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藏民族学院藏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杨建军;杨海航;宋健

关键词:身高, 体重, 肺活量, 学生, 少数民族, 藏族
摘要:西藏自从民主改革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08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482元.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山东省大学生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而科学的体育投入、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4所普通本科高校657名大学生的体育投入和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男、女生的体育投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男和的体育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水平均明显高于女生(P<0.05或P<0.01),但体育情感投入水半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中,社会功能佳,情感功能差.男、女生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功能3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的体育投入对生命质量有重要影响,体育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P值均<0.01),而体育情感投入与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结论 高等教育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投入水平,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刘卫;戴瑞美;王秀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对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心理档案是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重要基础性资料,已为各高校普遍认可,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田德勇;解如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不同判定标准筛查学生肥胖超重结果比较

    目的 比较身高标准体重和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BMI分类标准筛查中小学生的肥胖超重状况,判定2种方法的适用性.方法 选取2001-2007年上海市静安区营养监测点校7~18岁学生28 197名,分别采用2种方法筛选肥胖、超重学生.结果 BMI法筛查结果低于身高标准体重法结果,分别为9.22%和15.98%.筛查一致性男生为55.68%~59.33%,一致率随年龄上升而下降;女生为57.46%~68.94%.身高标准体重法不能评价率为5.62%;性别以男生为主,年龄以初、高中居多.2种标准筛查结果均表现为肥胖率男生高于女生.男生肥胖率均表现为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女生肥胖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表现为小学、初中差别不大,但都高于高中;BMI法表现为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结论 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法反映儿童青少年的肥胖、超重明显滞后,2003年WGOC的BMI标准能科学评估学生肥胖、超重情况.在对肥胖、超重趋势和现阶段的干预研究中,后者更科学.

    作者:郭亚文;姜庆五;何永频;陈毅琼;沈小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淮安地区高校学生早餐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淮安地区高校学生的早餐行为,为开展营养宣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准安地区4所高校3 584名学生的早餐行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有77.3%的男生和93.2%的女生正常食用早餐,男、女生的就餐率和早餐来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没有食欲;有33.1%~33.5%的学生认为早餐很重要,1.2%~1.7%的学生认为早餐不重要,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85.5%的学生不吃早餐会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学生早餐结构以米、面制品为主,肉类、蔬菜、水果较少;学生喜欢的早餐口味以成、甜、辣为主,喜欢的早餐食物集中在牛奶、面包、粥、鸡蛋、包子、饼、豆浆等几个品种上;75.7%的学生能接受的早餐价格为1.0-2.5元.结论 学生早餐就餐的随意性强,就餐率不高,食物结构不合理.需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发合理的早餐品种,提高早餐质量,逐步改善学生的饮食行为.

    作者:丁玉勇;徐大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某大学2002-2007年新生体检结果分析

    为了解和掌握高校入学新生的健康状况,防止传染病在校园传播,并为做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华北电力大学每年均对入学新生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现对该校2002-2007年入学的22 477名新生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彦平;董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吉林农业大学新生入学初期就诊情况分析

    高校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而军训时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能否参加军训的关键.为了解农业高校新生入学期间的发病特点、规律及主要病闪,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入学期间新生就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青少年亲子性格匹配与亲子冲突的关系

    目的 从性格角度探讨青少年亲子性格与亲子冲突的关系,为构建亲子冲突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湖州市普通中学250名初一、初二、高一及高二的学生及其父母.结果 青少年性格中的内外向维度与亲子冲突的关系密切;父母和青少年内向组在亲子冲突内容和形式上的得分绝大多数都高于外向组,而不稳定组在亲子冲突内容和形式上的得分绝大多数都高于稳定组;亲子双方均内向且在稳定性维度上不匹配者其亲子冲突的得分高,亲子双方均稳定者且在内外向维度上不匹配者其得分次之,亲子双方均为外向且在稳定性维度上不匹配者其得分低;亲子性格类型、亲子性格匹配对亲子冲突的预测程度基本在10%~20%.结论 青少年对亲子冲突的发生应负更大的责任.亲子性格匹配在亲子冲突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作者:龚银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制定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按地区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浙江省867所学校进行水质检验,对使用自备水的学校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学校饮用水总合格率较低,仅为48.44%,二次供水和自备水的合格率低.学校中市政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锰,农村乡镇供水和学校自备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总大肠菌群,二次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余氯.结论 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供水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作者:和蓉;张振荣;应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西藏民族学院藏族与汉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

    西藏自从民主改革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08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482元.

