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专科领域的核心问题

朱小佳;罗迎霞;程维;刘雪琴

关键词:护理问题, 奥马哈系统, Delphi法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护理专科领域核心护理问题,以期帮助临床护士确定老年护理工作重点,提高决策能力,提升老年护理质量。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问题分类依据,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调研获取老年护理问题,编制函询问卷,应用Delphi法对全国26名专家进行老年护理专科领域核心护理问题的筛查与论证。结果经过三轮专家函询,确认老年护理专科领域住院期间共11个核心护理问题,涵盖了生理、健康相关行为、心理社会等3个领域;出院后共7个核心护理问题,涵盖了生理、健康相关行为2个领域。结论老年护理专科领域核心问题的确认能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及资金,提高老年护理的效率与质量。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的防治现状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糖尿病( DM)防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首次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含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DM住院患者182例,应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一级预防知识调查问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①患者DM、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肥胖等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分别为34.6%,63.7%,46.7%,48.4%和17.6%;②182例患者中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4.6%(63/182)、27.5%(50/182)和19.2%(35/18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是否医疗保险等因素对DM进行治疗和干预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患者接受降糖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伴DM患者对DM治疗认识不够,受教育程度、居住环境、健康教育和是否医疗保险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周经霞;代鸣明;吴硕琳;苏庆杰;蔡毅;曾超胜;李鹏翔;吴映曼;吴海荣;龙发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纳米雄黄干预肺癌A549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干预肺癌A549细胞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缺氧诱导因子( HIF)-1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肺癌A549细胞,采用RT-PCR技术与免疫组化法观察纳米雄黄对人肺癌A549细胞VEGF、HIF-1的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纳米雄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纳米雄黄可明显降低VEGF、HIF-1表达(P<0.05),并随药物浓度增高作用增强(P<0.05),与顺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纳米雄黄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实现抗肿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HIF-1的表达有关。

    作者:齐元富;李慧杰;于连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菖蒲益智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阻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CD11b兔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模型小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05)。复方菖蒲益智汤高剂量组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复方菖蒲益智汤低剂量组、尼莫地平组( P<0.05)。复方菖蒲益智汤低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复方菖蒲益智汤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降低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程度。

    作者:臧春柳;田军彪;崔媛;徐丽娟;刘学飞;赵见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内脏脂肪素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素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120例接受冠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9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30例、不稳定心绞痛( UAP)组30例、稳定心绞痛( SAP)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用ELLSA法检测各组血浆内脏脂肪素水平,生化室检测肝功、肾功、血糖、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结果冠心病组脂肪素和hs-CRP高于对照组,且AMI组和UAP组较SAP组升高更明显,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脂肪素与hs-CRP水平的正相关(r=0.782,P<0.01)。结论血浆脂肪素的水平越高,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越差,提示其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纪晓玲;崔锦钢;金树琦;郭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131 I治疗期间针对性治疗的疗效

    目的:探讨针对性治疗是否能减少老年分化性甲状腺癌( DTC )患者131 I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提高治疗后随访比例。方法改变治疗模式,建立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措施,为每例老年患者安排责任护士,加强心理疏导,规范防护知识宣教等。结果通过改变治疗模式,患者131 I治疗后出现咽喉部水肿的比例降低12.5%,涎腺损伤的比例降低10.0%,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0.8%;焦虑的比例降低10.0%,恐惧的比例降低17.5%,孤独的不良反应比例降低11.6%;患者治疗后12个月随访比例提高了20.8%。结论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可以减少老年患者131 I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不良情绪的发生比例,增加患者随访的依从性。

    作者:辛宇波;李欣欣;柏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腮腺肿瘤的MRI诊断

    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唾液腺肿瘤,种类较多,影像学检查对于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都有重要的作用,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通过多参数成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及邻近解剖结构,为术前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老年患者腮腺肿瘤具有其特殊性,针对老年患者腮腺肿瘤的研究较少,文献罕见报道,本文回顾性分析老年腮腺肿瘤患者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老年腮腺肿瘤的认识及诊断率。

