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龙;王克诚;肖文华;刘宁青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例肺癌行p53、ras p21、c-erbB-2和nm23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阳性反应检出率分别为46.6%、24.1%、50.0%和53.4%,腺癌和差分化癌ras p21、c-erbB-2表达高于鳞癌和分化好的癌(P<0.05),术后长期生存患者ras p21、c-erbB-2表达低于短期死亡患者(P<0.05,P<0.01),吸烟患者ras p21表达高于不吸烟患者(P<0.05),淋巴结癌转移阴性组nm23表达高于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P<0.01),p53与ras p21、c-erbB-2阳性表达具有协同性(P<0.05).结论: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与ras p21、c-erbB-2的激活和p53、nm23的失活密切相关,部分基因的改变存在协同性,ras p21基因的激活与吸烟有关,ras p21、c-erbB-2的检测对判断肺癌预后有价值.
作者:袁平;江道文;徐国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中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检测92例肝细胞癌及50例胆管细胞癌组织中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92例肝细胞癌标本中,42例EGFR蛋白或mRNA阳性,占45.7%.50例胆管细胞癌中,36例EGFR蛋白或mRNA阳性,占72.0%.结论:与肝细胞癌相比,胆管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与EGFR表达增高的关系更加密切.
作者:顾广玉;朱明华;王文亮;詹洲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在纤维性间质性肺病胶原纤维异常沉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纤维性间质性肺病组和疾病对照组之间,肺泡巨噬细胞TGF-β1和bFGF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肺泡巨噬细胞PDGF-α受体阳性率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在增生性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PDGF-α受体阳性表达率,无胶原沉积组高于胶原沉积组(P<0.05);而TGF-β1阳性表达率胶原沉积组高于无胶原沉积组(P=0.01).结论:肺泡巨噬细胞参与了纤维性间质性肺病及其胶原纤维异常沉积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孙少华;杨国嵘;孙晓玮;朱任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新疆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尤以北疆哈萨克族为高,我们对不同民族食管癌组织内p53、PCNA及S-100+在癌变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
作者:赵春芳;张巍;田卫华;卢晓梅;沈宝菌;陈朝伦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和β1(TGF α,TGF β1)对肺泡Ⅱ型细胞(ATⅡ)磷脂分泌功能及细胞形态(肥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的成年大鼠ATⅡ中,加入生长因子作用48 h,应用化学测定法测定培养介质中总磷脂含量,采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细胞体积参数.结果:EGF、TGFα均可使总磷脂含量增加,而TGF β1则使总磷脂含量降低;随EGF、TGF α浓度增加,ATⅡ平均直径(DQ)、体积(VQ)和表面积(SQ)均逐渐增大,TGF β1对细胞体积变化无明显影响;TGF α和TGF β1同时加入培养体系中,总磷脂含量及细胞体积均无明显改变.结论:EGF、TGF α能促进ATⅡ磷脂分泌和细胞肥大;TGF β1对TGF α的作用有抑制效应.
作者:曾庆富;蒋海鹰;钱仲棐;孙去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者女,38岁.上腹部胀痛1年,加重半月,于1998年3月10日入院.查体:上腹部偏左可扪及5 cm×4 cm大小包块,光滑,边界清,无压痛,活动尚可,无搏动感.胃镜示胃癌,于1998年3月16日行胃癌根治术.手术所见:胃体前壁有一肿物,直径约10 cm,未达后壁,肿物与周围各脏器无粘连,幽门下淋巴结肿大.
作者:张伟;杨爱清;林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核酸电泳银染色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敏感性高、操作简便、无毒污染、快速省时的新方法.电泳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干胶片可长期保存.并可直接投影.因此,银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临床基因诊断及研究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赵菲;张素娟;蒋胜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在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中,存在着一些对葡氨聚糖肝素和硫酸肝素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多肽,总称为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HBGFs),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等.FGFs是HBGFs中大的群体,至少包含10个不同的分子.近年来发现一个新的HBGFs家族,其生物学活性类似FGFs,但结构明显不同于FGFs以及其它已知的生长因子.
作者:罗祥基;殷正丰;吴孟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恶性横纹肌样瘤的临床病理表现.方法:用光镜、免疫组化及特染等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该例具有典型巢团状浸润生长的多边形横纹肌样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性,胞浆内可见或多或少胞浆空泡及包涵体,泡状核、核仁明显.瘤细胞排列有假腺泡状,放射状,副节瘤样及淋巴瘤样等多形性改变.结论:该肿瘤瘤细胞呈免疫多表型,其神经性、上皮性、肌性混合多项阳性.
作者:钟国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少数间叶肿瘤的恶性成分可呈腺或鳞状上皮分化,如滑膜肉瘤、上皮样肉瘤、长骨造釉细胞瘤和恶性间皮瘤.它们实质上是间叶组织的原发癌或癌肉瘤.
作者:张众;谢丰培;李连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全世界已有3 340万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1].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截至1998年年底,全国31个省市都发现HIV感染者,累计达12 639例,包括AIDS 417例,估计实际感染者达40万人,增长速度很快[2].艾滋病的潜伏期一般为7~10年.早年发生的HIV感染者.近年将陆续进入发病期.对于临床和病理医师来说,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或正在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病理学检查是艾滋病诊断和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3],但我国仅有个别尸检及少数病理研究[4~8].
