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蓉;张振荣;应笑
目的 探讨初中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学生行为自评量表和自编家庭情况问卷,对某中学全体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流动儿童在总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客观支持上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显著(F=3.575,P<0.05);违纪行为上性别和年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1.833,6.332.P值均<0.01),考试焦虑上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2,P<0.05),总问题行为、学习适应不良、攻击行为上性别和年级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3.113,4.926,3.519,P值均<0.05).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总的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两者仅在问题行为的退缩行为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8,P<0.01).在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上,支持利用度对学习适应不良、违纪、退缩和神经质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主观支持对退缩和神经质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和问题行为有与城市儿童相似的方面,但也有自身的特点;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谢子龙;侯洋;徐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第一恒磨牙是萌出早的恒牙,由于牙釉质刚萌出时很薄,(牙合)面窝沟发育不健全、钙化差等解剖生理特点,易于患龋.临床见儿童时期,第一恒磨牙患龋或因龋早失,不仅直接影响咀嚼,还影响到颌骨发育和牙齿的正常排列.为了解儿童时期第一恒磨牙的龋病发病情况,加强防治措施,笔者对洛阳市在校小学生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高校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军训,而军训时的身体健康状况是能否参加军训的关键.为了解农业高校新生入学期间的发病特点、规律及主要病闪,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入学期间新生就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洪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海南省黎、汉族中小学生早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海南省黎族中小学生502名和汉族中小学生968名,利用自填问卷方法收集早餐情况资料.结果 黎族与汉族中小学生每天都吃早餐的分别为56.8%和66.2%,黎族与汉族中小学生对进食早餐的看法、早餐行为及不吃早餐的原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黎族学生早上起床时间、对一日三餐中早餐重要性排位与1周内早餐进餐次数有关,汉族学生对一日三餐中早餐重要性排位、对进食早餐的看法及不吃早餐影响的认识与1周内早餐进餐次数有关.结论 黎、汉族中小学生的早餐就餐率均较低.提供合理的作息时间、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是提高黎、汉族中小学生早餐就餐率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海溶;汤小兰;唐忠波;周虹;杨金花;夏真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青少年健康危险感知水平、锻炼决策平衡与闲暇锻炼间的关系,为制定中学生健康行为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普通中学与重点中学各1所初一至高三年级706名中学生,采用锻炼利弊决策平衡量表、健康危险感知自评量表及跨理论模型锻炼阶段量表对其进行间卷调查.结果 男生健康危险感知水平、锻炼获益分数高于女生(t=2.34,P<0.05),锻炼损弊分数低于女生(t=4.21,P<0.05);中学生所处锻炼阶段与锻炼态度呈正相关(r=0.38,P<0.01),与危险感知、锻炼损弊呈负相关(r=-0.25,-0.20,P值均<0.01).危险感知、锻炼态度、锻炼损弊3个变量进入锻炼所处阶段的回归方程,能解释总变量的18.20%.结论 中学生健康危险感知水平较低,锻炼态度对闲暇锻炼状况有强预测作用.中学生在遇到锻炼困难与冲突时倾向于中断锻炼.
作者:曹佃省;谢光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全身性疾病.高三酰甘油血症是我国I临床脂质代谢异常构成中常见的类型.研究显示,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病史密切相关[1],可通过内皮损伤导致患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增加.
作者:李洪臣;马春明;尹福在;王术艺;王锐;韩改玲;陆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食管癌的认知和行为,为开展预防食管癌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广州市6所高校68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对食管癌的认知和行为现状.结果 大学生对食管癌各项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41.0%~69.1%,对各项诱发因素的知晓率为40.8%~90.8%.其中293人(42.8%)认知得分偏低,224人(32.7%)行为得分偏低.在认知方面,医学类专业学生得分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t=13.19,P<0.01),广东本地学生得分低于外地学生(t=-2.813,P<0.01);在行为方面,男生得分低于女生(t=-4.44,P<0.01),本地学生得分高于外地学生(t=3.615,P<0.01).结论 大学生对食管癌的认知和行为水平亟待提高.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健康教育是预防食管癌的重要举措.
作者:何夏婷;范存欣;刘国宁;马绍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皖西学院1 650名本科大学生,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Beck自杀意念调查表(BSSI)、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自杀意念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皖西学院大学生1周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4.4%,低年级、单亲家庭、有躯体残疾的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级、较高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是自杀意念的保护性因素,而经济状况差和较高的负性生活事件则是自杀意念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自杀意念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多种预防措施,防止自杀行为的发生.
作者:鲍东霞;范引光;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运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exercise 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EIARF)较少见,多因短时剧烈厌氧运动所致,如体能训练等,但日常工作引起的复发性急性肾衰竭也有个别报道.
作者:秦苇;肖兰香;陈爱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学大专在校生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睡眠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医学大专在校生PSQI总分均值为(6.62±2.54),睡眠质量好、较好、较差、差所占比例分别为23.13%,43.66%,24.89%和8.32%.睡眠质量状况有性别、城乡、农业与非农业家庭、不同专业和年级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年龄、民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负担、就业问题是影响医学专科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城乡差别也是影响高校学生睡眠质量不可忽视的因素.结论 医学大专在校生的睡眠问题较为严重,应针对影响睡眠质量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改善措施.
