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视病理诊断思维方法

占新民

关键词:病理学, 诊断
摘要:病理诊断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系列专业技术工作和病理学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运用,病理学家对受检标本通过大体和镜下观察,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后作出病理诊断,这就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运用过程,在此过程中思维方法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LT)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从1990年至今诊断AILT已超过200例.相对于已研究较透彻的B细胞淋巴瘤而言,我们对AILT知之甚少,导致治疗的无奈和极差的预后.在AILT的研究中,如果把认识到其为一真正的淋巴瘤而非一种瘤前病变看作第一个里程碑,近年来关于CXCL13抗体在AILT中的特异性表达无疑是第二个里程碑,它不仅阐明了AILT的来源而且将肿瘤细胞从纷杂的背景中标记出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本文对AILT的命名及发病率、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

    作者:唐雪峰;李甘地;李亚林;赵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间变性癌1例

    患者男,56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不适伴疼痛1个月余,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泻、返酸、嗳气.查体:腹平软,未触及明显肿块,肝、脾肋下未及,发现糖尿病6个月.CT示胰腺体、颈部见不规则哑铃状软组织肿块,大小50 mm×41 mm×28 mm,部分向上突入肝胃之间,与肝左叶分界欠清,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密度减低;胰体尾部胰管轻微扩张.实验室检查:CEA 0.931 ng/ml,CA19-9 7.06 U/ml,空腹血糖6.6 mmol/L,餐后2 h血糖11.4 mmol/L,GHbA1c 5.7%.临床诊断:胰腺癌.行胰腺体部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胰腺体部有一4 cm×3 cm×3 cm之肿块,向小网膜表面突出,呈哑铃状,质地硬、边界清,血供丰富.

    作者:胡美香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Stat3、HIF-1α和VEGF 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研究转录信号传导子与激活子3(Stat3)、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颈鳞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58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7例CIN组织,17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Stat3、HIF-1α和VEGF的表达.结果 Stat3在子宫颈鳞癌,CINⅡ-Ⅲ,CINⅠ和正常子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33.3%,13.6%和5.9%.子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3%和84.5%.Stat3、HIF-1α及VEGF在子宫颈浸润癌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CINⅠ及CINⅡ-Ⅲ(P<0.05).Stat3、VEGF的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组内P值均小于0.05.子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P<0.05)有关,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无关.子宫颈鳞癌中HIF-1α、VEGF的表达均与Stat3的表达成正相关(分别为rs=0.538,P<0.01;rs=0.638,P<0.01;).结论 Stat3、HIF-1α及VEGF在子宫颈鳞癌中过度表达并可能在子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作用.Stat3可能在HIF-1α和VEGF的表达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靶向治疗子宫颈鳞癌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晨丽;张煦;史淑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4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年龄自6~20岁,均具有腰痛的症状和较高的临床分期.肿瘤大径2.5~10 cm,切面灰黄间灰红色.组织学上,肿瘤显示乳头状和腺泡状2种生长方式, 间质可见钙化.肿瘤细胞界限清楚,胞质淡红染至透亮,染色质呈泡状,核仁易见.4例肿瘤均弥漫高表达TFE3和CD10,不同程度表达CK、EMA和vimentin.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近被定义的一种罕见肿瘤,好发于年轻患者,预后较差.其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和免疫标记TFE3阳性.

    作者:邰艳红;韦立新;石怀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女性生殖道黄色瘤样肉芽肿性炎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黄色瘤样肉芽肿性炎的病因、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对3例女性生殖道黄色瘤样肉芽肿性炎作了临床病理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并做了随访.结果 3例女性生殖道黄色瘤样肉芽肿性炎1例累及卵巢,1例累及双侧输卵管,1例累及子宫内膜.年龄分别是32、22和62岁.组织学观察显示病灶内大量泡沫状的组织细胞,混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偶见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泡沫细胞CD68阳性,淋巴细胞CD3和CD20阳性,κ、λ阳性.结论 女性生殖道黄色瘤样肉芽肿性炎虽是一种罕见的炎性病变,但只要记住它的存在及特点,就可以避免误诊.

