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价值

郑一兵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摘要: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是临床中比较少见的一种肺原发性肿瘤,约占肺原发肿瘤的2%~7%,该病通常沿着肺泡结构鳞片状扩散,没有基质、血管和胸膜侵犯,是一种单纯的细支气管肺泡癌.由于该病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肺癌或误诊为良性病变,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1].多层螺旋CT(MSCT)能够清晰显示BAC的征象,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MSCT诊断BAC的临床价值.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BAC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4 ~ 83[平均(52.5±2.3)]岁.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BAC,临床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发热、胸痛、气促等,其中以咳白色黏痰为主,且痰量较大.
中国老年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和Ang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和AngⅡ1型受体(AT1R)的影响.方法 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24只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成高血压组和替米沙坦组(3 mg·kg-1· d-1),另设假手术组为对照组.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室质量指数,主动脉进行图像分析,检测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测定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高血压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BP)、左室质量指数(LVMI)、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显著升高(P均<0.05);高血压组大鼠血浆与主动脉组织匀浆中AngⅡ含量和AT1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5);②高血压组血浆AngⅡ、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主动脉中膜厚度/内径比值或中膜面积/内腔面积比值三者之间互为显著正相关(r=0.88 ~0.93,P<0.01 ~0.001);主动脉匀浆AngⅡ、血管平滑肌细胞AT1R、主动脉中膜厚度/内径比值或中膜面积/内腔面积比值三者之间亦互为显著正相关(r=0.82 ~0.91,P<0.01~0.001).③替米沙坦能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LVMI、中膜面积/内腔面积(P均<0.05);替米沙坦组主动脉匀浆中AngⅡ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AT1R均较高血压组降低(P均<0.05).结论 过度表达的AT1R在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替米沙坦通过抑制AT1R的表达从而逆转血管重构.

    作者:周希;李法琦;余江恒;苟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定量评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CT密度定量分析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1个月后瘤体缩小的NSCLC患者治疗前后的CT资料及血清学资料,然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瘤体缩小但癌胚抗原升高)和对照组(瘤体缩小但癌胚抗原降低),分别观察测量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肿瘤的密度变化.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49,P =0.013).两组治疗前后CT密度变化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 =4.979,P=0.026).结论 NSCLC经过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后尽管肺部实体肿瘤缩小,但是病灶密度增高以及癌胚抗原升高均为疗效欠佳的反映,定量分析病灶密度变化可以为疗效评估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房芳;刘海霞;陈红;何世东;孙晓东;王建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黑升麻提取物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黑升麻应用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7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勃龙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替勃龙,黑升麻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黑升麻治疗,两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骨密度(BMD),雌二醇和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结果 经过6个月的治疗,在BMD、雌二醇和骨代谢指标的改善程度上,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而两组间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勃龙和黑升麻均能有效治疗围绝经期骨质疏松,在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的BMD,雌二醇和骨代谢指标改善程度上,黑升麻治疗组不劣于替勃龙治疗组.

    作者:刘颖;陈中沛;邓武权;姜友昭;吴绮楠;陈兵;王富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金属硫蛋白3对快速老化痴呆小鼠海马胶原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金属硫蛋白3(MT3)对快速老化痴呆模型小鼠(SAMP8)海马结构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小鼠不同浓度MT3及盐水腹腔注射28 d,处死小鼠后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海马结构GFAP的表达.结果 8月龄的SAMP8小鼠海马结构内可见大量浓染的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GFAP含量多.随着给予MT3浓度的增加,SAMP8小鼠海马结构内的GFAP阳性细胞减少,GFAP含量减少.结论 SAMP8小鼠海马结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GFAP表达增多.MT3有减低GFAP表达的作用,随着浓度增加作用增强.

    作者:马飞煜;蔡君贤;陈晓燕;田贤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五味子木脂素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对胶质瘤细胞的抑瘤效应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五味子木脂素对体外培养的原代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胶质瘤细胞的抑瘤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原代小鼠神经细胞及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采用MTT法观察0,50,100和200 μg/ml五味子木脂素作用细胞48 h,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及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各浓度五味子木脂素对体外培养原代小鼠神经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而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则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P<0.01).结论 五味子木脂素对神经细胞无毒副作用,对胶质瘤细胞有明显抑瘤效应.

    作者:金宏;齐玲;刘威;袁瑞;温娜;于洪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和对糖尿病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 左肾切除后单次腹腔注射50 mg/kg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DM)大鼠模型,随机分成DM组、替米沙坦组(5 mg· kg-1 ·d-1)和正常对照组.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的方法检测12 w后大鼠肾脏E-selectin表达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组及替米沙坦组E-selectin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替米沙坦组E-selectin表达显著低于DM组(P<0.01).结论 替米沙坦可抑制DM大鼠肾脏E-selectin的表达,延缓DN发生、发展.

