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与BODE 指数相关性

连宁芳;林其昌;朱蕾;陈公平;黄志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BODE 指数, C 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 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 BODE 指数相关性。方法收集 COPD 稳定期患者49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 CRP 及 IL-6水平。 COPD 患者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肺功能、6 min 步行距离、评估呼吸困难程度获得 BODE 指数。比较不同级别 BODE 指数患者 CRP 和 IL-6水平,及 BODE 指数与 CRP、IL-6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 稳定期血清 CRP、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 BODE 指数级别 COPD 患者血清 CRP 及 IL-6存在差异(P<0.05)。 COPD 稳定期患者血清 CRP、IL-6与 BODE 指数呈正相关(r =0.589,r=0.668,P<0.05)。结论COPD 稳定期患者血清 CRP 和 IL-6水平增高,且与 BODE 指数正相关,检测血清 CRP、IL-6有助于评估稳定期 COPD 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 T2DM 患者颈动脉病变与血脂的关系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180例老年 T2DM 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有颈动脉斑块患者(斑块组)104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无斑块组)76例,检测两组血脂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等指标,并分析颈动脉不同斑块性质、狭窄程度与血脂等指标的关系。结果斑块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载脂蛋白(Apo)B 测定值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0.05);斑块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ApoA-I 水平均显著低于无斑块组(P<0.05)。钙化斑块组 TG、TC、LDL-C、ApoB 测定值均显著高于软斑块组和中间斑块组(P<0.05),钙化斑块组 HDL-C、ApoA-I 显著低于软斑块组和中间斑块组( P<0.05)。重度狭窄组 TG、TC、LDL-C、ApoB 测定值均显著低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重度狭窄组 HDL-C、ApoA-I 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P<0.05)。结论老年 T2DM 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脂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血脂水平与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马燕;赵仁华;林玲;陈志松;牛奔;马显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本刊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晚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晚期肾癌患者9例9个病灶,年龄72~84〔平均(79.67±4.03)〕岁,肿块大径6.7~11.0 cm,平均(8.50±1.53)cm,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肿块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均为肾透明细胞癌。对9例晚期肾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术中术后超声造影评估肿瘤消融区范围,并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患者 KPS 评分、VAS 评分、体重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消融术后6个月9个病灶肿瘤体积显著缩小,KPS 评分显著升高,VAS 评分显著降低,体重增加( 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老年晚期肾癌的短期疗效显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夏建克;朱建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目的:探讨 CT 对胸段食管鳞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该外科收治的290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前的 CT 影像资料,记录每位患者隆突下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平均 CT 值,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通过 ROC 曲线分析,CT 下隆突下淋巴结长径≥10.8 mm 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860,敏感性为93.0%,特异性为67.5%;隆突下淋巴结短径/长径≥0.61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776,敏感性为83.7%,特异性为69.5%;隆突下淋巴结平均 CT 值≥37.30 HU 时考虑转移,曲线下面积为0.781,敏感性为90.7%,特异性为65.9%。隆突下淋巴结是否转移与肿瘤位置、肿瘤长度、浸润深度(肿瘤 T 分期)和其他站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当 CT 显示,隆突下淋巴结长径≥10.8 mm,短径/长径比值≥0.61或平均 CT 值≥37.30 HU 时,应考虑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此时应行经右胸、颈、腹三切口的三野清扫;胸部中段食管肿瘤长度≥5 cm、肿瘤浸润超过黏膜层或其他站淋巴结有转移为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志宏;赵松;杨洋;张春敭;刘东雷;吴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治疗性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 ERCP 治疗的患者230例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两组患者均接受 ERCP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胆胰疾病的组成情况、ERCP 的操作方式、ERCP 的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组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而胆管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均 P<0.05);老年组行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显著多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 ERCP 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 P>0.05)。结论治疗性 ERCP 具有成功率高、临床疗效稳定、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势,是老年胆胰疾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方卫平;张筱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枢神经系统钾通道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离子通道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跨膜蛋白质分子,它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和门控性等重要特征。钾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类型较多且分布较广的一类离子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多种亚型的钾通道〔1〕,与神经细胞的自律性、神经冲动发放的频率有关,参与稳定静息电位,影响复极化及动作电位幅度、频率和突触传递等过程,其活性的调节在中枢神经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中枢钾离子通道与慢性心衰、癫痫、帕金森等疾病有关,并提出了“离子通道疾病”这一概念。本文就中枢钾通道的分类及其相关疾病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马柳一;尹玉洁;刘焕;张军芳;贾振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宫颈癌患者首次治疗的预后及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首次治疗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10年收治的首次接受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100例,评估年龄、HPV 感染、病理分型、分化程度、KPB 评分、肿瘤大小、远处转移、淋巴转移、Figo 分期以及治疗方式等因素与预后的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COX 回归模型)关联性。结果在众多的危险因素中,分化程度低、肿瘤直径大、Figo 分期晚、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与治疗方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分化程度、肿瘤直径、Figo 分期、有无淋巴结、远处转移及治疗方式可作为首次接受治疗的老年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素琴;安红军;徐胜东;常青;李秀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配伍规律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时的基本配伍规律。方法检索关于内服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报道,从药性、功效的角度统计药物使用的频次、剂量及其在方剂中的占比,从而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基本配伍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文献326篇,处方366个,药味186味。统计得出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中药药性以寒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且清热药、活血药和补益药使用频次和剂量占比高,得出基本方剂:黄芪33.25 g、金银花24.77 g、丹参21.40 g、玄参20.50 g、牛膝15.09 g、当归14.74 g、赤芍14.50 g。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基本原则为补益气血、活血清热,兼以利湿通络。

