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雅林;罗永旗;党亚龙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短暂发作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突然发病,历时短暂,不经治疗约30%终发展成脑梗死.TIA患者中有10%左右存在全身或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90%左右存在着心脏和动脉系统的微栓子.抗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对频繁发作者以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剂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2005~2008年笔者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抗凝剂治疗TIA 86例,取得满意效果,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朝江;刘士宝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 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段东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2008年术前护理访视应用的实施方法 及体会.方法 护士术前到病房对手术患者及家属进行访视.结果 1248例手术均顺利进行.结论 通过术前访视,减轻了手术患者及家属术前的焦虑、恐惧心理,同时提高了护士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作者:米桂菊;杨海燕;姜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改良切口治疗股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36例股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用改良切口治疗并随访6~18个月的优良率.结果 优12例,良20例,可4例,优良率88.9%.结论 改良切口可充分显露股骨内外髁、髌股关节面和胫股关节面,利于手术操作,从而提高手术优良率.
作者:安龙;刘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本文对骨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查找出具体原因,提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的对策,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作者:郭丽兰;李牡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通过比较Zeiss IOLMaster与传统超声生物测量法、验光仪对儿童眼轴、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测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评价IOLMaster在儿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德国Zeiss IOLMaster 3.02相干光生物测量仪和法国QMC 5.03接触型A超依次分别测量小儿眼科门诊的患者(4~16岁)126例244眼的眼球轴长(AL)和前房深度(ACD),并对两种方法 的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应用IOLMaster和验光仪(NIDEK AR-600A)分别测量全部人群的角膜曲率,并对两种方法 的测量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1)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分别比A超测量值大(0.22±0.22) mm和(0.10±0.20) mm,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角膜曲率与验光仪测量值相比,相差0.04 D,无统计学意义(P>0.05);IOLMaster测量的各项生物参数与传统方法 测量的数值比较,有显著相关性(P<0.001).(2)在儿童同一年龄阶段组中,眼轴长度值与屈光度有关联性,屈光度负值越大,眼轴越长;同时随年龄增长,儿童的眼轴也会逐渐发育.IOLMaster在测量不同屈光度的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的眼轴长度与传统A超有显著相关性(P<0.001).(3)变异系数(COV)比较IOLMaster为0.67%,小于A超0.72%.结论 (1)IOLMaster测量正视儿童的眼轴长度范围为23.12~24.01 mm;(2)IOLMaster测量值比传统A超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的值分别为0.22 mm和0.10 mm;(3)IOLMaster测量值与传统验光仪角膜曲率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IOLMaster与传统测量方法 相比,对儿童生物参数测量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测量新选择.
作者:闫锡秋;乔珊丽;亢晓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冠心病全名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也叫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的血运来源于发自主动脉根部的左、右两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超过50%~70%时,导致心肌供血不全,才出现明显症状: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颤动和心脏骤停(猝死).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不可根治,以我国上海两所综合性医院的资料为例,20世纪50年代冠心病发病率为6.78%,60年代发病率为15.7%,70年代发病率为26.03%,80年代发病率为26.80%,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作者:蔺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6例临床拟用抗病毒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治疗后再次活检,对病理结果 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 治疗前后病理结果 显示乙肝的炎症和纤维化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能提供真实的组织病理学依据,有利于了解慢性肝炎的发展阶段,从而客观的评价疗效.
作者:宋红参;庄华;马芝倩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糖耐量受损患者的疗效.方法 盐酸罗格列酮4 mg/次,每日1次,于早餐时服,共用5个月.在用药前及用药后分别测量患者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 用药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标均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口服罗格列酮可有效治疗糖耐量受损,不失为防治糖尿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刘明;乐音广;舒诚华;刘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分析空洞型肺结核X线平片特点.方法 对71例肺结核的X线影像表现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71例中X线平片右侧单发空洞41例,左侧单发空洞15例,左侧多发空洞9例,双侧多发空洞6例.结论 空洞型肺结核X线平片表现差异较大,临床中应注意鉴别.
作者:鲁爱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卫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而目前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作者:李进利;韦黎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骨内埋伏牙的定位成像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颗颌骨内埋伏牙采用螺旋CT行颌面部螺旋容积扫描,并用齿科重建Dental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以获得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图像.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从多个角度完整清晰地显示埋伏牙的位置、形态、大小、方向及与邻牙的关系.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全方位地展示埋伏牙,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指导.
作者:焦海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肺挫伤的院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64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肺挫伤患者经过早期系统治疗,治愈58例,治愈率为90.63%;6例死亡,病死率9.37%.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正确评估伤情,有效止痛、充分供氧、纠正低氧血症、早期容量复苏、积极使用激素治疗是提高肺挫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建涛;吴耀建;赵国平;林建聪;范海鹏;黄国亮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顽固性低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近4年收治的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入院时格拉斯(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伤后7~11 d开始出现低钠血症.27例患者均出现精神症状和意识状态改变,其中18例患者意识障碍渐深.25例患者血钠均低于130 mmol/L,其中16例患者低于120 mmol/L.治愈21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 顽固性低钠多见于各类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者相对较少,合理及时的综合诊治能降低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顽固性低钠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周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酸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其升高的原因.方法 应用OLYMPUS5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酶反应速率法,检测50例健康体检者与84例胆管癌患者血清唾液酸(SA)含量.结果 胆管癌组的血清唾液酸含量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增高的血清唾液酸水平与血清碱性磷酸酶、CA19-9、血白细胞计数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血清唾液酸可作为胆管癌辅助诊断的生化指标.
作者:仲晓燕;初晶学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46例.结果 一次性碎石成功率89.1%.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微创,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好方法 .
作者:郑伟;陈冬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颅内转移瘤的影像特征以提高颅内转移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本组颅内转移瘤患者45例,男38例,女7例,年龄32~83岁,平均55.3岁,应用美国GE螺旋CT机,层厚10 mm,层距10 mm,扫描时间2 s,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其中26例行平扫加增强.结果 45例颅内转移瘤均位于幕上,分布于大脑皮层及皮层下区,病灶大多位于额、颞、顶叶区,其中1 例同时伴有脑干转移瘤.病灶形态为大小不等的环形或蜂窝形及结节状影,CT增强扫描后病灶显示更清.45例中多发性转移25例,占55%,单发转移20例约占45%.结论 CT扫描诊断颅内转移瘤准确率高,可准确定位、定性及明确肿瘤是单发或多发,对临床治疗可提供影像依据.
作者:赵桂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保留胸肌腋下开胸术在肺癌完全性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4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的完全性切除术,保留背阔肌和前锯肌,经第4或第5肋间完成.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术侧上肢活动范围、肺功能等情况.结果 无1例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相似,术后疼痛轻、术侧上肢活动范围及肺功能恢复快.结论 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应用于肺癌完全性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王传庆;王伟;金明华;黄庆;关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方法 及并发症.方法 选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患者82例82眼,平均年龄63.5岁.选择上方、颞侧,鼻侧切口进行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平均采用粘弹剂分离、机械性分离、切开瞳孔等方法 ,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82例中除6例因眼底病变视力无改善外,其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1者14眼,0.1~0.2者40眼,0.2~0.3者16眼,>0.3者12眼.结论 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要对切口位置、瞳孔粘连等做相关的选择及处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作者:闫有恒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