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技巧和护理要点

陈小平

关键词: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护理
摘要: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各项监测装备齐全,检查准确率提高,使类风湿的患者能够早期地被确诊,得到早期治疗,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收治的100例患者,通过中西药的治疗,各种保健的配合,效果比较明显,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是治疗类风湿病的首选药,苄星青霉素是一种粉剂药物,稀释后成混悬液,类风湿病要坚持两年,15~22 d注射一次,肌注时常常堵管,有时肌注多次才能成功,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造成了药物的浪费,疗效的降低.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5例几点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有效抢救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积极彻底洗胃,合理有效地应用解毒剂及复能剂,同时进行密切观察.结果 3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34例,成功率98%;死亡1例,病死率8%.结论 系统的内科治疗可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潘永明;姜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方法 对216例产妇在产后常规应用米索前列醇400 μg口服或塞肛门,观察产后2 h中出血量,与缩宫素进行对照比较.对8例产后出血者应用米索前列醇800 μg加强宫缩治疗.结果 米索前列醇口服组与塞肛门组产后出血量均低于缩宫素组,有显著性差异,用于治疗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结论 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具有简便、有效、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芹;张静;陈同侠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病例100例,治疗组50例应用奥扎格雷钠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 d,连用14 d.低分子肝素钠(LMWH)5000 U腹部脐周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7 d.对照组50例,应用复方丹参16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 d,连用14 d,曲克芦丁0.4 g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 d,连用14 d.并监测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奥托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尹魁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股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急救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抢救危重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患者、紧急输液、输血、长期大量静脉补液、给药患者可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浅表小静脉反复穿刺易造成静脉炎,且输液速度慢,不能定时治疗,药物在体内不能达到规定的血药浓度.颈内静脉穿刺难以在得到患者配合的情况下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危险性大,易形成血肿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血气胸.针对这些问题,股静脉穿刺具有安全迅速、简便、易于观察、固定、局部感染少、痛苦小,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王俊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脑卒中寒冷季节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的研究

    脑卒中是脑血管破裂出血或血栓形成等脑血管意外的俗称.2006年5月至今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其中寒冷季节发病占70%,故针对脑卒中寒冷季节发病机制作综合分析,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妮;王永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产妇产房的管理与防范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球性传染病,我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60%,仅慢性HBV携带者占人口10%,是我国HBV传播重要的传染源[1].笔者所在医院承担着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工作,慢性HBV携带孕产妇分娩操作无疑加大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风险.产房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防护体系,加强对HBV携带孕产妇产房管理和监测,落实各项隔离措施,防范致病因子传播.

    作者:毕玉红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喜疗妥软膏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喜疗妥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疗效.方法 恶性肿瘤患者行静脉化疗药物前5 min,在穿刺点近端0.5 cm处,沿静脉向前15 cm内涂用喜疗妥软膏,厚度为3 mm,均匀涂搽,并轻轻按摩.结果 化疗药物前涂喜疗妥软膏静脉炎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喜疗妥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隋瑞云;时玉英;刘梅香;迟泽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56 948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分析其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取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56 948例住院患者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 948例住院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1189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2.09%;感染部位下呼吸道为首位,构成比为35.91%;脑外科感染率高为10.34%;不同月份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医院感染的流行特点采取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王金贤;杨利亚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对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 结果 (1)两组治疗结束时ALT、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两组治疗结束后,0、6、12个月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两组病例治疗结束后HBeAg∕抗-HBe血清转换在第6、12个月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HBV DNA阴转治疗结束后不同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作者:刘嫣妮;张健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目的 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对25例脑梗死的患者进行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 17例血管闭塞的患者中溶栓后有10例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3例未再通.结论 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护理是保证溶栓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曾兰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麻疹流行特点及诊治体会

    目的 麻疹的流行特点、诊治体会及预防.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7月收治的325例麻疹患者进行年龄、区域分析,4~10岁发病率高,外来及农村人口占多数.结果 所有患者经有效治疗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高效免疫覆盖和强化免疫是减和消灭麻疹的有效途径.

