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琦;蒋晓红;华飞;王龙;唐暎
目的:探讨药效、药动学优化导航系统( Smart Pilot)在老年患者全静脉麻醉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静脉麻醉行气管插管的择期肩关节镜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61~80岁)患者共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 T组)和药效、药动学优化导航系统组( S组),每组60例。术前均予静注咪达唑仑0.02 mg/kg。 T组予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浓度3~4 ng/ml,丙泊酚血浆效应室浓度2.5~3μg/ml;S组根据优化导航系统实时计算出来的镇痛镇静药相互作用曲线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和术中维持。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麻,缝皮前5 min停用所有全麻药物。记录时点:基础值(T1)、诱导后2 min(T2)、插管前1 min(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1 min(T5)、切皮时(T6)以及切皮30 min后至手术结束前30 min随机取间隔时间>20 min的三个时点(T7、T8、T9)。监测指标:BIS、镇痛/伤害性刺激平衡指数监测(ANI)、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诱导用量、诱导阶段平均血浆效应室浓度和总用药量和术中平均血浆效应室浓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 ETCO2)、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0.5 h视觉模拟评分( VAS)。于术前1 d、术后第1、2、7天清晨收集患者尿样测定甲醛浓度。术前1d及术后第7天行神经心理测试量表测试。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期间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组间比较各时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S组的苏醒及拔管时间明显少于T组( P<0.05)。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S组丙泊酚血浆效应室浓度小于T组( P<0.05),瑞芬太尼的血浆效应室浓度诱导时大于T组( P<0.05)。术中两组BIS无明显差异;S组ANI明显>T组( P<0.05)。术后两组间 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在术后1~2 d尿甲醛浓度比术前显著升高,术后第1天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第2天两组间尿甲醛浓度有统计学差异( P<0.05);术后第7天 T组甲醛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1)。心理测试评分T组的POCD发生率为32.1%,S组的发生率是13.6%。结论药效、药动学优化导航系统能够指导麻醉诱导及维持阶段的合理用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发生率。
作者:王晖;吴安石;岳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短期内胸腔内注射重组人p53腺病毒缓解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和毒副作用。方法纳入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Ⅰ组、Ⅱ组和Ⅲ组,均给予胸腔置管,反复引流并尽可能排净胸腔积液。Ⅰ组76例,胸腔内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1×1012VP;Ⅱ组82例,胸腔内注入顺铂30 mg/m2;Ⅲ组68例,注入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1×1012VP 72 h后注入顺铂30 mg/m2,1次/w,共注射4 w。结果Ⅰ组有效率(CR+PR)84.2%,Ⅱ组46.3%,Ⅲ组85.3%,Ⅰ组、Ⅱ组,Ⅲ组和Ⅱ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Ⅰ组和Ⅲ组间无明显差异( P>0.05);3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而Ⅰ组和Ⅲ组提高幅度明显优于Ⅱ组( P<0.05),Ⅰ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副作用方面,除发热外,食欲下降、白细胞下降Ⅰ组明显少于Ⅱ组和Ⅲ组( P<0.05)。结论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短期内注射入胸腔对于缓解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毒副作用较少,可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肺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新方法。
作者:赵凤芹;张佳;季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PPH)与外剥内扎术( Milligan-Morgan)对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115例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PPH组(59例)和 Milligan-Morgan组(56例)。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进行 Wexner便秘评分、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及肛门直肠测压。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 P>0.05)。 Wexner便秘评分两组之间及手术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 Cleveland Clinic 失禁评分、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肛管高压带长度术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 Cleveland Clinic失禁评分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升高(P<0.05),肛管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 Milligan-Morgan组较 PPH 组显著下降(P<0.05),肛管高压带长度Milligan-Morgan组较PPH组显著变短(P<0.05)。结论与Milligan-Morgan比较,PPH治疗老年环状混合痔患者对肛门功能影响更小,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叶辉;龚治林;周启昌;于杰;黄淑娟;郗昌磊;曹龙磊;钱群;江从庆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前睡眠潜伏期( SL)、总睡眠时间(TST)和觉醒次数(AT)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SL和 A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ST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L和A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S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非快眼动相(nREM)和快眼动相(REM)的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REM和REM(除S1期外)的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S1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治疗后 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汉水;童绥君;马祺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家庭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电子检索199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家庭肺康复对COPD患者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无法转换合并的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研究,包含464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家庭肺康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结论家庭肺康复与其他形式的肺康复相比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技能。
