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鲁勇;颜勇卿;余霄;庞清江
目的:比较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单用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用计算机在 PubMed、Spring Ling、Biosis Previews、Cochrane和CNKI、VIP、CBM数据库中检索截止2013年3月收录的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与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篇文献,7项随机对照实验( RCT),抗血小板西药和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作为实验组,抗血小板西药单独应用作为对照组)。 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二磷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有显著差异〔MD=-6.41,95%CI(-0.95,-3.78),P<0.00001〕;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影响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MD=-0.56,95%CI(-3.91,2.80),P=0.74〕。对出血时间的延长无统计学意义〔MD=0.39,95%CI(-0.09,0.86),P=0.11〕。结论抗血小板药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应用对血小板聚集率的抑制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尚不确定,对出血时间的作用不显著。
作者:苟学蕊;李忠东;孙健;史尔兰;王建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福建籍汉族冠心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方法吸附柱法提取DNA,PCR扩增后,芯片杂交法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以直接测序法验证。比较不同人群的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分布差异。结果福建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1基因频率为62.58%、*2基因频率为32.38%、*3频率为5.04%;单倍型*1*1频率为38.84%、*1*2为40.83%、*1*3为6.67%、*2*2为10.58%、*2*3为2.75%、*3*3为0.33%,与同地区健康人群分布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存在种族与地域差异(P<0.05)。结论福建籍汉族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2的突变率32.38%,*3突变率5.04%,该多态性与冠心病的易感性相关不显著,该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种族及地域差异。
作者:黄文莺;刘亦伟;王长连;黄品芳;张陈枝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自体免疫细胞联合紫杉醇+顺铂( TP)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 TP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树突细胞-杀伤细胞( DC-CIK)联合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流式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 CD3+CD4+、CD3+CD8+、CD16+CD56+、CD4+CD25+细胞的比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癌胚抗原( CEA)和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血清CEA和CYFRA21-1含量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自体免疫细胞联合紫杉醇+TP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
作者:岳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晚期胰腺癌应用奥施康定对患者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8例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予以奥施康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疼痛控制措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疼痛情况、止痛效果、止痛相关指标、体力状况稳定情况,并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4 w、8 w、12 w的NRS评分、起效时间、日均用药量、高日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降低明显,疼痛缓解率、镇痛持续时间、体力稳定率则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老年晚期胰腺癌患者中应用奥施康定可有效缓解疼痛,稳定患者的体力,且安全性较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万红;王晓娟;黄雪兰;车婷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研究M 型磷脂酶A2受体(M型PLA2R)抗体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HBV-MN)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行肾活检的43例老年MN患者当日肾活检血清,其中IMN组20例,HBV-MN组23例,并选择同期10例行肾穿刺活检的微小病变(MCD)肾病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组,均未经过任何免疫抑制剂与糖皮质激素治疗。采取双抗体两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结果 HBV-MN组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10.2+4.6)μg/ml〕明显低于IMN组〔(14.3+6.1)μg/ml〕(P<0.05),MCD组血清中PLA2R抗体浓度则均小于0.1μg/ml。结论血清M型PL A2R抗体浓度检测有利于老年IMN诊断及与HBV-MN鉴别诊断。
作者:唐小波;吴月平;黄承先;李淑萍;唐文庄;杜志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记录176例T2DM合并NAFLD患者入院后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入院时血清脂联素、瘦素、白细胞介素(IL)-6且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按照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分为Ⅰ组(IMT<1 mm,n=42)、Ⅱ组(1 mm≤IMT≤1.2 mm,n=55)、Ⅲ组(IMT>1.2 mm,n=79);ABI>1.3组(n=64)、0.9~1.3组(n=76)及<0.9组(n=36);同期另选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Ⅰ组、Ⅱ组、Ⅲ组、对照组体质指数(BMI)、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2 h餐后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BMI、DBP高于对照组;Ⅲ组FPG、2 h PG、HbA1c、LDL-C高于Ⅱ组、Ⅰ组及对照组(P<0.05);Ⅲ组 TG、TC亦高于Ⅰ组及对照组( P<0.05);四组血清脂联素、瘦素、IL-6亦存在显著差异( P<0.05),血清瘦素、IL-6水平从对照组到Ⅲ组逐渐增高( P<0.05),而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ABI>1.3组、ABI 0.9~1.3组及ABI<0.9组血清瘦素、IL-6水平逐渐增高(P<0.05),血清脂联素则逐渐降低(P<0.05);IMT及ABI分别与瘦素、IL-6呈现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与 IMT呈独立正相关(P<0.05),而脂联素则与其呈独立负相关(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瘦素、IL-6是发生ABI<0.9的高危因素,而脂联素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血清高水平瘦素、IL-6与T2DM合并NAFLD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脂联素则可能抗炎抑制粥样硬化形成,从而延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
