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姜黄素对放疗致Lewis肺癌荷瘤小鼠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钱程;施丹;武宁;程光惠

关键词:姜黄素, 放疗, 外周血细胞, 骨髓细胞, NK细胞
摘要: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放疗致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C57BL/6小鼠皮下建立小鼠Lewis肺癌体内移植肿瘤模型,成瘤后采用姜黄素联合放疗治疗小鼠,末次给药后称取小鼠体重,测量肿瘤重量及体积,测定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脾及胸腺指数,同时测定荷瘤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姜黄素与放疗联合应用可减少放疗引起的体重减轻、食欲下降,对放疗引起的白细胞水平降低及骨髓有核细胞减少有显著的升高作用,且对放疗引起的脾脏及胸腺指数下降有显著改善作用,亦可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NK细胞活性.结论 姜黄素能保护放疗对机体的损害,与放疗联合可协同治疗肿瘤.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乳腺疾病是女性患者高发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伤,还由于第二性征的破坏而造成心理和精神上多重压力.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发病率较高,临床多以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手段[1,2].麦默通技术作为诊治乳腺良性病灶的新手段,因优势突出、手术创伤小,逐渐被临床接受和普及.本文分析麦默通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适用范围.

    作者:李念;续哲莉;孙立娟;孙光;宛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人参皂苷Rg1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片磷酸化tau蛋白(P-tau)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周龄雄性大鼠脑片随机分为五组,分别放置人工脑脊液中培养.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在模型组和3个人参皂苷Rg1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冈田酸,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采用Western印迹、图像分析技术等方法,检测皮层和海马P-tau、ChAT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au表达显著增加(P<0.01);ChAT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Rg1各组P-tau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ChAT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Rg1三个浓度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以高浓度组效果佳.结论 人参皂甙Rg1可通过降低P-tau表达水平,提高ChAT活性,从而减少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并可能通过调节胆碱能功能的途径发挥抗痴呆的作用.

    作者:李源;刘颖;袁海峰;马新欣;张欣;李明;侯吉星;权乾坤;李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易脑卒中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血浆中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及C反应蛋白含量在高血压进程中的动态变化

    目的 分析易脑卒中型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RHRSP)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进行1~36数字编号,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只,研究组采用双肾双夹法造RHRSP模型,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方法(不上银夹);观察两组术前、术后第1、2、4、8、12、16周的收缩压(SBP)、舌下静脉血NO、CRP及TNF-α的水平变化规律.结果 术前两组SBP、CRP、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4、8、12、16周研究组SBP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与术前比较显著增高(P<0.05).术前两组NO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4、8、12、16周两组NO值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术后第2周达到高值后逐渐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RHRSP大鼠存在血管壁内皮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CRP、TNF-α、SBP升高及NO降低可能是脑卒中发生的机制之一.

    作者:何国英;张美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创通气治疗对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改善作用及血清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及对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IL-33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择确诊为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常规组和无创通气组各2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情况及血清IFN-γ、IL-17、IL-33水平,比较两组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及血清IFN-γ、IL-17、IL-33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无创通气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常规组(P<0.05),血清IFN-γ、IL-17、IL-33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可改善哮喘患者肺功能,有效降低血清IFN-γ、IL-17、IL-33水平.

    作者:戴文鑫;吴智勇;陈娟;冯光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15例健康对照者,3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4 w后抽取3组静脉血进行后续试验.结果 血清一氧化氮(N0)及NO合酶(NOS)含量,血管内皮祖细胞CD146表达比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及mRNA相对表达量,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血清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常规治疗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含量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 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影响内皮功能达到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作用.

    作者:潘力健;刘磊;尚文静;龚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2的表达及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D-L)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等炎性因子的联系.方法 老年CHD患者11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4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7例,同时选取体检的健康人33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PD-L2、hs-CRP、IL-6以及IL-8表达水平.结果 AMI组PD-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而对照组低;AMI组血清hs-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IL-6和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L2表达水平与hs-CRP、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与IL-8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CH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促进了血清hs-CRP、IL-6的分泌.

    作者:于靖;曹绪芬;赵荣诚;郑晔;颜利求;王佳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麦冬汤对皮肤光老化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沙参麦冬汤对光老化皮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健康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光老化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沙参麦冬汤高、低剂量组.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建立ICR小鼠光老化模型,对比观察对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透明质酸(HA)含量及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沙参麦冬汤干预组小鼠皮肤光老化病理改变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多、HA含量减少.沙参麦冬汤高剂量组SOD活力增强,GSH-Px活力增强,MDA含量下降,HA含量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沙参麦冬汤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功能,可能是通过升高光照后皮肤中的HA、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发挥作用.

