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元元;董丽儒;熊艳杰;李双;宋旭东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组织及宫颈癌细胞株中的内源性表达,分析PD-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培养HPV阳性宫颈腺癌Hela细胞和HPV阴性宫颈鳞状细胞癌C33a细胞,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D-1的表达.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PD-1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淋巴细胞及癌细胞,PD-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93.6%.PD-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病灶大小均密切相关(P<0.001),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及HPV感染均无关(P>0.05).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D-1表达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P<0.05)相关;在宫颈腺癌组织中,PD-1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01),与肿瘤直径相关(P<0.05).在宫颈癌HPV+Hela细胞和HPV-C33a细胞中均有PD-1蛋白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宫颈癌组织中PD-1阳性率较高,宫颈癌细胞株亦表达PD-1,该基因与肿瘤的多个临床指标密切相关,PD-1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转化过程.
作者:石海燕;李巧稚;吕晋;杨秀媚;胡维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早期肺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影像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8例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8.6±11.3)岁,体检发现肺部结节等为主要表现.CT平扫可见毛玻璃密度结节.肺内结节0.25~2.0 cm,中位数0.95 cm.切面淡棕色或灰红色,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境界尚清.镜下见肿瘤细胞呈立方形沿原有肺泡壁生长,少数靴钉样向肺泡腔内突起,细胞轻~中度异型,细胞核中等大小,核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未见肺间质浸润或单个浸润灶,大浸润范围≤5 mm.28例均表达CK7、TTF-1、Napsin A;均行手术切除术,单纯楔形切除21例,肺段切除5例,肺叶切除2例.随访24~84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早期肺腺癌是浸润性腺癌发展中重要的起始点,明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石丹;刘庆猛;邹亮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食管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食管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6例食管梭形细胞癌患者,年龄23~81岁(中位年龄62.5岁).其中男性38例(82.6%).肿瘤位于中段25例(占54.3%).眼观呈息肉状者30例(65.9%),镜下见肿瘤细胞包含癌和肉瘤两种形态.T1期占58%;淋巴结转移率为34.8%.5年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分别为59.5%和59.9%.预后差的相关因素为女性(总生存P=0.014)、肿瘤位于食管上段(总生存P=0.029,无瘤生存P=0.017)、脉管侵犯(无瘤生存P=0.034)、神经束侵犯(总生存P=0.004,无瘤生存P=0.018),核分裂象>10/10 HPF(无瘤生存P=0.045).结论 食管梭形细胞癌多位于食管中段,呈息肉状生长,浸润深度较表浅.女性、肿瘤位于食管上段、神经束侵犯、核分裂象>10/10 HPF与预后差相关.
作者:王艳秋;王海星;蒋冬先;宿杰阿克苏;黄洁;汪灏;谭黎杰;侯英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实性细胞巢( SCNs)是后腮体( ultimobranchial)残余,这种附带的微观结构在甲状腺切除标本中经常看到. SCN大体呈实性和(或)微囊模式,还有一些与甲状腺滤泡混合.组织学上,主要由伸长细胞与多边形被称为主细胞的细胞组成,后者核位于中央,核仁清楚,但细胞轮廓不规则,偶见核沟,类似鳞状细胞,但缺乏角化及细胞间桥.
作者:张仕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非常罕见,通常发生于年轻女性,是一种侵袭性非常强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具有SMARCA4突变,而几乎没有其他基因突变. 作者近遇到一些与卵巢高钙血症型小细胞癌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的子宫肿瘤.
作者:赵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本例读片资料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科提供,通讯读片编号BB19-3.患者女性,42岁. 发现右胸壁肿物1年,进行性增大4个月入院. 体检:右侧乳腺内上象限距乳晕边缘约9 cm处可见多发肿物,大者直径约1. 5 cm,均凸出于皮肤表面,皮肤发红,无破溃,皮温稍高,质软,无压痛,与胸壁无固定;双侧腋下及锁骨上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李芳;申梦佳;刘月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基于探针的共聚焦激光显微镜( pCLE)是一种体内实时成像技术,通常在静脉注射荧光素后,对深度60~70 μm的人体组织进行结构评估. 在未知解剖关系的肝外胆管pCLE检查中,充满荧光素的窦隙由20μm宽的黑暗分支带围绕大的多边形空间,呈现网状模式( reticular pattern) ,冷冻活检证实为黏膜下层的一部分.
作者:张仕强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Livin表达与胃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胃组织中Livin和EMT标志蛋白的表达,分析Livi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Livin表达与EMT标志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8例新鲜胃癌组织中Livin和EMT标志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Livin阳性率(59.1%)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8.2%)(P<0.05).Livin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Livin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和N-cadherin的阳性率分别为29.1%、30.9%和57.3%.胃癌组织中Livin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2,P=0.001),与vimentin和N-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276,P=0.004;r=0.216,P=0.024).Livin高表达的胃癌组织中,vimentin和N-cadherin亦高表达,而E-cadherin表达降低,反之亦然.结论 Livin表达与胃癌组织的EMT表型有关,并促进胃癌的转移.