作者:车立群;赵文杰;徐红双;单洁;解洪杰;杨秀静;刘力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12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使常规治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舒利迭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气指标、生理指标、治疗有效率、转归。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3 d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血氧饱和度(SaO2)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 PaO2、PaCO2、pH、SaO2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1、3 d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压(BP)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观察组 HR、RR、BP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χ2=6.134,P=0.001);对照组转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率16.67%,观察组转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发生率1.67%,两组差异显著(χ2=8.147,P=0.000);对照组住院时间平均为(30.1±3.1)d,明显长于观察组住院时间〔(20.2±3.5)d,t=6.544,P=0.000〕。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显著改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勇;王赛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卵巢癌术后患者160例,统计复发率,分析影响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单因素分析:临床分期Ⅱ期、淋巴结未彻底清扫、有肉眼残瘤的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率高于临床分期Ⅰ期、淋巴结彻底清扫、无肉眼残瘤的患者( P<0.05),组织分级未分化者复发率>中分化>高分化患者( 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有无肉眼残瘤是老年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键影响因素(χ21=6.319,χ22=9.144,χ23=9.852,χ24=10.724,P<0.05)。结论加大淋巴结清扫范围、避免遗留残瘤,术后强化对高临床分期、低分化肿瘤患者治疗是降低老年卵巢癌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国芳;刘丽 刊期: 2015年第16期
临床上通常将60岁以后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 RA )称为老年RA( ERA)。 Barlow等〔1〕提出它是在应对慢性病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症状、治疗、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及做出生活方式改变的能力,它可以对RA患者的治疗起到促进作用。而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身实现某一具体行为的信念,它可以预测RA患者的身体状况〔2〕。本研究探讨ERA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庆;徐桂华;钱先;张梅涧;郭峰;陈剑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cTnI)、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发病早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将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的疑诊老年ACS患者分为ACS组64例,非ACS组27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47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终点法测定三组的cTnI 、H-FABP、IM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并比较四项指标针对老年ACS患者发病6 h内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组的cTnI, H-FABP,IMA的水平分别与非 ACS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MB水平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FABP、IMA诊断的灵敏度均明显优于 cTnI和 CK-MB (P<0.01)。联合检测cTnI, H-FABP,IMA的灵敏度为90.2%优于单独检测cTnI 或H-FABP 或 IMA(P<0.05)。联合检测cTnI, H-FABP和 IMA 的特异度为100%,与单独检测IMA或CK-M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单独检测cTnI或H-F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TnI 、H-FABP、IMA对老年ACS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有效降低老年ACS患者的误诊率。
作者:高岚;郭爱叶;张培荣;孙长义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根据国际检索机构给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发来的电子邮件及其附件统计整理,《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又被4种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列为来源期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未合并高血压、心衰等其他心血管疾病,其中59例患者已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归为观察组,其余69例患者未服用过他汀类药物,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中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心-踝血管指数(CAVI)、踝肱指数(ABI)、桡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rAI)等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TC与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ba-PWV、CAVI、ABI和 rAI等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改善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能据此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赖诚民;陈勇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在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远离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内径扩张、内膜增厚毛糙、血管压缩性差、管腔回声不清、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流速度减低及侧支循环建立的超声检测结果。结果120例患者中显示138条患肢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单侧85.00%,双侧15.00%。左侧71.74%,右侧28.26%。股静脉血栓比率高,达到31.88%,骼静脉比率低,为5.07%。治疗后,患者在内径扩张、内膜增厚毛糙、血管压缩性差、管腔回声不清、静脉瓣功能异常,血流速度减低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均有所改善( 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在综合治疗中具有评估价值,且诊断价值显著。
作者:张宇明;房勤茂;常虹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针刺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浆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风-中经络)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针刺干预组,每组30例,治疗3 w。针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针法的选穴及手法,两组均在治疗过程中按时间节点观察患者外周血浆的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同步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量表,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3w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改善,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出现Hcy水平降低,但针刺干预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SOD水平均有提高,但针刺干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针刺配合常规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在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自由基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改善中医症候等方面尤为明显,这可能与针刺结合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升高SOD活性有关。