    作者:王璐;李中平;曹艳亚;杜沛;沈红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介素(IL)-18基因工程表达方法.方法 复苏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并进行增菌培养;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pGEX-IL-18重组体质粒,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基因片段测序、基因库比对等技术鉴定IL-18基因序列;将提取得到的pGEX-IL-18重组体质粒转化到DH5α,制成高效表达的IL-18原核表达系统.结果 含有pGEX-IL-18重组体质粒的E.coli JM109增菌培养后提取质粒,酶切电泳与Marker比对,证实质粒大小2.7 kb;经测序并利用基因库比对证实,所制备的DNA片段符合IL-18基因序列.将pGEX-IL-18转染DH5α细菌内,并经过蓝白筛选系统进行筛选,证实转染成功.结论 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成功建立了IL-18的基因工程表达系统.IL-18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后续的科研工作中将对IL-18的应用价值进行系统研究.

    作者:乔友军;汪欣;高杰;王宝;贾春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测试方法评价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

    目的 探讨不同测试方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预测性.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单侧膝关节置换(TKA)老年患者32例作为TKA组和同期体检的43例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站起行走测试(TUG),6 min步行测试(6 MW)和30 MW测试膝关节功能,应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测量并记录患者自主报告的关节功能.结果 TKA组在TUG、6 MW和30 MW步行试验中的表现均比对照组差(P<0.01);30 MW与TUG和6 MW之间存在正相关(r=0.82,0.97,P<0.01);三种测试方法均对WOMAC和身体活动问卷结果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其中以30 MW强(OR=6.024,95% CI3.034~9.746,P=0.003;OR=5.803,95% CI3.215~ 8.537,P=0.004),6 MW次之(OR=4.323,95% CI3.013 ~5.235,OR=3.672 95% CI2.434 ~5.546,P=0.005),TUG低(OR=2.282,95% CI1.162 ~4.224,P=0.003;OR=2.161,95%CI1.203 ~3.375,P=0.012).结论 尽管TKA组患者术后1年能行走30 min,但是他们的表现明显的不如健康同龄人.虽然30 MW对自主报告功能的预测性强,但其实施较复杂,而TUG和6 MW能较强的预测30 MW的表现,且操作简单,推荐使用TUG联合6 MW评价TKA术后膝关节功能.

    作者:张建军;许良;孙锐;刘家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影响.方法 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术后生态免疫肠内营养(EIEN)组、普通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每组各16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10 d.术前、术后1、7d分别检测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变化.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d三组患者体液免疫指标下降,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指标升高明显(P<0.05);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降低,CD8阳性细胞数升高(P<0.05).术后7d,EIEN组体液免疫指标和CD3、CD4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且高于EN组和PN组(P<0.05,P<0.01),而3组血D-乳酸水平和血内毒素水平仍较高(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 早期生态免疫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老年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免疫和促进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

    作者:王庆华;管清海;陈强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易感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T1DM)]目前认为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继而出现胰岛β细胞大量被破坏,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主要包括Graves病、桥本氏甲状腺炎等相关甲状腺结构,其主要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甲状腺疾病,患者血中可检出针对甲状腺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微粒体抗体等.目前已知T1 DM存在多个基因突变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为密切,2型糖尿病中也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

    作者:范馨月;张川;刘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载脂蛋白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意义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PO) Eε4基因型预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复发的意义.方法 收集215例ICVD患者血液标本,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法分析APOE基因型,并以APOEε4基因型进行分组,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ICVD累积复发率及脑卒中亚型,同时采用COX危险比分析法分析多种常见因素对ICVD复发的影响.结果 215例ICVD存活者中有APOEε4基因阳性者38例,占17.7%.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出现卒中前兆的比例(78.9%)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35.0%,P<0.01),3年随访期内的ICVD累积复发率在APOEε4基因阳性组患者中也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P<0.001).COX危险比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APOEε4基因是ICVD复发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子(危险比为4.11,95%可信区间:1.49 ~11.32).结论 APOEε4基因型与ICVD的复发有明显的相关性,可以作为一个评估ICVD患者预后尤其是复发风险的一个预测因素.