作者:韩艳春;崔敏;张骞;曹璋;于洋;张艳智;史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细胞骨架蛋白PDLIM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DLIM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PDLIM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上调.PDLIM7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rs=-0.272,P=0.022)、TNM分期(rs=-0.341,P=0.004)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rs=0.321,P=0.006)、甲状腺外播散(rs=0.251,P=0.035)呈正相关.结论 PDLIM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光华;陈飞;俸瑞发;杨扬;段晶玲;肖胜军;张小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K(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receptor type K,PTPR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探讨OSCC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 收集OSCC组织57例及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1例,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OSCC组织及癌旁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TPRK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及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OSCC组织中PTPRK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口腔黏膜(59.65%vs 34.15%,P<0.05).OSCC组织中PTPRK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正常口腔黏膜(mRNA水平:0.53±0.23 vs 1.05±0.08,P<0.001;蛋白水平:0.43±0.21 vs 1.02±0.78,P<0.01),OSCC组织中PTPRK基因mRNA的表达与PTPRK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相关(P<0.01).PTPRK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P<0.05).结论 PTPRK基因启动子区CpG岛高甲基化可能与OSCC的发生、进展相关,有可能成为OSCC早期诊断及药物治疗的分子靶点.
作者:彭宏峰;王元杰;田松波;马冬;董伟;梁永强;耿菲;李金源 刊期: 2018年第11期
与2014版WHO分类不同,作者试图根据与病因[即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相关的形态学特征对宫颈腺癌( ECAs)进行分类. 该文描述的国际宫颈腺癌标准和分类( IECC标准)将ECAs区分为两种类型,即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腺癌( HPVA ) (高倍可见腺上皮的核分裂和细胞凋亡)和无或有限的HPVA特征的宫颈腺癌[非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腺癌( HPVA) ] ,然后根据胞质特点对HPVA进行分类(主要是提供与现有分类方案的连续性).
作者:解建军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胃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国内常见的人类感染菌之一. 检测HP感染的方法很多,病理科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常规 HE法、特殊染色法、免疫组化法[1].特殊染色技术是临床病理诊断中重要的辅助技术之一,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病理科此项染色仍然是手工操作,在试剂配制、染色流程等方面,由于技术员操作的个人差异,难以达到室间质控的标准. 本文运用Benchmark Special Stains全自动特殊染色机检测胃镜标本HP感染率,并与传统的HE、亚甲蓝、碱性品红-孔雀绿、Warthin-Starry( W-S)银染法对比,以探索一种更标准、简便的HP检测方法.
作者:信芳杰;杨文毅;刘晓东;赵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肺癌是全球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分子医学进展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已经进入到个体化治疗的时代. 针对ALK基因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克唑替尼( Cr-izotinib)是一种ATP竞争性酪氨酸酶抑制剂(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可特异性靶向抑制ALK,也可抑制c-MET和ROS1等信号通路. FISH技术日益成为检测患者是否适合这些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ALK FISH检测技术,c-MET和ROS1的FISH检测技术不甚稳定,实验重复率高,成功率低.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提高该实验成功率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洁;许洁;林丹义;黄伟业;张科平;刘艳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时期肠道菌群发酵液对结直肠癌中LoVo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 肠道菌群发酵液干预LoVo细胞,采用CCK8法、凋亡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LoVo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应用RT-qPCR检测IL-6、STAT3、PI3KCA mRNA水平.结果 增殖实验、凋亡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显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时期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能显著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P<0.05),并减少IL-6 mRNA水平(P<0.05).结论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能有效抑制LoVo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其可能通过代谢产物之一丁酸影响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作用.
作者:谯蔚茜;吴霜;肖秀丽;夏天;易红;龙汉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是心脏原发性肿瘤中常见的类型,易出现系统性栓塞、猝死,且可复发.该文现对近年来心脏黏液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包括对DNA、RNA和蛋白改变认识的进展,及其为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的帮助.
作者:孙洋;周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本例读片资料由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提供,通讯读片编号BB19-4.患者女性,30岁. 2012年因发现左侧乳头溢血3 个月余首次入院. 体检:双侧乳腺对称,左侧乳腺外下象限可扪及一大小1. 0 cm × 1. 0 cm肿块,质中,边界不清,活动度可,压之可见乳头溢暗红色液体,右侧乳腺及双侧腋下未扪及肿块. 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术前检查.
作者:方娜;申梦佳;岳君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腮腺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腮腺皮脂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5岁和61岁.镜下见肿瘤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排列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巢状或小叶状,部分分化差的区域,肿瘤细胞呈小巢状侵入间质.周边胞质较少的基底样细胞向中心逐渐分化为透明空泡状皮脂腺细胞的特点可见.免疫表型缺乏有意义的免疫组化指标.结论 腮腺皮脂腺癌较罕见,需加深对其临床病理特点的理解,结合临床与病理学诊断,避免误诊.
作者:吴娟;何惠华;吴昊;余鑫鑫;袁静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垂体和鞍区肿瘤约占所有脑肿瘤的15%.目前常见的肿瘤是垂体腺瘤,即局限于鞍区的良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累及鞍区的肿瘤种类较多,反映了其复杂的解剖结构(表1).本文重点讨论第4 版即WHO(2017)垂体肿瘤分类的主要变化,包括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新分类的命名和分子遗传学,主要是垂体腺瘤,同时介绍一些垂体非神经内分泌肿瘤.
作者:丁妍;张玲玲;李芳;邓会岩;张勐;王琨;贾迎;刘月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患者男性,60岁. 因发现左侧头皮肿物3年余入院,无局部疼痛及瘙痒,无局部外伤史. 3 年来肿物逐渐增大,期间未行任何特殊治疗. 体检:左侧枕部皮下可触及直径约2 cm的肿物,质软,活动度尚可,边界欠清. 超声示左侧枕部皮下中等回声,考虑脂肪瘤. 术中见肿物位于头皮下,肿物表面呈灰黑色,无明显边界,深达帽状腱膜层.
作者:韩元元;董丽儒;熊艳杰;李双;宋旭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