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侠;李晓晴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 FeNO)测定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健康对照组采用FeNO分析仪和肺功能仪测定FeNO及FEV1%的水平,同时分析FeNO与FEV1%的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治疗前FeNO为(69.35±26.51) ppb;吸入信必可治疗4周后FeNO为(34.01±21.49) ppb;健康对照组FeNO为(16.28±8.80) ppb。哮喘组治疗前、后的FeNO指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治疗前指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FEV1%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及对照组(P<0.05);FeNO与FEV1%无直线相关性。结论 FeNO的水平能够反映哮喘患者慢性气道炎症,并且在评估哮喘控制水平方面可能发挥作用。
作者:顾颖;卢慧宇;林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检测肺癌肿瘤组织中Nucleostemin基因表达的改变,探讨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92例,另取我院同期因良性肺疾病30例活检肺组织作为对照。Nucleostemin基因表达量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Nucleostemin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量分别为0.318±0.076,显著高于对照肺组织的0.142±0.043(P<0.01)。男女性别、不同年龄、肿瘤大小以及病理类型之间Nucleostemin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Ⅳ临床分期患者Nucleostemin表达量为0.364±0.077,显著高于Ⅰ、Ⅱ临床分期患者的0.286±0.051( P <0.05)。肿瘤有淋巴结转移患者 Nucleostemin 表达量为0.346±0.075,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0.271±0.048(P<0.05)。肿瘤中、低分化患者Nucleostemin表达量为0.331±0.073,显著高于高分化患者的0.282±0.054(P<0.05)。结论 Nucleostem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Nucleostemin基因表达量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熊峰;李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验证以下假设:治疗开始前的低水平血清 VEGF 预示存活时间较长,而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化疗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缓解率和生存期。方法本试验为双盲单中心III期试验,选取81例IIIB或IV期NSCLC患者,ECOG体力状态评分为0-2入组。随机给予塞来昔布或安慰剂400 mg b. i. d联合4周期长春瑞滨/铂类化疗。塞来昔布计划给药时间长1年,如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毒性可停药。在治疗起始和4周期化疗结束后,检测所有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81例患者治疗起始的VEGF水平中位值是340.98pg/mL。4周期化疗结束后VEGF平均值下降。总体生存期( OS)塞来昔布组vs安慰剂组为17.5月vs15.9月(P=0.837);无进展生存期(PFS)塞来昔布组vs安慰剂组为14.4月vs 7月(P=0.000)。治疗起始的VEGF水平≥340.98pg/mL组患者OS较VEGF水平<340.98pg/mL组差(13.2月vs 26月,P=0.000),PFS也缩短(3.5月vs8.5月,P=0.000)。结论治疗前血清VEGF低水平能预示塞来昔布对生存期的正效应。
作者:裴俊;储天晴;楼煜清;施春雷;熊丽纹;韩宝惠;顾爱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干细胞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尤其是医学领域的热点。干细胞应用为难以治愈的疾病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治疗途径。干细胞治疗结核病是近兴起的宿主定向治疗结核病( HDT,host-directed therapies)的重要内容之一[1],给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和严重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随着干细胞治疗结核病概念的热度提升,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运用特定的干细胞治疗结核病之前,有必要进一步对干细胞与结核病的之间关系的研究与发展水平做一下梳理,为今后探讨干细胞技术治疗结核病提供参考。
作者:廖莎;孙照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IK细胞维持治疗40例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CIK细胞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CIK细胞维持治疗40例晚期肺癌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杨侠;李晓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大鼠肺气肿程度的影响。方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作慢阻肺大鼠40只,将大鼠随机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两组大鼠肺气肿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细胞移植组大鼠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38.8±5.65 vs 45.6±6.78mmHg, P =0.017);氧分压显著增高(80.67±9.31 vs 68.85±8.42mmHg,P<0.001);内衬间隔显著降低(55.90±12.45 vs 83.20±11.32μm/个, P<0.001);平均肺泡数显著增多(350.21±54.21 vs 198.32±23.45, P<0.001)。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前后对比显示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显著降低(38.8±5.65 vs 44.9±6.35mmHg, P =0.021);氧分压显著增高(80.67±9.31 vs 70.11±6.47mmHg,P=0.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慢阻肺大鼠通气状况和肺气肿程度。
作者:王玉清;所鸿;朱利峰;郑俊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 EBUS-TBNA)在肺癌诊断及分子病理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入组104例临床可疑肺癌患者,均进行了支气管内超声检查或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并对所收集的标本进行了病理学检测。采用扩增受阻突变体系检测EGFR基因突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肺癌标志物检测。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4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支气管内超声检查,成功率为100%。行穿刺患者87例,穿刺率为83.7%,均完成针吸活检术,穿刺成功率为100%。行针吸活检术的患者均无出血、气胸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选取5例标本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DNA质量合格,2例患者为EGFR敏感突变。4例标本行细胞免疫组化,成功率为100%。患者术中5min、15min及手术结束时HR、SBP及DBP值与基础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t=1.599,P>0.05)。