作者:刘增霞;刘虹;杜世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广东省基层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认知和愿望。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参加广东省家庭医生高峰论坛的基层医务人员175人进行不记名调查,回收有效率为93.14%。结果①对于基层首诊制的认同,93.3%调查对象赞成建立基层首诊制;②53.4%、52.8%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全科医生全面负责健康”、“方便就诊”,仅有5.5%的调查对象认为基层首诊的优势是“医保政策规定”。③所有对象都认为基层首诊制推行的主要障碍集中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门诊医保支持和国家对基层投入不足。④对于束缚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原因分析上,研究对象皆认为缺乏辅助检查设备、基药不能满足需求、缺乏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基层首诊制的推广建立在将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但以现有条件而言,距离推广基层首诊制还有一定现实差距。通过基层自我完善,自我巩固以及自我强化是实行基层首诊制的根本出路。
作者:欧伟麟;沈欢瑜;欧文森;王金明;吴文林;陈宝欣;张立威;王家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钠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炎性因子、心肌酶谱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老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状腺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血清炎性因子、心肌酶谱、甲状腺功能、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86%)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χ2=4.402,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3.024、2.480、5.353,均P<0.05);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1.776、5.987、13.210、4.204,均P<0.05);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明显高于对照组,促甲状腺素(TSH)明显低于对照组(t=6.733、2.935、2.674、11.350,均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钠有助于减轻老年甲减患者炎性反应,改善心肌酶紊乱,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史春静;周宏博;胡艳茹;马晓霞;吕士红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麦粒灸内关穴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非特异性应激的影响,探讨麦粒灸防治急性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K)、模型组(M)、麦粒灸1 d组(A)、麦粒灸2 d组(B)、麦粒灸3 d组(C)和麦粒灸5 d组(D)。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K 组:不做任何处理;M 组:不做任何干预,直接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麦粒灸各组灸内关穴,1次/d,6壮/次,分别连续灸1d、2 d、3d、5d,并于末次麦粒灸结束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后取血制备血清并分离心脏制备心脏切片行TTC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皮质醇(Cort)含量,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激酸肌酶同工酶(CK-MB)含量,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T)含量。结果与K组相比,麦粒灸各组造模前血清Cort水平均增高(P<0.01);M组、A组造模前血清 CK-MB、cTnT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造模前血清CK-Mb、cTnT均升高(P<0.05)。与K组相比,各组造模后血清Cort水平均增高(P<0.01),血清CK-MB 均升高(P<0.01),血清cTnT均升高(P<0.05)。与M组造模后相比,麦粒灸各组造模后血清 Cort水平均增高(P<0.05),A组造模后血清CK-MB、cTnT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C、D 组造模后血清 CK-MB、cTnT 均升高(P<0.05)。 A、B 两组心肌缺血面积比值与 M 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E组心肌缺血面积比值与B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麦粒灸内关穴预处理对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有效性,其机制与改变非特异性应激反应的程度有关。
作者:白桦;张宏如;卢圣锋;张皓然;顾一煌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 Hp )根除治疗在阿司匹林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具有长期阿司匹林服药史且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三联根除组(50例,予以PPI三联根治治疗)、四联根除组(50例,予以PPI四联根除治疗)、常规组(50例,口服洛赛克片),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3组的病理表现、Hp 转阴率、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3组病理类型、Hp阳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三联组、四联组的出血点、糜烂、水肿、充血等病理表现好转率、Hp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另外,四联组上述指标也显著优于三联组(P<0.05)。(2)治疗1个疗程后,3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四联组>三联组>常规组。(3)经比较,3组的不良反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四联组<三联组<常规组。