    作者:张月;朱思媛;廖结英;田雨;李琳;贾德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 Toll 样受体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肠黏膜 Toll 样受体(TLR)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对照组正常饲养,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给予含5%葡聚糖硫酸钠饮用水10 d 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于第11天分别给予酪酸梭菌活菌和美沙拉嗪灌胃治疗14 d。14 d 后处死所有大鼠,观察疾病活动指数,进行组织学评分,RT-PCR 法检测 TLR2和 TLR4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转转录因子( NF)-κB 的活性。结果模型组的疾病活动指数和组织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 TLR2和 TLR4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高于对照组且低于模型组(P<0.05),而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 NF-κB 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高于对照组且低于模型组(P<0.05),而益生菌组和美沙拉嗪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中 TLR 表达异常,NF-κB 的活性增加,益生菌及美沙拉嗪制剂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 TLR 表达和 NF-κB 的活性,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超;朱耀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益髓颗粒联合激素治疗老年难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益髓颗粒剂联合激素治疗老年难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老年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糖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配合益髓颗粒剂治疗。对照组予长春新碱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87%明显高于对照组(61.29%,P<0.05),治疗组血小板升高,而抗血小扳抗体、血凝指标的凝血酶原时间(PT)与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数值较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血小板升高,而抗血小扳抗体、血凝指标的PT 与 INR 数值较疗前下降(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及雄性激素配合益髓颗粒剂治疗老年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高疗效,其疗效较长春新碱组好,疗效稳定持久且副作用小。

    作者:朱飞跃;刘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荧光报告系统验证 miR-142-5p 的靶基因 Becn1

    目的:验证 miR-142-5p 的靶基因———自噬相关基因 Becn1。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 miR-142-5p 与 Becn1的结合位点,构建含有结合位点的 Becn1基因3'UTR 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将重组质粒与 miR-142-5p-mimics 或 miR-NC 共转染 C2C1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miR-142-5p 与 Becn1的3'UTR存在一个结合位点(123~129);成功构建野生型重组质粒 pGL3-Becn1-3'UTR 和靶位点含3个碱基突变的重组质粒 Mut-3'UTR;与共转染 pGL3-Becn1-3'UTR 和 miR-NC 组相比,共转染 pGL3-Becn1-3'UTR 和 miR-142-5p-mimics 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约为41.2%( 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共转染 Mut-3'UTR 和 miR-142-5p-mimics 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初步验证自噬相关基因 Becn1是miR-142-5p 的靶基因。

    作者:阮杰;黄池荣;刘桂平;梁国辉;张健;刘新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 T 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及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 T 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在老年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因脑出血行血肿清除术老年患者40例根据手术距离发病时间分为≤6 h 组、>6 h 且≤24 h 组、>24 h 且≤72 h 组和>72 h组,各10例。同时选取远离血肿的正常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TIM-3蛋白表达,采用 RT-PCR 法检测 TIM-3 mRNA 表达。结果各组 TIM-3蛋白及 mRNA 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6 h 组、>6 h 且≤24 h 组、>24 h 且≤72 h 组 TIM-3及 mRNA 水平逐渐上升,>24 h 且≤72 h 组、>72 h 组 TIM-3及 mRNA 水平逐渐下降,>24 h 且≤72 h 组 TIM-3及 mRNA 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TIM-3在脑出血发病后逐渐升高,至24~72 h 升高至顶峰,之后逐渐下降,提示 TIM-3可能和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田少辉;许磊;李盼祥;赵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思维导图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35~85岁的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畅86%,>50%的中国老年人患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一半〔1,2〕。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而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确保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3〕。思维导图图文并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引人注意、简单实用,适合在健康教育中应用,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及文化水平低的人群效果尤佳〔4〕。

