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为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影响妇女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与女性生殖道其它感染在临床呈上升趋势,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验对各种阴道炎的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2001年7月~2003年12月12096例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因其质内尚存留多少不等的嗜碱物质,RNA,经煌焦油蓝活体染色法染色后,嗜碱物质凝聚成颗粒,其颗粒又可联缀成线,而构成网织红细胞.网状结构愈多,表示该细胞越幼稚,将其分成一、二、三、和四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跟踪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结果发病后48~96小时就可以进行Balthazar CT分级.CT影像均有不同程度的胰腺肿大;部分病例有胰腺密度减低、低密度坏死灶和胰腺周围积液.CT跟踪证实了Bahhazar CT分级随着病情变化而改变.结论CT跟踪和Balthazar CT分级可以作为监测胰腺及其周围结构改变的首选方法,也为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初步研究131I治疗后甲亢患者内分泌调节恢复的过程.方法选取本院核医学科1999年1月~2002年1月131I治疗后的甲亢患者,取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五个时间点共280例,进行随访.记录并分析血清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激素)和hTSHu(高灵敏度促甲状腺素)浓度变化过程.结果随时间推移,随访患者T3、T4和TSH正常人数所占比例逐渐升高.结论T3、T4和hTSHu浓度变化能基本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以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恢复情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K-B法检测2003年~2004年我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2004的标准进行.结果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的感染呈上升趋势,MRSA的检出率为63.2%,MRCNS的检出率79.8%,对于肠球菌,屎肠球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对肠球菌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结论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已经变得非常普遍,MRSA、MRCNS和肠球菌对于常用抗菌药物出现了较高的耐药率,因此,依据药敏实验的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红细胞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即CD35)、CD44s和CD58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完整细胞酶免疫定量分析法对75名健康对照人及66名T2DM患者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红细胞CD35、CD58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人群,2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01);CD44s下降不明显(P>0.05);身高和体重影响CD35含量变化.结论红细胞CD35、CD44s和CD58含量减低可能导致T2DM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它们可能共同参与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法(PCR-SSP)基因分型与血清学抗原分型两种HLA分型方法的应用结果.方法对50例已进行HLA血清学分型的肾脏移植患者,应用PCR-SSP法对HLA-Ⅰ类(A、B位点)、Ⅱ类(DR、DQ位点)基因进行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并确定其基因型.结果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一致者41例,基因分型能明显判断而血清学分型无法判断者有8例,其中B位点1例,DR位点6例,DQ位点1例,另外有1例两种分型方法结果HLA-Ⅱ类DR位点有不同.结论PCR-SSP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的特点,特别是对HLA-Ⅱ类的结果判定比血清学分型方法更准确,能满足组织配型的需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提高抗RA33抗体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特异性.方法建立一步免疫印迹法,可同时检测抗RA33抗体和抗ENA抗体.并对266例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和24例正常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抗RA33抗体阳性率:RA 38%(38/100),SLE 35.8%(24/67),MCTD 36.4%(8/22)/SS 8.3%(3/36).抗RA33抗体阳性血清中抗ENA抗体的检出率:95.8%(23/24)SLE有抗Sm/u1RNP抗体,100%(8/8)MCTD有抗u1RNP抗体,100%(3/3)SS有抗SSA/SSB抗体,RA血清抗ENA抗体均为阴性.结论本文建立的一步免疫印迹法可有效地鉴别抗RA33抗体阳性的RA和SLE、MCTD等病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构建以绿脓杜菌外毒素A(PE40)为毒性部分的重组毒素,并研究其抗头颈部肿瘤的效应.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α促黑激素(α-melanoma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与绿脓杆菌外毒素A的部分重组基因,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pET-20b中,表达出重组蛋白MSH-PE40,进行头颈部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实验.结果成功地将α-MSH基因与PE40基因融合,处于T7启动子和终止子调控之下.初步纯化的MSH-PE40对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 MSH-PE40具有特异性杀伤α-MSH受体的肿瘤的功能.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曲马多、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手术后硬膜外PCA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术毕行硬膜外PCA镇痛:T组,曲马多500 mg+氟哌利多5 mg+0.125%布比卡因100 ml,剂量为10 mg/2 ml/h;F组,芬太尼500 μg+氟哌利多5 mg+0.125%布比卡因100 ml,剂量为10 μg/2 ml/h.观察使用PCA泵后1、4、8、12、24、36 h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监测麻醉前T0、切皮即刻T1、术毕即刻T2、术毕12hT3、术毕24hT4血清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记录镇痛期间4、8、12、24、36 h各时点镇痛的VAS值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与T0比较,T组、F组的PRA、A-Ⅱ于T1、T2、T3、T4各时点值明显降低P<0.05,T1、T2、T3、T4各时点值及两组相同点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曲马多组与芬太尼组患者镇痛效果相似(VAS评分和PCA按压次数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F组高于T组P<0.05.结论曲马多用于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PCA自控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补碘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与尿碘的关系.