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琦;王倩;颜春鲁;苏韫;张毅;范萍;吴晓晶;董介正
风湿性心脏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致使瓣膜损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造成的心脏病变,有关研究统计全球每年以约50万速度增长,已经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1].风湿性心脏病由于A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属于自身免疫病,能引起患者心脏功能减退[2].卡维地洛为α、β受体阻断剂,对快速心律失常有较为全面的抑制效果,也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3].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起强烈抑制作用,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扩张小动脉,舒张全身血管,减少心肌氧耗量,增加冠脉血流量,逆转左室心肌重构[4].本文就应用卡维地洛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邱雅慧;薛凌;高夏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抑制C5a受体活性,进而观察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C5a受体拮抗剂及制造梗死模型对小鼠大脑中动脉进行临时闭塞.24 h后评估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结果,进行神经学损伤评分和测算脑梗死体积.结果 使用C5a受体拮抗剂治疗的小鼠神经功能有所改善、梗死体积显著减少.结论 C5a受体拮抗剂显著改变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作者:郑力通;马铭泽;晏沐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梗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空白诱导组、左归丸诱导组、地黄饮子诱导组、右归丸诱导组、维甲酸(RA)诱导组、左归丸联合RA诱导组、右归丸联合RA诱导组、地黄饮子联合RA诱导组,不同补肾法代表方药含药血清孵育BMSCs,移植后7、14 d进行移植细胞神经标志蛋白的检测.结果 诱导BMSCs经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后,阳性表达神经细胞的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Nesti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 不同补肾法在脑梗死大鼠体内能够促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且补阴类代表方左归丸和阴阳双补类代表方地黄饮子在体内诱导分化的效果优于补阳类代表方右归丸.
作者:刘永琦;王倩;颜春鲁;苏韫;张毅;范萍;吴晓晶;董介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眼外伤是临床中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其中严重眼外伤病情严重,预后较差,主要包括常规方法难以取出的球内异物、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全周睫状体脱离、外伤感染后眼内炎、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及致密玻璃体积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及外伤后无光感者.玻璃体切割术开展30余年,已广泛应用于眼外伤的治疗,对于传统观念上需摘除眼球的严重眼外伤,带来了进一步治疗的希望.
作者:高美玲;刘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因素对恶性肿瘤进展有重要作用[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是MMP家族的重要成员,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强,近来相关研究认为其表达与脉管生成有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是经典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中淋巴管生成,使肿瘤细胞进入淋巴道的途径更直接[3].D2-40是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本实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MP-14和VEGF-D对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影响.
作者:王虎;郝安林;王卫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叶酸和维生素(Vit) 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S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hcy模型组、叶酸+VitB12干预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2w后,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sICAM-1、SP-选择素水平,应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Hhcy模型组Hcy、sICAM-1、SP-选择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叶酸+VitB12干预组(P<0.01),叶酸+VitB12干预组上述指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hcy促进sICAM-1、SP-选择素的表达,叶酸和Vit B12能够显著降低Hcy,进而干预sICAM-1和SP-选择素水平,保护心肌.
作者:范云鹏;姜雅秋;张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型糖尿病是一旦发病需长期用药并限制饮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均具有增加体质量,导致低血糖等风险,因此影响临床用药及治疗效果[1].近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不仅确保了疗效,而且减少了体质量变化,降低了低血糖等风险,从而提高了药物的依从性,受到临床医患的认可[2].本文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老年肿瘤患者多伴有末梢循环不良的现象,因此寻找表浅的静脉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反复穿刺及强刺激性药物的作用常会造成表浅静脉的严重破坏[1],不能保证药物入量和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锁骨下静脉置管作为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的一种常用手段,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一项临床技术手段.但导管相关感染是其明显的并发症[2].本文以锁骨下静脉置管治疗的肿瘤化疗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
作者:居来提·阿布都;阿娜尔汗·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fibulin-5的表达规律.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中脑动脉闭塞(MCAO)模型6、24、48和72 h组.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激光共聚焦定位fibulin-5在脑组织内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缺血后fibu-lin-5蛋白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测定fibulin-5 mRNA表达规律.结果 ①fibulin-5主要在内皮细胞间表达,偶可在实质细胞或内皮细胞胞质内表达;②大鼠缺血侧脑组织fibulin-5蛋白表达从再灌注6h开始升高(1.26 ±0.46,P<0.05),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1.78±0.48),72 h(0.89±0.27)时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0.30±0.14,P<0.05),fibulin-5 mRNA表达规律与蛋白表达有同样的趋势.结论 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内fibulin-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可能对脑损伤后血管稳定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徐广会;秦新月;陶涛;程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缺血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微,但呈进行性加重,在48 h、甚至7d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发病率占脑梗死患者的26%~43%[1],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属难治性脑血管病,本文对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以便早期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杨秀平;袁建新;何洪涛;倪立新;薛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肿瘤中发病率较高,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0万[1,2].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治疗宫颈癌的有效手段,而术后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3,4].本实验旨在研究心理疗法促进老年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机制,为心理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奠定基础.