    作者:李国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经后早期、晚期内源性雄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绝经后早期、晚期内源性雄激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妇女204例,根据绝经时间分为绝经后早期组(绝经时间≤5年)101例,绝经后晚期组(绝经时间≥10年)103例;两组妇女又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超重者(BMI>24 kg/m2)与体重正常者(BMI≤24 kg/m2).测定各组妇女空腹血糖(FPG)、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胰岛素(FINS)、睾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游离雄激素指数(FAI);进行偏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绝经后晚期组妇女DHEA-S水平明显低于绝经后早期组,FINS水平、HOMA-IR明显高于绝经后早期组(P<0.05);绝经后早期组中,体重正常组妇女FINS水平、HOMA-IR明显低于超重者,SHBG明显高于超重者(P<0.05);绝经后晚期组中,体重正常组妇女FINS、FPG水平和HOMA-IR、DHEA-S均明显低于超重者(P<0.05).绝经后早期组SHBG和FINS、HOMA-IR呈负相关;DHEA-S和HOMA-IR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组FAI、睾酮、DHEA-S和FPG呈正相关.绝经后早期组SHBG和FINS、HOMA-IR呈负相关;DHEA-S和FPG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组FAI和FPG呈正相关.结论 绝经后早期SHBG与胰岛素抵抗发生风险呈负相关,DHEA-S与血糖上升风险呈正相关;绝经后晚期,FAI与血糖升高风险呈正相关.

    作者:石苗;王祥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RP、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针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造肥胖模型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肥胖大鼠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刺激,试验组给予足三里和三阴交电针针刺,连续治疗半个月.计算治疗前后两组的Lee指数,并测量两组血胆固醇(r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并测量脂肪组织中的CRP和IL-6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Lee指数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C、TG、HDL和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CRP和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能改善肥胖大鼠脂肪组织CPR和IL-6的基因表达,改善其炎症状态.

    作者:尹刚;申国明;方正清;许冠荪;王浩;戴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心血管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对照组44例,DM组50例.采集临床指标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DM组空腹血糖(FPG)、HbA1c、24 h脉压(24 h PP)、左室重量(LVM)和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较对照组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SBPF)、左室舒张早期与晚期二尖瓣大血流速比值(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降低.②HbA1c升高组24 h PP、LVM和NT-proBNP较HbA1c正常组升高,SBPF和LVEF较HbA1c正常组降低.③所有入选者HbA1c与24 h PP、LVM、NT-proBNP呈正相关,与SBPF、E/A、LVEF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DM患者多表现心血管系统损害,在血糖控制欠佳时尤甚.HbA1c应该作为评价DM治疗效果、预测患者心脑血管损害及指导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99Tc-MDP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疗效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为Graves眼病和浸润性突眼,与甲状腺疾病相关,是造成成人单眼及双眼眼球突出的主要病因之一[1].研究报道,TAO甲状腺功能状态有所不同,约有90%的患者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约0.8%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而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约占6%[2].目前尚没有明确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已成为眼科专家及内分泌科医师面临的重大问题,这也使寻找有效治疗TAO的方法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3].本研究采用了99锝-亚甲基将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云克)联合甲泼尼龙治疗TAO,并就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张明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体重干预的认知现况

    多项研究证实,肥胖是糖尿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1],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我国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而2型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全身或腹部肥胖[2].肥胖和糖尿病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和日常生活的教育指导.治疗成功的关键除了取决于医疗技术的精湛和治疗措施得力以外,还取决于日常生活中患者的自控能力,包括错误认知的改变和矫正适应不良性行为[2].本文分析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患者体重干预过程中存在的认知问题.

    作者:武晶晶;陈燕;汤琪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血红蛋白中糖基化的部分,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推荐指标之一,生理条件下的非酶促的糖基化过程是否可能导致动脉血管内皮的损害而造成早期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并导致以后的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本研究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HbA1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作者:张亚萍;杨历新;连新龙;孙海霞;王永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对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SAS评分、SDS评分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病情、一般生活、体力状况、工作状况、社会心理状况、医疗状况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抑郁患者在硝苯地乎控释片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氟西汀及共情技术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林海英;胡申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兰州市城关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及其影响因素

    空巢老人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1].预计至2030年空巢老人家庭比例将达90%,届时我国的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2].兰州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2.67%[3].本文旨在了解兰州市城关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芳;高婵;凡月月;杨晓娟;张晶;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