方法测定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101例尿碘含量,并以甲状腺正常的其他疾病患者76例作为正常对照;同时检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血FT4、TSH、TPOAb、TGAb含量.结果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中尿碘大于300μg/L占85.15%,对照组只占11.81%,P<0.001,差异有显著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组尿碘大于2000 μg/L以上者占57.43%,而对照组尿碘均小于2000 μg/L.本组病例女性多于男性,30岁以上者发病率远高于30岁以下者.结论绍兴地区补碘后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与高尿碘有关,补碘后碘缺乏已不是结节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对于高尿碘的人群补碘值得深入探讨,尿碘的测定有助于指导个体化补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及健康人感染巨细胞病毒(CMV)状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158例乙肝患者和1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抗CMV-IgM和抗CMV-IgG检测.结果乙肝患者血清抗CMV-IgM阳性率为22.15%(35/158),抗CMV-IgG阳性率为78.48(124/158);而健康对照者血清抗CMV-IgM阳性率为2.5%(4/160),抗CMV-IgG阳性率为86.25%(138/160),两者抗CMV-Ig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抗CMV-IgM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CMV-IgM在乙肝患者的阳性率高于健康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可能因HBV感染诱导机体出现免疫应答低下或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使机体对CMV易感或激活体内原已潜伏的CMV,从而使乙肝患者伴有活动性CMV感染,加重肝细胞活动性炎症反应和损伤程度.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胆红素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引起脑血管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CT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共82例,对照组35例.分别取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hs-CRP、Hcy、脂蛋白(a)[Lp(a)]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hs-CRP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B水平与hs-CRP和Hcy呈负相关,Hcy与hs-CRP呈正相关;血清Lp(a)与TB、Hcy及hs-CRP未见显著相关.结论胆红素对高Hcy引起的脑血管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肺栓塞(PE)近年来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临床误诊率、死亡率较高.文献报道,国外临床误诊率69%,国内误诊率76.8%,误诊后死亡率达60%[1].但明确诊断后,给与恰当的治疗,死亡率可降至2%~8%[2].为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90~2002年收治71例曾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的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人的认识.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患者有血尿的住院患者165例,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诊断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肾病综合征3例、隐匿性肾小球肾炎8例,紫瘢性肾小球肾炎10例,狼疮性肾炎2例,IgA肾病11例)98例,男57例,女41例;非肾小球疾病(膀胱炎7例、泌尿系结石15例、尿路感染32例、肾结核5例、多囊肾5例,前列腺炎3例)67例,男29例,女38例.所有入院患者均经临床系统观察,尿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尿常规,血液生化,肾盂造影,肾CT,肾活检等检查确诊.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严重的并发症,重型胎盘早剥的症状和体征往往典型,一般不易漏诊;而轻型胎盘早剥的症状和体征多不典型,B超的检出率又很低,因此,怎样早期诊断轻型胎盘早剥,尽量减少对母儿的危害是我们临床工作的重点.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甲状腺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素调控机制的紊乱是细胞增殖失控从而导致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周期素、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共同构成了细胞周期调控网络,协调控制细胞的分裂过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甲胎蛋白mR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肝细胞癌和40例癌旁组织中甲胎蛋白mRNA.结果第一轮PCR扩增AFP mRNA,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5%和20%,第二轮PCR癌及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0%和50%,癌组织AFP mRNA检出率高于癌旁组织.结论AFPmRNA的含量是判断肝癌预后的较好指标.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结肠癌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发病率在近年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结肠癌相关的肿瘤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组化检测,将对患者的早期诊断、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制订和预后的评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面就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血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检测在妊高征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实验对46例妊高征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α1-M及β2-M水平,自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并加以比较.结果轻度妊高征组血α1-M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中度妊高征组血α1-M、β2-M水平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BUN水平较正常妊娠组升高(P<0.05);重度妊高征组血α1-M、β2-M、BUN、SCr水平均较正常妊娠组显著升高(P<0.01).妊高征组内血α1-M、β2-M、BUN、SCr水平随病情程度进展而升高,且妊高征组血α1-M与β2-M呈正相关(r=0.767,P<0.01),与BUN呈正相关(r=0.754,P<0.01),与SCr呈正相关(r=0.583,P<0.05).结论血α1-M、β2-M是估价妊高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一项敏感、简便、可靠的指标,尤其α1-M更佳,其灵敏度显著高于尿素氮、血肌酐测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