结论 PPI四联Hp根除疗法可有效促进Hp转阴,并显著改善阿司匹林长期服用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病理症状,且副作用小,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作者:郭晓白;刘晖;孟君;王爱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CD133、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CD44、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及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五种肿瘤干细胞(CSC)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SCI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 NSCLC组织、33例癌旁组织、28例正常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 CD133、CD44、TROP-2、ABCG2及 p75NTR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NSCLC患者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0.00%、87.50%、50.00%、62.50%、68.7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6%、30.30%、15.15%、21.21%、12.12%;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6.43%、10.71%、21.43%、21.43%、21.43%,各指标在不同组织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 NSCLC 组织中的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的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CD133、TROP-2阳性率与 NSCIC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ABCG2及 p75NTR 阳性率与 NSCIC 患者年龄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NSCLC 组织中 CD133、CD44、TROP-2、ABCG2及p75NTR的表达水平异常,且均与NSCLC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作者:蔡传书;王培荣;黄雄;吕文龙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八珍汤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医体质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检查后,治疗组开始服用八珍汤,连续服用6 w。对照组不服用中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2、4、6周中医全身症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h的凝血功能情况,包括纤维蛋白原( Fg)、凝血酶原时间( 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的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引流量和隐形失血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第1、2、4周的中医全身症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h的Fg、PT及AP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3、7天的RBC、HB、引流量及隐形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八珍汤能够有效改善TKA患者术后中医全身症候,明显降低术后失血量,并且不增加术后手术切口出血量等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刘振峰;方锐;邓迎杰;艾力江?阿斯拉;梁志权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 EEN)对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肠外营养( PN)组38例,EEN组41例,添加益生菌的EEN( PEEN)组39例,于营养支持开始后1、3、7、14 d晨空腹抽血监测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观察预后情况,比较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天数、2 w撤机率及机械通气时间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 PEEN组白细胞计数在营养第7、14天显著低于EEN组及PN组(P<0.05),CRP在14 d显著低于EEN组及PN组(P<0.05),PCT在营养第7、14天显著低于EEN组及PN组(P<0.05),PEEN与EEN组总感染率明显低于PN组(P<0.05),PEEN组机械通气时间,2 w撤机率明显低于 EEN组及PN组( P<0.05)。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在EEN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有利于减低感染的发病率,改善预后。
作者:葸英博;程青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基质相互作用分子(STIM)1在红藻氨酸(KA)致癫大鼠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雄性 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组、癫痫组,治疗组1(地西泮治疗组),治疗组2(地西泮+依达拉奉治疗组)。癫痫组在大鼠右侧海马以每公斤体重注射1.5μg/μl KA,PBS组采取同样的方法在相同部位注入等量PBS,治疗组1在癫痫模型成立后给予10 mg/kg地西泮终止癫痫,治疗组2在治疗组1的基础上1 h后再给予依达拉奉30 mg,12 h一次,正常组不注射任何药物。结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癫痫组STIM1的表达密度显著高于PBS组及正常组( P<0.05),治疗组较正常组、PBS组及癫痫组表达增高( P<0.05)。治疗组1较治疗组2表达增高( P<0.05)。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酯胺凝胶( SDS-PAGE)分析显示STIM1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46 kD,并且发现其在癫痫组的表达较正常组及PBS组增加,治疗组较癫痫组相比降低,所得结果与激光共聚焦的结果相一致( P<0.05)。结论 STIM1表达增加对大鼠癫痫后海马的神经元损伤具有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臧兆萍;李志茹;刘忠锦;杨晓华;高巍巍;齐宝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及相关性。方法老年血液透析患者15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社会支持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 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并分析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躯体角色、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情绪角色、心理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与社会支持总评分呈正相关( P<0.05)。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较低,且相互呈正相关关系,应给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留平;李梦婷;谢庆磊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高校离退休老年人是同龄人中具有较高思想和经济独立的群体,且子女大部分在远离父母的地方工作,故其空巢率更高,有的高校甚至达80%〔1〕。高校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以北京市高校为例,离休干部中有25.3%的人检出抑郁症状,而社会支持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2〕。本研究旨在观察湖南高校离退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212名离退休老年人,其纳入主要标准:(1)长沙市内高校离退休教师(年龄≥60岁),工勤人员除外;(2)没有与子女同住,也没有居住在同一城市;(3)退休后仍居住在工作单位所在城市;(4)愿意接受调查者。共发出220份问卷,收回212份。其中男94人,女118人,年龄60~90岁。