    作者:张祥盛;张磊磊;朱玉红;王霞;于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病理与鉴别诊断附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收集4例EMC,对其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成年男性,平均年龄40.2岁,平均病程约30.3个月.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或有触痛性软组织肿块,3例发生于下肢,1例发生于胸壁.病理检查:(1)眼观见瘤体大径平均6.5 cm,切面呈多结节状,有黏液感,界清.(2)镜检见肿瘤呈分叶状生长,瘤细胞排列呈索状、簇状或纤细网状.3例间质富于黏液样基质,1例富于软骨样基质,血管较稀疏.免疫组化:4例均表达Vim(4/4),3例表达S-100蛋白(3/4),2例表达NSE(2/4),2例表达CgA和Syn(2/4),1例表达CKpan(1/4),1例Ki-67阳性率为50%,3例Ki-67阳性率均<5%,4例均不表达SMA和EMA.结论 EMC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发生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可帮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于鸿;王朝夫;朱雄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G-HGF)对兔下肢缺血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左下肢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rhG-HGF治疗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应用流式细胞学技术、动脉造影、CD34染色检查,比较两组外周血CD34+细胞的含量、缺血下肢侧枝血管计数及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结果 rhG-HGF治疗后3天实验组CD34+含量(%)为(0.7156±0.0842)明显高于对照组(0.3849±0.0816),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实验组在第15、30天时侧枝血管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40天实验组内收肌毛细血管密度平均为(8.52±0.16)/HPF,明显高于对照组(4.18±0.65)/HPF(P<0.01).结论 rhG-HGF可以增加兔缺血下肢的毛细血管数量,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作者:杨继武;周业庭;刘伟平;张立飞;姜志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RANTES在HPV感染的子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RANTES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子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133例HPV阳性病例子宫颈组织中趋化因子RANTES进行检测.其中正常子宫颈组织1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Ⅲ级各30例,子宫颈鳞癌33例.结果 RANTES在子宫颈鳞癌组的阳性表达率较CIN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其阳性表达强度亦较CIN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CIN组内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随分级升高而增高,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组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较正常对照显著增高(P<0.05);CINⅠ、Ⅱ与正常组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NTES与HPV感染的子宫颈鳞癌及癌前病变密切相关.

    作者:靳荣;金平;秦晓黎;田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阴道中肾管腺癌1例

    患者女,28岁.于半年前足月顺产后阴道流血一直淋漓不尽,量少,但自感阴道下坠明显.妇科检查:外阴血染,发育正常,已产型,阴道畅,阴道后穹窿上1/3处可见一约2 cm息肉状肿物,子宫颈内陷,阴道后穹隆消失,穹隆及阴道上1/3质地变硬,弹性差,子宫及双侧附件(-).取肿物病理检查,诊断为:(阴道)中肾管乳头状腺癌.手术切除全子宫及双侧附件.

    作者:田芳;唐兆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视病理诊断思维方法

    病理诊断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系列专业技术工作和病理学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运用,病理学家对受检标本通过大体和镜下观察,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才后作出病理诊断,这就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运用过程,在此过程中思维方法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占新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肝细胞毛细胆管表达IL-2Rα的研究及意义

    目的 了解人肝细胞毛细胆管是否表达IL-2Rα,观察其表达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 对正常人肝组织、慢性乙型肝炎等不同病种人肝组织进行IL-2Rα标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及免疫电镜3种方法 观察其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IL-2Rα标记人肝细胞膜毛细胆管面定位正确,无非特异性染色,而肝细胞膜的血窦面、细胞质、细胞核不被IL-2Rα标记.酶标记免疫电镜显示人肝细胞膜毛细胆管面有明显电子致密物沉积.结论 人肝组织毛细胆管确实表达IL-2Rα,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均优于CEA(多克隆抗体).

    作者:陆忠华;印永强;胡锡琪;朱腾方;邢益平;范钦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以ras信号通路为靶标的抗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研究发现大约30%的人类肿瘤存在ras基因突变,且多种肿瘤均检测到p21Ras过表达,表明ras基因突变和p21Ras过表达确实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因此,针对ras蛋白的肿瘤靶向治疗也成为肿瘤治疗学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以ras信号通路为靶标的抗肿瘤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甄时建;杨举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CDH1基因多态与结直肠癌和肝癌发生、进展的关系

    目的 探讨CDH1基因C-160A多态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病风险和肿瘤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检测374例CRC与324名对照以及180例HCC与209名对照的CDH1 C-160A基因型分布及差异.结果 CDH1 C-160A基因型分布在CRC-对照和HCC-对照人群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然而,高TNM分期(Ⅲ+Ⅳ)CRC组中A基因型(CA+AA)频率显著低于低TNM分期者(Ⅰ+Ⅱ)(P=0.008);淋巴结转移阳性CRC组中A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转移阴性者(P=0.016);远处转移阳性CRC组中A基因型频率也低于转移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9).高T分期(T2~T4)HCC组中A基因型频率低于T1期者,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66).结论 CDH1 C-160A与CRC和HCC的发病风险无关,但-160A可能对CRC肿瘤进展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朱忠政;丛文铭;王爱忠;贾杭若;金夏祥;何向蕾;朱冠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输尿管局限性淀粉样变性1例并文献复习

    淀粉样变是由多种原因所诱导的以特异性糖蛋白纤维在全身各种组织或器官的细胞外沉积为其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泌尿系统淀粉样变性病较为少见,多发生在膀胱,发生在肾盂或输尿管较少[1,2].其临床表现及腔镜下的特点类似于泌尿系肿瘤而易误诊误治.我们报道1例发生于输尿管的淀粉样变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

    作者:郑海红;张显军;牛三强;吴亮;肖艳;陈国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直肠息肉腺瘤的分类及其诊断中的问题

    结直肠息肉和腺瘤种类繁多,其中一些病变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对这些病变性质的认识和正确处理对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分子病理学研究的深入,对某些病变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这些病变进行归类整理以利于病理医师进行正确诊断.

