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赵晓霞;刘丽江;高静;闵翠莲;杨志军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 Meta 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WF)、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PubMed 和 EMBASE 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纳入参考文献,时间从建库截至2014年6月,纳入与 CAS 发病危险因素相关的病例-对照试验,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数据,并采用 NOS 评分系统对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统计分析采用RevMan5.2软件。结果检索获得1764条记录,终纳入14篇病例-对照研究进行 Meta 分析,共6960例病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吸烟、酗酒、糖尿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体重指数、高低密度脂蛋白和低高密度脂蛋白均与 CAS 的发病相关( P<0.05)。结论男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酗酒、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均为中国 CAS 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行颅脑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诊断动脉瘤患者63例(75个动脉瘤),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未破组56例(66个动脉瘤)和已破组7例(9个动脉瘤),将未破组分为强化组21例(25个动脉瘤)和未强化组35例(41个动脉瘤),观察各组动脉瘤的特征,分析影响动脉瘤破裂的影响因素。结果已破组全部强化;强化组和未强化组动脉瘤位置、大小、宽径、瘤高与颈宽比(AR)以及瘤体体率(S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囊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破组和已破组瘤颈宽度、AR、SR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子囊和强化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分辨磁共振管壁强化和子囊情况可能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因素。

    作者:安宁;张宇;乔婷;杨慧;俞春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脑梗死气管切开合并肺炎的效果

    脑梗死一旦发病后就易出现球麻痹,导致老年患者出现咳嗽反射迟钝、误咽、误吸等症状。老年脑梗死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咳嗽无力,黏稠痰液不易被咳出;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并发吸入性肺炎,且可反复发生,给临床治疗增加难度。出现肺炎时需要经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抗生素反复使用,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易出现耐药菌,使得治疗效果很难令人满意,且病情可以迅速进展。当严重的感染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时,就会导致多脏器衰竭,预后极差,为了保证气道畅通,维持患者的生命,需给患者行气管切开。如何有效控制气管切开后的吸入性肺炎,使疾病尽快好转或治愈,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分析脑梗死气管切开合并肺炎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气管内滴药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效果。

    作者:周丽娟;任波;吴春风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咳嗽变异性哮喘( CVA)患者气道内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介素(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的 CVA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 =20)和对照组(n =20),2组患者入组前24 h 均记录咳嗽症状评分,检测诱导痰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及 IL-8水平,治疗组口服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联合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160μg+福莫特罗4.5μg)。对照组只吸入信必可都保(布地奈德320μg+福莫特罗9.0μg),4 w 后再次测定咳嗽症状评分及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和 IL-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咳嗽症状积分、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 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水平及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3项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不及治疗组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和阿奇霉素可以降低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无效 CVA 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和 IL-8水平,联合小剂量信必可都保的疗效明显优于大剂量吸入信必可都保。

    作者:胡波;滕飞;张璐;袁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疗效及炎症和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疗效、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 PCI 术治疗的120例 ACS 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2组,A 组(60例)予阿伐他汀钙20 mg /d,B 组(60例)予阿伐他汀钙40 mg /d,观察2组手术前后炎症因子、凝血因子变化,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术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水平显著低于术前,A 组术后血脂达标率26.7%,明显低于 B 组(46.7%)(P<0.05);两组术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下降,B 组下降幅度更明显,两组术后 TF 水平显著下降,TFPI 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 PCI 疗效的提高更明显,对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改善更佳。

    作者:刘桂华;刘亚平;王静;顾振华;芮冬妹;王爱玲;夏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征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特征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乳腺癌患者76例均行 DCE-MRI,并对手术切除的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DCE-MRI 表现和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雌激素受体( ER)染色阳性78.75%,孕激素受体(PR)染色阳性73.7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染色阳性63.75%,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染色阳性66.25%,肿块大小与 Ki-67呈正相关(r =0.281,P =0.039),肿块形态与 Her-2(r=0.306,P =0.024)和 Ki-67(r =0.427,P =0.001)呈正相关,肿块边缘与 ER(r =0.288,P =0.032)和PR(r =0.295,P =0.030)呈正相关,肿块强化类型与 PR 呈负相关(r =-0.243,P =0.036),TIC 类型与 Ki-67呈正相关(r =0.336,P =0.006),早期增强率与 Her-2呈正相关(r=0.275,P =0.044)。结论乳腺癌的 DCE-MRI 表现与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提示通过 DCE-MRI 推测乳腺癌相关生物学特征的可能性,亦可以据此为患者安排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朱默;杨玲;王希明;郝光宇;郝正梅;胡春洪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膜受体-2的影响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膜受体( VEG-FR)-2的影响。方法70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伊立替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清 VEGF、VEGFR-2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缓解率(85.7%)显著高于对照组(71.4%)( P =0.04)。结肠癌患者治疗后血清 VEGF、VEGFR-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 VEGF、VEGFR-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 SD)患者化疗后血清 VEGF、VEGFR-2水平明显下降( P<0.05),CR+PR 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 SD 患者(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Ⅲ~Ⅳ度发生率为22.9%,白细胞减少Ⅲ~Ⅳ度发生率为31.4%,对照组分别为20.0%和34.3%(P<0.05),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伊立替康联合5-氟尿嘧啶能够降低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 VEGF、VEGFR-2水平,且化疗后血清 VEGF、VEGFR-2越低,治疗效果越好。说明测定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 VEGF、VEGFR-2水平有助于判断化疗效果和肿瘤进程。

