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艳;罗雪梅;杜建林;陈世莲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DH)对阿霉素(ADR)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 ADR 建立大鼠心肌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DH 组、ADR 组、DH +ADR 组,各10只。观察大鼠生理状况,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及丙二醛( MDA)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ADR 组相比,DH 预处理能显著改善 ADR 所致的体重下降,降低 LDH、CK 的活性和 MDA 的含量,增强 SOD、CAT 和 GSH-Px 的活性。线粒体膜电位数据显示,与 ADR 组相比,DH 显著增加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论 DH 对 ADR 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与降低心肌氧化应激,提高抗氧化防御和稳定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作者:彭小平;陈璿瑛;李文娟;王梦洪;郑泽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MI)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 MI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和大、中、小强度运动组。运动组进行3次/w 有氧运动,共12 w。于试验前后检测四组患者的心率恢复(HR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估试验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试验后各组患者 NT-proBNP 均有明显下降(P 均<0.05);HRR 均有改善(P<0.05)。 LVEF 在小、中强度运动组较试验前改善( P<0.05),而对照组和大强度运动组 LVEF 较12 w 前无改善(P>均0.05)。 NT-proBNP 以中强度运动组下降幅度明显;HRR 改善程度以中、小强度运动组明显,而大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LVEF 仍以中强度运动组改善程度明显,而小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运动组的焦虑评分均有下降(P 均<0.05),而对照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变化(t =0.56,P>0.05)。各组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焦虑下降比例以小、中强度运动组多,而两组之间无差异;抑郁下降比例以小、中强度运动组多,而两组之间无差异。中度运动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其他三组。结论有氧运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 MI 患者心功能,小、中强度的有氧康复运动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
作者:曹明英;姚朱华;周馨;郑权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呼吸机治疗为呼吸科常见的治疗措施,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机械通气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和死亡的重要因素,了解呼吸机治疗后病原学在下呼吸道的分布与变迁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的分析,明确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牛小红;张波;陈乾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 C 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CT)鉴别诊断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感染的价值。方法200例 SLE 患者包括发生感染的100例为观察组和未发生感染的1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RP 及 CT 的含量,同时分析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指标。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PCT)、CRP、ESR、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28±2.11) vs (1.81±0.23)μg /L,(17.14±1.94) vs (8.45±0.95) mg /L,(185.5±10.9) vs (67.4±19.5) mm /h,(14.8±1.9) vs (6.2±0.8)×109/L,(75.42±10.24) vs (51.81±8.21)%〕(均 P<0.05);CT、CRP 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独检测(90% vs 58%,93% vs 64%;90% vs 70%,93% vs 72%);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的 CRP 和 PCT 含量有差异,且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真菌及支原体感染患者>病毒感染患者。结论 CRP 联合 CT 能够提高老年 SLE 感染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有助于鉴别感染病原菌的种类。
作者:郑擎;郑玲;陈树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作用不同时间后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HGMC)衰老指标的影响,探讨 t-BHP 在HGMC 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10、30、50、100μmol /L tBHP 刺激细胞,每天刺激1 h,连续5 d,刺激结束后48 h 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 β-ga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形态改变确定 t-BHP 诱导 HGMC 衰老的佳浓度。结果30μmol /L tBHP 刺激HGMC,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后可抑制 HGMC 增殖,且84%的 HGMC SAβ-gal 染色阳性,90%HGMC 进入 G0~G1期;光镜表现细胞体积增大、胞体扁平、胞质颗粒增多;电镜下细胞核膜内陷,染色质凝集、边集,细胞质空泡增多,出现髓样溶酶体。结论30μmol /L tBHP 刺激 HGMC 后每天1 h 连续作用5次,可作为诱导 HGMC 发生衰老的刺激因素。
作者:周红丽;魏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高龄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就诊的盆腔器官脱垂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采用该院妇产科医师设计的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询问调查。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生育情况、既往病史、慢性疾病史等。结果体重指数( BMI)>24、产次、慢性咳嗽、便秘、盆腔手术史是引发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结论文化程度、BMI 值、分娩次数、便秘、慢性咳嗽、患有慢性盆腔炎、有盆腔手术史是导致高龄女性盆腔脱垂的危险因素,临床对盆腔器官脱垂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对预防及控制盆腔器官脱垂有积极意义。
