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痴呆患者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的水平及意义

刘玲;罗高权;刘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血糖, 血脂, 炎症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血浆血糖、血脂、血压及炎症因子等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老年痴呆患者62例,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进行痴呆筛选,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组(n=30)和血管性痴呆(VD)组(n=34),选择同期住院无智力障碍的老年人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测定各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AD组、VD组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D组、VD组FPG、HbA1c、SBP、TC、TG、LDL-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 水平明显降低(P<0.05);各组DBP、尿酸(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VD组CRP、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VD组CRP、IL-6水平明显高于AD组( 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存在血糖、血脂代谢异常,同时也存在炎症反应,合理调节血糖、血脂,是预防老年痴呆的有效措施。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族型帕金森病α-突触核蛋白突变体寡聚化对神经元毒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家族型帕金森病(PD)α-突触核蛋白(α-Syn)突变体 A53T和 A30P聚集体对大鼠原代神经元的神经毒性。方法取大鼠前脑皮质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体外孵育的α-Syn聚集体。培养14 d后,MTT法和神经元流式细胞术观察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染色后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聚集体的分布。硫磺素S染色观察细胞内包涵体的形成。结果加入α-Syn聚集体各组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加入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的原代神经元细胞活力下降较野生型α-Syn聚集体显著(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在1~14 d内随培养时间而增加(P<0.05);在1~10μmol/L浓度范围内,随浓度的增加而毒性增加(P<0.05)。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可以进入原代神经元内,并可在细胞内聚集而形成硫磺素S染色阳性的斑块。结论家族型α-Syn突变体A53T和A30P聚集体对原代神经元具有神经毒性,此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这一现象对阐明家族型P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鹏;历春;王海鹏;盖晓东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减压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减压疗法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表达水平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318例以高血压就诊的老年患者。使用Morisky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体检健康人群168例为健康对照组,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减压疗法前后及健康对照组血清CTGF表达水平。结果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一般与服药种类和患病年限呈负相关( P<0.05);与非医保患者相比,医保患者的依从性明显较高( P<0.05);此外,经济条件较好患者及城市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经济条件较差及非城市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服药依从性一般与服药种类和患病年限呈负相关,回归方程 Y=-1.07X+2.387,R2=8.27, P=0.002。高血压患者血清CT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使用减压疗法治疗后,血清CTGF水平明显减低( P<0.05),但血清 CTGF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依从性好308例,依从性差10例,较治疗前(依从性好257例,依从性差61例)明显改善(χ2=41.24,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CTGF水平比血压正常者明显增高,减压治疗后,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清CTGF水平,且服药依从性增加。随着患病年限加长,服药种类增多,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逐渐减弱。通过有效措施提供医疗保险覆盖率,可以增加经济条件较差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施小花;孙晓光;于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MCP-1与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CP)-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膀胱癌患者保存完好的癌组织石蜡标本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5例在医院接受前列腺增生电切手术时同时切取的少量膀胱黏膜标本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MCP-1与VEGF的阳性表达情况,另通过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检测两组组织中 MCP-1与 VEGF 表达,分析MCP-1、VEGF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分级的关系及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MCP-1与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1.43%、85.71%,均明显高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11.43%、20.00%,P<0.05);MCP-1与 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分别高于在正常膀胱组织( P<0.05);MCP-1及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分级及病理分级有关(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膀胱癌组织中 MCP-1的表达与 VEGF 呈正相关,同时MCP-1及VEGF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均呈正相关。结论 MCP-1及VEGF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临床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同时二者呈正相关联系并共同参与膀胱癌病情进展。