作者:舒兆瑞;王兵;杨道海;沈梅红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索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参照脓毒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住院治疗的老年脓毒症患者40例,按液体复苏时患者的EVLWI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低EVLWI组和高EVLWI组,分别比较两组液体复苏前及治疗达标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以及预后指标。结果两组液体复苏前的平均动脉压( MAP)和EVLWI差异显著( P<0.05),治疗达标后的EVLWI差异显著(P<0.05);两组血液乳酸水平、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急性肾衰竭发生率和28 d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VLWI在老年脓毒症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舒艾娅;付宜龙;罗艳;曹家军;简万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信行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4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2.1%的调查对象不知道正常成人血压,33.0%不知道高血压诊断标准,87.9%不知道老年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35.6%不知道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措施,86.9%愿意学习高血压知识;确诊高血压后,81.8%调查对象采取控制血压的行为,59.1%定期监测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参加社区活动,病友、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交流(28.1%),报纸、杂志、宣传册子。老年高血压患者定期血压监测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和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有关;其中,是否参加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定期血压监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掌握欠佳;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态度、行为需要不断改善;加强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
作者:袁华;李文涛;彭歆;张萍;徐秀丰;尹惠茹;安力彬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在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表达及意义。方法老年 ACS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为正常的健康志愿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肝肾功能、血脂、炎性指标,并探讨hs-CRP与ACS患者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甘油三酯(TG)(t=3.748,P<0.01)、总胆固醇(TC)(t=7.508,P<0.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s-CRP(t=7.639,P<0.01)、白细胞介素(IL)-6(t=3.344,P<0.0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与ACS患者病情诊断(t=2.599,P=0.013)、病变程度(t=4.191,P<0.01)、Gensini积分(t=4.744,P<0.01)均有相关性。结论血清 hs-CRP水平升高可作为黔南州少数民族地区老年患者 ACS诊断参考指标。
作者:李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口服单剂量银杏叶提取物( GBE)对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5月16日。检索中英文关于GBE的临床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考察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血小板聚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血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血液流速。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 Meta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或标准化均数差(SMD)及其95%置信区间(CI)表示。各纳入研究结果间进行异质性检验,当各研究结果间有统计学同质性时(P>0.1, 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并寻找其异质性来源,对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行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结果纳入了10个国家的14个RCTs研究,共计440例成人受试者参加随机分组。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GBE 对部分血栓前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WMD -7.53%,95%CI(-14.27,-0.78),P=0.03〕,有显著的降低全血黏度的作用〔WMD -1.40 mPa? s,95%CI(-1.91,-0.89),P<0.00001〕,并且显著增加血液流速〔SMD 0.57,95%CI(0.17,0.96),P=0.005〕。但对以下指标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TT〔WMD -0.25 s,95%CI(-0.68,0.19),P=0.26〕、PT〔WMD -0.07 s,95%CI(-0.37,0.23),P=0.64〕、血浆纤维蛋白原〔WMD -4.94 mg/dl,95%CI(-23.02,13.15),P=0.59〕。结论 GBE具有明显抑制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黏度和显著增加血流速度的作用,从而有效改善血栓前状态,对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孙健;李忠东;苟学蕊;史尔兰;王建昌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三种全麻方式对老年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将114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地佐辛静脉组(P组)、七氟烷与异丙酚、静吸复合组(SP组)和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组),比较3组不同时间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不同时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及手术前后白细胞介素( IL)-1β、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3组出麻醉恢复室和术后1 d 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1 d ( P<0.05);3组不同时间MMSE评分差异显著( P>0.05);3组均为出麻醉恢复室时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之后逐渐下降,至术后3、7 d明显降低( P<0.05);3组不同时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不显著( P>0.05);3组术后1 d IL-1β、IL-6水平与术前1 d比较均显著升高( P<0.05);3组术前1 d、术后1 d IL-1β、IL-6水平差异不显著( P>0.05)。结论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出麻醉恢复室时和术后1 d认知功能均受到明显影响,至术后3~7 d基本恢复,三种全麻方式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基本相同,术后IL-1β和IL-6水平升高可能与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紧密联系。
作者:徐艳;田江艳;田桃苇;杨昌勇;王东海;罗涛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窝蛋白( Cav)-1、Survivin和EphrinA2在红藻氨酸( KA)诱导的急性癫痫大鼠皮质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癫痫发作机制及肉桂醛干预作用。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aCl 对照组、癫痫组、肉桂醛小剂量组(25 mg/ml )、肉桂醛中剂量组(37.5 mg/ml)及肉桂醛大剂量组(50 mg/ml)。 KA制备癫痫模型,Western 印迹检测大鼠皮质Cav-1、Survivin和 EphrinA2的表达。结果 NaCl对照组和正常组Cav-1、Survivin和EphrinA2蛋白的表达无差异(P>0.05),癫痫组大鼠皮质Cav-1、Survivin和EphrinA2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 NaCl对照组(P<0.01);与癫痫组比较,肉桂醛组Cav-1、Survivin和EphrinA2的表达降低,且与肉桂醛的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肉桂醛降低癫痫的发作与调节Cav-1、Survivin、EphrinA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金玉玲;王国辉;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