肝素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王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护理部在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护理部护理信息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效果进行综合调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根据调查对我院护理部在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护理信息管理工作在总体上较为科学,落实情况也比较良好,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引起注意。结论护理部在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虽然工作做得比较出色,但依然有部分问题出现,相关人员和医院领导应该充分提高重视程度,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化整改。
作者:李华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分析米力农治疗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米力农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PaO2、PaCO2以及血 pH值,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 PaO2、PaCO2以及血 pH 值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力农治疗高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作者:吕丽;张林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律失常的表现类型有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等多种。结论临床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时,需要依据心电图以便深入了解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作者:许文华;李志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56例脾破裂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手术和非手术两组,采取非手术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情况,预后效果等等。结果手术组患者治疗痊愈的为23例,占比例的82.1%;好转的为5例,占比例的17.9%;无死亡病例。非手术组治疗痊愈的为14例,占比例的50%;好转的为13例,占比例的46.4%;1例死亡病例,占比例的3.6%,其中非手术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6例转为开腹手术, 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中接受手术治疗的效果突出,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对合并严重外伤的患者使用效果优秀,临床中治疗以抢救为主,挽救患者的生命,然后考虑是否保留脾脏。
作者:李爱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控制现状。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3年1月~2014年9月患者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且将这些老年冠心病患者,可以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中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针对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给予控制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两组进行分析,发现其相关危险因素包括:研究组经药物治疗及控制干预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对患者临床治疗发挥有效性与安全性。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控制干预,具有有效性,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发挥优越性。
作者:宋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 RGP 佩戴综合疗法应用于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8月间收录的患有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大龄儿童及青少年80例,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观察组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20 d 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2.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RGP 佩戴综合疗法在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晨霞;张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缓解期肺心病中应用补肾益气中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缓解期肺心病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行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8例,加用补肾益气中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7%(34/38)比对照组71.05%(27/38)高。结论缓解期肺心病治疗中辅助应用补肾益气中药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潘鹏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临床病情改善情况。方法根据2012~2014年我院接收的80例重症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能够对其并发症几率下降有很大的帮助,护患关系比较和谐,护理效果比较优秀。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小儿腹泻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观察组为92.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腹泻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孙传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分析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帕瑞昔布钠的静脉注射,实验组则是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之后,实验组行甲状腺手术患者其 BCS 舒适评分较对照组高,实验组的吗啡追加用量、芬太尼用量以及 PCIA 的次数较对照组少,P <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的临床效果好,可以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量。
作者:张景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37例产妇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产妇则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以及进食时间、泌乳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多于观察组,进食时间、泌乳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长于观察组,且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
作者:可利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口服舒肝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比较评分变化,观察其疗效。结果统计结果显示两组之间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副作用少于对照组,安全性高。结论说明舒肝解郁胶囊与盐酸氟西汀疗效相当,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燕利娟;李光英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华佛综合征样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华佛综合征样临床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通过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有5例患者的全身皮肤瘀斑迅速扩散呈片状,病情难以控制,经过抢救治疗无效死亡,5例患者经 CSF 培养出肺炎链球菌,经对症治疗于4周后痊愈出院。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华佛综合征,病原菌为脑膜炎双球菌,病菌感染类型相似,在治疗中要注意鉴别。
作者:付祥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2009~2013年我院共接收了60例肝胆结石患者,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使用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式后,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肝胆总管直径大小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肝胆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效果要优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家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使用不同麻醉治疗后的恢复影响情况。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接收的85例老年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比患者接受不同麻醉方式后的效果。结果在对病情进行会诊和评估后,对此85例老年患者分别采用了合适的麻醉方式,手术顺利,无意外出现。其中20例手术采用全身麻醉,麻醉结果中19例为优,1例为差;16例手术采用局部麻醉,其中的10例为优,5例为良,1例为差;38例为硬膜外麻醉和腰麻,36例为优,2例为良;11例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全优。结论患者的年龄增加后,会对麻醉药物的反应降低,吸收速度减慢,所以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应该要考虑到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宝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