    作者:程克磊;郭俊男;孙戈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脑钠肽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钠肽(BNP)、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111例不同程度CHF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浆 CTGF和BNP水平,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并计算LVMI。结果 CHF组血浆CTGF和BNP水平及LVM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病因所致的CHF患者血浆CTGF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CHF组血浆CTGF和BNP水平随NYHA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且NYHA Ⅳ级患者血浆CTGF和BNP水平明显高于 NYHAⅢ级及NYHAⅡ级患者(P<0.05);CHF组血浆CTGF水平与BNP、LVMI显著正相关(r=0.540,P<0.001;r=0.347,P<0.001),校正性别、年龄、BMI、血糖、ALT、Cr、NYHA分级等因素后,上述相关性仍然存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HF患者血浆 CTGF水平与 BNP和 NYHA 分级有关。结论CHF患者血浆CTGF可作为评估心衰的新的生化指标,其血浆水平能反映CHF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预测心衰进程、判断心衰预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孙红娟;张金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高压氧对老年大鼠脊髓损伤后巨噬细胞极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后高压氧治疗(HBOT)的效果,尤其对老年大鼠巨噬细胞活化和神经保护的影响。方法建立脊髓钳夹损伤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压空气治疗组〔NBA组,21%氧气、1个标准大气压(ATA)〕,HBOT组(100%氧气,2.8 TAT),90 min/次,2次/d,共3 d。分别检测三组模型的巨噬细胞活化、细胞凋亡、组织防护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SCI环境下HBOT带来显著性变化,M2亚型的数量和水平显著提升,M1亚型的数量下降。这与同步发生的髓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的衰减、致炎因素〔如白介素( IL)-1β、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和IL-17〕的下调有关。坚牢蓝(LFB)和GAP-43染色结果显示,HBOT组的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的水平明显高于NBA组。结论 HOBT可以提升M2亚型巨噬细胞活性,有效地减少SCI相关炎症的发生,这可能促进神经保护并有助于老年大鼠SCI后的功能恢复。

    作者:耿承奎;曹红花;熊鹰;余化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专科领域的核心问题

    目的:探讨老年护理专科领域核心护理问题,以期帮助临床护士确定老年护理工作重点,提高决策能力,提升老年护理质量。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问题分类依据,通过文献回顾和临床调研获取老年护理问题,编制函询问卷,应用Delphi法对全国26名专家进行老年护理专科领域核心护理问题的筛查与论证。结果经过三轮专家函询,确认老年护理专科领域住院期间共11个核心护理问题,涵盖了生理、健康相关行为、心理社会等3个领域;出院后共7个核心护理问题,涵盖了生理、健康相关行为2个领域。结论老年护理专科领域核心问题的确认能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及资金,提高老年护理的效率与质量。

    作者:朱小佳;罗迎霞;程维;刘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程度间歇性低氧大鼠学习记忆及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

    目的:复制不同程度间歇性低氧动物模型,观察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及神经细胞凋亡变化,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导致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20)、轻度间歇低氧组(n=20)、重度间歇低氧组(n=20)。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间歇低氧组分别暴露于不同低氧条件下(100 ml/L和50 ml/L,暴露时间每天8 h,持续时间2、4、6、8 w)。 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光镜和电镜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凋亡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随低氧时间的延长,两间歇性低氧组大鼠神经元结构损伤; 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水迷宫检测动物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穿台次数减少(P<0.05);上述变化在重度间歇性低氧组为显著(P<0.05);轻度间歇性低氧组TUNEL阳性细胞6 w达高峰,组内各时间差异显著(P<0.05);重度间歇性低氧组TUNEL阳性细胞8 w达高峰,组内各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间歇性低氧可导致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关,且认知损伤程度和神经细胞凋亡与间歇性低氧的时间和程度有关。

    作者:赵雅宁;王红阳;李琳;马素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胰岛β细胞总量的非侵入性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T1DM)是胰腺β细胞选择性自身免疫损伤的结果,当其绝大多数β细胞被破坏,β细胞总量( BCM)显著减少,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出现高血糖。 T2DM除外周胰岛素抵抗,肝葡萄糖产生增加外,研究表明,机体多个代谢紊乱可以对β细胞产生毒性作用,导致BCM降低,高出现65%的β细胞损伤〔1〕。 BCM的显著降低是T1DM和T2DM的共同特点。能够准确对BCM进行测定,了解BCM的动态变化,可以为DM治疗及包括胰岛移植的新的治疗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目前, BCM的经典分析是利用组织切片,经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形态学分析〔2〕,需要杀死实验动物并取出胰腺,临床研究也仅局限于尸体解剖。近年,一系列研究探讨了对活体内BCM进行非侵入性分析,建立了一些胰岛或胰岛β细胞图像分析技术,本文综述关于胰岛或胰岛β细胞图像分析技术的新进展。