作者:胡淑贤;李冬梅;石搏;黄可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是当今治疗口腔癌的四大手段,手术治疗口腔癌时所行术式一般为原发灶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后游离皮瓣移植术.对术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为促进切口愈合及预防感染,常经鼻饲管给予胃肠营养.由于口腔颌面部手术多数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为避免影响全麻气管插管与术野暴露,术前、术中一般都不留置胃管,但临床上病人常因术后伤口肿胀引起的咽腔狭窄、全麻气管插管后导致的咽部水肿,以及口腔、颈部有较大缺损影响吞咽功能,而不能很好地配合护士插胃管,为常规置管方法带来一定的困难,且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术后置胃管的时机尤为重要.本研究拟探讨口腔癌术后胃管置入的时机.
作者:冯金洁;郭丽娟;王淑艳;历建英;王丽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较多,如药物、物理治疗、手术(包括关节置换)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我院康复医学科应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蜡疗、激光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使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得到改善.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年龄在60 ~ 86岁,平均(67.4±9.13)岁,其中男22例,女38例;病程(1.61±1.27)年;关节功能Ⅰ级19例、Ⅱ级28例、Ⅲ级13例.治疗组:60例,年龄60 ~ 89岁,平均(68.2±10.26)岁;其中男25例,女35例;病程(1.73 ±1.19)年;关节功能Ⅰ级17例、Ⅱ级31例、Ⅲ级12例.两组从年龄、性别、病程、关节功能分级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2 病例选择①诊断标准:诊断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及关节功能分级[2].②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病变及血液系统疾患和其他恶性病变的患者;石蜡、药物过敏者.
作者:姜贵云;鞠智卿;杨晓莲;姚立新;刘亚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运动与健康,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令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领域.而八段锦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1].本研究以实验论证的方法,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来探讨八段锦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以石家庄市自愿参加本实验的老年男性4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70岁,身体健康,心肺功能正常,无肢体残疾,不常参加体育锻炼,实验前及实验期间不服用影响测试指标的药物.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按照安排练习八段锦)和对照组(无锻炼组),每组22人,见表1.
作者:翟凤鸣;陈玉娟;黄志芳;崔巴特尔;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865年Trousseau首次报道胃癌患者易形成静脉血栓,揭示了恶性肿瘤和血栓之间的关系,之后人们将癌症患者并发游走性静脉炎称为Trousseau综合征.Trousseau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除游走性静脉炎外还包括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周围动脉闭塞等,其中以静脉血栓形成(VTE)常见,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恶性肿瘤发生VTE的机制比较复杂,可能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及血液淤滞有关.虽然恶性肿瘤患者VTE发生率明显升高,但不同肿瘤患者之间却有显著差别,即便是同一患者在恶性肿瘤进程的不同阶段也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就已知的肿瘤患者并发VTE的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实验室标记作以综述,旨在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VTE,从而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曹洪明;王旭;王策;李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衰患者脑尿钠肽(BNP)监测对β1受体阻滞剂合理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5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及症状表现,评估患者病情,制订治疗方案,考虑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使用时间、剂量;观察组根据患者BNP水平变化,控制美托洛尔使用时间、使用剂量.观察两组美托洛尔的使用时间及平均每天使用剂量、心衰复发、病死情况.结果 观察组美托洛尔启用时间[(6.7±2.4)d]明显小于对照组[(8.1±1.8)d](t=2.33,P=0.006),美托洛尔平均用量[(33.3±8.1)mg/d]明显大于对照组[(28.5±7.3) mg/d](=2.20,P =0.008).观察组心衰复发率12.0%、病死率8.0%,对照组的心衰复发率为20.0%、病死率为4.0%,两组的心衰复发率及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老年心衰患者BNP监测对β1受体阻滞剂合理使用的指导作用较大,有利于短期β1受体阻滞剂及时、有效、剂量准确地使用,值得在老年性心衰治疗中更广泛地应用.
