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芩素对 SCC15口腔癌细胞增殖和 Caspase-3活性的影响

翟越;赵海丰

关键词:黄芩素, SCC15 细胞, 增殖, Caspase-3 活性, 细胞周期
摘要:目的:探讨黄芩素( BAI)对人口腔癌细胞株 SCC15增殖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 BAI 在不同浓度(终浓度的50、100、200μg /ml)不同作用时间(0、12、24、36、48、60、72 h)条件下对 SCC15口腔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检测 Caspase-3活性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BAI 在体外对 SCC15细胞株具有直接抑制增殖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 SCC15细胞的 IC50是153.20μg /ml。不同浓度 BAI 处理细胞后,SCC15细胞被阻止于 G0/G1期,抑制 SCC15细胞分裂而降低其增殖能力。结论 BAI 可对人 SCC15口腔癌细胞株的凋亡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促凋亡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BAI 体外具有增加 HeLa 细胞 Caspase-3活性的作用,能明显上调 SCC15细胞中 Caspase-3活性,且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芩素对 SCC15口腔癌细胞增殖和 Caspase-3活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芩素( BAI)对人口腔癌细胞株 SCC15增殖和半胱氨酸蛋白酶( 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 BAI 在不同浓度(终浓度的50、100、200μg /ml)不同作用时间(0、12、24、36、48、60、72 h)条件下对 SCC15口腔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比色法检测 Caspase-3活性的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BAI 在体外对 SCC15细胞株具有直接抑制增殖作用,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 SCC15细胞的 IC50是153.20μg /ml。不同浓度 BAI 处理细胞后,SCC15细胞被阻止于 G0/G1期,抑制 SCC15细胞分裂而降低其增殖能力。结论 BAI 可对人 SCC15口腔癌细胞株的凋亡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促凋亡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BAI 体外具有增加 HeLa 细胞 Caspase-3活性的作用,能明显上调 SCC15细胞中 Caspase-3活性,且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

    作者:翟越;赵海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凉血通瘀方对脑缺血大鼠血液系统及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血液系统及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插线阻断大鼠脑中动脉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观察凉血通瘀方低、中、高剂量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评分、脑梗死率,血浆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β血小板球蛋白( TG)、血小板因子(PF)4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凉血通瘀方中、高剂量能减轻模型大鼠脑损伤;延长血浆 APTT、PT、TT,降低血浆中 FIB 含量;增加血清中 t-PA 含量,降低血清中PAI-1、β-TG、PF4含量。结论凉血通瘀方能改善脑缺血大鼠凝血-抗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减轻缺血引起的脑损伤。

    作者:蒋宝平;田磊;许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12例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组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并且常伴有多系统的损害,容易导致误诊误治〔1〕。本文分析我院12例老年 ANCA 相关性血管炎患者,更深入认识 ANCA 相关性血管炎所致全身多系统损害,从而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朱士彦;刘双信;罗承志;程卓;陈剑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机制研究进展

    神经退行性疾病(ND)是由神经元及(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1,2〕,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以致功能障碍。 ND 病理改变有两种:一是细胞凋亡引起的大量神经细胞丢失;二是神经系统没有明显的神经元数量减少,但神经元出现结构和功能进行性退行性变性〔3〕。目前这些复杂疾病的病因仍未明确阐明。

    作者:曾纪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抗内皮细胞抗体检测对老年 ANCA 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检测对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病情活动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56例老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采集固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抗原,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 AECA,比较两组患者 AECA 阳性率的差异,分析 AASV 患者 AECA 与临床病情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 AASV 患者中的血清 AECA 阳性率比较发现,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血清 AECA 阳性率明显高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P<0.05),AASV 病情活动期血清 AECA 阳性率、血清 AECA 和血沉(ESR)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情缓解期( P<0.05),且 AECA 阳性组 BVAS 分值和 ESR 水平明显高于 AECA 阴性组患者(P<0.05)。结论抗内皮细胞抗体在 AASV 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活动程度预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蒋茵;唐开奖;宋星慧;覃玉花;韦阳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

    幽门螺杆菌(Hp)自发现至今已有30余年,全球人口感染率高达50%〔1〕,且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血管硬化以及全身免疫功能衰退,致使胃黏膜上皮腺体萎缩、血供减少、对细菌清除率下降,导致 Hp 感染率高。 Hp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胃癌的发生及进展密切相关。由于诸多原因尤其是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Hp 根除成功率逐年下降,现就老年患者 Hp 根除治疗失败原因作一综述。

