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医对PM2.5的认识及措施

蔡嫣然;刘宇慈

关键词:PM2.5, 中医, 防治措施
摘要:细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其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我国人口众多,中医理念根深蒂固,深入人心,因此从中医角度提出控制对策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撰写论文的“序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如何编写参考文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中医治疗脑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脑肿瘤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9年我院接收的80例脑肿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中医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情况。结果全部患者中,脑内肿瘤五年生存率是42.9%,脑外肿瘤五年生存率是63.6%,垂体腺瘤五年生存率是100%,这些患者短的生存时间是3年半。结论脑肿瘤使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提升。

    作者:刘钰书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总分(88.9±2.8分)高于对照组(63.4±2.0分)(P <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作者:贾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有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患者共20例,对以上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疾病表现及临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MRI 垂体检查发现,20例患者中4例患者疑似垂体微腺瘤,其中4例疑似垂体微腺瘤患者中2例确诊后进行垂体微腺瘤切除术,术中均取标本送病理进行活检。上述患者经手术治疗,临床手术取得的病理标本中,均为色素沉积性结节样改变,切除肾上腺标本表面粗糙,结节样改变明显,表面被膜不平整,可见灰褐色或黄绿色沉积。结论本次研究发现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显著。

    作者:贾起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状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2014年我院的1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7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基础治疗,乳降血糖、补充维生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经过20天的治疗,临床症状均有较大的改善,观察组有5例痊愈,有效率是94.67%,对照组有7例痊愈,有效率是78.67%,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痊愈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 <0.05。结论使用中医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需要分型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安全性高,效果突出。

    作者:杨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糖尿病足综合治疗59例观察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效果,为防治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59例不同诱因引起的糖尿病足患者给予积极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59例糖尿病足患者中,52例创面愈合(88.1%),6例行截肢术(10.2%),1例死亡(1.7%)。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积极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作者:张涵涛;东霖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SOD、GSH-Px及MDA水平的变化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 SOD、GSH-Px 及 MDA 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2015年1月患者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前治疗后分组,同组比较,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SOD、GSH-Px 及水平变化。结果分析对比发现,经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中 SOD、MDA 活性降低,GSH-Px 水平升高,治疗前后对比存在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吡格列酮治疗,不仅可以降低血清中 SOD、GSH-Px 活性,还可以增加 MDA 水平,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紫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用药治疗帕金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依据帕金森统计评分量表(UPDR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周,治疗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的60.0%(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HAMD 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 <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用药治疗帕金森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行为及运动等功能,减少并发症。

    作者:单若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浅析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一些因此危险因素,给出一些解决对策,避免其发生。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神经内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临床护理中的一些隐藏危险因素,制定安全措施防止其发生。结果神经内科护理中不稳定因素主要有意外跌伤、坠床、烫伤、舌咬伤、意外拔管、压疮、窒息、输液外渗等,发生率为17.14%(120/700),其中,压疮、意外跌伤、舌咬伤、坠床、输液外渗是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实施处理干预措施前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1.59%(84/389),实施后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为11.58%(36/311)。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管理,避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安全可靠的护理措施。

    作者:佐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老年性尿失禁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老年性尿失禁的临床及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尿失禁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精心护理,无一例发生褥疮或皮肤损伤。结论老年尿失禁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应引起重视,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通,可以提高疾病的预防效果。

    作者:陈江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科盆腔炎综合方案治疗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炎综合方案治疗效果,为妇科盆腔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前往我院就诊的11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单行西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及微波照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1.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盆腔炎应用临床综合方案进行治疗,效果肯定。

    作者:高海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的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程度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根据脊柱损伤程度分为完全损伤(A 组,89例)与不完全损伤(B 组,53例)两组,皆采取本院自制《脊柱脊髓损伤评分》与《创伤性脊柱损伤致残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评估,对致残程度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运送方式、脊柱手术时间、创伤原因等方面存在不同的脊柱致残程度,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车祸伤/打砸伤/坠落伤、手术时间25~72 h 属于致残程度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急诊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程度相关因素除了基本的创伤程度外,还有患者昏迷、非专业运送、受伤类型等有关,为此加强现场保护,实施专业运送,及时抢救昏迷患者,可降低创伤性脊柱损伤患者致残率,提高康复效果,值得重视。

    作者:叶立亮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制定和实施,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NP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护患关系,提升患儿的护理质量、疗效作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治疗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以医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1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临床资料为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因素为弥漫性脑肿胀(9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3例),3 h 以上的脑疝(3例),广泛性严重脑挫裂伤(2例),脑组织缺血缺氧(1例)。经过临床治疗及预后后,18例患者中死亡7例,恢复良好4例,轻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根据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不同形成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将患者颅内血块及颅内压及时清除和控制,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与致残率。

    作者: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0~2011年我院接收的8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臭氧水来冲洗阴道,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伊曲康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优秀,患者没有出现其他的并发症。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接受合理的治疗能够提升质量效果,缓解病情。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口腔修复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6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统计出科考试成绩及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学习主动性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组。实验组问诊、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病例分析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及沟通能力。

    作者:杨文丽;朱娟芳;介艳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分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充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就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的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结果两组患者远期疗效相同,近期效果一次性根充远胜于多次根充法。结论治疗急性牙髓炎时采取一次性根充治疗法,安全简捷,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热百·卡德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在位内膜病变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内异症,是育龄女性较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可达10%~15%,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研究指出,在位内膜病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在位内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关注在位内膜异变,通过改变在位内膜生物学、组织学特征,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治疗内异症也将是未来临床研究的重点。针对细胞因子、基因等多种水平给予治疗,即在“在位内膜源头论”的基础上治疗作用进行研究与探索,将为治疗内异症提供新的策略与方法。

    作者:马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探析

    目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并探讨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实施治疗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抽取66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性。

    作者:李建设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