结论行EBUS-TBNA的患者比率高,该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可重复性强,其标本质量与数量可进行后续分子病理及细胞病理学检查,为肺癌准确分期及肺癌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作者:柴艳;陈丹峰;佟凌霞;严时;吕明;李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RMPP患儿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79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比较两组疗效、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TFN-γ、IL-1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抑制患儿血清促炎症因子水平,并调节机体的免疫平衡、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龙奕;何康铭;饶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脱机指数(IWI)、用力呼吸指数(CORE)和气道闭合压(P0.1)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撤机患者病情及撤机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 ARDS 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行撤机筛查实验,符合条件者行30min 自主呼吸实验(SBT),统计其撤机成功率,比较撤机成功和失败患者SBT前的IWI、CORE和P0.1,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 II)评价同期病情,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IWI、CORE和P0.1与ARDS撤机患者APACHE II评分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法分析IWI、CORE和P0.1与ARDS撤机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关系。结果86例ARDS患者撤机成功率为72.09%,与撤机成功患者比较,撤机失败患者的IWI和CORE降低,P0.1和APACHE II评分则升高( P<0.05)。 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IWI、CORE与ARDS撤机患者APACHE II评分均呈负相关(r=-0.993,-0.985,P<0.05),P0.1与 ARDS撤机患者 A-PACHE II评分则呈正相关(r=0.992,P<0.05)。 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WI、CORE与ARDS撤机患者撤机成功率呈正相关(r=0.788,0.795,P<0.05),P0.1与ARDS撤机患者撤机成功率则呈负相关(r=-0.812,P<0.05)。结论 IWI、CORE和P0.1与ARDS撤机患者病情和撤机结局均密切相关,IWI、CORE和P0.1可能用于ARDS撤机患者撤机和病情评估,指导其治疗从而改善疗效。
作者:谷欣;龙宏杰;刘毅君;林传焕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97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肺部真菌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1例)和未感染组(56例),对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出现咳嗽、咳血等症状、听诊肺部有啰音、既往有糖尿病病史、肺结核初、复治情况、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肺部病变范围及病变特点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Logistical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史、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肺部病变范围及病变特点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糖尿病病史、使用抗生素时间≥2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肺部病变≥3个肺叶和以空洞及纤维化为病变特点,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沈小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9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使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再采取Log-rank 检验和Kaplan-Meier法估计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胸腔镜微创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335,P=0.846);患者的肿瘤分期(χ2=46.593,P<0.001)与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密切,而患者的年龄(χ2=1.229,P=0.268)、性别(χ2=0.389,P=0.533)和吸烟史(χ2=1.491,P=0.222)与患者的预后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患者清扫的淋巴结个数和肿瘤分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独立因子。而组织分化、是否辅助化疗、病灶长度以及支气管切缘的情况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非独立因子,考虑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论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传统的手术方法疗效差异不大,且肿瘤分期和淋巴结的清扫个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孟祥宽;孙振宇;罗静娴;范伟;叶广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对照组(药物治疗)24例和治疗组(药物治疗联合超短波治疗)24例。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治愈率,血常规、ESR、CRP等感染指标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及2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周后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常规、ESR、h-CRP感染指标在治疗后1周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治疗效果佳。
作者:司小敏;程帆;刘琴;杨星星;朱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气道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组应用丙卡特罗联合顺尔宁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多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顺尔宁联合丙卡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哮喘急性发作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并改善气道细胞因子水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 NTM)肺病的疗效及时机,为优化非结核分枝杆菌( NTM)肺病治疗方案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以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胸外科2008年10月至2014年3月确诊的NTM肺病患者85例,其中观察组42例[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6.6±1.0)岁]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治疗12个月以上;对照组43例[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33.4±1.5)岁],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治疗18个月以上;随访24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愈率、病情无变化例数(率)、病情逆转率、死亡率,并对观察组组不同病程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治愈率、死亡率分别为41.9%(18/43)、16.3%(7/43);观察组治愈率、死亡率分别为83.3%(35/42)、2.4%(1/42),观察组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病情逆转率分别为4.8%(2/42)亦低于对照组的18.6%(8/43),P<0.05。观察组不同病程分组比较并发症及治愈率,病程3年内明显优于3-6年及6年以上( P<0.01);病程3-6年优于6年以上( P<0.05)。结论对确诊NTM肺病,经药物治疗6个月以上,治疗效果不理想且病变局限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病肺,早期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手术治疗。