    作者:马旭;邵凤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Jun氨基端激酶对亚急性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c-Jun氨基端激酶(JNK)对帕金森病(PD)模型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MPTP制备亚急性PD小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各组小鼠黑质区磷酸化p-c-Jun免疫阳性反应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给予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黑质神经元p-c-Ju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加;JNK抑制剂组p-c-Ju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 JNK可能参与模型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凋亡过程;JNK抑制剂SP600125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抑黑质区JNK信号通路,减轻MPTP诱导的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凋亡.

    作者:刘江;李冉;李磊;杨国海;张宇新;张作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构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表达影响.方法 选取1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各60只,比较3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全心重量/体重、左室重量/体重及血清MMP-2水平等.结果 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组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全心重量/体重、左室重量/体重及血清MMP-2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改善(P<0.05);但卡托普利组和贝那普利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可显著提高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减轻心室肥厚,延缓心室重构过程,相较于卡托普利改善作用无显著差别;而MMP-2参与到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发生发展过程中.

    作者:吴越;崔常雷;郑秋宇;金立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1]可使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增加4倍以上并为其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2].近有关学者发现急性脑梗死的梗死灶周围可见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上调[3,4].本文通过对PIS患者血清中HGF水平及有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PIS发病中的作用,为今后进展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病例均为发病3d内入院患者,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5],并通过颅脑CT或MRI证实;且体重指数(BMI)≤28 kg/m2.但须排除以下几种情况:①近2 w有感染性疾病;②伴发恶性肿瘤;③伴发免疫性疾病;④伴发血液系统疾病;⑤伴发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及糖尿病;⑥发病前1个月服用影响免疫功能药物.PIS型根据NIHSS评分[1]分为三组:其中0~ 15分为轻型组13例,15~30分为中度卒中组20例,>30分为重度卒中组9例;根据患者发病后3~7d之间的头部CT,并利用公式[6]计算出梗死体积大小后分为3组:< 25 cm3为小梗死灶12例,25 ~50 cm3为中梗死灶19例,>50 cm3为大梗死灶11例.同时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者32人作为对照组.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无统计学意义,具有较好均衡性和可比性.

    作者:丁兆日;张江;吕明良;孟凡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激素补充治疗(HRT)是以补充雌激素为主,解决与雌激素不足有关的健康问题为目的一种治疗方法.该观点由Geist和Spielman于1932年首先提出,2006年5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结合我国医疗实际情况,对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激素补充治疗,提出了原则性的建议:激素补充治疗是针对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医疗措施.激素补充治疗的首要适应证为绝经及相关症状(如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等),也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关于HRT对绝经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却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矛盾过程.HR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广泛应用,大量观察性研究表明,HRT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甚至曾一度将HRT作为预防冠心病复发的药物.但在2002年美国妇女健康促进计划(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在全美国范围内40个临床中心共招募了27 000余名年龄50 ~79岁的绝经妇女,对其进行HRT临床试验,结果显示HRT没有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且在应用HRT 1年内能增加冠心病及卒中事件的风险.

    作者:朱金红;徐红梅;李志香;冯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大鼠肝脏和骨组织脂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身垂直振动对去卵巢大鼠肝脏和骨组织脂质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健康3月龄雌性SD大鼠,体重(250±15)g,按体重分层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振动组,每组12只.去卵巢静止组和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从背部切除双侧卵巢,而假手术组不切除卵巢,只切除卵巢附近与卵巢等体积的脂肪.去卵巢手术后10 w,去卵巢振动组大鼠开始在垂直振动台上接受振动治疗.振动治疗方案为:频率90 HZ,时间15 min,每天2次,共8 w.实验结束时,用乙醇/氯仿提取肝脏、股骨远端、胫骨近端以及第四腰椎甘油三酯(TG).结果 去卵巢静止组肝脏、股骨远端、胫骨近端以及第四腰椎TG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而去卵巢振动组肝脏、股骨远端、胫骨近端以及第四腰椎TG水平均显著低于去卵巢静止组.结论 全身垂直振动能显著降低去卵巢大鼠肝脏和骨组织的TG水平.