作者:任萍;唐均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黄芪注射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血清及尿液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早期 DN 患者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黄芪注射组、厄贝沙坦+黄芪注射组和对照组各28例。比较4组治疗疗效、血糖、肾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尿液 CTGF 水平差异。结果4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差异(χ2=29.97,P<0.01),厄贝沙坦+黄芪组有效率高;治疗前4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清 CTGF 及尿液 CTGF 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0.05),而治疗后4组FPG(F =10.24,P<0.01)、HbA1c(F =9.873,P<0.01)、UAER(F =39.68,P<0.01)、Scr( F =13.43,P<0.01)、血清 CTGF( F =64.24,P<0.01)、尿液CTGF(F =49.53,P<0.01)均有显著差异,且均为对照组水平高,厄贝沙坦+黄芪组低。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 DN 老年患者的血清、尿液 CTGF 含量,对于 DN 的疗效更佳。
作者:刘珊;张明霞;杨晓芬;刘伦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 /d,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 /d,均于晚饭后2 h 服用,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血脂、心功能、颈动脉斑块指标变化,并比较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IL)-6及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 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 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观察组治疗后 TC、TG、LDL-C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 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1%(5/45),对照组为31.1%(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结论相比20 mg /d,40 mg /d 的阿托伐他汀能使老年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获得更大的临床益处。
作者:马维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柿叶黄酮对头臂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AS)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饲喂的载脂蛋白( Apo) E-/-缺失小鼠,灌胃给予柿叶总黄酮,观察其对头臂干 AS 斑块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检测血清血脂含量和斑块内脂质沉积。结果柿叶总黄酮连续灌胃12 w,与模型组比较,柿叶黄酮组 AS 斑块面积与管腔面积比从34%降低至14%;斑块内包埋的纤维帽数量减少71%;MMP-9阳性染色明显减少。油红 O 染色面积减少53%。对血脂无显著影响。结论柿叶总黄酮显著降低头臂干 AS 的形成,可能减少不稳定性斑块形成和血管壁内脂质沉积。
作者:陈英珠;白卫娜;时玮;吴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5%〔1,2〕,且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远处转移。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反应率(RR)仅为30%,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近年来,靶向治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3〕。在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耐药而导致疾病进展,因此耐药机制的研究及耐药后治疗方案的选择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EGFR-T790M 突变引起的耐药在所有耐药患者中约占50%~83%〔4~8〕,本文就 EGFR-T790M 的耐药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星星;邵铭心;孙宏伟;郭晔;马克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维生素 D3(VD3)、钙剂(Ca)治疗老年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76例新发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KP 组82例,采用 PKP 治疗,PVP+VC+Ca 组94例,采用 PVP 联合服用 VD3和 Ca 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疗效、受压锥体后凸畸形角度(Cobb 角)和后凸畸形矫正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KP 组的治愈率(84.15%)高于 PVP+VC+Ca 组(8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个时间点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PKP 组术后显著低于 PVP+VC+Ca组,后凸畸形矫正率显著高于 PVP+VC+Ca 组(P<0.05);PKP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66%)显著低于 PVP+VC+Ca 组(11.70%)(P<0.05)。结论使用 PVP 联合 VD3、Ca 和 PKP 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新鲜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安全有效,但 PKP 组在并发症和后凸畸形矫正率方面更有优势。
作者:孙宏岗;周瑜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成功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躯体和认知等功能状况上无改变或改变甚微,它是相对于“正常老龄化”而言,不仅是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已有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老年人因增龄而带来的丧失(如退休、丧亲、身体功能减退、认知功能下降等)及这些丧失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产生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国外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研究领域逐渐兴起了关于老年人心理韧性,或是在韧性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研究,这改变了传统的消极研究取向。本文介绍心理韧性理论在成功老龄化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丁月萍;施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构建陕西地方株丙型肝炎病毒(HCV)1a、1b 和2a 型包膜糖蛋白 E1E2的原核质粒并测序比对。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 PCR)扩增获得 HCV 1a、1b 和2a 型 E1E2片段,与 pMD-18 simple vector 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 DH5α,小量提取质粒 DNA 并测序。测序结果与 Gene bank 中其他标准序列比对以获取同源性数据。同时重点分析 E2蛋白高变区(HVR)1和2氨基酸序列。 MEGA 4软件绘制种系进化树图。结果成功扩增约2 kb 的目的片段并构建原核质粒,测序结果正确。1b 亚型 E1E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差。 HCV E2的HVR1和2的序列比对显示,同种基因亚型在 HVR 1的变异性大,而 HVR 2的序列变异性不显著。不同基因亚型的毒株在 HVR 1和2的变异性极大,而1b 亚型在 HVR 1和2的变异性比1a 和2a 型突出。结论陕西地方株 HCV 1b 型 E1E2区比1a 和2a 型更易发生突变,1b 型 E2的 HVR 变异性更显著。
