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20例临床分析

余玲;吴毓敏

关键词:老年2, 型糖尿病, 淡漠型甲亢,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 对20 例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淡漠型甲亢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病老年人多见,不具备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血糖波动较大,二病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甲功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医生应对特殊类型甲亢有足够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特别与糖尿病并存时的诊断及治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右侧闭合性创伤性膈肌破裂诊治

    目的 探讨闭合性创伤性右侧膈肌破裂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本院诊治的17 例闭合性创伤性右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部位、合并伤、诊断经过及手术途径等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急诊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4 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2 例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均经相应治疗治愈.结论 许多重要的原则,如院前伤员运输、容量复苏、抗休克、伤口的管理、肠道损伤的处理、初步急救措施、损伤控制等,均在抢救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正确选择处理顺序、手术入路和修补方式,能提高救治成功率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广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运动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运动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98-2011 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5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8 例和对照组72 例,治疗组采用运动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辨证治疗,并对两组疗效加以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1%,优良率66.7%,对照组有效率86.1%,优良率4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运动头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做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何旭鹏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门诊246 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组126 例和对照组单纯微波辐射治疗120 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的时间.结果 一次痊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宫颈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平栓联合微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是治疗慢性宫颈疾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党裔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19 例HIE 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及周密的护理,高压氧治疗HIE 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整体护理措施,可减轻和避免高压氧治疗HIE 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洪淑芳;黄佩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5 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β-hCG 转阴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以及超声包块缩小50% 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显著,还能减少单用甲氨喋呤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岩;赵丽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超早期人工通气在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中的作用48例分析

    目的 探讨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在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48 例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均于长途转运前采用经口或经鼻的方式建立人工气道,并于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机械通气,至急诊重症监护室后换接多功能呼吸机采用IPPV( 辅助/ 控制) 通气模式,病情稳定后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 PSV( 压力支持通气),脱机模式为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结果 成功救治42 例(87.5%),并发症5 例(10.4%),死亡1 例(2.1%).结论 超早期建立人工气道并机械通气是长途转运并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十分有效的方法.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4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结石清除率为95.1%,经术后统计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5 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抗炎治疗一周后体温正常.结论 加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术后护理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黄雪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8 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48 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39.2±8.1)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5±8.9) 分,观察组SDS 评分(42.1±7.6)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8.7) 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多给予其鼓励和关爱,可以大幅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时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对脑出血预后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常规生化指标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35 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0 例治愈和好转为有效组,35 治疗无效和死亡为无效组,同时选取本院50 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对象的血脂、血尿酸,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无效组HDL-C 较对照组、有效组明显降低,有效组LDL-C 较无效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象TC及TG 无显著差异.无效组UA 明显高于有效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水平HDL-C 及高尿酸是引起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不良转归的预测因素,而LDL-C 水平增高对于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可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检测这些生化指标对预测患者出血转归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可指导临床有针对性地提供预防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雅斌;彭方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联用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联用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2010 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0 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治疗组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 阿乐)10 mg,1 次/d,睡前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 次/d,睡前口服,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100 mg,1 次/d,睡前口服,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治疗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 的变化,并观察两组治疗1 年内缺血性卒中的再发率.结果 1 年内治疗组再发率为(6.0%),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TC、TG、LDL-C 治疗后均下降,HDL-C 水平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用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吉聪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ILSA) 对82 例诊断明确的血小板减少患儿的外周血做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HCMV-IgM) 检测.结果 82 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HCMV-IgM 阳性31 例(37.8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所有患儿接受地塞米松(DEX) 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IVIG) 常规治疗,其中20 例HCMV 感染患儿加用更昔洛韦(GCV) 治疗,疗程14 d,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后患儿病程明显缩短,且无复发.结论 新生儿HCMV 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对HCMV 感染的患儿加用更昔洛韦可提高疗效.

    作者:张璋;赵瑞;王江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同期放化疗后巩固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Ⅲ A、Ⅲ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TP 方案同期化疗后再给予TP 方案巩固化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06年4月-2008 年4 月期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Ⅲ A 期和Ⅲ B 期),采用TP 方案( 泰素+ 顺铂) 和三维适行放疗常规分割放疗方案同步化疗6 次后评价疗效.将治疗后达到CR、PR的患者随机分为巩固化疗组( 给予TP 方案化疗4 周期) 与对照组.按WHO 近期疗效及毒副标准评价治疗结果,用Ka-plan-Meier 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共50 例患者入组,其中接受巩固化疗患者27 例,对照组23 例,巩固化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TTP) 分别为16.2 个月、10.9 个月(P=0.037),总体中位生存时间(OS) 为21.6 月、15.7 个月(P=0.043).巩固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但可耐受.患者1 年KPS 评分>60 分者分别为70.4%(19/27)、73.9%(17/23)(P>0.05).结论 TP 方案巩固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同期放化疗后达到CR 或PR 的患者有效且安全,能够改善无病生存时间.

    作者:柯柳杨;黄白云;程玉莲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30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外支架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8 年3 月-2010 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58 例,其中30 例采取外支架固定治疗,为观察组;28 例采用跟骨牵引加石膏固定治疗,为对照组.随访8个月~2 年,对患者临床资料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8 个月~2 年随访,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组优11 例,良12 例,差7 例,优良率76.67%;对照组优4 例,良5 例,差19 例,优良率32.14%.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跟骨牵引加石膏固定术,能有效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降颅压、脑细胞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4.5 h 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早期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安全可靠.

    作者:舒惠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的MRI表现

    目的 观察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的MRI 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13 例吸食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的患者用0.2T 永磁型MR 仪进行MRI 检查,检查序列为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 及反转恢复FIR,观察患者MRI表现特征.结果 13 例患者均可见脑内白质双侧对称性异常病变,累及部位包括小脑半球、大脑半球脑白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和膝部;MRI 检查T1WI 均呈低信号,T2WI 与FIR 序列均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受累部位以小脑半球白质为严重,而灰质核团则未见受累.结论 海洛因所致海绵状脑白质病在MRI 检查中具有典型特征表现,结合临床病史,MRI 对此病的诊断具有特异性.

    作者:罗锐锋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患者8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应用双氢克脲噻治疗,研究组应用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疗程均为3 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2及3 个月两组患者收缩压均有所下降,脉压显著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及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5.0%,研究组有效率为92.5%,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双氢克脲噻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元海;周琼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浅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

    随着人们健康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外科护理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在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而这种情况的存在也给从事外科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为了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对于外科护理方面的更高要求,本文就目前状况下外科护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潜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

    作者:张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7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的原因,并分析其预后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5 年5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72 例轻中度腹泻引发的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全部患有无热惊厥,神经系统检查和生化检查均正常;本组经补液、抗病毒、止惊等综合治疗4~8 d 后均治愈出院,没有出现癫痫样反复惊厥症状;随访的患儿也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预后良好.结论 小儿轻中度腹泻引发惊厥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因为该病预后较好,因此,不必再进行抗癫痫治疗.

    作者:张蔚起;张德雄;林东龙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胸部外伤致休克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胸部外伤致休克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 年2 月-2010 年2 月收治的25 例胸部外伤致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愈24 例,死亡1 例,治愈率96.00%,其中死亡患者因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引发.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胸部外伤致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魏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 介入治疗应用于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费用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月-2010 年12 月住院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126 例,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介入治疗,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与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红素下降超过50% 的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结论 介入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能够取得与开腹引流同样的显著疗效,还能够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时间与费用,应当掌握好治疗指征广泛推广.

    作者:苟中华;何明学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