    作者:冯蕊蕊;郑源强;韩新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发育性椎管狭窄后路手术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块状珊瑚羟基磷灰石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采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块状珊瑚羟基磷灰石术治疗的 MCSM 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病患者34例,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应用 JOA 评分和 Nurick 分级评价神经功能。按 JOA 评分标准计算优良率、术前及术后复查颈椎 CT 比较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椎管矢状径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16个月,平均12个月,结果显示术后颈椎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明显扩大( P<0.01);JOA 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提高( P<0.01)。结论MCSM 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行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型+块状珊瑚羟基磷灰石术减压效果好,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作者:刘金望;蒋涛;林炎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延安市某医院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现况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糖尿病等疾病的不断增加及器官移植和介入技术的普遍开展,使得深部真菌感染急剧增多。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多和免疫功能低下,致使老年人院内感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旨在了解延安市老年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危险因素。

    作者:张欠欠;任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研究新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 HP 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应用新序贯疗法(前5 d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后5 d 埃索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36例应用标准三联疗法(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连用7 d)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症状、病理改善情况,观察 HP 根治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学和病理学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HP 根治率为91.67%,略高于对照组的80.56%,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72例共5例发生恶心、腹泻、头晕、皮疹等轻微不良反应,未经特殊处理,停药后即恢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新序贯疗法治疗 HP 阳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三联疗法下对症状、病理的治疗效果,提高 HP 根治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宝洋;关晓辉;杨志平;刘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7蛋白在前列腺癌( PCa)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 PCa 和25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 TGF-β1和 Smad7的表达情况。结果TGF-β1和 Smad7蛋白在 PCa 中的阳性率高于 BPH 组( P<0.01);TGF-β1、Smad7的高表达与肿瘤的高临床分期有关(P<0.05);同时,TGF-β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低分化、骨转移有关(P<0.05),而 Smad7的表达差异与病理分级、有无骨转移无关;PCa 组织中 TGF-β1与 Smad7蛋白的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PCa 中 TGF-β1和 Smad7的高表达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丹丹;王迎宾;付玉环;张玲;刘宏侠;鱼学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开放式与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开放式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与腔镜下 TEP 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45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分别采用开放式 TEP(26例)和腔镜下 TEP(19例),观察两组复发率、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平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治疗费用。结果开放 TEP 组随访时间平均为(22.5±1.7)个月,腔镜 TEP 组(23.7±1.8)个月,完成随访率为97.78%。开放 TEP组1例术后1个月复发(3.85%),腔镜组1例术后2个月1侧复发(5.26%),两组疝复发率、尿潴留、切口感染、慢性疼痛或感觉异常、术中出血和精索损伤发生例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治疗费用、阴囊气肿、腹膜破裂等评价指标开放 TEP 组优于腔镜下 TEP 组,而腔镜 TEP 组在皮下血肿概率、止痛药使用例数、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等评价指标方面优于开放下 TEP 组(P<0.05)。结论开放式 TEP 与腔镜下 TEP 治疗双侧腹股沟疝中各有优缺点,多数情况下是等效的,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军伟;范恩学;李金龙;张向森;王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律失常大鼠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及机制。方法氯化钙致大鼠心律失常和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律失常,采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律失常大鼠 L-型钙电流(ICa-L)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抑制作用。结果①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推迟氯化钙致大鼠室性心动过速出现的时间(P<0.01),显著缩短室性心电图的恢复时间(P<0.01),并且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②参松养心胶囊中剂量和高剂量可显著降低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及心室颤动的发生率( P<0.05或 P<0.01);③参松养心胶囊可降低 ICa-L 电流,使 ICa-L 电流峰值降低约20%,使 ICa-L I-V 曲线上移;④参松养心胶囊可降低 Ito 电流,使 Ito 峰值降低约30%,使 Ito I-V 曲线下移。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并且对心室肌细胞的 ICa-L 和 Ito 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连亚军;王治平;胡耀东;曹文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和 Essen 评分法及联合应用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

    目的:评价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纤维蛋白原(FIB)和 Essen 评分法及联合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统计108例首诊 TIA 的住院患者入院时 LDL-C、FIB 水平和7 d 内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 Essen 评分,通过应用 ROC 曲线,计算 ROC 曲线下面积比较四种预测 TIA 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评分法的价值。结果108例 TIA 患者7 d 内脑梗死发生率为11.1%;Essen 评分法、Essen+LDL-C 评分法、Essen+FIB 评分法和 Essen+LDL-C+FIB 评分法的 ROC 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 A1=0.698(0.558~0.838)、A2=0.780(0.664~0.895)、A3=0.722(0.587~0.857)和 A4=0.794(0.682~0.906)。 Essen+LDL-C+FIB 评分法优于其他三种评分法;与LDL-C 相比,FIB 水平在评估 TIA 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中并不明显。结论四种方法在评估 TIA 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联合应用 Essen 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血清 LDL 和 FIB 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用 Essen 卒中风险评分,值得临床进一步评估。血清FIB 水平检测在评估 TIA 患者早期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侯凌波;乔利军;张新春;陈茹;牛昱光;黄燕;郭建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