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居家主要照护者照护需要与照护负担相关性

王玉环;吴复琛;王美艳;陈雪峰;王文婷

关键词:维哈居家主要照护者, 照护需要, 照护负担
摘要:目的:探讨维、哈两民族失能老年人居家主要照护者照护需要与照护负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照护负担量表和照护需要问卷对621例维、哈民族主要照护者进行研究。结果维、哈民族失能老年人居家主要照护者对照护的总需要得分为(87.45±11.99)分,处于高需要水平,其中对经济协助的需要高,条目均分为(4.15±0.62)分,选择需要和非常需要的照护者占到93.8%;照护需要总得分与照护负担得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r=0.324。结论满足维、哈照护者的照护需要可以减轻其照护负担。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热休克蛋白90、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90,HIF-1α两者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HSP90、HIF-1α在正常大肠组织,大肠腺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63.0%;15.0%、71.7%。两者在正常组织和大肠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 HSP90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 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HIF-1α的表达与Duke分期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 HSP90,HIF-1α可能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有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任亚君;熊枝繁;曹仕琼;熊莉娜;涂艳;张芹;熊亮;程汉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二维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颈动脉硬化的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颈动脉硬化(CAS)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829例患者,其中CHD患者589例(观察组),非CHD患者240例(对照组),观察组中合并心肌梗死252例( A组),无合并心肌梗死337例( B组)。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扫描,对比颈动脉影像学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内中膜厚度(IMT)增厚(332/56.37%)、斑块(277/47.03%)、IMT、斑块厚度、斑块积分均高于对照组(χ2=7.923,P<0.01;χ2=18.832,P<0.01;t=10.332,P<0.01;t=13.221,P<0.01;t=17.394;P<0.01);观察组以软斑(376/66.67%)为主,对照组以扁平斑(6/35.29%)、硬斑(9/52.94%)为主,扁平斑、硬斑、软斑斑块分布比例对比差异显著(χ2=9.348,P<0.01;χ2=14.554,P<0.01;χ2=20.324,P<0.01);观察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t=13.332,P<0.01;t=26.439,P<0.01);A 组患者IMT 增厚(66/26.19%)低于B组,斑块(192/76.19%)高于B组(χ2=12.548,P<0.01;χ2=12.437,P<0.01)。结论应用超声诊断老年CHD患者颈动脉硬化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利于判别冠心病严重程度。

    作者:孔岩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国内数家数据库、检索性期刊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中国老年学杂志》被评为第二届北方期刊优秀期刊,吉林省双十佳期刊,以国家重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研究成果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基础研究栏目被评为吉林省学术期刊名栏,被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列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大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列为中文核心期刊,并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及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超星数字图书馆收录及列为统计源期刊,并被《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学分册》、《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分册》、《中国生物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检索性期刊摘录。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期手术治疗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60岁以上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或经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老年颅内动脉瘤病人的疗效。结果开颅手术组( n=38)术后迟发性有症状性血管痉挛8例;术后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死亡4例,其中2例因脑血管痉挛,2例因肺部感染;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评分恢复良好28例,较差6例,死亡4例。血管内栓塞组( n=24)迟发性有症状性血管痉挛和脑梗死6例;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死亡患者2例,其中1例为脑梗死、脑水肿,另1例为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出院时GOS评分恢复良好19例,较差3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应根据患者Hunt-Hess分级生理状况、动脉瘤的特征及患者和(或)病人意愿为依据,争取早期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马骏;尹浩;刘窗溪;谌鸿斌;韩国强;高方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低氧诱导因子-1α、-2α和Survivin的表达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 HIF)-1α、2α和生存素( Survivin)的表达特征。方法6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56例子宫脱垂行子宫全切术后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 HIF-1α、-2α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两组中HIF-1α、-2α和Survivin表达的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HIF-1α、-2α和Survivin的阳性率均与肿瘤大径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HIF-1α、-2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HIF-1α和Survivin、HIF-2α和 Survivin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HIF-1α、-2α和Survivin高表达,三者对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均有重要作用。 HIF-1α、-2α均与Survivin有协同正向作用。

    作者:艾小庆;李永川;刘玉嵚;青措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淀粉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该院接收治疗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36)和治疗组( n=40);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生长抑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对两组血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水平均下降,血钙水平上升,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 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淀粉酶水平和减少并发症,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生长抑素。

    作者:唐潮浪;周华玲;齐江彤;陶立新;杨彦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顽固性气胸漏气支气管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顽固性气胸患者应用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漏气支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呼吸科确诊的45例顽固性气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漏气支气管,对照组20例,采用双腔球囊充液定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气胸定位情况,定位时间以及封堵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定位出支气管漏气部位段、亚段、次亚段各18、5、2例,对照组各16、1、0例,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7、0.005、0.015);两组总定位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定位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患者的封堵成功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577);两组患者并发症支气管充血水肿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362),对照组患者的邻近气管受压和支气管变形扩张的发生率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27)。结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漏气支气管是一种安全、更为准确的治疗方法,特别适合于顽固性气胸的定位治疗。