    作者:杨建军;杨海航;宋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皖西学院学生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皖西学院1 650名本科大学生,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皖西学院大学生1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4%,低年级、单亲家庭、有躯体残疾的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级、较高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而经济状况差和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则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自杀意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鲍东霞;范引光;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专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大专在校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医学大专在校生PSQI总分均值为(6.62±2.54),睡眠质量好、较好、较差、差所占比例分别为23.13%,43.66%,24.89%和8.32%.睡眠质量状况有性别、城乡、农业与非农业家庭、不同专业和年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年龄、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负担、就业问题是影响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别也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结论 医学大专在校生的睡眠问题较为严重,应针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改善措施.

    作者:韦成全;蓝琼丽;梁惠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20年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年龄20 a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学生青春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年7~18岁蒙古族学生的体质调研资料与1985年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慨率单位同归法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及性发育与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20 a间,蒙古族女生月经初潮平均年龄城、乡分别提前0.87岁与1.36岁,平均每10 a分别提前0.44岁和0.68岁.蒙、汉族之间月经初潮年龄差别在乡村相差0.60岁(P<0.05).城市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年龄、身高及维尔维克指数3个因素相关;乡村女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年龄、身高、握力及维尔维克指数4个因素相关.结论 蒙古族学生月经初潮年龄与形态和力量因素关系密切.蒙古族城乡女生月经初潮均呈提前趋势,提示青春期健康教育应适时提前.

    作者:李明芳;哈森高娃;佟伟军;张壮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运动致学生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报道

    运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exercise 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EIARF)较少见,多因短时剧烈厌氧运动所致,如体能训练等,但日常工作引起的复发性急性肾衰竭也有个别报道.

    作者:秦苇;肖兰香;陈爱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广西学校幼儿园食品和饮水卫生考评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学校和幼儿园的食品及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探讨学校食品、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方式.方法 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考核评分表>,对2008年广西14个市59个县230所申报学校进行考评,将各校考评表中食品、饮水卫生评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食堂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的187家,占96.39%(187/194),城、乡学校食堂持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食品生产加工场所功能布局合理的有128家,占65.98%;防蝇、防鼠、防尘等卫生设施完善的有101家,占52.06%;设有餐具清洗消毒间和配置消毒设施的有122家,占62.88%.有自备水源、二次供水的学校54所,每年进行水质检测的有31家,占57.41%.使用直饮水机有消毒记录的有30所学校,占30.93%;有维修记录的有14所,占14.43%.结论 广西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食品加工场所卫生状况得到质的改变,但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亟待加强.

    作者:张维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某高校学生宿舍室内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在室内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的成分增加,其数、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健康和精神状态、生活、学习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现象[1-2].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比成年人更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伤害,因此宿舍空气质量状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李飞凤;武越;谭彩;黄涛;李四海;杨鹏娇;阮晓颖;罗家有;尹逊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特点及其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学生行为自评量表和自编家庭情况问卷,对某中学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在总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客观支持上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显著(F=3.575,P<0.05);违纪行为上性别和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833,6.332.P值均<0.01),考试焦虑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2,P<0.05),总问题行为、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上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3.113,4.926,3.519,P值均<0.05).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总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两者仅在问题行为的退缩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8,P<0.01).在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上,支持利用度对学习适应不良、违纪、退缩和神经质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退缩和神经质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问题行为有与城市儿童相似的方面,但也有自身的特点;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谢子龙;侯洋;徐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是指设在高等学校内、主要为师生员工及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机构.从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看,高校设立比较完整、配套的医疗保健服务机构,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需求.

    作者:王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深圳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 了解深圳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食品消费安全意识及卫生行为习惯,为实施食品安全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对2 100名深圳市小学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 随着年级的增高,被调查的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向好的趋势,男、女生在食品安全知识得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品安全行为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食用不安全食品、有不卫生的饮食习惯的情况.结论 应尽早、系统地对小学生实施食品安全教育计划,同时把家长纳入配合监督的教育行动中.

    作者:沈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广州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广州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分布情况、临床表现、疫情发现途径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广州市8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为46人,罹患率为0.52%;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平均2.13 d有1起暴发,平均持续时间为6 d;在大专学校暴发疫情占62.5%.46例确诊病例中,男、女各占50%,平均年龄为16.85岁,其中67.39%病例年龄为16~19岁;60.87%和30.43%的病例分别从暴发调查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8起暴发疫情中,有2起是由于学生密切接触确诊病例导致续发,其余6起是由于本地社区感染导致;从发现首发病例到采取控制措施的间隔时间与疫情流行时间有相关性(r=0.932,P=0.001).结论 学校是广州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的重点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培训以及接种疫苗宣教等工作.

    作者:谢朝军;袁俊;刘于飞;毛新武;蔡文锋;杨智聪;王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北京某高校2008级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准确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对某高校2008级新生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进行抽样调查,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李彤;刘计荣;蒋风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