    作者:卢炳新;孙二琳;王丽宁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中晚期胰腺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HIFU+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23例和单纯化疗组(吉西他滨+奥沙利铂)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临床收益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1)客观疗效:两组治疗后 CR均为0.00%,其中联合治疗组 PR 为47.8%,SD 为30.4%,PD 为21.7%, DCR为78.2%;单纯化疗组PR为22.7%,SD为27.3%,PD为50.0%,DCR为50.0%,联合治疗组的DC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 P<0.05)。(2)临床受益率:联合治疗组中有阳性反应者18例,CBR阳性率为78.3%,单纯化疗组中阳性反应者10例,CBR阳性率为45.5%,联合治疗组的CBR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3)肿瘤标志物浓度: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血清CEA水平于治疗前、3、6个月时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CA199水平3、6个月时明显低于治疗前以及同期单纯化疗组( P<0.05),单纯化疗组血清CA199水平于3、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远期疗效: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1.6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73.9%,单纯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6个月生存率为63.6%,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截止随访至12个月时,联合治疗组出现8例疾病进展,单纯化疗组11例疾病进展,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联合吉西他滨及奥沙利铂可提高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未见增加副作用。

    作者:刘瑞琦;杜敏娟;徐晓光;曹宏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KD患者712例,研究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超声心动图在CKD患者CVD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12例CKD患者中CKD 1~5期的占比分别为14.19%(101/712)、16.71%(119/712)、22.19%(158/712)、14.47%(103/712)与32.44%(231/712);随患者病情进展,其年龄、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 eGFR)显著下降( P<0.05);CKD 1~5期患者 CVD 的发生率分别为5.94%(6/101)、17.65%(21/119)、26.58%(42/158)、32.04%(33/103)与9.78%(115/231);CKD 患者 CVD 中冠状动脉疾病(CAD)、左心室肥厚( LVH)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总发生率分别为8.15%、23.31%、11.24%;随CKD患者病情进展,胸部 X线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出CKD、CVD、CAD、LVH、CHF的阳性率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分期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率均显著高于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P<0.05)。结论 CVD在CKD1期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其发生率逐渐上升,超声心动图检查作为CKD与CVD的筛查指标可用于各期CKD及CKD患者CVD的早期筛查。

    作者:刘海宁;罗朋立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静脉及外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防治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的疗效

    目的:探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PFH)静脉给药及外用防治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135例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患者,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分为Ⅰ组(54例)和Ⅱ组(81例)。Ⅰ组放疗开始时静脉输注PFH,Ⅱ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观察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首次出现的时间,按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标准分级,记录盆腔放疗15次时两组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情况。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将Ⅱ组盆腔放疗15次时出现黏膜损伤的65例患者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A组阴道外用PFH,B组阴道外用碘伏,用药1 w后按RGOT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标准分级,分级较阴道外用之前降低为有效,反之则无效。结果Ⅰ组患者首次出现急性放射性黏膜损伤的平均放疗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01),1级放射性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01),2级及其以上黏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Ⅱ组(P<0.001)。 A组阴道外用药治疗后的有效例数明显高于B组( P=0.002)。结论 PFH静脉给药及阴道外用防治急性放射性阴道黏膜损伤的疗效显著。

    作者:孙磊;于雷;邱玲;马岩;贾晓晶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宁波市镇海区独居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困境

    杨宗传〔1〕的“有益论”认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应包含一切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各项活动,具体为一般老年人能参加的家庭范围内的娱乐文化活动,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能参加的社会文化活动、社会人际交往活动和旅游活动,有一定专长的老年人能参加的社会经济发展活动。而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第七章第六十八条也鼓励老年人参加传授文化和科技知识,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参加志愿活动,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协调民间纠纷等活动〔2〕。对于独居老年人来说,多参与社会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其抑郁程度。例如,去公园等场所跳舞健身不仅可以与他人接触,还可以锻炼身体,身体状况的提升又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维护〔3〕。目前我国老年人主要参与一些自发的、较少受场地和条件限制的活动,如看电视、听广播、散步等,一些能够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和更大参与性的活动内容还很少。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城乡、社会保障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文化活动设施等因素对老年人活动参与有显著影响〔4〕。本研究旨在探讨独居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作者:徐杰;刘云瑞;徐烨;张林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CIK维持治疗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7及上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CIK维持治疗对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7及上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 EG-F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证实Ⅲα~Ⅳ期NSCLC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9例化疗后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39例在化疗后予以CIK维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间生存质量、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水平,同时测量两组MMP-7及EGFR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MP-7及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30.77%、17.95%)低于对照组(53.85%、38.46%)(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2、IL-12和干扰素(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及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CIK维持治疗能降低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组织MMP-7及EGFR蛋白表达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效果显著。

