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娜;王娇;王佳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产后尿潴留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新斯的明肌注,观察组加用中药八珍汤化裁方。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0.83%高于对照组35.42%(P<0.05)。观察组无效率0低于对照组27.0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尿潴留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是目前临床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一种较为理想的疗法。
作者:龚伟;王宏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韩亚萍;林晓霞;林泓兵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祛瘀退黄中药口服治疗,并进行中药灌肠,两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0 d)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1.0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
作者:吴振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院对收治的29例复发性泪囊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的临床资料,随访6~12个月分析疗效。结果29例复发性泪囊炎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并随访6~12个月,治愈27例(93.10%),好转2例(6.90%),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联合置入引流管治疗29例复发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高,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的优点。
作者:陈维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塞克硝唑、地塞米松缓释药膜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塞克硝唑、地塞米松缓释药膜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以甲硝唑口腔粘贴片为对照,考察治疗口腔炎症的疗效。结果本药膜处方合理、质量可控,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冠周炎的有效率分别为90.28%、95.16%、95%,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本药膜治疗口腔炎症疗效较好。
作者:王丽;张庆峰;何柱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常规肾内科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观察患者的住院天数,并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90.5%高于对照组64.3%,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62,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具有明显的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郭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用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联用组患者通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对传统组患者则仅通过多西他赛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出现率也较低与传统组患者,联用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对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进行过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将68例本院建档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加强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的护理。结果68例产妇无1例发生胎死宫内,无明显并发症,全部顺利度过妊娠期。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提高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认识,及时正确的治疗,严密的母婴监护,及时正确的护理干预是顺利度过妊娠中晚期的关键。
作者:侍美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结果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受年龄、住院时间、心功能、侵入性操作、合并疾病和服用抗菌药物等有关。结论研究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
作者:金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EEG、TCD及P300检测在偏头痛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00例,为研究组,再选取100例正常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实施EEG、TCD及P300检测。结果研究组EEG和TCD检测的异常率比对照组高, P300检测的电位潜伏期和波幅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EG、TCD及P300检测技术在偏头痛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苏贻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合理的护理收费标准,对未来制定相关护理服务价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项目,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下护理成本要素的差异。结果与其它两种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成本中人力成本、设备折旧、教育研究支出均高于经腹或阴式手术。结论适度提高腹腔镜手术中护理项目收费对调动护理人员从事腹腔镜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及药物使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利娜;王娇;王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个性特征对其职业认同的影响。方法采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对38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33±0.58)分;性别、学科背景、家庭居住地、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月消费、是否兼职、是否学生干部对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生的个性特征采取措施提高其职业认同。
作者:张睿;刘荫;李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检测20例甲亢患者及2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肝功能、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实验组6项肝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T3、T4、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TSH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肝功能检测对于甲亢疾病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针对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在我院进行口腔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种植义齿的口腔修复患者6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30人,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活动义齿种植修复,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义齿种植修复,对两组患者基牙出血指数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患者进行修复后,医生进行为期1~2年的回访,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论种植义齿在口腔修复过程中能加大修复疗效。
作者:朱秀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根管治疗术,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总有效率与随访半年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可降低化学性根尖周炎发生率并缓解疼痛。
作者:王萃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器官位置和毗邻关系的一门古老形态科学,是医学各专业的基础主干学科。同时也是实验性极强的一门科学,由于现在尸体标本的严重缺乏,给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带来困扰,目前使用数码互动技术,通过虚拟的人体结构、形态和位置毗邻关系直观学习,此外还可以通过语音问答、计算机教学软件等部分,实现师生有效互动。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实践课教学质量。
作者:李文明;田志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观察选择小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利巴韦林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随机分组,C1组(观察组35例):临床选择Peg-IFNα-2a+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方法;C2组(对照组35例):临床选择常规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种肝炎肝硬化患者在临床相关指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ALT、ALB以及AST等方面,C1组优于C2组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在肝脏纤维化指标方面,C1组优于C2组肝炎肝硬化患者(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选择Peg-IFNα-2a+利巴韦林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将患者的肝脏纤维化指标等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显著缓解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终将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王琳;王智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40 Gy/20次/4周)治疗,同时给予特罗凯(厄洛替尼)150 mg口服,每天1次,连续治疗1个月。在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脑MRI,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并统计其生存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5%,疾病控制率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9.5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1个月;1年生存率为82.4%,2年生存率55.9%;不良反应轻微(7例乏力,5例腹泻,6例皮疹)。结论厄洛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毒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能延长生存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秦琛;田莹莹;赵清叶;王文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醒脑静对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急性有机磷中毒50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常规治疗者入组对照组,共25例;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联合应用纳洛酮、醒脑静,共25例。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研究组清醒时间短(P<0.05),住院天数短(P<0.05),治疗有效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时联合应用纳洛酮、醒脑静,疗效确切。
作者:张聪聪;张晓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