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恶性肿瘤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贾洪菊;张瑜;宋波;董立新

关键词:氨溴索, 雾化吸入, 放射性肺损伤
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氨溴索对恶性肿瘤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6例胸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放疗加氨溴索治疗组(观察组)。观察组放疗第1天给予氨溴索15-30mg雾化吸入,3次/日,连用1个月,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比较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结果放疗结束后1-3个月,观察组的有效率(66.04%、71.70%、77.36%)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2、3个月,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9.43%、18.87%)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33.96%)。放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肺CO弥散量下降比对照组少,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早期放射性肺炎、晚期肺纤维化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临床肺科杂志相关文献
  • 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 SIMV),观察组行适应性支持通气( ASV)和肺复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气、氧代谢指标和颅内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道峰值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均低于对照组,肺动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值、P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动脉血氧分压、机体氧供、氧耗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可有效降低呼吸力学参数和颅内压,增加氧代谢指标,有利于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作者:叶媛媛;张伟;黄虎翔;贾丽萍;王昌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TGF-α、TGF-β1、TIMP-2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从TGF-α、TGF-β配体成员( TGF-β1、TGF-β2、TGF-β3)、TIMP-1、TIMP-2、MMP-2筛选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mRNA水平异常表达的细胞因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SCLC组织和毗邻正常组织中TGF-α、TGF-β1、TGF-β2、TGF-β3、TIMP-1、TIMP-2、MMP-2 mRNA表达量,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TGF-α、TGF-β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46 vs 0.005,P<0.01;16.91 vs 11.76,P=0.04),TIMP-2水平降低(25.23 vs 207.85,P=0.02),而NSCLC中MMP-2/TIMP-2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77 vs 0.02,P=0.04)。 III-IV期NSCLC组织的TGF-α水平高于I-II期(0.06 vs 0.02,P <0.01)。有淋巴结转移组 TGF-β1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7.70 vs 10.00,P <0.01)。鳞癌组织中TIMP-2水平低于腺癌组织(20.06 vs 33.51,P=0.02),无淋巴结转移组TIMP-2水平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30.02 vs 20.56,P=0.03)。结论 TGF-α与NSCLC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TIMP-2可能是较敏感的肿瘤生物学指标,且TIMP-2与NSCLC侵袭转移相关,相对高表达的TIMP-2可能提示腺癌。

    作者:邓陶然;林丹丹;钟波;付向宁;邓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PLR、NLP水平和C反应蛋白在预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PLR)以及C反应蛋白浓度在AECOPD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AECOPD患者51例和SCOPD患者53例。基于《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GOLD)》分类后,利用Fish精确检验和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差异,分析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PLR)以及C反应蛋白浓度间的相互关系,基于ROC曲线, NLR、PLR以及C反应蛋白浓度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的诊断效能。结果 SCOPD和 AECOPD患者的分类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01),患者大部分为(78.4%) GLOD(D)组;SCOPD和AECOPD患者在FEV1(t=2.274,P=0.027)和动脉氧分压(t=3.312,P=0.002)存在显著性差异;NLR和C反应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作用(r=0.531;P<0.001)。 PLR和C反应蛋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作用(r=0.275;P<0.001)。 PLR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G为0.76,测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3%和81%。 NLR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G为0.89,测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和88%。 C反应蛋白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值AUG为0.91,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1%和89%。结论 NLR和C反应蛋白可用于AECOPD诊断标志物。且NLR具有易于测量、成本低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倪高顺;牛永亮;陈洋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干细胞治疗结核病的探讨

    干细胞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尤其是医学领域的热点。干细胞应用为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治疗途径。干细胞治疗结核病是近兴起的宿主定向治疗结核病( HDT,host-directed therapies)的重要内容之一[1],给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和严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随着干细胞治疗结核病概念的热度提升,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运用特定的干细胞治疗结核病之前,有必要进一步对干细胞与结核病的之间关系的研究与发展水平做一下梳理,为今后探讨干细胞技术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作者:廖莎;孙照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9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使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再采取Log-rank 检验和Kaplan-Meier法估计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胸腔镜微创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335,P=0.846);患者的肿瘤分期(χ2=46.593,P<0.001)与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密切,而患者的年龄(χ2=1.229,P=0.268)、性别(χ2=0.389,P=0.533)和吸烟史(χ2=1.491,P=0.222)与患者的预后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患者清扫的淋巴结个数和肿瘤分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独立因子。而组织分化、是否辅助化疗、病灶长度以及支气管切缘的情况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非独立因子,考虑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论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传统的手术方法疗效差异不大,且肿瘤分期和淋巴结的清扫个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孟祥宽;孙振宇;罗静娴;范伟;叶广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联合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2、癌胚抗原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于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于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67例。根据确诊结果,分为恶性胸腔积液35例,良性胸腔积液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胸腔积液中VEGF、Ang-2、CEA的含量。结果恶性组胸腔积液中VEGF、Ang-2、CEA含量高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独检测VEGF、Ang-2、CEA的AUC (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44,0.837,0.905,灵敏度74.3%,77.1%,85.7%,特异度87.5%,81.2%,90.6%。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VEGF、Ang-2、CEA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90,99.2%和100.0%。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中的VEGF、Ang-2、CEA对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莉;刘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肥胖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肥胖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的临床特点。方法评价95例诊断为肥胖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年龄、性别、睡眠打鼾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动脉血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记录睡眠过程中的多次生理事件,评价AHI和低血氧饱和度( SaO2),使用哮喘控制测试问卷( ACT)评估哮喘控制情况。结果肥胖型支气管哮喘患者48.4%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型支气管哮喘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组与单纯哮喘组对比,肺通气功能更差、哮喘控制率更低。结论肥胖型支气管哮喘患者易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哮喘不易控制。