    作者:刘立坤;程洪晶;白焕焕;孟祥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MI)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 MI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和大、中、小强度运动组。运动组进行3次/w 有氧运动,共12 w。于试验前后检测四组患者的心率恢复(HR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试验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试验后各组患者 NT-proBNP 均有明显下降(P 均<0.05);HRR 均有改善(P<0.05)。 LVEF 在小、中强度运动组较试验前改善( P<0.05),而对照组和大强度运动组 LVEF 较12 w 前无改善(P>均0.05)。 NT-proBNP 以中强度运动组下降幅度明显;HRR 改善程度以中、小强度运动组明显,而大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LVEF 仍以中强度运动组改善程度明显,而小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运动组的焦虑评分均有下降(P 均<0.05),而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变化(t =0.56,P>0.05)。各组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焦虑下降比例以小、中强度运动组多,而两组之间无差异;抑郁下降比例以小、中强度运动组多,而两组之间无差异。中度运动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结论有氧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 MI 患者心功能,小、中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

    作者:曹明英;姚朱华;周馨;郑权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FTY720对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及 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 FTY720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及 Bax /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FTY720作用人乳腺癌细胞29 h,观察细胞形态,应用 Western 印迹检测细胞 Bax /Bcl-2基因表达;FTY720作用人乳腺癌细胞48 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结果镜下可见 FTY720作用组细胞生长不良;MTT 法检测到该细胞的增殖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当FTY720浓度为6400 ng /ml 时,体外培养 MCF-7细胞抑制率为62.0%,抑制率呈浓度依赖性(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显示,FTY720可将该细胞周期阻滞于 G1期,细胞凋亡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Western 印迹法检测分析显示,实验组细胞中 Bax /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一定浓度的 FTY720可抑制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诱导其发生凋亡,激活细胞凋亡基因 Bax、抑制原癌基因 Bcl-2表达。

    作者:张淑芳;方芳;李琼书;靳丹虹;台桂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术式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创伤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创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该院行病灶切除手术的228例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根治切除组(根治组)162例及姑息性切除组(姑息组)66例,并根据胃癌根治程度及胃切除方式进一步划分亚组。评价患者术后创伤,对两组患者随访6~7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根治组患者术中输血量少于姑息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端胃切除中,根治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姑息组( 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全胃切除中,两组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随切除范围的增加,根治术组输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显著增加( P<0.05)。根治组术后1、3、5年生存率高于姑息组(P<0.05)。结论与姑息治疗相比,胃癌根治手术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创伤,且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限。随切除范围的增加,根治术患者创伤程度显著增加,因此应严格扩大根治术适应证。

    作者:乔文辉;杨磊;李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肝内胆管结石老年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非规则性肝部切除术,观察组接受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优良率(95.65%)高于对照组(76.09%)(P<0.01)。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率、复发率及结石残留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规则性肝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和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外科术式。

    作者:冯明明;周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KP与PVP联合维生素D3、钙剂治疗老年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维生素 D3(VD3)、钙剂(Ca)治疗老年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76例新发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KP 组82例,采用 PKP 治疗,PVP+VC+Ca 组94例,采用 PVP 联合服用 VD3和 Ca 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疗效、受压锥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 角)和后凸畸形矫正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KP 组的治愈率(84.15%)高于 PVP+VC+Ca 组(8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PKP 组术后显著低于 PVP+VC+Ca组,后凸畸形矫正率显著高于 PVP+VC+Ca 组(P<0.05);PKP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6%)显著低于 PVP+VC+Ca 组(11.70%)(P<0.05)。结论使用 PVP 联合 VD3、Ca 和 PKP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安全有效,但 PKP 组在并发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孙宏岗;周瑜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层 CT 多平面重组在寰枢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寰枢椎解剖结构复杂,普通 X 线平片常常难以达到诊断的目的,常规 CT 诊断寰枢椎损伤也有一定难度。多层 CT 多平面重组(MPR)图像直接用于诊断的前提是图像质量及诊断符合率不低于直接扫描图像。本研究在多层 CT 扫描的基础上,利用多向调整 MPR 获得轴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寰枢关节断层图像,使寰枢椎成像更加清晰,为临床判断寰枢椎骨折部位、程度以及是否伴有脱位等提供重要信息。笔者旨在探讨多层螺旋 CT(MSCT)后处理技术在寰枢椎骨折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翟美玲;叶薇;钱占华;王予生;白荣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孔电视胸腔镜治疗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

