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寒大寒又一年

战雅莲

关键词:
摘要:小寒 2017年1月5日小寒时节正值“三九”,是一年中非常寒冷的一段时期,在北方已是冰天雪地.小寒有三候:初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雊.小寒时,日常起居应尽量做到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及良好的睡眠质量.平时应做好保暖,外出时不要穿着过少,特别是腿脚部要穿厚一些,避免着凉.在使用暖气或空调取暖时,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并注意经常开窗通风.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甜沫不甜

    “甜沫”,如果单纯从字面上看,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道甜味美食,但其实不然,甜沫是咸中带辣的.对于济南地区的朋友来说,甜沫就像豆汁之于老北京一样,是一种充满回忆与乡情的美食.

    作者:王福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古往今来养生粥

    众所周知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这只是他光鲜靓丽的一面.殊不知他一生屡遭排挤,仕途坎坷,晚年又隐居山林,生活拮据.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竟然活到83岁的高龄,而且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结实到70多岁的时候还能上山砍柴.如此健朗一定有他独到的养生之法,读一读老人家的《食粥》诗便可知一二了:“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作者:久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别让尿失禁影响老年女性生活质量

    近年来,女性在社会活动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很多女性在退休后也会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但身体的一些小状况往往制约了她们的活动空间.这就是现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提及的一个疾病——“尿失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每4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受到尿失禁的困扰.尿失禁会对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构成严重影响.然而,只有20%的患者会去求助于专业的医疗机构,或是因为其他原因就诊时一并发现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才会进行治疗.而绝经后的妇女有意识地治疗这种疾病的比例更低.有人觉得不需要就诊,有的人因为害羞而不去就诊,这都是错误的.

    作者:罗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扒一扒超声刀

    近日,一篇名为《超声刀让我惨遭毁容,痛不欲生》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的作者是一位爱美的女孩,听说超声刀技术能让皮肤变得更好,让面颊皮肤更紧致,十分心动,于是去某医疗美容机构做了超声刀.做完之后却事与愿违——她的额头上多了两个凹陷,嘴角也下垂了.“美容变毁容”,这是怎么回事?超声刀是神器还是骗局呢,笔者将从学术层面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作者:石成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冰天雪地吃冻梨

    东北的冬天里有这样一种水果,不能储存在室内,需要存放于寒冷的室外,它就是冻梨.北方吃冻梨的传统由来已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有记载,北宋庞元英在《文昌杂录》中记载“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这是关于契丹人缓冻冻梨的记载.在那些物流不发达的年代,冬天里的冻梨是古人的主要食用水果,即使在物流非常发达的现代,冬天的冻梨依然是东北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者:刘广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放平心情,莫做“爆竹”老人

    俗话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意思是三十岁的时候我们会确定自己的人生态度;四十岁的时候能够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学识去解释问题;五十岁的时候可以知晓事物的一般规律;六十岁的时候,用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解释说: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平静.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密林深处林蛙油

    “林蛙油”这个名字,乍听起来下您也许觉得陌生.它是雌蛙怀卵成熟期的输卵管和卵巢的干燥物,又称雪蛤油,雪蛤膏,为名贵滋补珍品,有“动物人参”的美誉.林蛙油作为食材的历史并不短.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林蛙均有记载.明清时期,林蛙被列为“四大山珍”之一,林蛙油作为食疗佳品受到医学专家推崇,并作为“上等宫廷贡品”供达官贵人享用.如今,林蛙油成了普通百姓也可以消费的食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作者:蒯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巧用热水袋保健强体

    冬季来临,许多老年人都备有橡胶热水袋以防寒取暖.其实,热水袋除了能够让我们取暖以外,还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巧妙使用热水袋的高招及效果.热水袋热敷的疗效1.缓解失眠.颈部有安眠穴,主治失眠眩晕.睡觉时把热水袋放在后颈部,会感到温和舒适,先是双手发热,慢慢脚部也感觉温暖,能起到催眠作用,可缓解和治疗失眠.

    作者:王延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菊花的家庭种植方法

    菊花的嫩苗可以做菜,花朵可以入药、饮茶,花叶可以酿造菊花洒,加之玄学中推崇饮菊可以“轻身延年”,使得菊花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可一日无此花”的重要角色.