作者:黄朝林;倪正义;许俊;李磊;杨智峰;肖俊;左涛;张定宇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从TGF-α、TGF-β配体成员( TGF-β1、TGF-β2、TGF-β3)、TIMP-1、TIMP-2、MMP-2筛选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mRNA水平异常表达的细胞因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实时定量PCR法检测NSCLC组织和毗邻正常组织中TGF-α、TGF-β1、TGF-β2、TGF-β3、TIMP-1、TIMP-2、MMP-2 mRNA表达量,并研究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TGF-α、TGF-β1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0.046 vs 0.005,P<0.01;16.91 vs 11.76,P=0.04),TIMP-2水平降低(25.23 vs 207.85,P=0.02),而NSCLC中MMP-2/TIMP-2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0.77 vs 0.02,P=0.04)。 III-IV期NSCLC组织的TGF-α水平高于I-II期(0.06 vs 0.02,P <0.01)。有淋巴结转移组 TGF-β1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7.70 vs 10.00,P <0.01)。鳞癌组织中TIMP-2水平低于腺癌组织(20.06 vs 33.51,P=0.02),无淋巴结转移组TIMP-2水平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30.02 vs 20.56,P=0.03)。结论 TGF-α与NSCLC进展密切相关;TGF-β1在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MP-2/TIMP-2可能是较敏感的肿瘤生物学指标,且TIMP-2与NSCLC侵袭转移相关,相对高表达的TIMP-2可能提示腺癌。
作者:邓陶然;林丹丹;钟波;付向宁;邓豫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施行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的肺癌患者共6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施行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的肺癌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后胸管的留置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施行肺血管-支气管成形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与常规后外侧切口手术疗效相当,而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导管留置时间比常规手术短,对患者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好,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胡国栋;方良伟;田小丰;贡力;王亚勤;朱逸;胡海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肺癌肉瘤( pulmonary carcinosarcoma,PCS)是一种既含有恶性上皮成分又含有恶性间叶成分的肺恶性肿瘤。其组织病理上呈双向性。2015年WHO肺癌分型中PCS的定义为一种由非小细胞肺癌及异源性的肉瘤成分(如纤维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组成的恶性肿瘤[1]。由于PCS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且缺乏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的特异性,普通的检查手段多易误诊,部分医师对其缺乏认识,造成较高的误诊率。因而,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外关于PCS的研究进展,增加对PCS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率。
作者:龚理;任庆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氨溴索对恶性肿瘤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106例胸部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和放疗加氨溴索治疗组(观察组)。观察组放疗第1天给予氨溴索15-30mg雾化吸入,3次/日,连用1个月,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比较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结果放疗结束后1-3个月,观察组的有效率(66.04%、71.70%、77.36%)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2、3个月,观察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9.43%、18.87%)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33.96%)。放疗结束后6个月,观察组肺CO弥散量下降比对照组少,放射性肺纤维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早期放射性肺炎、晚期肺纤维化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贾洪菊;张瑜;宋波;董立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芪玉三龙汤对荷肺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以及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LLC细胞株培养移植法构建荷肺癌小鼠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化疗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联合组,每组8只,另设8只正常小鼠为空白组;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状态,称取瘤质量,计算抑瘤率;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内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小鼠脾脏IL-2、IL-10浓度。结果芪玉三龙汤高剂量组、联合组的生存状态优于化疗组;芪玉三龙汤具有温和的抑制肺癌移植瘤的作用,但与顺铂联用无明显增效作用;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超微结构可见中药组肿瘤细胞有凋亡发生,以高剂量组凋亡坏死明显,化疗组可见多个凋亡小体,联合组肿瘤细胞严重坏死;芪玉三龙汤能明显增加CD4+水平,升高IL-2浓度,降低CD8+的水平和IL-10含量,提高CD4+/CD8+比值,联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芪玉三龙汤能改善行化疗的荷瘤小鼠生存状态,可温和抑制肺癌移植瘤生长,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并具有改善荷瘤小鼠以及化疗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作者:张星星;童佳兵;李泽庚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不同时机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疗效,探讨手术治疗的佳时机。方法将诊断明确的240例初治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4组,其中只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60例( A组);保守治疗1个月后手术的60例( B组),保守治疗2个月后手术的60例( C组);直接手术的60例(D组)。结果 D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25,P=0.012);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34);A组与D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与C组在FVC、FEV1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与D组在胸膜厚度、FVC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4,P=0.000)。结论初治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在抗结核及胸腔穿刺抽液2个月后疗效改善不明显时,可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鑫;金慧芳;张硕;兰志君 刊期: 201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