作者:姜玲;丁立群;王礼彬;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相关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ACI)的发生发展同免疫水平的调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缺血性再灌注损伤机制中,白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过度表达及内皮细胞上细胞黏附分子相互黏附是关键环节[1].本研究旨在分析电针结合早期康复训练对于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ACI患者125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ACI诊断标准.年龄53~69岁,发病时间不超过3d,均属初次发病,经过脑CT或MRI证实,发病部位分别为脑基底节、卵圆孔区、丘脑、脑干、脑叶、小脑.随机分为一般康复组和电针结合康复(综合康复组)组、其中一般康复组60例,综合康复组65例.排除神志不清、认知功能障碍、急性心肌梗死、血液病、严重感染、肿瘤、肺结核、肝肾功能损害、上消化道大出血、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其中综合康复组中男35例,女30例,平均(63.5±4.9)岁;一般康复组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64.5±2.4)岁;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56 ~75[平均(69.9 ±7.4)]岁.各组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甘伟;王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方式,以期为临床治疗急诊老年急性胆囊炎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6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患者治疗方式、手术时机、预后情况.结果 终治愈161例,死亡6例,死亡率3.59%;其中非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者30例,平均住院时间(18.42±7.30)d,死亡率11.76%;134例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平均(12.16±3.19)d,死亡率1.49%,非手术治疗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高于(长于)手术治疗患者(P<0.05).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死亡率2.52%,住院时间(13.12±4.26)d,非结石性胆囊炎死亡率2.08%,住院时间(12.47±3.45)d,死亡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者共105例,患者术后死亡率0.00%,切除胆囊术后病理检查主要为化脓、水肿及坏疽,住院时间平均为(10.82±2.78)d;从发病至手术时间>72 h者29例,术后2例死亡,死亡率6.90%,胆囊病理表现主要为坏疽及穿孔,住院时间(14.82±5.31)d,不同手术时机患者在死亡率、住院时间及胆囊术后病理检查分类方面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应在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早期及时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庚壮;李霆;石利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压力性溃疡(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一般表现为局部症状,但严重感染的压疮可出现全身症状.目前公认引起压疮主要有4种因素,即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在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有些病人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2].本文就白枯矾乌贼骨粉治疗Ⅲ度压疮进行疗效观察.
作者:刘柳芳;韦燕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是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常规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方法.笔者通过对176例经心内电生理(EPS)证实心动过速类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食管导联RP’间期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S-F AVN-RT)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76例既往有SVT发作史且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94例,女性82例,年龄16 ~65[平均(24±15.8)]岁,静息12导联心电图均正常.1.2 方法176例患者检查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48 h(或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检查前用Marquette公司生产的MAC5000型数字化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静息心电图以备对照(记录纸速选用25 mm/s),经口腔或鼻腔将四极电极导管送入食管,以单极食管导联心电图记录到大的正负双相(正相波略高于负相波)或直立P波为佳起搏部位[1].刺激仪选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输出脉宽10 ms[1],实际起搏电压为起搏阈值增加3 V[1].常规选用S1S1分级递增刺激法、S1S2、S1S2S3、S1S2S3S4负扫描(扫描步长-10 ms)刺激法诱发SVT.
作者:徐金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