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治疗

魏秀娥;朱本亮;陶中海;杨森;龚爱平;王虎;刘海艳;肖利杰;张俊;吕尤;许静;胡玉婷;杨华;王兰琴;付家亮;荣良群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溶栓治疗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为有效的治疗方案〔2〕,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缺血半暗带,大限度恢复局部脑组织梗死区域的血液供应,避免不可逆性损伤现象的发生〔3,4〕。本研究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造影在非肝硬化肝脏局灶性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讨论超声造影( CEUS)对非肝硬化背景肝局灶性病变( FLL)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以第二代超声造影剂SonoVue同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33例非肝硬化背景的FLL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其增强模式进行分析诊断,将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恶性病灶共计8例,超声造影确诊7例,未明确诊断1例;良性病灶25例,超声造影明确诊断20例,剩余病灶1例考虑为恶性,未明确定性诊断为4例。结论超声造影技术对非肝硬化背景的FLL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值得肯定,具有实用价值,应继续广泛应用并深入研究。

    作者:刘建;周方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枢神经系统中雌激素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分布于身体内的多个器官组织中,调节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反馈作用调节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的人体生理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雌激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集于脑组织中的不同部位,作为中枢神经递质之一,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和增强认知功能等〔1,2〕。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雌激素可以降低或延缓神经变性疾病,如延迟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脑缺血、脑中风等疾病的发病率或改善其预后〔3~5〕,但其确切机制还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者发现,雌激素除了核受体以外,胞膜上也存在雌激素受体,核受体ER-α和 ER-β、G 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 GPR30和 GAq-ER等〔6,7〕,这些受体对雌激素反应途径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各种功能,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作者:张文丽;唐慧;张瑞;朱莹;秦丽娟;王瑞敏;王智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老年血清骨代谢物骨钙素、Ⅰ型胶原C端肽、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血清骨代谢物骨钙素(OC)、Ⅰ型肽原C端肽(CTX-1)、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2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检测BMD值将其分为4组:BMD正常男性、女性组和BMD减低男性、女性组,每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OC、CTX-1、BAP及BMD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OC、CTX-1、BAP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MD减低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BMD正常组(P<0.05)。在血清各骨代谢指标中,OC、CTX-1、BAP均与骨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具有密切相关性。结论血清骨代谢物OC、CTX-1、BAP与老年骨代谢性疾病的BMD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为骨代谢性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以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杨永红;鲁力;夏凤琼;林明春;张宇杰;帅小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细胞介素-8基因-781 C/T多态性与肝癌及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侵袭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 IL)-8遗传多态性和广西壮族人群肝癌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肝癌患者260例与鼻咽癌患者251例,同时选取广西壮族健康人群270例为对照。利用单碱基延伸 PCR技术和 DNA测序法,检测广西壮族肝癌患者、鼻咽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IL-8基因-781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再用χ2检验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IL-8基因位点-781 C/T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CT/CC:OR=1.14,95%CI=0.79~1.64,χ2=0.509,P=0.476;TT/CC:OR=0.61,95%CI=0.34~1.10,χ2=2.775,P=0.096;T/C:OR=0.89,95%CI=0.69~1.15,χ2=0.778,P=0.363)。同时,IL-8基因位点-781 C/T在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无统计学差异( CT/CC:OR=1.29,95%CI=0.86~1.88,χ2=1.765,P=0.184;TT/CC:OR=1.34,95%CI=0.79~2.27,χ2=1.172,P=0.279;T/C:OR=1.18,95%CI=0.92~1.52,χ2=1.749,P=0.186)。结论在广西壮族人群中,IL-8基因-781 C/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可能和肝癌与鼻咽癌的易感性无关。

    作者:王俊利;韦叶生;唐毓金;韦贵将;胡仁统;覃海媚;陈启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白细胞不升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白细胞( WBC)不升高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763例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WBC不升高与WBC升高CAP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心脑血管病、重度COPD与胃肠疾病是WBC不升高CAP的独立危险因素。 WBC不升高组与WBC升高组发病季节均以夏季较高(P>0.05);两组均以男性发病率较高(P<0.05);发病年龄两组均以成年段为高(P>0.05);WBC不升高组前3个月使用抗菌药物比率明显低于WBC升高组(P<0.001)。 WBC不升高组发热、呼吸急促、呼吸≥30次/min、心率≥120次/min与肺部湿性啰音均较WBC升高组显著低(P<0.01),并发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征与胸腔积液较WBC升高组低(P<0.05)。 WBC不升高组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血小板计数升高较 WBC 升高组显著低( P<0.05)。 WBC 不升高组病原学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 WBC 升高组( P<0.05), WBC不升高组培养G-菌菌株比率较WBC升高组高(P<0.05),培养真菌菌株比率较WBC升高组低(P<0.05)。贵州地区WBC不升高CAP常见致病菌:卡他莫拉菌、草绿色链球菌及产气肠杆菌等七种G-细菌,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WBC 不升高组使用机械通气低于 WBC 升高组(P<0.01)。结论 WBC不升高CAP有独立的危险因素与临床特征,头孢类抗菌药物可作为贵州地区WBC不升高CAP患者的经验性治疗。