    作者:姜文静;孙嘉星;朱晓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高血压患者基数较大,由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受影响因素较多,而且城市、农村血压控制情况不尽相同,现比较农村、城市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就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研究显示〔1〕,在65岁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中,约1/3在3个月内发展为血管性痴呆( VD )。 VD是导致老年性痴呆的第2位原因,发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2〕。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元缺乏再生能力,损伤后修复相当困难,因此该病的治疗成为目前临床工作的难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hUCMSCs)是一种来源广泛、再生能力强、有较强分化潜能、免疫原性低的干细胞,近年来已经进行了很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VD,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其在VD治疗中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毅鹏;金醒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GCD)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8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应用PGCD治疗的临床资料,从操作、疗效、并发症及愈后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89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术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89例患者中5例引流不畅,调整引流管;7例引流管脱落,行二次置管。其中85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71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14例长期置管;4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4~7 w后拔管,治愈出院。结论 PGCD作为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佳楠;林元强;隋国庆;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夜尿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入针灸科的老年性夜尿症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6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终统计病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44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3个疗程21 d,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夜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夜尿次数均值明显下降,且在治疗14 d后夜尿情况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显著高于对照组(27.91%)(P<0.01)。结论与对照相比,中药穴位贴敷双涌泉治疗老年性夜尿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雷丽芳;孙健;邓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郑重声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从未设任何网站,唯一投稿方式为邮箱投稿,投稿邮箱为:okgood911@126.com 。唯一咨询电话:0431-88923384。唯一汇款方式为邮局汇款,汇款地址:长春市建政路971号《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部收,邮编:130061。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年龄段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管特征及检查时机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血管特征及检查时机的选择。方法536例疑似冠心病的DM患者按年龄段进行分组,40~60岁163例,61~80岁299例,≥81岁74例,引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比较不同年龄组和同一高危因素不同年龄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积分的差异。结果三组男性比例均大于女性;平均年龄、患高血压、高血脂、吸烟、DM病程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比、肥胖度(BMI)方面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40~60岁患者,冠状动脉主要以轻度狭窄为主(52.00%),单支病变所占比例(30.67%)大,钙化水平主要是轻度钙化(39.88%),61~80岁患者中冠状动脉主要以轻度和中度狭窄为主,双支病变(32.56%)、中度钙化(33.78%)为主;≥81岁患者中,重度狭窄、多支病变、重度钙化尤为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管钙化程度、病变累及支数、血管狭窄水平与年龄均程正相关(r=0.723,0.608,0.522,均P<0.05)。结论对于不同年龄段 DM 患者均应早期进行冠脉检查,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防止症状进一步恶化。

    作者:耿云平;尤国庆;郭广春;刘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泪道浚通术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老年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

    泪道阻塞性疾病( LDOD)是眼科多发病和常见病之一〔1〕,国外有文献〔2〕报道,LDOD患者占门诊病人的3%,为各种原因所致形成泪道阻塞,表现为长期流脓或泪溢,女性尤为多发人群。本研究拟观察泪道浚通联合硅胶义管植入在老年LDOD中的疗效。

    作者:周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

    根据全国老龄委2006年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另外,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4-2-1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对老人的照顾压力越来越大,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青壮年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照顾老人〔1〕。在社会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深圳市桃源社区从2010年4月开始,对如何利用社区已有资源来提高老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及家人对老人的照顾能力,终完善并提高家庭的照顾功能进行了探索,开展了与社区动员相结合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2〕。本文分析桃源社区新型居家养老服务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

    作者:韩雪梅;周育瑾;赵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空巢老人伤害研究进展

    2006年,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1〕,专家预测:50年后,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率将达到90%〔2〕。空巢老人由于身体健康受到慢性病的严重威胁,加上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日常生活照料与情感上的慰藉。从而使其生活中产生很多安全隐患,成为伤害的高危人群之一。本文回顾分析空巢老人的伤害相关研究。

    作者:李春艳;唐四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