    作者:吴宝娟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乳房结核3例误诊临床报道

    乳房结核,是乳房的一种慢性特异性感染.由于乳房结核少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现有3例乳房结核,术前误诊乳腺癌2例,乳房纤维腺瘤1例,切除术后均延迟愈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瑛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11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117名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病症观察及护理指导.结果 本组117例患者经过护理指导,均能以正常心态接受现实,很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哮喘症状得到控制,发作次数减少甚至不发作,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以良好的心态和康复的身体回归家庭和社会.结论 积极、合理、有效的护理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有非常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阳凤华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儿童蛔虫病的诊治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儿童近3亿感染蛔虫者约1.9亿,主要为农村儿童和年长儿童[1],由于儿童生理解剖和机体免疫系统的特点,儿童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有一定困难,蛔虫病往往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妨碍儿童生长发育,其并发症较多,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提高认识,积极防治,现将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作者:吕静平;杨丽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活跃期晚期应用盐酸曲马多促进产程进展及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曲马多针剂在活跃期晚期应用的疗效及其对母儿的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90例孕周在37~41周的初产妇,当产程进入活跃期晚期(宫口开大5~6 cm)后随机分成两组,应用盐酸曲马多组(46例)作为观察组,4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产程的进展、镇痛效果、母儿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加速产程及镇痛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活跃期晚期应用盐酸曲马多针剂肌肉注射,既能加速产程又能减轻产妇的分娩疼痛,有利于自然分娩,大大降低了剖宫产率.且无副作用、药源丰富、价格低廉、应用方便,不失为一种安全、实用、经济的分娩镇痛方式.

    作者:宋翠萍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8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误诊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以来收治的8例误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为肺部感染3例,误诊为慢性肾炎2例,误诊为胆石症1例,误诊为坐骨神经痛2例.结论 针对老年人特点,综合分析病情,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丁义斌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血清SSA和oxLDL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 A(serum amyloid A,SSA)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在糖尿病(DM)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109例DM患者和61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ELISA方法测定oxLDL和散射比浊法测SSA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09例DM组血清SSA与oxLDL显著增高(P<0.01);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oxLDL与SSA水平明显高于DM无动脉硬化患者,DM动脉硬化患者血清中oxLDL与SSA成一定的正相关(r=0.89,P<0.01).结论 oxLDL和SSA与糖尿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这两项指标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高明;张国明;胡礼仪;杨晓红;徐庆雷;刘鸿飞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技巧和护理要点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各项监测装备齐全,检查准确率提高,使类风湿的患者能够早期地被确诊,得到早期治疗,笔者所在医院近3年收治的100例患者,通过中西药的治疗,各种保健的配合,效果比较明显,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是治疗类风湿病的首选药,苄星青霉素是一种粉剂药物,稀释后成混悬液,类风湿病要坚持两年,15~22 d注射一次,肌注时常常堵管,有时肌注多次才能成功,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造成了药物的浪费,疗效的降低.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脑心通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脑心通胶囊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对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分析92例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92例中,脑心通加辛伐他汀治疗45例(治疗组),消心痛加辛伐他汀治疗47例(对照组).结果 两组共计治疗18个月.两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9%.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经Ridi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R=0.36和R=0.62,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均有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脑心通胶囊联合辛伐他汀能明显缓解胸痹心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且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TG、LDC-C、IMT的明显改善.

    作者:阮晓兵;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5期

  • 抢救2例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的体会

    目的 探讨抢救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2例患者均给予吸氧、抗过敏、解痉、强心、扩容、升压、纠酸、扩纤溶、抗肾衰、抗感染治疗.同时在静脉给药方式方面,第1例,三条静脉穿刺输液通路;第2例,一条静脉穿刺通道,两条静脉切开通道.抗凝治疗上,第1例未使用肝素,第2例小剂量预防性使用.扩溶剂应用方面,第1例只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悬浮红细胞;第2例,除此之外,还使用新鲜冷冻血浆,中药参麦注射液.子宫切除第1例约产后90 min进手术室切除子宫;第2例约产后50 min于产房切除子宫.结果 第1例产妇死亡,第2例产妇救治成功.结论 羊水栓塞能否抢救成功,与多学科及时的共同参与有关.

    作者:陈立;马保山 刊期: 2009年第2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