    作者:苏卓彬;费建东;李磊;杜园;杨本鑫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60例乳腺癌、60例乳腺纤维腺瘤、60例乳腺增生症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IGFBP-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增生症中 IGFBP-6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IGFBP-6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增生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 P<0.05),且乳腺纤维腺瘤中 IGFBP-6蛋白的表达量低于乳腺增生症(P<0.05);而在 IGFBP-6 mRNA 表达方面,乳腺癌高于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增生症(P<0.01),乳腺纤维腺瘤高于乳腺增生症(P<0.01)。结论IGFBP-6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因素,且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杨;薛晶;张建伟;申兴斌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张家口市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期发病特征及影响因素

    慢性肺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以及精神活动,甚至会造成焦虑和抑郁障碍〔1,2〕。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及时有效的治疗是缓解患者痛苦,提高生命健康质量的唯一途径〔3〕。本文探讨张家口市慢性肺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期发病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汤学勤;张艳峰;武雪亮;黄先涛;郝雅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半枝莲多糖对 H22荷瘤小鼠组织蛋白质的影响

    目的比较半枝莲多糖(SBPS)对 H22荷瘤小鼠组织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影响。方法建立 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分别取 H22荷瘤小鼠和 SBPS 组小鼠瘤组织,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两组瘤组织的蛋白质,获得图谱后通过 ImageMaster 5.0软件分析两组蛋白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两组差异明显的蛋白点有14个,其中 SBPS 组6个点高表达,8个低表达;14个点仅在荷瘤组表达,12个点在 SBPS 组特异表达。结论SBPS 可以通过调节 H22肝癌瘤组织中部分蛋白质的表达,实现对肝癌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晓义;武蕾蕾;李丽;张晓莉;关利新;迟砚军;宋高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非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采用前房冲洗及药物途径的体会。方法眼内炎患者6例(6只眼)均采取前房冲洗,2例患者行球周注射万古霉素,4例患者行球内注射抗生素(其中3例注射万古霉素和头孢他啶)。观察治疗后眼内炎的控制情况、手术前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6例患者经前房冲洗、局部应用抗生素后,眼内感染性炎症均得到控制。 4例患者治疗后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2例患者随诊期间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白内障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预后取决于有效抗生素介入的时间。在没有病原学支持的情况下,尽早采用前房冲洗联合广谱抗生素玻璃体腔注射能够有效地控制细菌性眼内炎。如果出现玻璃体及视网膜等并发症还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作者:张志;张新秀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在老年复杂性肾结石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1至2014年12月31日间行 PCNL 的52例老年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81.77±42.18)min;结石一期清除率为78.85%(41/52);术中出血量为67.69 ml;平均术后拔管时间为(5.27±1.57)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63±1.88)d。结论应用 PCNL 治疗老年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出血量少,创伤小,清除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邓飞;许文德;姚子明;范芯岩;李红飞;王艳波;姜凤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老年房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瑞替普酶溶栓后窦房结功能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老年房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瑞替普酶溶栓后窦房结功能的恢复与心肌代谢物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发病时间<3 h 的老年房颤合并 AMI 患者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再通86例,转为窦性心律者33例,未转复者53例,记录房颤转为窦性心律瞬间心室率,未转复的房颤心室率变化,同时检测 H-FABP 及甲状腺激素水平,观察其对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溶栓后转为窦性心律组33例,心室率越快 H-FABP 数值越低而甲状腺激素水平越高;未转复组房颤心室率前后变化与 H-FABP 关系变化不明显但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效果肯定,H-FABP 是诊断和判断 AMI 患者预后的更灵敏的指标,可更早期诊断窦房结损伤程度,判断预后。