作者:胥冰;黄峰;霍慧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治甲一方治疗高龄肝火旺盛型 Graves 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状腺体积及突眼的影响。方法肝火旺盛型 Graves 病高龄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治甲一方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多汗、心悸、燥热、消瘦、易饥饿等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酸抗体( TPOAb)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患者突眼度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9.23%)高于对照组(69.23%)(P<0.01)。结论治甲一方治疗高龄肝火旺盛型 Graves 病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可缓解甲状腺肿大、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及进甲亢性突眼的好转。
作者:林旋;郎江明;魏爱生;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糖尿病(DM)心肌病(DCM)是 DM 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病理生理特点为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晚期也有收缩功能的降低〔1〕。近年来大量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及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心肌病变作为 DM 的独立并发症而存在。随着 DM 发病率的逐年增高,DCM 已成为老年 DM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2〕。本文阐述 DM 心肌重构的病因、病理、机制及防治。
作者:曾菊绒;胥晓丽;徐天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特征及其关联因素。方法采集门诊就诊的老年主观性耳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临床表现,并进行相关听力学检测,分析耳鸣临床特征及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老年人主观性耳鸣男女比例相当。单耳发病明显低于双耳,左耳与右耳无明显差异。耳鸣与听力损失显著相关。耳鸣的匹配音调与听力损失的性质相关。失代偿耳鸣患病率为11.3%,年龄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主观性耳鸣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加强防治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唐智;李玉兰;陈勇明;王继群;涂智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9例老年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3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疗程为6 w。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0患眼,89.55%)明显高于对照组(43患眼,66.15%)(χ2=10.53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HbA1c、全血比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例,20.00%)与对照组(4例,11.76%)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873,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较好,给予护理干预后其不良反应发生也较少。
作者:赵汝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花茶对亚急性衰老大鼠抗氧化和抗凋亡的作用。方法拟建立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后,予高、低浓度金花茶灌胃干预。测肝脏和睾丸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及 bax、bcl-2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衰老模型组对比,高、低浓度金花茶组肝脏和睾丸组织 SOD 含量和 bcl-2 mRNA 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 MDA 含量和 bax mRNA 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低浓度金花茶组间比较,上述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结论金花茶可以提高 SOD 含量和降低 MDA 含量,通过上调 bcl-2和下调 bax 表达水平,减慢肝脏和睾丸细胞的凋亡,对延缓机体衰老有重要作用。
作者:卢春毅;刘红;杨曦;荣曦;黄李平;黄振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湘西社区妇女乳腺癌防治认知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现状。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湘西社区989名25~65岁妇女进行乳腺癌防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妇女对患乳腺癌后会出现的不同症状和体征的知晓情况有显著性差异,乳腺癌乳房会出现肿块的知晓率(48.94%)明显高于乳房皮肤粗糙有凹陷、乳头有流液及腋下有肿块的知晓率(12.13%、8.19%、5.76%)(χ2=1327.564,P<0.01)。不同年龄、民族、学历、职业的社区妇女对乳腺癌症状和体征的认知不同;社区女性对预防乳腺癌的健康行为形成率普遍较低,预防乳腺癌的自我检查、临床触诊、B 超与钼靶 X 线的检查率(5.67%、3.94%、2.83%、0.9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63,P<0.05)。低家庭经济月收入(<500元)的妇女无预防乳腺癌的健康行为,自费与医疗保险人群的健康行为形成率有显著差异(χ2=46.042,P<0.01)。结论应通过社区加强重点人群乳腺癌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有效筛查,提高妇女对乳腺癌防治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从而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杨明艳;罗雪梅;杜建林;陈世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100例该院诊治的 CHF 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首先给予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等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而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 BNP 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 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与对照组(8.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 BNP、左心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等心脏结构和心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均 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 LVESV、LVEDV、LVEF 及血浆 BNP 等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 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 CHF 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浆 BNP 水平,但比索洛尔具有更强的优势,且安全性好。
作者:金萍;张晓玲;黄大苹;周凌毅;丁霞;文敏;张习敬;汪萍;卢熙奎;杨政敏;钟俊娥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