作者:罗汝珍;卢捷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降钙素原( PCT)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不伴感染的急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血清PCT水平分为PCT增高组(>0.05 ng/ml)和PCT正常组(≤0.05 ng/ml),分别观察两组24 h及48 h PCT水平和患者的出血量。结果 PCT增高组22例,正常组28例,入院24 h和入院48 h两个时刻PCT水平增高组分别为(0.078±0.032)、(0.076±0.031)ng/ml,正常组分别为(0.045±0.016)、(0.043±0.014)ng/ml,组间差异显著(均P<0.01)。将基底节区脑出血分为 A组10 ml以下出血组,B 组10~20 ml 出血组及C组20~30 ml出血组,在入院24 h和入院48 h PCT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伴感染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时间内PCT水平虽然升高,但数值往往<0.1 ng/ml,和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可以将PCT作为鉴别急性脑出血是否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建;马琳;孙艳军;李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养老院护理员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方法2014年2~5月,按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辽宁省有代表性的3个城市的300所养老院工作半年以上75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员年龄≥50岁的心理资本得分高于其他组( 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依次为:学历(β=-0.201)、工作满意度(β=0.175)、组织支持感(β=0.137)、护理员与老年人的关系(β=-0.115)和外在付出(β=0.091)。结论职业紧张、工作倦怠、组织支持感和工作满意度对养老护理员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
作者:金永浩;张延英;张会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胰腺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HIFU+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23例和单纯化疗组(吉西他滨+奥沙利铂)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临床收益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客观疗效:两组治疗后 CR均为0.00%,其中联合治疗组 PR 为47.8%,SD 为30.4%,PD 为21.7%, DCR为78.2%;单纯化疗组PR为22.7%,SD为27.3%,PD为50.0%,DCR为50.0%,联合治疗组的DC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 P<0.05)。(2)临床受益率:联合治疗组中有阳性反应者18例,CBR阳性率为78.3%,单纯化疗组中阳性反应者10例,CBR阳性率为45.5%,联合治疗组的CBR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3)肿瘤标志物浓度: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血清CEA水平于治疗前、3、6个月时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CA199水平3、6个月时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同期单纯化疗组( P<0.05),单纯化疗组血清CA199水平于3、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远期疗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73.9%,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63.6%,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截止随访至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出现8例疾病进展,单纯化疗组11例疾病进展,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可提高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未见增加副作用。
作者:刘瑞琦;杜敏娟;徐晓光;曹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微小RNA-31(MicroRNA-31)在肝癌中的肿瘤抑制作用和影响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病情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健康组,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MicroRNA-31表达情况。肝癌手术患者留取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细胞转染,实施平板克隆形成实验。选取健康裸鼠,在无菌条件正常饮食下,将转染肝癌组织经皮下注射置入裸鼠,3 w后处死,取出肿瘤组织,测量体积。同时开展Western印迹,采用实时荧光RNA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观察。结果感染HBV后,细胞MicroRNA-31存在高表达情况,肝癌组患者组织核细胞MicroRNA-31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 P<0.05)。平板克隆实验测定,转染MicroRNA-31的肿瘤细胞克隆数增殖减少50%(P<0.05)。体外成瘤实验,转染MicroRNA-31后的肝癌细胞成瘤能力下降,而且肿瘤体积缩小。 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转染后,LATS2表达水平提高1.5倍,PPP2R2A表达无明显变化,转染 LATS2siRNA细胞中 LATS2表达显著下降( P<0.05)。 MicroRNA-31表达与LATS2呈现负相关( 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显示,肝癌组织中LATS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结论肝癌组织中MicroRNA-31可能通过调节LATS2抑制肿瘤增殖,MicroRNA有望成为分子指标靶向药物。
作者:木兰;托娅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