    老年自发性气胸多继发于胸膜或肺部病变〔1〕。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多不典型〔2〕。电视腹腔镜(VATS)已经作为新的微创技术广泛应用于胸外科治疗。但传统3孔 VATS 手术中易出现出血及损伤神经,对创伤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3〕。因此探索出一种适用于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低创伤性术式对于提高治疗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选取本院老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分组采用单孔 VATS 及传统3孔 VATS 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作者:蒋清;曾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叔丁基过氧化氢体外诱导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衰老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用不同时间后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GMC)衰老指标的影响,探讨 t-BHP 在HGMC 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10、30、50、100μmol /L tBHP 刺激细胞,每天刺激1 h,连续5 d,刺激结束后48 h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形态改变确定 t-BHP 诱导 HGMC 衰老的佳浓度。结果30μmol /L tBHP 刺激HGMC,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后可抑制 HGMC 增殖,且84%的 HGMC SAβ-gal 染色阳性,90%HGMC 进入 G0~G1期;光镜表现细胞体积增大、胞体扁平、胞质颗粒增多;电镜下细胞核膜内陷,染色质凝集、边集,细胞质空泡增多,出现髓样溶酶体。结论30μmol /L tBHP 刺激 HGMC 后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可作为诱导 HGMC 发生衰老的刺激因素。

    作者:周红丽;魏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对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呼吸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07例重症 VAP 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先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照组再给予常规灌洗吸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呼吸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8%,显高于对照组的89.83(P<0.05);两组灌洗后的呼吸力学参数水平较灌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白细胞计数、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肺部感染评分(CPI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 VAP 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恢复患者呼吸功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林辉;林建东;廖秀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菌性肝脓肿76例

    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潜在的可致死的临床疾病,即使在治疗的情况下,也会有4%~6%的死亡率〔1〕。肝脓肿的病因主要是细菌入侵,东方与西方肝脓肿入侵的细菌不同〔2〕,在东方引起肝脓肿的主要原因尚不明确,在西方主要与胆道感染及恶性肿瘤有关〔3〕。本研究对近6年来我院收治的脓肿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周涛;高涵;许景伟;陈宏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温针灸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用温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针刺电针、药物、康复训练及声光电磁等物理治疗,对照组把温针灸改为普通针刺,其他疗法同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2组的疗效比较两组基本功能、神经电生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并于3个月以后随访,以了解愈后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基本功能疗效的比较:试验组优良率(80.0%)、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90.0%,P<0.05);神经电生理评定疗效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80%,P<0.05);肌电图的变化:试验组治愈20例(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1例,36.7%,P<0.05);与对照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的改善:两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 NCV、SCV 提高明显(P<0.05);随访结果:试验组30例无复发,对照组3例有复发。结论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功能优于普通针灸治疗,能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且治愈率高,复发率低。

    作者:谢素春;李俊青;王艳君;赵振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及其关联因素。方法采集门诊就诊的老年主观性耳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听力学检测,分析耳鸣临床特征及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男女比例相当。单耳发病明显低于双耳,左耳与右耳无明显差异。耳鸣与听力损失显著相关。耳鸣的匹配音调与听力损失的性质相关。失代偿耳鸣患病率为11.3%,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主观性耳鸣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加强防治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唐智;李玉兰;陈勇明;王继群;涂智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ATP 敏感钾通道在丹参酮ⅡA 对抗高糖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 ATP 敏感钾通道(KATP)在丹参酮ⅡA(TSA)对抗高糖诱导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检测高糖诱导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以及血管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 KATP抑制剂格列本脲(Gly)对 TSA 的作用。结果高糖显著降低了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TSA 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了高糖诱导的损伤。高糖显著降低了血管组织中 NO 含量和 SOD 活性而增加了 MDA 含量,TSA 逆转了高糖的作用,而 Gly 部分取消了 TSA 的作用。结论 TSA 能对抗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 TSA 增加 NO 的释放,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Gly 能部分地阻断 TSA 的这种保护作用。

    作者:胡海燕;李跃艳;李春霞;李兴;陈梦华;周寿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复方“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细胞株 MCF-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肾固冲汤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和抗癌分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细胞株( MCF)-7细胞利用 MTT 法观察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 MCF-7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益肾固冲汤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都具有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人乳腺癌细胞 MCF-7细胞经过不同浓度的益肾固冲汤处理24、48、72 h 后,各组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凋亡,且凋亡率随着计量的增加、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益肾固冲汤在40μg /ml 量、作用72 h时具有统计学差异,细胞凋亡率高,达17.9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率随作用时间延长在逐渐减少,G2/M 期的细胞比率随作用时间延长在逐渐增加,细胞生长周期较明显停滞在 G2/M 期,具有明显时间依赖性。结论益肾固冲汤可以抑制人乳腺癌 MCF-7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细胞的增殖抑制与诱导凋亡作用与 G2/M 期有关。

    作者:白羽;臧学丽;张超;崔桂花;李文亮;薛莹雪;肖萧;徐广宇;闫魏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