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地尔对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氧分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刘晓辉;赵洪茹;赵尔为

关键词: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动脉血氧分压, 肺动脉压, 心脏指数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氧分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40例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能明显改善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前列地尔可显著提高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氧合,明显降低肺动脉压(PAP),增加心脏指数(CI).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防范医疗纠纷,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重点.神经内科病房主要是收治脑中风患者,病情重、住院时间长、预后差、致残率高,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可能发生.认真查找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的重要职责.现将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牛力;孙琳;刘欣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毕节地区地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为了解我区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从业人员结核病感染、患病情况,制定我区结核病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我站于1999年4月至10月对地直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从业人员1145例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显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中药熏蒸配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配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康复护理.方法 将中草药药液放入熏蒸治疗床的熏蒸箱内,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采取恒定的温度对膝关节病变部位进行熏蒸治疗、针刀治疗.结果 自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38例患者,显效98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药熏蒸配合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安全性强,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杨凤梅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在医院外老年人跌倒报警的应用报道

    目的 对于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在医院外老年人跌倒报警的应用效果进行实验性研究.方法 选择322人次老年人佩戴便携式远程医疗监护设备,实验周期一个月,统计老年人跌倒情况并与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平台接收的报警信息进行对比.结果 监护系统平台接到报警18次,实际跌倒21人次,跌倒未报警3次,假报警0次,准确率85.71%.结论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对于医院外老年人突发跌倒能够准确及时地报警.

    作者:郭兴;李强;酒春惠;赵明智;李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方法与技巧研究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方法 对1200例临床怀疑患有冠心病患者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并对检查过程、原始图像及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总结,着重研究此项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应方法、技巧.结果 1120例患者配合好,图像清晰、无伪影,符合诊断要求,一次性检查成功.心率不齐及其他原因造成图像伪影者75例,其中63例经过心电编辑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终得到良好的图像,12例在找到相关失败原因后进行二次检查,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以期做出准确地诊断,检查前准备、检查操作方法与技巧尤为重要.

    作者:乔风雷;龚健;朱春霞;张帆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对宫外孕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34例,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即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其中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通过本次对比研究发现,两组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可明显提高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均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海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和评价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HP)根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HP阳性患者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生菌(乳酸杆菌)联合三联疗法(泮托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抗HP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三联疗法抗H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HP的根除率达90.7%,而对照组仅有63.5%,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不良反应5.4%明显低于对照组21.7%(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可提高根除率,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可直接用于根除HP的一线首次治疗.

    作者:黎曙明;华永龙;谌美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估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1例抑郁症住院和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文拉法辛缓释片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接近,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抑郁药.

    作者:李大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辨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178例临床观察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口疮范围,是以口腔内唇、舌、颊及上腭等处黏膜发生单个或多个浅黄色或灰白色如豆大小的溃疡,局部疼痛或刺激时疼痛,并反复发作为特征的口腔疾病.近年来,笔者用中医辨证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治疗观察178例,均来自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06例,女72例;年龄小8岁,大75岁;平均年龄33岁.

    作者:石灵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护患沟通在临床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在临床护理中越来越重要.沟通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良好的沟通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淑莉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激励机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大成绩.方法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结果 2005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将激励机制纳入管理轨道,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稳定了护理队伍,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 护理管理中积极运用激励机制,尊重和理解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护士的内在潜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作者:刘雅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慢性宫颈炎发病与支原体感染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支原体感染与宫颈炎发病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2月在四平中心医院妇科就诊的396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将其分为宫颈光滑组、宫颈糜烂组、粘液脓性宫颈炎组,采集三组患者宫颈管分泌物标本,行解脲支原体病原体检测,分析各组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各组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的检测结果分析:宫颈光滑组与宫颈糜烂组Ⅰ度糜烂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Ⅱ度糜烂、Ⅲ度糜烂、宫颈单纯型糜烂、颗粒型糜烂、乳突型糜烂亚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颈光滑组与粘液脓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宫颈炎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宫颈炎患者有必要进行宫颈分泌物的支原体筛查,早发现并有效治疗,以防止宫颈炎持续存在,并引发生殖道其他部位的炎症改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田海侠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42例和早期护理干预组(干预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性的药物治疗结合积极地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调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改善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并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阮迎新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院前急救环节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医疗的首发环节.院前急救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的逐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公众对急诊医疗服务需求的日渐提高, 院前急救越来越多.由于其特殊性,复杂性,紧迫性,难以预料和避免的医患矛盾层出不穷,医疗纠纷呈现上升的趋势.如何消除院前急救医疗安全隐患,提高抢救成功率,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利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医护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并且需要在实践中得于完善.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急诊工作的经验,将在院前急救环节中常见的医疗纠纷隐患及相关的应对措施进行讨论.它包括急救前,现场救护,转运等环节.

    作者:农朝雷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 在抗感染、机械通气、支持疗法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应用CBP救治ICU中19例ARF、MODS患者.结果 19例患者中,救治成功15例,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明显改善,生化结果、pH、电解质趋于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2例因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心肺复苏后脑功能衰竭无改善而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结论 对ICU患者及早进行CBP可避免发生不可逆性脏器功能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宋春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水胶体在Ⅰ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水胶体在Ⅰ期压疮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将18例30处Ⅰ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水胶体治疗组9例有18处压疮,对照组9例有12处压疮,对比两组治愈率.水胶体治疗组按常规消毒后,创面贴水胶体;对照组按常规消毒后,创面覆盖3 m无菌敷料.1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压疮进行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本实验水胶体组治愈率达90%,对照组治愈率达75%.结论 水胶体治疗Ⅰ期压疮优于传统的无菌敷料覆盖治疗,对于Ⅰ度压疮治愈率高治愈时间短,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朱卫芬;周启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外科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护理疗效

    本文针对外科患者介绍了三种护理干预.方法 常规护理、术前和术后护理;并通过病例说明除对外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花云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心理压力对输液室护士穿刺成功率影响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压力对护士穿刺技术的影响,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对科里45名护士,分3个阶段进行调查,在有心理负担和无心理负担的情况下进行静脉穿刺并记录.结果 存在差异.结论 一些负面的心理因素可以降低护士穿刺成功率.

    作者:宋海燕;姜文宇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浅析量化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内涵的不断延伸,给护理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以高质量、高水平、低价位的护理服务,促进医院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新时期护理管理者的努力方向[1].近年来我院就护理质量量化管理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一定效果.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早期康复对老年脑卒中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60例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进行普通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将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FMA 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莫新贤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