    作者:蔡志明;刘建南;陈理达;柯瑟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恶性肿瘤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氨溴索对恶性肿瘤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6例胸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放疗加氨溴索治疗组(观察组)。观察组放疗第1天给予氨溴索15-30mg雾化吸入,3次/日,连用1个月,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比较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结果放疗结束后1-3个月,观察组的有效率(66.04%、71.70%、77.36%)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2、3个月,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9.43%、18.87%)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33.96%)。放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肺CO弥散量下降比对照组少,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早期放射性肺炎、晚期肺纤维化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贾洪菊;张瑜;宋波;董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背部疼痛CT改变类似肺癌的肺隐球菌病1例

    本院近期诊断1例以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CT改变酷似肺癌的肺隐球菌病患者。这在临床实践中较为少见,特撰文和大家交流。

    作者:田胤纯;沈雁波;陈瑜;沈艳;周忠霞;唐建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原发耐多药支气管结核误诊为支气管哮喘1例

    气管支气管结核( tracheobronchial tuberculosis, T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近几年来TBTB 发现率有明显增多趋势。 TBTB的确诊目前仍然需借助支气管镜检查及细菌学或病理学证据,故支气管结核易被误诊、漏诊及误治、漏治。 TBTB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避免气管支气管狭窄、闭塞、软化等所致的肺功能损害的重要措施[1]。中国为耐多药结核病(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MDR-TB)高负担国之一, MDR-TB 防治形势严峻。耐多药气管支气管结核( MDR-TBTB)早期诊断及治疗尤为重要。现对本院1例原发MDR-TBTB 误诊为支气管哮喘2年的病例进行报道。

    作者:杨澄清;陆兰英;李佺;王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纵隔气肿1例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闷、气喘8年,再发3天入科。患者于2008年发病,发作前常有感冒、鼻塞、喷嚏等前驱症状,尔后反复发作性胸闷、气喘。症状以夏季为多,症状轻时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症状严重时端坐呼吸、不能平卧,症状缓解后如常人。近年上述症状频繁急性发作,每年发作至少3次,发作期间就诊于当地诊所,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可缓解。患者于2015年1月于我院门诊就治。查体:体温37.5℃、神志清楚,精神紧张,头部及胸部汗湿。皮肤无黄染、皮疹。颈部、锁骨区、腋下等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气管居中。两肺呼吸活动度对称,叩诊清音,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无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23.03×109/L、中性比87.5%;初步诊断:支气管哮喘?行肺功能检查后,结果显示:FEV135.2%预计值,FVC 38.7%预计值,MVV 50.7%预计值,舒张试验后 FEV1占42.8%预计值, FEV1绝对值增加210mL,改善率21.8%。其数据提示重度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气道阻力增高,舒张试验阳性。胸部CT检查报告:右肺呈支气管柱状扩张,中叶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下叶外基底段见微小结节,边缘光整。两肺门不大,纵隔内未见明显淋巴结肿大。纵隔广泛的积气,没有胸膜肥厚与胸水征。诊断:①右肺支扩并中叶感染;②纵隔气肿;③右肺下叶外基底段有微结节。给予抗炎等保守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CT示纵隔内气肿较前明显吸收。(见图1)。