作者:刘德纯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 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1.1 诊断要点1.1.1 性别年龄常见于10~20岁.男多于女.1.1.2 辅助检查 X线下,大多为一类圆形模糊的斑点状阴影,边缘由一薄的硬化性骨质所包绕.X线下钙化的表现,象一些作者所描述的为一种绒毛棉花状.骨周反应不常见.由于它有明显的骨质破坏,因此X线下可误诊为一种恶性肿瘤.
作者:陈天水 刊期: 1999年第05期
Langerhans细胞肉芽肿病(Langerhanscell granulomatosis,LCG)包括所谓Letterer-Siwe病、Hand-Schuller-Christian病和骨嗜酸性肉芽肿,及近年命名的先天性Hashimoto-Pritzker病,还包括成年人以Langerhans细胞增生为病理改变的疾病.LCG病变范围大小不等,临床表现复杂,病程长短不同,病理形态多样,分期和预后差异大,加之既往名称混乱,使其在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上存在一定困难.作者通过5例LCG的临床资料与病理观察对比,对其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进行了研究.
作者:杨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Internet是世界上覆盖面广、规模大、资源丰富的信息宝库,为全世界病理学的研究人员和患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为了更好地利用Internet网上息资源,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将Internet网上的病理学信息资源及查找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孔进发;许志勤;黄洁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bcl-2、p53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4例乳腺癌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表达.分析bcl-2、p53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结果:bcl-2与p53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呈负相关(P<0.05).bcl-2和p53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bcl-2表达随分级增加阳性率降低,p53则相反.p53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bcl-2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53表达复发组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bcl-2表达与有无复发无关(P>0.05).p53表达阳性率≤5年生存组明显高于>5年生存组,呈负相关(P<0.05);bcl-2表达与生存期无关(P>0.05). 结论:bcl-2表达与预后无关,其阳性表达可反映肿瘤属分化较好或属早期阶段.p53可单独作为预后指标;p53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
作者:李峰;卢义生;吴秋良;李莉;王晓文;尹有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HPV感染和p16表达的情况及临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52例喉鳞癌组织中HPV感染和p16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HPV感染的阳性率为61.54%(32/52),p16的阳性率为44.23%(23/52).结论:HPV感染与p16的表达有关;HPV感染与临床分期、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型无关;p16的表达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与临床分型、分期无关.
作者:吕春雷;廖建春;萧璧君;范静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 材料和方法收集活检并病理证实正常直肠粘膜10例.根治手术切除的大肠癌30例,取癌远旁(标本近端切缘,距肿瘤边缘5~10 cm)、癌近旁(距肿瘤边缘2 cm,并经病理证实无癌浸润)和癌粘膜各1块.
作者:徐德龙;王克诚;肖文华;刘宁青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常胎盘部位(EPS)的病理形态与免疫组化特征,提出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7例经病理检查诊断为EPS的病例进行病理学形态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滋养细胞HCG、HPL、EMA、PRL、PLAP、Vim、actin、c-erbB-2和c-myc.结果:EPS组织学特征为以中间型为主的滋养细胞向蜕膜及平滑肌浸润,不破坏原有组织结构,并保留部分胎盘床特点.免疫组化标记HPL、EMA呈阳性或强阳性,HCG多为弱阳性,其他多为阴性.结论:EPS属于中间型滋养细胞为主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鉴别诊断应结合组织学、免疫组化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作者:陈晓端;赵承洛;张义龙;王国萍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胶质瘤中p53、bcl-2、MDM2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对48例胶质瘤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bcl-2、MDM2蛋白表达;以Ki-67标记指数和AgNOR计数检测其增殖活性;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p53、bcl-2、MDM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9%、35.8%及12.5%,细胞增殖活性随肿瘤p53、bcl-2、MDM2表达水平增高而增高,细胞凋亡则相反.结论:p53、bcl-2、MDM2蛋白过表达与细胞增殖失控、凋亡抑制关系密切,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浦佩玉;刘爱学;于士柱;王春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高度胎盘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方法:对26例海拔3 200 m以上的高原组、30例1 300 m以下的喀什组及20例西安组胎盘组织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1)高原组新生儿体重均数绝对值2915.38 g,明显低于喀什组(3 333 g)及西安组(3 225 g).(2)高原组胎盘重量均值485.12 g,低于喀什组(583.96 g)及西安组(583.25 g).(3)高原组胎盘系数比值均数绝对值6.09,高于喀什组(5.757)及西安组(5.602).(4)组织学检查高原组具有的合体细胞结节、血管合体膜、血管增多绒毛、细胞滋养细胞,绒毛纤维素样物质沉积、基底膜增厚等阳性绒毛明显高于喀什组和西安组,而喀什组又高于西安组.(5)超微结构观察:高原组胎盘绒毛的合体细胞及朗罕细胞增生明显,粗面内质网扩张,滋养叶基底膜明显增厚.结论:高原缺氧能引起妊娠胎盘组织形态结构改变.
作者:谭德银;戴鑫琦;余良宽;刘健;潘钦;杨素琴;马树恒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