    作者:程文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从容岁月带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药食两用话山楂

    红彤彤的糖葫芦惹人喜爱,是北方孩子冬季的专属零食.正宗的糖葫芦是用山楂做的,酸甜适口、助消化.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春天开素雅的白花,电影《山楂树》里就能一睹芳容;秋天果实成熟,红玛瑙一样缀满枝头.山楂也称山里红、红果、酸果,鲜品可当水果吃,一直是深受大众喜爱的食品,还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僧人知一曾作《吟山楂》诗:“枝屈狰狞伴日斜,迎风昂首朴无华.从容岁月带微笑,淡泊人生酸果花.”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舌尖安全三问

    俗话说:病从口入.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大家关注,随着信息曝光度和透明度增加,大家在获得知情权的同时,面对纷杂的食品信息,也多了许多困惑和恐慌,吃与不吃,关键还得安全系数说了算!集十多种添加剂于一身的面包能吃吗?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一直广受热议,许多人曾谈之色变.因为个别不法商贩把非法添加物混入到食品中,令不少消费者把苏丹红、吊白块、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划等号,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

    作者:千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合家欢

    这么多年,很多事在变,唯独不变的是这年三十儿的“年夜饭”一定要吃,无论我们相隔多远,身在何方.年夜饭,是象征年年有余的红烧比目鱼,是团团满满的四喜丸子,是一口一块吃不过瘾的糖醋小排,是总能够完整保持到第二天的蹄髈,是蒸蒸日上的腊味合蒸……还是除夕夜那一盘白胖胖、圆滚滚的饺子,寓意着更岁“交子”,讨个好彩头,是忙碌的都市人齐聚于家的一场合家欢.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吃饭不咸,血压怎么还是高?

    春节临近,孩子们也快回家了,心爱的孙子孙女也要放寒假回来了,周大爷和老伴儿正要使出浑身解数,抓紧准备些拿手好菜,不巧的是,周大爷的高血压又犯了,整天头晕头痛,根本进不了厨房,更别说做菜了.周大娘的心里犯了嘀咕,自打周大爷被确诊为高血压之后,自家做饭就格外注意少放盐.临近过年,为了能在假期健健康康地跟儿孙多团聚几天,更是特别注意饭菜清淡,可这血压为何还是居高不下?除了坚持服药,饮食上有没有其他需要调整的?周大爷和周大娘一起去咨询了膳食营养专家.

    作者:王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冰箱『年货』摆放全攻略

    进入腊月门,就要开始“忙年”了,家庭主妇们忙得不亦乐乎,置办着各种年货.为了保持食物的新鲜,她们把大包小包的年货塞满冰箱.可是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冰箱可不是保险柜,若使用不当可能会成为各种细菌滋生的温床,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气血双补牛肉汤

    做法1.牛肉洗净后切约6~7毫米厚的片,凉水下锅,水开后撇去浮沫.在撇的过程中,要用勺子从底部翻动牛肉,使底部的血污也能翻到水面上来.浮沫撇净后捞出牛肉.2.山药去皮,切小块.3.锅洗净后重新烧开水,把牛肉、黄芪、党参、枸杞、姜片放入,大火烧开煮15分钟.然后盖上锅盖,转小火继续煮1小时.4.放入山药,继续煮30分钟,煮到山药软烂,加盐就可以喝了.

    作者:文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吉·桔·橘

    新年伊始,开门大吉.吉,从士从口,是个会意字,有人善言说好话,自然为吉.《辞源》说,“吉,善也,利也.朔日(农历每月初一)曰吉.”吉生嘉木则为桔.桔是个形声字,但有两个读音和多种释义.一种读音为jú,是橘的俗写.它还读作ji é,如桔槔jié gāo.

    作者:爨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入海寻“胶”子

    花胶又名鱼肚、鱼胶,即鱼鳔(是鱼体重要的比重调节器官,在感压、发声、呼吸方面也有一定作用)的干制品,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丰富的胶质,与大名鼎鼎的鲍鱼、燕窝、鱼翅等一道,有“海八珍”之美誉.

    作者:陈彦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游遍全球的DHA鱼中王者

    鲔鱼,有一个通俗的称呼叫金枪鱼,是一种我们经常听说却并不是很了解的鱼类,香港地区也叫吞拿鱼,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中部与大西洋中部,属于鲔科深海鱼.鲔鱼的游行速度很快,快可达每小时160公里,比陆地上跑得快的动物还要快.它游程可以远达数千公里,能跨洋环游,所以也被称为“能游遍全球,没有国界的鱼”.

    作者:候慕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说东北大酱

    无论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东北人的生活方式中,大豆酱都始终扮演着一个极重要的文化角色,酱香已经渗入了东北的饮食文化,成为了东北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一个关于东北的说不完的话题.大豆酱的起源,已经很难考究.我们可以确认的是:用大豆做酱食用,在历史上的东北地区是极为普遍和盛行的.1926年的《双城县志》称:“又有豆酱,为家家四时必需之物.”《宝清县志》也说,“豆酱为家家常需之物.”从豆酱为“家家四时必需之物”的说法来看,东北人与豆酱的联系十分紧密.

    作者:白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足』够健康才养生

    古人言,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足”.我们身上大的经脉有12条,其中6条经脉之根都在脚上: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经脉起源于双足,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终止于双足,而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因此,掌控人体健康之源的经脉都在脚之中,从经脉的起源调理,可以帮助气血运行,防病强身,延年益寿.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