    作者:周忠;陈佳;谢小馨;雷毅娜;关键;沈剑;龙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利奈唑胺治疗高龄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LZD)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老年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LZD在确诊或高度怀疑由MRSA感染的老年HAP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例不同程度肺炎的患者接受 LZD治疗,在重症患者中的临床缓解率是66.7%,细菌清除率是33.3%,在轻中度患者中的临床缓解率是88.9%,细菌清除率是44.4%。实验室检查提示,LZD治疗后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和绝对值、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时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ZD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MRSA感染引起的HAP均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文兵;方强;丁学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的变化

    目的:观察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与阿尔茨海默病( AD)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86例AD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检测两组对氧磷酶1的活性。 AD患者按临床痴呆分级量表( CDR)分为轻、中、重度三组。结果 AD患者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轻中度AD患者相比,重度AD患者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显著降低(P<0.05);中度AD患者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也较轻度患者明显降低(P<0.05)。结论降低的血清对氧磷酶1活性可以作为预测AD发病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刘树杰;贺同页;陈长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

    目的:研究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 ARE)信号通路对脑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其中假手术组4只,模型组56只。模型组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手术前24 h腹腔注射特丁基对苯二酚(tBHO)50 mg/kg(5 mg/ml),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术后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细胞凋亡率。比较A组和B组不同时刻(术后1、3、6、12、24 h,3、7 d)的单核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HO)-1、醌氧化还原酶( NQO)1、谷胱甘肽( GSH)和活性氧( ROS)水平。结果各组神经行为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不同时刻的HO-1、NQO1、 GSH和 RO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ARE通路主要通过上调下游抗氧化酶的表达发挥对脑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薛毅辉;陈富勇;吴赞艺;王灯亮;葛洪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 S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参附注射液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综合治疗(抗菌药物、有创机械通气、营养支持等),参附注射液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并评定患者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表( APACHE)Ⅱ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当天血浆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均逐渐降低,参附注射液组治疗后3、5 d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5 d的心功能指标均逐渐升高,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参附注射液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SP患者,能有效改善的血浆BNP水平及心功能。

    作者:陈秋萍;冯永民;陆冰;谢德;刘广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综合探讨衰老综合征群与抗衰老医学的重要性

    本文探讨有关衰老综合征群〔1~7〕衰老相关疾病群及抗衰老医学〔8~14〕与老年病防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作者:俞卓伟;马永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Astograph气道激发试验在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致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强迫震荡连续描记呼吸阻力( Astograph)气道激发试验在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患者240例在Astograph激发试验中的相关实验数据。结果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209例,其中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患者中阳性146例(86.4%),呼吸阻力开始上升时乙酰胆碱累积剂量( Dmin)和呼吸阻力开始上升时乙酰胆碱浓度( Cmin)不同;以3<Dmin≤5 unit作为阳性标准时诊断哮喘的敏感性为68.9%,特异性为89.3%。结论 Astograph气道激发试验更有助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其中对于肺部细菌感染性疾病所致哮喘3<Dmin≤5作为阳性标准有较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作者:王东;田琳娟;吴允萍;周之贺;刘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退热时间与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出现皮疹3例,对照组出现皮疹4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卡氏体力状况(KP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抗生素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药物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金曼;夏瑞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MicroRNA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症状表现为短期记忆丧失、失语、方向感下降,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1,2〕。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速度的加快,AD 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3〕。据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患有AD 为5000多万,并且估算2020年将增加50%〔3,4〕。我国AD 人数达500万,数据显示,60岁人群中患病率为5%,80岁为20%〔5〕。目前AD 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其死亡率仅低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脑卒中,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6〕。由于AD 发病时间较晚,并且没有特异性指标,早期很容易被忽略,很多患者被确诊时已发展至痴呆阶段。而患者一旦进入痴呆阶段,将面临无有效治疗方法可用的尴尬。故力求在痴呆前阶段对AD 进行诊断和预警并进行治疗干预已成为AD 学界的共识。

    作者:杨婷婷;刘辰庚;王培昌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志愿组织对失独老人心理行为问题的促进作用评价

    计划生育国策实施三十多年来,产生了大量的独生子女家庭,然而由于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等原因,有些独生子女不幸离世,造就了“失独”家庭。据人口学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的“失独”家庭已超百万并且每年新增7.6万个〔1〕。许多“失独”家庭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被称作“失独老人”。失独老人不仅承受着独生子女离世的巨大心理痛苦,而且在日常生活照料、社会融入等方面都存在困难。虽然政府对于失独老人的帮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该群体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单单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志愿组织是指以志愿精神为动力,无偿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的组织〔2〕,因此志愿组织将起到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本文就目前失独老人出现的常见心理行为着眼点,分析志愿服务对失独老人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促进作用,对目前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并给出建议。

