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平
目的:研究探讨降钙素原水平在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肝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血清与腹水钙素原水平和自发性腹膜炎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分析发现,所有肝硬化患者中26例自发性腹膜炎的血清与腹水降钙素原水平很明显高于54例无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诊断中发现,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和腹水钙素的灵敏度为92.3%与96.8%。结论在诊断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过程中,血清与腹水降钙素原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由远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幼儿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与诊断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儿临床特征采取相应临床治疗措施,回顾性分析治疗过程。结果92例患儿中显效的患儿有60例,有效患儿30例,无效患儿2例,治疗总有效率是97.83%。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通过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但在临床诊断时要注意询问患儿与家属的过敏性疾病。
作者:王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应用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及表面肌电图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痉挛指数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膝关节拮抗肌群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的协同收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膝关节拮抗肌群积分肌电值(AEMG)协同收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展开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可充分减轻患者患肢的肌张力,有效改善其不行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不艾吉尔?艾力;阿布都扎依尔?买买提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分层次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对比两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积极率和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积极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法可以促进护理人员掌握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医师、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丽君;黄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手术治疗的96例椎体骨折病例作为受分析病例,随机分为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各48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脊柱Cobb角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Cobb角恢复幅度与对照组相仿,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椎弓根钉能够改善脊柱Cobb角度,且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是椎体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孙瑞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应用药物溶栓治疗的1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85例为瑞替普酶+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溶栓组(简称联合组),81例为瑞替普酶单独溶栓组(对照组),所有患者溶栓前后均常规应用肝素,对比两组血管再通情况以及临床不良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血管再通率(91.76%)显著高于对照组(79.01%),临床不良终点事件(14.12%)明显低于对照组(24.69%),P<0.05,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是急性心肌梗死较为安全、可靠的药物溶栓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宋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皇姑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沈阳市皇姑区的2050例妊娠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状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所有研究对象中,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例数为105例,发生率为5.12%;子痫前期的发生例数为142例,发生率为6.9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等肾脏疾病、气温寒冷(P<0.05)。结论皇姑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主要的危险因素为年龄、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等肾脏疾病以及当地气温寒冷。
作者:祝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单束同期重建损伤的前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2014年收治并获随访超过两年的单纯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计35例,比较术前术后相关情况和数据。结果终末随访时,绝大多数患者的一系列数据较术前明显改善。误差值在相应角度范围内体现出手术侧与健侧差异极小。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单束同期重建损伤的前后交叉韧带,术后有着很好的效果。
作者:管玉华;赵镭;郭良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脑血栓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脑血栓患者96例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规范化的心理疏导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与抑郁评分、住院时间、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个体化、规范化的心理疏导与早期康复,可提高临床效果,并改善焦虑、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卢春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心内科无泪抗高血压药物(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各自的药理特点和使用方法。以便为临床高血压疾病提供一个准确详实的参照。方法将某市的市中心医院2015年5~11月治疗了1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全部患者都是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在服用的药物中,使用多的是利尿剂;而在药物利用指数方面,只有氨氯地平片高出了1,其他正常(把药物利用指数低于1看作为合理用药);美托洛尔的药物使用频度是所有药品中高。结论抗高血压药物中,利尿剂,美托洛尔可以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牛伟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以呼吸支持为主,机械通气策略对患者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一定效果。但小潮气量会干扰塌陷肺泡复张,需要联合肺复张以及肺保护促使肺泡开放。由于肺复张的影响因素较多,为进一步促使有效肺复张策略的实施,本研究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肺复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旨在为肺复张的运用及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覃冬;汪勇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正确鉴定新生儿的血型,找出新生儿溶血病原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用直抗、游离试验、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抗体鉴定试验鉴定其Rh(D)血型。结果该患儿为B型Rh(D)阳性,由母体IgG抗-D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结论由于抗-D抗体致敏了红细胞而误认为Rh(D)血型为阴性。
作者:程从远;李海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观察两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病死率、心肌梗死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96.8%高于对照组77.8%,病死率1.6%、心肌梗死复发率1.6%均低于对照组9.5%、12.7%,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通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志英;齐延伟;刘宝良;吴忠荣;刘玉香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0例,按照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研究组患者予以全程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的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的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予以全程护理,能够达到预期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曲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气管憩室的多层螺旋CT、临床特点及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搜集经多层螺旋CT诊断气管憩室120例患者,结合临床病史及诊疗经过,对其进行分析。结果120例患者,89例患者均有呼吸系统基础病,经常规对症治疗,其中7例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均未对气管憩室进行特殊治疗,好转出院;8例患者以咳血,3例以胸闷、咽部烧灼感为主要症状,CT显示双肺内未见异常,并排除消化及心血管等其他系统疾病,实验性对气管憩室进行治疗,症状明显好转;20例患者,无临床症状,为偶然发现,未做特殊治疗。结论 CT明确诊断气管憩室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庞旭曼;李要京;李强;于永波;周荣林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应用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妊高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治疗组(n=37),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治疗组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组间比较(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酸以及血清胱抑素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尿酸以及血清胱抑素水平比较(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7%;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7%,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硫酸镁结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生化指标变化,安全可靠,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福洋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进行喉癌根治术的患者如何预防医院感染,并总结其护理对策。方法针对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到我院实施根治术治疗的58例喉癌患者,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58例患者中,只有5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感染,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后症状全部好转直至消失,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总体效果令人满意。结论喉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容易引发感染,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并配合严密的护理手段,患者引发感染的概率降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学习与借鉴。
作者:刘红;刘多;杨立新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等数据库及临床试验网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筛选文献;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版)的质量评价标准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此过程由两名评价员操作,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RCT,涉及1445例病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喜炎平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总有效率[RR=1.12,95%CI(1.07,1.17),P<0.00001]、退热时间[MD=-0.99,95%CI(-1.17,-0.81), P<0.00001]、咳喘消失时间[MD=-1.87,95%CI(-2.29,-1.44),P<0.00001]、啰音消失时间[MD=-1.52,95%CI(-2.15,-0.89),P<0.00001]、胸片(X线)吸收时间[MD=-3.75,95%CI(-4.06,-3.43),P<0.00001]、住院时间[MD=-2.26,95%CI(-2.55,-1.98),P<0.00001]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RR=0.54,95%CI(0.38,0.76),P=0.0005]等更具有优势,两组临床疗效的两组临床之间的疗效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加用喜炎平后与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相比,前者疗效更佳。
作者:张守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建立糖尿病护理团队对于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实施常规护理手段;研究组53例,行糖尿病护理团队干预下的护理。监测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相应护理3个月后,口服药物漏服、胰岛素漏注射、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对医院和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相较于实施前均有所降低,而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2.45%,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7%(P<0.01)。结论成立糖尿病护理团队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者血糖的降低,也有助于提升医院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刘丽;姜芬;赵亚楠 刊期: 2016年第24期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联合铝镁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与铝镁加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总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联合铝镁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总反流次数,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史代萌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