    作者:曹宏;牛犁;余方;刘欢;杨桂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氧化应激、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氧化应激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 Sirt)1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陈汤加味20、10、5 g/kg剂量组,10只/组。香烟烟熏加脂多糖制备COPD动物模型,造模30 d。第31天起,对正常组、模型组灌胃( ig)生理盐水10 ml/kg,3个二陈汤加味组分别以20、10、5 g/kg剂量ig,连续14 d。检测肺功能、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浓度,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光镜观察炎细胞及肺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匀浆中SOD和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增高(均P<0.01),模型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BALF中炎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GSH-Px和SOD活性均显著增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二陈汤加味10、20 g/kg剂量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irt1 mRNA表达,Sirt1含量及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 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其可能通过增加SOD和GSH-Px活性,减少MDA生成,增强 Sirt1基因的表达,提高Sirt1活性,发挥抗氧化损伤而保护肺的结构与功能。

    作者:陈四清;谢文英;尚立芝;季书;潘晓丽;刘坦;胡文豪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

    目的: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54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血液透析治疗),共治疗8 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缓解率及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 PTH)、血磷、血钙、血肌酐、血白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8 w后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总的皮肤瘙痒缓解率为73.3%(22/30),显著高于对照组〔20.8%(5/24),P<0.01〕;治疗8 w 后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血清β2-MG、P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磷、血钙、血肌酐、血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组血清β2-MG、PT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在对照组中其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组合型人工肾可以有效地清除血浆中β2-MG、PTH等中大分子毒素,是治疗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陈吉林;王金玲;谢华;杨宁;王可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行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给予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0.5 mg/kg及地佐辛0.05 mg/kg,对照1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2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3组静脉注射与观察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监测四组患者术后4、6、12、24 h脉搏氧饱和度( SpO2)、呼吸频率( RR),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Ramas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统计四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术后4~24 h SpO2、RR水平及Ramasy评分稳定,不同时间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24 h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其他三组,且对照1组、对照2组均优于对照3组(P<0.05)。术后四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观察组、对照1组及对照3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2组( 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显著缓解宫颈癌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陈秀莺;管锦生;陈小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跳跃式Centerpiece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在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及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颈后路C3~C7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获得完整随访的老年患者52侧,其中男44例,女8例;年龄60~79岁,平均(68.3±5.9)岁。术前、术后1 w及6个月行日本矫形协会(JOA)评分;手术前后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以评价术前与术后6个月颈椎Cobb角、术前与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大小( CT横断面上测量),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在术后1 w及术后6个月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及门轴骨愈合情况。结果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8~29个月,平均16个月,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前 JOA评分为(9.7±2.5)分,术后1 w为(13.2±1.6)分,改善率为(51.5±15.7)%。术前颈椎Cobb角与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全节段椎管矢状径较术前显著扩大(P<0.01),钛板固定节段和非固定节段的椎管矢状径大小在术后6个月较术后1 w略有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见门轴均达骨性愈合,而MRI见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基本解除。结论颈后路单开门跳跃式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老年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一种简单、安全且相对经济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杨建成;陈维善;钱胜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α1抗胰蛋白酶治疗皮肤光老化的作用及对抗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α1抗胰蛋白酶( AAT)对豚鼠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作用并检测皮肤组织中抗氧化物的变化。方法60只健康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组(SC)、预防治疗组(Pre)和模型组(MC),建立光老化模型,Pre组造模同时给予 AAT预防治疗。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 SC组相比,MC组皮肤组织中MDA 含量明显增多,GSH-Px、SOD 活力及Hyp含量降低(P<0.05);与MC组相比,AAT治疗后MDA减少,GSH-Px、SOD活力及Hyp含量增加( P<0.05)。结论 AAT可延缓和治疗豚鼠皮肤光老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老化皮肤组织中抗氧化物含量并抑制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作者:秦铮;张桂云;刘腾飞;杨文娟;姚春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现状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人口数量和人口比率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综述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障制度现状,总结制度中的不足及缺陷,并探讨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作者:许霞;王桂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高龄老人血压变化的特点

