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盐酸法舒地尔用于脑心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许玫

关键词:盐酸法舒地尔, 脑心综合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盐酸法舒地尔用于脑心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5月~2015年5月选择100例在我院治疗的脑心综合征患者,在遵照患者个人意愿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70.00%),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0.00%)优于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心综合征患者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临床效果较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在预防和抢救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预防和抢救气管切开患者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神经外科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进行风险管理,要求护师及早发现和消除导致气管切开患者出血的诱发和潜在因素;一旦出血,及时通知医师、立即配合医师抢救处理。结果发生21例气管切开出血的患者,成功抢救17例,另4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死亡,其中气管内出血当场窒息死亡1例;当时止血成功,终因误吸、窒息、呼吸功能衰竭致死2例,分别为气管内、外出血各1例;气管外出血延迟止血成功,但仍抢救无效1例。结论神经外科护师时刻树立风险意识,仔细巡察每一位患者,及早消除导致出血的诱发和潜在因素,及时通知医师、立即配合医师处理是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出血、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

    作者:李孝荣;杨布和;王彦峰;董鹏;韩兴安;刘珍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品管圈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产房护理质量并降低产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为助产质量控制指标的干预和制定提供借鉴。方法在产房成立6人的品管圈小组,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活动。选择品管圈活动前自然分娩产妇126例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后的自然分娩产妇132例为实验组,分析两组满意度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满意度为88.9%;实验组产妇满意度为96.2%,实验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7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实验组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产妇的满意率,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成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艾默;马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治疗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理作用。方法根据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的60例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胰岛素注射健康知识教育,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知识了解情况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掌握度以及糖尿防治机能掌握度上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路径胰岛素注射健康知识教育能够让患者对胰岛素注射治疗的了解更加深入,临床中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比较高。

    作者:曲丽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浅析开放性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性骨缺损使用开放性植骨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6例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清创、外固定、骨折部位大量植骨、术后无菌换药等治疗措施,使用抗生素静滴,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26例患者术后均获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32个月,平均(19.2±2.3)个月。术后移植骨条表面覆盖肉芽组织时间平均(7.5±1.1)周,创面完全闭合时间平均(12.6±2.7)周。全部患者接受植骨后平均愈合时间(8.2±1.3)个月,没有感染和复发病例,患者的骨愈合情况良好。结论开放性植骨治疗对于感染性骨缺损患者具有一次性扩创、固定、植骨等效果,是现在对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疾病进行治疗的简易有效的方式。

    作者:秦奎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心理情绪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作者:吕景丽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针对性护理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名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对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患者,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以及复发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归纳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出现抑郁以及焦虑的情况较低,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并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丹参中几种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分析

    目的:建立丹参中3种脂溶性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ODS-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03%磷酸水溶液(B),0~60 min,10%A→68%A;60~70 min,68%A→80%A;70~80 min,80%A→100%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进样10μl。结果丹参酮I、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IA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等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高效液相法测定丹参中3种脂溶性成分具有准确性高、精密程度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可考虑作为丹参脂溶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冷英梅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诊治的小儿喘息型肺炎147例患儿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喘息型肺炎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

    作者:蔡红霞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采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外科思维方法,观察组除对照组的思维方法外,另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思维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进食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肛门平均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快速康复外科方法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卫常委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10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别给予美托洛尔、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和心脏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美托洛尔、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作者:林力扬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经乳晕和放射切口两种不同方法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瘤两种不同方法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经乳晕弧形切口,B组行经放射切口。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降低(P<0.05)。观察组末次回访乳房满意度较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避免了对乳房外观的影响,增强了美容效果。

    作者:黄国聪;许东兴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融合与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非融合组,B组为融合组。结果两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JOA评分升高(P<0.01);A组手术节段ROM较术前减少(P<0.01),上位节段ROM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减轻疼痛和功能障碍,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

    作者:周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3例患者因术后心脏破裂出血死亡,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死亡率为13.15%;其余33例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对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并同期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可及时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惠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小儿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根据2010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的90例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对患儿接受的护理措施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果我们提供了强化消毒措施,健康教育,观察患儿的病情,使用药物提供针对性治疗,对患儿的生活提供护理,改善治疗效果,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中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让患者更快的康复。

    作者:张小娣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集束化护理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重症监护且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统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护理期间的病死率以及使用呼吸机、入住ICU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使用呼吸机、入住ICU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CU使用呼吸机的患儿给予集束化干预护理可以减少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刘晓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2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随机分为对照组(碘甘油)与研究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每组各26例。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仲琳;陈青宇;贺娜;关敏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科创伤修复188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治疗骨科创伤修复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2月~2015年2收治188例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骨科创伤修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显微外科技术实际治疗效果。结果带血管蒂骨移植成功率为95.2%;游离皮瓣移植成活率为94.1%;手指再造肢体成活率95.9%;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为90.1%。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创伤修复过程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孙宇一;张哲;张新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8例胆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显著,是微创、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

    作者:卜宁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首次131I Graves甲亢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131I首次治疗Graves甲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我科2014年1~8月接受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80例,男26名,女54名。患者治疗前均测定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吸131I率。治疗后4~12月后复查甲功。结果4~6个月复查结果部分缓解、治愈、甲减、无效、复发例数分别为42、22、27、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1次治愈率61%。将患者分为治愈组、未愈组,比较年龄、甲状腺重量、甲状腺24 h大吸碘率、每克甲状腺组织给碘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甲状腺重量、甲状腺24 h大吸碘率、每克甲状腺组织给碘剂量是影响甲亢131I首次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者:傅宁;鹿存芝;鹿峰;王亚楠;吴倩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的病理分析与B超检查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78例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分析的符合率。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8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采用B超进行衬垫间接性探测,同时与正常的乳腺声像图进行由浅到深比较,观察B超检查与病理的符合率。结果 B超检查结果与病理分析的结果的符合率为92.6%。结论对乳腺占位性病变78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分析结果的符合率较高。

    作者:王蓓艳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国家一级医学会,直属原卫生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