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丽
目的:通过临床对100例患者进行血清肿瘤相关物质测定来讨论血清肿瘤相关物质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运用现代生化技术与血清中的糖蛋白等发生反应,在GF-EII半自动生化仪上比色测得含量。结果测定100例有34例结果大于临界值,其中有13例患者确诊为癌症。其阳性率为38%。结论血清肿瘤相关物质检测可主要用于健康人群的肿瘤筛查,是作为对肿瘤疾病风险度判断简易快捷的一项评估指标。
作者:王金霞;申艳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精神分裂症对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探究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对近年来收治的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临床治疗方法的发展。目前对于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有助于患者尽早回归社会,对患者采取综合方法治疗才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韦强 刊期: 2013年第33期
老年科患者以多种疾病并存,病情复杂、病程长、药物治疗多、抢救机会多为主要特点。老年人多年形成的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会导致临床沟通障碍。护士长期处在紧张、繁忙、压抑的状态下,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降低了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工作压力,增加适应能力[1]。
作者:杜青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普通专科护生2个班级,分为普通班和实验班。普通班采取LBL教学模式,实验班采取LBL与情景模拟双轨教学模式。并在学期末比较两个班级护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班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成绩显著优于普通班(均P<0.01),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普通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L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模式优于单纯的LBL教学,应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吕文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门诊或住院确诊的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或地塞米松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经过治疗分别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吸氧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83.02%对照组为43.3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吸氧时间及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选择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够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平胃散加减治疗特发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平胃散加减口服,对照组以莫沙必利口服,治疗1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65.2%,二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平胃散加减治疗特发性胃轻瘫具有多靶点、多环节的整体作用,同时兴奋精神,且疗效肯定,复发率低。
作者:雷其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应以预防为主,即长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一般情况下如果可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再选择适用的治疗药物,不仅可有效延缓糖尿病的进展,而且可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1]。其主要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钙拮抗剂、AT1受体拮抗剂类、抗凝药与抗血栓形成药、抗氧化剂和生长抑素类,还可采用祖国中医学治疗。
作者:张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5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治疗结果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干预组痊愈48例(61.54%),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痊愈32例(42.66%),总有效率64.1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使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有效率达到90%以上,优于普通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有直接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成丽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年龄在60岁至89岁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223例的病历资料,其中SAP患者45例,无SAP患者178例,分析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结果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0.2%,其中53.3%为早发性肺炎,肺炎组死亡14例(31.1%),无肺炎组死亡10例(5.6%),肺炎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肺炎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80岁、吸烟、NIHSS≥11分、糖尿病、吞咽障碍、鼻胃管鼻饲、辅助机械通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长期卧床是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P<0.05)。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是老年脑卒中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直接导致病死率增加,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积极预防,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
作者:周敏;吴文军;佘子瑜;梁群娣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现今,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水平较高,如果没有得到积极的治疗,随着血压值的升高,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并发症的发生,脑卒中发生的危险性与血压的升高程度呈明显正相关[1],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高。治疗方法上,在强调非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降压药物仍为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据统计,高血压患者能坚持规律服药并能控制血压者为16.8%,有些患者长时间只服药不测量血压,有些患者恨病吃药造成血压骤降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等,这些不正确的认识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超过高血压病本身。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非药物治疗护理的同时,需要掌握常用抗高血压病药理知识,熟知服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患者特点提供个性化药物治疗护理服务,使患者能够放心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付亚丽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变化水平,以分析IMT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SAP及ACS患者各30名,对照组30名,SAP组和ACS组统称为冠心病组(CHD组),共60例。全部测CIMT进行比较。结果 CHD组IMT显著厚于对照组;SAP组与ACS组这两组的IMT水平比较差异不大;冠脉不同病变支数组间、冠脉不同病变程度组间的IM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T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及监测冠心病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作者:魏红;杜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农村妇女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探讨对于相对缺乏生殖健康知的本地农村妇女进行健康体检,在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783例妇女进行各项检查和宫颈癌,乳腺癌疾病筛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在278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正常者509名,患各种妇科疾病者1883例(宫颈疾病1732例,其他疾病,如盆底肌功能障碍142例),检出率66%,宫颈病变发病率62.23%。其中良性细胞改变1730例,宫颈癌2例,伴HPV感染205例。伴患有乳腺疾病者819例,检出率29.43%。结论宫颈癌由于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和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而宫颈癌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癌症。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位于女性的第二大癌症,做好乳腺癌早期预防宣传很重要,指导女性正确佩戴乳罩、调理饮食、注意情绪调节、重视母乳喂养、常做自我检查、做好计划生育和避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预防乳腺癌的保证。积极开展农村妇女病普查工作,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预防女性宫颈癌、乳腺癌降低此列疾病发生率,提高农村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33期
本文通过结合医院药械科在日常管理的相关知识点,并分别从落实医院药械科相关管理规定、发挥药械科管理组织的管理能力、加强培养和引进药械科管理人才,以及保障药械科管理质量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有效规范医院药械科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和探究,以期能够给予广大医院药械科管理人员一些参考和帮助。
作者:尚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为了普及治疗面,探寻更简便、廉价、有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法治疗组一(按时服用):口服单次服用的药液总量200mL,于每日16时1次服用,连续服用14d、28d、42d复查并评价。治疗组二(非按时服用):口服单次服用的药液总量200mL,分2次于早晚各服100mL,连续服用14d、28d、42d复查并评价。对照组:空白组(即不配合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14d、28d、42d复查并评价。结果治疗组一的有效率为96.15%,治疗组二的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85%。3组各自比较差异都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时服用调更汤,对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黎燕华;陈雪梅;聂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年龄≥65岁的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排尿障碍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肺部感染、排尿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多种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蔡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HIV抗体检测可用于血液筛检、人群监测和辅助疾病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检测试验(RT)、化学发光或免疫荧光试验(CLIA)是筛检HIV抗体的主要检测方法[1],其中前两者在实际工作应用为广泛。ELISA法因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的优点,在HIV抗体筛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T法因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条件限制和现场筛检HIV抗体工作之中,了解自愿咨询检测者和特殊人群甚或普通人群HIV抗体是否呈现阳性[2-5],以进一步通过确认实验判定机体是否感染HIV,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提供客观的依据。
作者:陈宏;任涛;杨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规范护理管理,提高护理知识技能,细化服务流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护理缺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在等级医院复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慕爱萍;伊宁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研究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在临床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除此之外不加用任何其他治疗方法。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愈后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后的总有效率为50%,2组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黄丽雅;徐开联;付延导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于投保前健康体检进行疾病筛查与分析。方法采用德国罗氏8000型全自动生化仪及飞利浦IU22彩色多谱勒B超对1403名投保者进行健康体检。结果本次体检共检出有各种疾病者1108例,检出率为78.97%,检出疾病种类达20余种,应用SPSS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常见疾病排位依次为脂肪肝、胆囊炎、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而女性依次胆囊炎、脂肪肝、高脂血症及各种妇科常见病。结论其结果不仅为保险公司提供客观、准确的评估投保人的依据,又可为投保前健康体检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普及常见病、多发病的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作者:黄祥云;王海霞;朱艳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总结预见性护理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对比二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分别为68%,92%,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96%,实验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与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大大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贞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