作者:韦成全;蓝琼丽;梁惠琦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为制定学校饮用水卫生管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按地区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浙江省867所学校进行水质检验,对使用自备水的学校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学校饮用水总合格率较低,仅为48.44%,二次供水和自备水的合格率低.学校中市政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锰,农村乡镇供水和学校自备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总大肠菌群,二次供水首位不合格指标是余氯.结论 浙江省学校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不同供水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
作者:和蓉;张振荣;应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从性格角度探讨青少年亲子性格与亲子冲突的关系,为构建亲子冲突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湖州市普通中学250名初一、初二、高一及高二的学生及其父母.结果 青少年性格中的内外向维度与亲子冲突的关系密切;父母和青少年内向组在亲子冲突内容和形式上的得分绝大多数都高于外向组,而不稳定组在亲子冲突内容和形式上的得分绝大多数都高于稳定组;亲子双方均内向且在稳定性维度上不匹配者其亲子冲突的得分高,亲子双方均稳定者且在内外向维度上不匹配者其得分次之,亲子双方均为外向且在稳定性维度上不匹配者其得分低;亲子性格类型、亲子性格匹配对亲子冲突的预测程度基本在10%~20%.结论 青少年对亲子冲突的发生应负更大的责任.亲子性格匹配在亲子冲突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作者:龚银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育投入与生命质量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为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而科学的体育投入、提高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4所普通本科高校657名大学生的体育投入和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男、女生的体育投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男和的体育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水平均明显高于女生(P<0.05或P<0.01),但体育情感投入水半与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中,社会功能佳,情感功能差.男、女生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功能3个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的体育投入对生命质量有重要影响,体育精力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与生命质量显著相关(P值均<0.01),而体育情感投入与生命质量相关不显著.结论 高等教育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投入水平,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作者:刘卫;戴瑞美;王秀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西藏自从民主改革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存和发展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08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 482元.
作者:杨建军;杨海航;宋健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镇江市1~14岁儿童伤害现状,为儿童伤害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于镇江市抽取1~14岁儿童5 477名为研究对象,通过统一调查表进行伤害问卷调查.结果 镇江市1~14岁儿童的伤害发生率为9.6%,男童伤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女童.1~4岁儿童伤害发生率在各年龄组中高.伤害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跌倒/坠落、交通事故、碰掩/挤压伤、扭伤、昆虫/动物咬伤.常见的伤害部位为手指/脚趾(26.6%)和下肢(17.6%).41.1%的伤害发生在家里/宿舍,46.4%在娱乐活动时发生伤害.单亲家庭、男童、儿童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镇江市1~14岁儿童伤害现状不容乐观,应开展有针对性的伤害防控工作.
作者:柳艳;何广立;吴晓军;陈刚;王国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营养不良与肥胖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的其他功能,还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引发部分成年期疾病[1].为了解三亚地区黎族和汉族学生的营养状况,以便为制订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6年9-12月对三亚地区黎族和汉族7~18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莲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高校在校学生传染病患病状况及流行特征,探讨高校传染病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传染病患病资料.结果 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2005-2008年传染病的患病率分别为5.70‰,4.76‰,4.03‰.4.34‰;水痘、肺结核、感染性腹泻为高发的前3种疾病,其患病构成比分别为64.23%,21.92%,13.85%.患病学生中,男生占69.73%,女生占30.27%;农村生源占61.90%,城镇生源占38.10%.患病率高的季节是第四季度,为38.78%;高的年级是大一年级,为42.18%.结论 呼吸道传染病为高校的高发传染病,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应针对高校学生的传染病发病特点,开展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作者:江新;贺刚;龚学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索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为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知识传播、校园活动和信息入户等形式,对浙江省11个市89个县的89所小学12岁学生4 117名及其家长3 652名进行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研究,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调查对象5项核心信息的知晓率结核病的传染性为53.7%、专业机构诊治48.5%、坚持正规治疗39.3%、可疑症状20.2%和免费政策15.6%;干预后该5条核心信息知晓率有明显上升,分别为86.7%,78.4%,71.1%,52.5%和57.6%(P值均<0.01),对肺结核患者的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在学校中开展传播结核病防治知识效果显著,采用的知识传播、校园活动和信息入户等形成易于被学生接受.
作者:刘北斗;王晓萌;陈松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正在全球持续快速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截至9月3日,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约25万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人数达2 837例.世界卫生组织还估计,未来2 a内全球感染甲型HlNl流感的人数可能多达20亿,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作者:张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州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分布情况、临床表现、疫情发现途径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广州市8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确诊病例为46人,罹患率为0.52%;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平均2.13 d有1起暴发,平均持续时间为6 d;在大专学校暴发疫情占62.5%.46例确诊病例中,男、女各占50%,平均年龄为16.85岁,其中67.39%病例年龄为16~19岁;60.87%和30.43%的病例分别从暴发调查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发现.8起暴发疫情中,有2起是由于学生密切接触确诊病例导致续发,其余6起是由于本地社区感染导致;从发现首发病例到采取控制措施的间隔时间与疫情流行时间有相关性(r=0.932,P=0.001).结论 学校是广州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的重点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培训以及接种疫苗宣教等工作.
作者:谢朝军;袁俊;刘于飞;毛新武;蔡文锋;杨智聪;王鸣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