    作者:罗春娟;张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缬沙坦对老年糖尿病肾病( DN)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低剂量组给予8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高剂量组给予160 mg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白昼收缩压、白昼舒张压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显著优于低剂量组( P<0.05);两组治疗后白昼收缩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0.05),高剂量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LVEF、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左心室室壁厚度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60 mg缬沙坦治疗老年DN血压透析患者能较好控制血压和血压变异性,尤其是夜间血压,并且保护肾脏作用较强。

    作者:徐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体检人群中老年人超重、肥胖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在2014年1~12月健康体检无重大慢性疾病相对健康人群中,按单纯随机数字分类法收集1243例40岁以上者,按体重指数( BMI)分为体重正常组( BMI<24.0 kg/m2)、超重组( BMI 24.0~27.9 kg/m2)和肥胖组( BMI>28.0 kg/m2),比较3组间baPWV的差异以及各组颈动脉斑块形成情况。结果随着 BMI增高,baPWV呈逐渐上升趋势,体重正常组为(1361.4±189.8)cm/s,超重组为(1527.8±221.4)cm/s,肥胖组为(1636.5±305.7)cm/s;颈动脉斑块形成正常体重组为60例(8.32%),超重组为98例(25.45%),肥胖组为62例(45.26%);差异显著(均 P<0.01)。结论超重、肥胖与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增快密切相关。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维护血管健康、减缓动脉硬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想娣;刘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促进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中耳黏膜上皮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I型胶原凝胶,以7∶1∶1混合胶原、10×DMEM和新生牛血清。以1/9体积比接种成纤维细胞,构建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冰冻切片观察成纤维细胞在凝胶中的生长形态。复合支架接种中耳黏膜上皮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与上皮细胞的生长状态,酶消化计数上皮细胞在接种的不同时间点,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接种后3d成纤维细胞数量逐渐增加,细胞的突起在两极逐渐伸展延长。冰冻切片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凝胶中,细胞两极为两个较长的突起。接种于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复合支架上皮细胞增殖速度明显高于接种于单纯胶原凝胶组,比较上皮细胞在复合支架接种后3 d,6 h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同时间点的胶原凝胶组(P<0.05,P<0.01)。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上皮细胞在单纯胶原凝胶中,集聚生长形成岛型分布,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复合支架上,与成纤维细胞交互分布,且细胞密度大于前者。结论植入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凝胶复合支架对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于姝媛;王苹;汤勇;刘柏林;李晓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糖、血清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及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糖(Glu)、血清前白蛋白(PA)、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气分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NSCLC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观察组实施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两组手术前Glu、WBC及PA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观察组GLU及WB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但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的肺功能均有一定损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的肺叶切除术对原发性NSCLC患者的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较低,对肺功能的损害亦较小,效果较好。

    作者:何荣琦;许荣誉;李旭;陈劭赓;陈河山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老年胸椎结核的后路手术治疗15例

    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对手术耐受性差。本研究拟了解采用经后路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10年11月采用经后路经椎弓根病灶清除、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老年胸椎结核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1~75(平均63.4)岁。起病缓慢,主要表现有后背部持续性疼痛、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等。所有病例行X线、CT和磁共振成像( MRI)等检查,显示有椎体破坏、椎旁脓肿、死骨形成、椎管内脓肿、坏死椎间盘或死骨压迫脊髓,不同程度后凸畸形。病变平均累及2.2个椎体(T4~11)。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平均6.9分,Frankel 分级〔1〕:B级1例,C级5例,D级6例,E级3例。部分患者存在一种或以上基础疾病:循环系统8例,呼吸系统4例,2型糖尿病3例。

    作者:何斌;胡侦明;郝杰;王大武;钟小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股骨大粗隆柄( GTF)假体置换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以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患者60例,根据情况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固定组和GTF假体置换组各30例。 GTF假体置换组采用GTF假体置换股骨头,PFNA固定组采用PFNA对患肢进行内固定;术后第1天可在床上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GTF假体置换组3 d后可拄拐下床,PF-NA固定组2 w后可部分负重。围术期对症处理,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分别于手术前、术后3、7 d 采血,检测血液中血糖、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TC)、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D-D)含量,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GTF组与 PFNA组血糖、TG、TC 含量均降低,GTF组与PFNA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 GTF组与 PFNA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升高,PFNA组明显高于GTF组(P<0.05);与手术前比较相比,术后3、7 d两组患者D-D含量均有所改变,与GTF组相比,PFNA组明显较高(P<0.05);④GTF组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与GTF组比较,PFNA组血管内径明显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减慢(P<0.05)。结论 GTF假体置换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血液血糖、TG、TC含量降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D-D含量升高,使血管内径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但低于PFNA固定患者。