    作者:来茂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防范活检漏诊梅毒

    1 概述近20年来,国内梅毒疫情复燃.梅毒的报告发病率由1985年的0.017/10万陡增至2000年的13.35/10万[1](21年间增加了80倍).东南沿海城市和西北、新疆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几近相同(1.04: 1),绝大部分(99.61%)为早期梅毒,晚期梅毒和胎传梅毒分别仅占0.16%和0.21%[2].

    作者:张乃鑫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嗅神经母细胞瘤预后相关因素

    嗅神经母细胞瘤(Olfactory neuroblastoma,ONB)是一种少见的多发于鼻腔鼻窦部的恶性肿瘤,由Berger和Luc自1924年首次报道,至2007年全世界文献报道约2 000多例,占全部鼻腔恶性肿瘤的3%~5%[1,3],男女发病相当[2],8~85岁均可发病.据多数文献报道,本病存在两个发病高峰:20~30岁及50~60岁[4],也有文献报道本病发病年龄高峰为40~70岁,不存在发病年龄的双峰倾向[5].发病部位一般位于嗅黏膜分布区,即鼻腔顶部、筛板、上鼻甲及鼻中隔的上部,也有报道称本病可发生于嗅黏膜异位部位,如鼻腔下侧、上颌窦和筛窦[4].目前ONB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学形态,一般分化较好的ONB都可以通过光镜观察来诊断,而分化较差的ONB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或透射电镜观察进一步与其他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如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鼻腔鼻窦未分化癌、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鉴别[6,7].ONB的生物学行为由低度恶性到高度侵袭性不等,据报道有的病例在确诊后6个月内迅速死亡,有的病例在手术及放疗后24年仍存活[8].ONB的生存率各家报道不一致,根据文献回顾,ONB的5年总生存率41%~68.38%,10年总生存率45.3%~52%,可见ONB患者的预后不容乐观.由于本病的发病率低,各个研究机构的病例数有限,对预后因素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综述了病例数较多的近期文献,着重从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染色、临床分期、转移和复发、治疗方式等方面探讨ONB的预后因素,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姚倩;刘红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BML)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研究其免疫组化表型,讨论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BML进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 中年女性患者,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胸部CT示右肺多发性结节.切除标本见2个灰白色结节,直径分别为6 cm、1.2 cm,边界清楚,镜下见肿瘤细胞较丰富,并见上皮衬覆的管腔样结构,未见坏死及核分裂象,与原发子宫平滑肌瘤形态相似.免疫组化证实为平滑肌源性,且表达雌激素受体.结论 BML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多发生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女性,转移部位主要是肺,组织学形态表现良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

    作者:邓晓;邱莎莎;李伟松;朱贤森;缪作华;侯英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性索-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探讨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合并性索-间质肿瘤(MCSC)的临床病理特点、组织起源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MCSC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发现盆腔肿物1年,无明显不适及内分泌症状.大体上肿瘤为多房囊性,囊内壁可见散在的实性结节,镜检肿瘤由黏液性囊腺瘤和性索间质肿瘤两种成分组成,前者囊壁衬覆良性肠型黏液柱状上皮,性索间质成分瘤细胞呈小管状、条索状、梁状排列,局部有黄素化,两种成分混合存在,未见移行.免疫组化:性索成分瘤细胞呈Melan A弥漫强阳性;αInhibin和CD56局灶阳性;并见CKpan、vimentin、ER及PR的阳性表达;而EMA、CEA、CD99、S-100、CgA、Syn、nestin及SMA均阴性;Ki-67指数小于5%.结论 MCSC是罕见的卵巢肿瘤,性索间质成分可能是黏液性囊腺瘤囊壁内间质的一种反应性增生.诊断时需与类癌、伴异源成分的支持-间质细胞瘤、畸胎瘤等鉴别.

    作者:张伟;李玉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来源于特化的肛门生殖器乳腺样腺体的肿瘤1例

    患者女,42岁.外阴部灰褐色肿物8年就诊,查体后联合偏右侧部见一囊性新生物,08 cm×07 cm大小,灰褐色,质韧,不活动,无触痛.切除送检.该患者两年前发现右乳散在粟粒性包块在南京市鼓楼医院病理科就诊,手术后切除部分肿物送检,病理显示:乳腺腺病.

    作者:汪勤;孟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主管: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