    作者:徐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1水平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胸腺嘧啶核苷激酶(TK)1与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肺癌患者80例为肺癌组,取6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TK1表达,并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1、3年生存情况。结果肺癌患者中 TK1阳性率为40.00%(32/8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3.64%(9/66)(P<0.05),肺癌患者 TK1阳性率在性别、吸烟史、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上未见统计学差异,而与远处转移及 TMN 分期有关(P<0.05);肺癌 TK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1年生存率上未见统计学差异( P>0.05),但 3年生存率阳性患者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血清 TK1在肺癌患者中高表达,并与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及 TMN 分期密切相关,且预后生存率低。因此,血清 TK1可作为指导肺癌临床分期及判断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作者:孙达统;王琳;曾爱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 PTH)水平与机体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78例 CR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 MNA)评价两组患者营养状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 PTH水平,并对两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利用 Pearson 相关分析方法评价血清 PTH 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50%(P<0.05);血清各指标水平在不同营养状况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 PT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表现为营养不良>潜在营养不良>营养正常,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红蛋白(Hb)表现为营养不良<潜在营养不良<营养正常;相关性分析发现,PTH与 MNA、TP、TC、TG、CRP、Hb 负相关(P<0.05),与 BUN、SCr 正相关(P<0.05),与 ALB、HDL-C、LDL-C 无相关性(P>0.05)。结论CRF 患者并发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血清 PTH 水平高表达,与机体营养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应予以重视,以协助治疗。

    作者:李珏;马立;周宇晖;陈芬;李淼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靶控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靶控给药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生命体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直肠癌行手术治疗患者58例,通过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静脉泵入丙泊酚0.2~0.6 mg? kg-1? h-1;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控制在3μg /ml,静脉靶控注射泵给予靶浓度控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 SpO2);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CD4+、CD8+阳性细胞百分率及 CD4+/CD8+比值。结果①两组 T1、T2时段 HR、MAP、SpO2差异显著(P<0.05);两组 T1、T2、T3、T4时段 CD4+、CD8+、CD4+/CD8+水平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起效时间、肌松作用时间、肌松自主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控给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减轻麻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培俊;李艳华;唐珩;王莉;唐天云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糖尿病与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相互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牙周炎基础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80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血糖控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两组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3个月后的牙周状态,肿瘤坏死因子( TNF)-α、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前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 PD)、菌斑指数( PLI),龈沟液和血清中的 TNF-α,空腹血糖( 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 BI、PD、PLI、龈沟液TNF-α、FPG、HbA1c、TC 均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以上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有正性影响,不仅改变了患者的牙周状态而且可调节糖尿病的基础代谢。

    作者:谭忠荣;于飞;张春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老年急诊 STEMI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阿司匹林+替罗非班治疗41例纳入对照组,联合替格瑞洛治疗58例纳入实验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服药后0.5、2、24 h、7 d 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服药后0.5 h 血小板聚集率低于服药前,服药后2 h 低于服药后0.5 h,服药后24 h 低于服药后2 h,服药后7 d 高于服药后24 h(P<0.05);实验组出血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PCI 术后1 w,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 STEMI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联合替罗非班可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不会增加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作者:过云峰;陈风;高长征;田明玉;李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构建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和养相结合的新型护理模式〔1〕。研究〔2〕显示:实施医养结合可以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再住院率,节省医疗资源,减轻家属负担,增强老年患者的安全感。在我国,养老服务由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医疗保健服务由卫生管理部门监管,但长期照护服务没有明确的部门组织实施。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3〕。本研究对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现状和不足,查阅相关资料,综合专家意见,对构建和完善黄石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提出建议。

    作者:於军兰;周文萍;张杰;张素兰;徐凌;李京鹤;蔡维;涂香林;王艳;周琴 刊期: 2016年第19期

  • 左西孟旦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支持作用

    目的采用术中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中应用左西孟旦对循环的支持作用。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轻度心功能不全行冠脉搭桥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实验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置 Swan-Ganz 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监测心功能指标。结果实验组体循环阻力指数( 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肺动脉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 CVP)、左心室做功指数( LVSWI)和心率( HR)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连续心指数(CCI)、每搏量指数(SVI)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术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和术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右心室做功指数(RVSWI)、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 MP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整体每搏量( SA-T)、峰值射血率(PER)、面积变化分数(FAC)、心输出量(CO)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舒张末面积( EDA)、收缩末面积(SDA)、心房所致的每搏量改变(SA-A)和晚期峰值充盈率(PFR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孟旦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和经食道超声检查的心功能指标。

    作者:黎莉;通晴;丁琳;于佩佩 刊期: 2016年第19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