    作者:姚雪;卜淑敏;李梦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塞那肽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糖尿病患者需要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肠降血糖素的一种,可以葡萄糖浓度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1],艾塞那肽为第一个研制成功的GLP-1受体激动剂,已经正式应用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为应用为广泛的降糖药物之一.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比较艾塞那肽和二甲双胍的降糖疗效,以及它们对体重、胰岛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

    作者:陈晓媛;孟姝含;霍珊;张秀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2型糖尿病是一旦发病需长期用药并限制饮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均具有增加体质量,导致低血糖等风险,因此影响临床用药及治疗效果[1].近年来,临床上开始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不仅确保了疗效,而且减少了体质量变化,降低了低血糖等风险,从而提高了药物的依从性,受到临床医患的认可[2].本文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EG-1-shRNA阻断AEG-1对肝癌细胞BEL-7402侵袭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星形细胞上调基因(AEG)-1-shRNA阻断AEG-1对肝癌细胞BEL-7402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pU6mRFP AEG-l-shRNA阻断肝癌细胞BEl-7402的AEG-1表达,设立阴性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半定量RT-PCR法比较侵袭相关基因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的表达;Millic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pU6mRFP AEG-1-shRNA组与对照组相比AEG-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侵袭能力下降,侵袭相关基因MMP2、MMP9、VEGF表达减少(P<0.05).结论 shRNA沉默AEG-1明显抑制了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侵袭性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AEG-1是有效治疗肝细胞癌的靶点.

    作者:马建;吕国悦;谢淑丽;耿亚军;王广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

    老年肿瘤患者多伴有末梢循环不良的现象,因此寻找表浅的静脉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反复穿刺及强刺激性药物的作用常会造成表浅静脉的严重破坏[1],不能保证药物入量和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深静脉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锁骨下静脉置管作为中心静脉导管插管的一种常用手段,已发展成较为成熟的一项临床技术手段.但导管相关感染是其明显的并发症[2].本文以锁骨下静脉置管治疗的肿瘤化疗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锁骨下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感染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

    作者:居来提·阿布都;阿娜尔汗·热合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八段锦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

    运动与健康,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令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者关注的领域.而八段锦功法历史悠久,简单易学,功效显著.传统医学认为八段锦具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1].本研究以实验论证的方法,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来探讨八段锦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以石家庄市自愿参加本实验的老年男性44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70岁,身体健康,心肺功能正常,无肢体残疾,不常参加体育锻炼,实验前及实验期间不服用影响测试指标的药物.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按照安排练习八段锦)和对照组(无锻炼组),每组22人,见表1.

    作者:翟凤鸣;陈玉娟;黄志芳;崔巴特尔;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MP-1及MMP-3在心肌肥厚大鼠中的表达及奥美沙坦对其影响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对心肌肥厚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只Wistar大鼠,分为甲组(对照组)、乙组(模型组)、丙组(干预组)各10只.分别对乙组和丙组用异丙肾上腺素按3mg·kg-1·d-1进行诱导10 d,同时丙组用奥美沙坦10 mg· kg-1 ·d-1进行灌胃处理.后通过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大鼠心脏MMP-1及MMP-3的表达.结果 乙组和丙组的左心室重量指数均高于甲组,与心重指数呈正相关(P<0.05);乙组和丙组MMP-1及MMP-3的表达均高于甲组(P<0.05),而乙组MMP-1和MMP-3的表达又高于丙组.结论 MMP-1及MMP-3可能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与发展.奥美沙坦抑制心肌肥厚,可能与其调节MMP-1、MMP-3的表达有关.

    作者:李涵;赵玉兰;张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nter Tan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

    据统计,1990年全球与骨质疏松有关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约166万,预计2050年可能达到626万,69岁以上老年患者髋部骨折病死率高,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死亡率约15%~20%[1].为了尽量减少老年患者保守治疗并发症的发生,老年转子间骨折临床上首选内固定治疗,可供选择的内固定方法很多[2,3],但由于老年人骨质的特殊性,现有的内固定器材都很难满足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需求.新一代股骨近端顺行联合拉力交锁髓内(Inter Tan)系统的问世,给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就应用Inter Tan系统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刘韦兵;卢建树;贾玉庆;孙大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感觉异常分析及治疗

    糖尿病足部感觉检测是一种简单、方便,同时又是比较经济的监测方法.74%的美国糖尿病患者能够自我足部感觉监测,87%的患者自我检测的结果与医护人员的检测结果是相符合的[1],因而美国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要低.在国内,足部感觉检测还没有得到普及,仅仅停留在医护人员评估糖尿病患者足部并发症发生的辅助方法,在护理领域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标准的检测体系[2].我科对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感觉检测及治疗、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何俊;许良银;陈其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胱抑素C在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肾小管早期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胱抑素C(Cys C)在人体内稳定生成,是一种带正电荷的非糖基化碱性蛋白,不与血浆蛋白结合[1].在原尿中,Cys C几乎全部经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后迅速分解代谢,不从肾小管分泌,也不再重返血流.因此,血清Cys C可以较好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而尿Cys C可以较好的反映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功能[2].但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典型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对于尿Cys C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T2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中的价值研究却很少.本研究期望可以初步揭示尿Cys C对诊断老年T2DM患者肾小管早期损伤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鹏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中国老年学杂志

主管:中国老年学学会

主办:中国老年学学会 吉林省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