    作者:郑向真;黄申晖;麦转英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sRAGE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血浆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和可溶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sRAGE)的水平及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北省承德县医院收治的120例慢阻肺患者(慢阻肺组)、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血浆AGEs、sRAGE及肺功能等指标。结果慢阻肺组患者的血浆中AGEs (36.25±2.98) ug/mL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28.94±2.31) ug/mL,sRAGE为(338.41±194.26)pg/mL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871.50±226.49)pg/mL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组患者血浆AGEs与患者的FEV1%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594,P=0.000<0.001);慢阻肺组患者血浆sRAGE与患者的FEV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52,P=0.000<0.001)。结论慢阻肺患者血浆中AGEs、sRAGE水平发生显著的改变, AGEs与患者的肺功能呈负相关性、sRAGE与患者的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洪旭华;李儒佑;周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总气道阻力与FEV1在检测哮喘气道可逆性中的比较

    目的:目前国内常用的诊断哮喘的方法为呼吸量检查法,但是其存在一定缺点,比如哮喘或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时无法配合。而脉冲振荡肺功能测量法的优点就是不需要用力呼吸,平静呼吸下就可以测量。本研究通过对呼吸总阻抗等指标与FEV1相比较,对脉冲振荡肺功能进行了更详细的应用研究。方法入选2015年2月到12月我院呼吸内科急性哮喘发作成年患者120名,在用药前后同时进行呼吸量肺功能法和脉冲振荡肺功能法的测量,对两种不同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比较两种肺功能在检测哮喘患者用药前后改善率的敏感性。结果用药后FEV1有较大的幅度的升高,而脉冲振荡技术所得的R5敏感度明显优于FEV1(P<0.05)。结论在检测哮喘患者用药前后的改善率方面,R5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哮喘患者的气道可逆性的改善率,且脉冲振荡肺功能操作简单,更适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

    作者:于晨希;朱述阳;刘文静;王亮;朱洁晨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不同时机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不同时机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疗效,探讨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将诊断明确的240例初治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4组,其中只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60例( A组);保守治疗1个月后手术的60例( B组),保守治疗2个月后手术的60例( C组);直接手术的60例(D组)。结果 D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25,P=0.012);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34);A组与D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与C组在FVC、FEV1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与D组在胸膜厚度、FVC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4,P=0.000)。结论初治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抗结核及胸腔穿刺抽液2个月后疗效改善不明显时,可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鑫;金慧芳;张硕;兰志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芪玉三龙汤对荷肺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芪玉三龙汤对荷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以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LLC细胞株培养移植法构建荷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化疗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组,每组8只,另设8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态,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内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小鼠脾脏IL-2、IL-10浓度。结果芪玉三龙汤高剂量组、联合组的生存状态优于化疗组;芪玉三龙汤具有温和的抑制肺癌移植瘤的作用,但与顺铂联用无明显增效作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可见中药组肿瘤细胞有凋亡发生,以高剂量组凋亡坏死明显,化疗组可见多个凋亡小体,联合组肿瘤细胞严重坏死;芪玉三龙汤能明显增加CD4+水平,升高IL-2浓度,降低CD8+的水平和IL-10含量,提高CD4+/CD8+比值,联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芪玉三龙汤能改善行化疗的荷瘤小鼠生存状态,可温和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并具有改善荷瘤小鼠以及化疗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作者:张星星;童佳兵;李泽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CIK细胞维持治疗4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目的:探讨CIK细胞维持治疗4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IK细胞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CIK细胞维持治疗40例晚期肺癌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侠;李晓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欢迎订阅2017年《临床肺科杂志》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支气管动脉畸形并咯血临床误诊1例分析

    支气管动脉畸形是呼吸系统引起咯血的少见病之一,是呼吸系统疾病急危重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大咯血或痰中带血[1],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可因血液淤积窒息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支气管动脉畸形仅占咯血原因的2%[2],且少部分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或肺结核等能引起咯血的疾病[3],往往造成漏诊或误诊,现就我院收治的1例支气管动脉畸形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并咯血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FeNO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采用FeNO分析仪和肺功能仪测定FeNO及FEV1%的水平,同时分析FeNO与FEV1%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治疗前FeNO为(69.35±26.51) ppb;吸入信必可治疗4周后FeNO为(34.01±21.49) ppb;健康对照组FeNO为(16.28±8.80) ppb。哮喘组治疗前、后的FeNO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指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FEV1%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5);FeNO与FEV1%无直线相关性。结论 FeNO的水平能够反映哮喘患者慢性气道炎症,并且在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方面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顾颖;卢慧宇;林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97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肺部真菌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1例)和未感染组(56例),对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出现咳嗽、咳血等症状、听诊肺部有啰音、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肺结核初、复治情况、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肺部病变范围及病变特点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肺部病变范围及病变特点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糖尿病病史、使用抗生素时间≥2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肺部病变≥3个肺叶和以空洞及纤维化为病变特点,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沈小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临床肺科杂志

临床肺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 解放军第105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