    作者:姚抒予;张雯;罗媛慧;张静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清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T1031C多态性位点及血清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120例,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两组 TNF-αT1031C多态的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LSA)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结果病例组TNF-αT1031C的C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TNF-αT1031C的各基因型与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无相关性(P>0.05)。 Logistic 回归校正性别、年龄、吸烟、血糖、血压等因素后, TNF-αT1031C的CC基因型脑梗死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3.671,95%CI:10.26~13.135,P=0.046)。病例组 TNF-α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TNF-αT1031C各基因型的血清TNF-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TNF-α基因 T1031C的CC基因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病风险,C等位基因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刘丹;张伟;孙洪英;董向力;王贵喜;贾璐;李新辉;张佳;杨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T2期肾细胞癌对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T2期肾细胞癌对免疫功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T2期肾细胞癌患者60例,其中32例行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列为观察组;28例行传统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免疫功能指标与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52±2.36)h、(3.25±0.5)d,明显短于对照组(21.25±3.25)h、(10.25±2.25)d,术中出血量为(112.46±14.82)ml,少于对照组的(130.85±17.96)ml(P<0.05)。②观察组术后第1、3天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第1、3天血清β-内啡肽(EP)、胰高血糖素、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老年T2期肾细胞癌微创优势显著,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功能。

    作者:王勇;平锋锋;宣枫;黄兴;周洪益;王志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吸烟对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归因分析

    目的:通过定量计算吸烟导致中老年人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疾病负担来评估中国2007年吸烟导致的累积健康危害。方法采用间接法,依据当地流行病学证据和国家生命登记数据计算癌症和COPD归因于吸烟的伤残调整寿命年( DALYs)。结果中国2007年因吸烟导致的中老年癌症和 COPD 死亡数为203922~234415人,并造成242万~279万年寿命损失,其中中老年男性死亡占28.6%,女性占3.8%,城市和农村无差异。2007年中国中老年人中归因于吸烟的癌症和COPD死亡率为21.2%。结论吸烟导致的癌症和COPD负担在中国非常严峻,影响到人群期望寿命,其造成严重的累积危害预示吸烟导致的健康问题在中国非常突出,控烟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徐刚;鄢艳兰;黄久玲;刘世炜;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紫杉醇和顺铂对KYSE150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紫杉醇和顺铂对KYSE150细胞增殖与凋亡。方法用划痕实验检测紫杉醇和顺铂对 KYSE150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MT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紫杉醇和顺铂对 KYSE150细胞中 Bax、Bcl-2和 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紫杉醇和顺铂明显抑制KYSE150细胞的增殖,降低其迁移能力( P<0.05),且两药有协同抑制作用。紫杉醇和顺铂降低 KYSE150细胞中 Bcl-2蛋白的表达,增强 Bax 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紫杉醇和顺铂对KYSE150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与Bax、Bcl-2和Caspase-3基因表达异常相关。

    作者:马永臻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屈曲假体与普通假体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中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高屈曲固定平台后稳定假体( NexGen-LPS-Flex)及普通固定平台后稳定假体( NexGen-LPS)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在该院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中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7例(85膝),其中高屈曲假体组(LPS-Flex组)33例(42个膝关节),普通固定平台后稳定假体组(LPS组)34例(43个膝关节)。术后1 w~5年随访,分别于术前、术后1 w及末次随访时测定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采用WOMAC健康调查表及KSS膝评分评估患者关节功能。结果术前、术后1 w及末次随访,两组KSS膝评分、WOMAC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除末次随访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KSS膝评分、WOMAC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改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6个月行膝关节X线检查,显示全部病例假体位置正常,力线良好,假体周围未见明显透亮带。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NexGen-LPS-Flex与NexGen-LPS相比,在改善患者疼痛、恢复行走功能以及手术并发症率方面无显著差别,但 LPS-FLEX 组膝关节屈曲功能优于LPS组。

    作者:王瀚仪;孙立;田晓滨;杨军阳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水平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0例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并根据心功能Killip分级、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和二尖瓣峰大流速值( E)/A峰大流速( A)将研究组患者分组,比较各组血清H-FABP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H-FABP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研究组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 Killip分级增加、LVEF降低和 LVEDd的增加,患者H-FABP水平明显升高(P<0.05);E/A≤1组患者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E/A>1组( 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H-FABP水平与 LVEF和 E/A呈负相关( P<0.05),与 LVEDd 呈正相关(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FABP水平明显增加,且早期显著升高;H-FABP水平随着Killip分级增加、LVEF降低和LVEDd的增加而明显升高,与E/A也有关。

    作者:涂芊茜;赵宁;徐淼;张莹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