    目的:观察高龄老年人血压变化特点。方法抽取100例≥80岁高龄老年人进行健康问卷调查、诊室和动态血压监测及常规生化检测等。按照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推荐诊断标准分析老年人血压状况。结果高龄老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占78%(78/100),居于首位,其中新发现高血压患者人数占38.5%(30/78)。白大衣性高血压11例(11%),隐蔽性高血压31例(31%)。隐蔽性高血压组与持续性高血压组的24 h动态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均高于血压正常组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组,而夜间血压下降率低于血压正常组和白大衣性高血压组(均 P<0.05),隐蔽性高血压组收缩压、脉压和收缩压负荷低于持续性高血压组(均P<0.05);白大衣性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0.05)。72例(72%)高龄老年人夜间血压升高,78例(78%)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曲线模式。结论高血压在高龄老年人中的患病居于首位,而夜间血压升高和非杓型节律模式是高龄高血压的特点。

    作者:闫志晖;王敏;李传松;陈宇;李慧颖;付越榕;赵子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平消胶囊辅助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平消胶囊辅助治疗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 (1980~2013.9)、Wiley Online Library (1990~2013.9)、Elsevier(1990~2013.9)、CNKI(1990~2013.9)、VIP(1990~2013.9)和WanFang Data(1990~2013.9),全面收集平消胶囊治疗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9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合格文献,共1922例病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平消胶囊与对照组比较,平消胶囊能有效提高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OR=1.82,95%CI(1.50,2.20),P<0.00001〕;提高患者完全缓解率〔OR=1.90,95%CI(1.37,2.62), P=0.0001〕;提高患者部分缓解率〔OR=1.45,95%CI(1.19,1.76),P=0.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平消胶囊组随访1年和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OR=1.54,95%CI(1.04,2.27),P=0.03;随访2年:OR=2.04,95%CI(1.27,3.28),P=0.003〕;但随访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OR=1.37,95%CI(0.56,3.37),P=0.49〕。平消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消胶囊是辅助治疗肺癌的有效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郑海伦;曾林淼;肖建宏;彭锦芸;吴东梅;潘炜飘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他汀组和联合组。连续治疗12 w后,检测干预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 FPG)、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胱抑素 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治疗后两组的总辅酶Q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 TC、TG、LDL-C、CysC、β2-MG 显著下降,HDL-C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患者HbA1c、FPG显著下降(P<0.05),他汀组无显著差别。治疗前后比较,联合组HbA1c、FPG、TC、TG、LDL-C、β2-MG优于他汀组(P<0.05)。给药后与联合组比较,他汀组总辅酶Q10、SOD均显著下降,MDA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比阿托伐他汀单独使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更加有效,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作者:史荣;李金蝶;冯飞;董健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Ovid、CNKI、VIP、CBM、万方等数据库内有关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简称联合用药,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或单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年限为2000年1月至2014年7月,对纳入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其中33篇为中文,2篇为英文,合计2847例患者。 Meta分析显示,联合用药对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除尚不能确定联合用药在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优于单用噻托溴铵外,在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 PaO2)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也优于单用噻托溴铵。联合用药并没有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没有加重不良反应的损害程度。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丙酸氟替卡松)联用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 COPD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何芳;张霄;陈赫军;平泽;解立刚;孙红爽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老年肺癌住院患者应对方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住院期间的应对方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研发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核心卷(QLQ-C30)中文版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17例老年住院肺癌患者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老年肺癌患者住院期间总体健康状况得分为(56.34±15.68)分;患者多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P<0.05);肺癌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与屈服应对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并对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影响。

    作者:邵淑红;周彤彤;陈旭芳;王丽萍;李尊岭 刊期: 2016年第23期

  • 雄激素受体表达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表达与老年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CerBb-2等标记物间的相关性。方法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34例的乳腺癌病理组织进行免疫组染色测定雄激素受体、ER、PR、CerBb-2的表达情况,并依据患者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雄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病理组织内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0.4%,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ER、PR、CerBb-2有相关关系( P<0.05)。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率与肿瘤体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可以将雄激素受体作为老年乳腺癌临床分期、肿瘤转移、组织学分级的重要检验学指标,有助于提高标志物检查的准确率。

    作者:屈海鸥;李小雷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