    作者:凌强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明目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明目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给予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2只。同时选择同批次大鼠12只,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对照组不给药,给予同体积双蒸水灌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在糖尿病大鼠喂养12 w后给予明目地黄丸灌胃。测定各组大鼠在给药前、给药后的体质量、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视网膜,测定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模型组治疗前、治疗后的体质量、血糖、HbA1c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 SOD 活性、GSH-Px 酶活性、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中、低剂量组SOD活性、GSH-Px酶活性、MDA含量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明目地黄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起到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氧化损伤有关。

    作者:李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对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78例患者术前静脉注射乳酸林格液为对照组,78例患者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前T0、麻醉后5 min T1、麻醉后30 min T2、麻醉后60 min T3、手术结束时T4)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生化指标〔血红蛋白( Hb)、血细胞比容( Hct)、血小板( Plt)计数〕、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干扰素( IFN)γ、白细胞介素( IL)-10〕的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时均显著下降,而后逐渐增加;中心静脉压在T1时显著增加,而后逐渐降低。观察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在T1、T2、T3、T4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在T1、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 Hb、Hct、Plt、TNFα、IFNγ和 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 Plt、TNFα、IFNγ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有助于稳定老年胃癌根治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贾会文;刘向业;张磊;王铭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肺腺癌中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型盒蛋白-1、-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肺腺癌中锌指E-盒结合同源异形盒蛋白( ZEB)-1、ZE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标记的增殖指数的关系。方法59例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期肺肿物切除后距肿物边缘>3 cm肿瘤周围正常肺组织59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ZEB-1、-2和PCNA的表达。结果两组中ZEB-1、-2和PCNA的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ZEB-1、-2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径、肿瘤的胸膜累犯密切相关,PCNA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及是否伴有坏死密切相关。观察组中 ZEB-1和PC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肺腺癌术后组织中ZEB-1、-2和PCNA高表达,不仅对肿瘤的形成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促进肿瘤的进展,尤其是PCNA高表达可能对肿瘤进展有多种生物学意义。

    作者:久太;冯喜英;安文静;刘洪千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所致心肾综合征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所致心肾综合征( CRS)患者心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13年1~12月在该院住院接受治疗的CHF所致CRS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比值(E/A)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后SV、CO、LVEF、E/A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Scr)和胱抑素(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的心率、血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可以用于老年CHF患者的辅助治疗,基础治疗联合左卡尼汀静脉滴注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指标,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麻京豫;邹小燕;李兴渊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与汉族健康男性青年心肺功能比较

    青藏高原环境的特点是氧分压低、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其中氧分压低是影响人体肺功能的主要因素。而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群对高原低氧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能力,也是人类对高原的佳适应模式〔1〕。以往研究表明,心肺功能是人类习服高原低氧环境的关键〔2〕。本研究探讨世居青藏高原的藏族与汉族健康男性青年心肺功能的差异。

    作者:樊辉娟;高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爱罗咳喘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髓过氧化物酶、炎细胞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爱罗咳喘宁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大鼠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和肺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 MIP)-2、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变化及肺组织结构的影响,探讨爱罗咳喘宁方对COPD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 LPS)加烟雾诱导COPD大鼠模型,大鼠被随机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 g? kg-1? d-1),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混悬液5,10,20 g? kg-1? d-1,连续7 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BALF和肺组织匀浆中TNF-α和MIP-2的含量,比色法测定MP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BALF 和肺组织匀浆TNF-α、MIP-2和MPO均显著升高(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爱罗咳喘宁口服液中剂量组TNF-α、MIP-2和MPO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爱罗咳喘宁口服液治疗 COP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MIP-2和MPO的释放有关。

    作者:尚立芝;张紫娟;谢文英;张良芝;常学辉;胡文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胸腔内注入不同剂量尿激酶作用不同时间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

    目的:比较胸腔内注入高低不同剂量尿激酶、作用不同时间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尿激酶(10万U)治疗组和高剂量尿激酶治疗组(25万 U)。每个剂量治疗组经胸腔注入尿激酶,分别作用长短不同时间(4 h 及24 h)后放液,随后视病情变化重复给药。2 w后比较各组胸腔积液吸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1组(10万U尿激酶作用4 h)显效率41.7%,总有效率83.3%;A2组(10万U尿激酶作用24 h)显效率33.3%,总有效率91.7%;B1组(25万U尿激酶作用4 h)显效率91.7%,总有效率100%;B2组(25万U尿激酶作用24 h)显效率75%,总有效率100%。 A1组与B1组、A2组与 B2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方面,B2组肉眼血性胸水发生率高于B1组(P<0.05)。结论对于包裹性积液患者,采用25万U尿激酶腔内注射作用4 h较安全、有效。

    作者:吴春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