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胫骨平台骨折与膝关节功能关系的研究

赵快平;熊波;成明华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 螺旋CT
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后的骨折位置情况与膝关节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了解关节面损伤、复位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影像学评分(包括胫骨平台移位程度评分、损伤面积评分、粉碎程度评分、总评分),治疗后6、12、18个月随访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将影像学评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胫骨平台骨折移位程度评分为15.09分±2.19分,损伤面积评分为3.60分±0.98分,粉碎程度评分为2.18分±0.21分,总评分为20.55分±3.91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为27.7分±3.14分.结论 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就骨折因素而言,膝关节的功能与平台治疗后整个的位置情况相关.在膝关节稳定情况下,胫骨平台一定范围的骨折移位(塌陷或增宽<10 mm)在近期内对膝关节的功能影响不大.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20例颈椎病患者.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36个月.术后早期四肢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感觉障碍恢复较慢;术前肌张力高者术后肌张力下降;患者肢体灵活性改善.骨性融合时间为10~15周,有2例出现塌陷,分别为2.4 mm与2.8 mm.JOA评分术前为6~11分,术后为12.2~13.4分.病变椎间隙高度术前为5.8~7.5mm,术后为7.8~9.6 mm.颈椎功能障碍指数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51%~60%、20%~26%、14%~18%.按Robinson et al临床疗效分级:优15例,良3例,差2例.患者颈椎前凸术前为4.8°~6.3°,术后为16.8°~18.2°,末次随访时为14.6°~17.8°.结论 颈前路减压PEEK融合器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假关节及邻近节段的退变发生率较低,是治疗颈椎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赵隆队;周建元;胡生庭;熊国辉;谢立俊;朱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前置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

    2006年8月~2009年11月,我科采用锁骨前缘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5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8~54岁.新鲜骨折23例,陈旧性骨折2例(其中骨不连1例).25例均为锁骨中段骨折:横行骨折9例,粉碎性骨折16例.

    作者:彭方成;王贤月;王鹏;张桃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诊治体会

    2005年2月~2008年2月,我科对3例肩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例,男2例,年龄分别为38、54岁,女1例,年龄40岁.左侧2例,右侧1例.其中1例伴有严重肩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患者常有肩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内积液和活动障碍.有游离体时可产生关节交锁,活动受限,但轻微活动或挤压后又可恢复;有时在关节周边可扪及硬性结节,且可在关节腔内自由活动.X线片示肩关节内可见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致密钙化影,见图1.

    作者:王彦杰;郑秉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股骨髁上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合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直[1],需再次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应用特殊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股骨髁上骨折患者, 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范相成;关玉成;赵晨光;贾勇;汪伟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可吸收钉固定治疗少儿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16例

    目的 探讨治疗手法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方法治疗少儿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疗效.方法 治疗16例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儿,手术在C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手法复位达到解剖复位后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摄X线片确定骨折解剖复位,石膏托固定8周.结果 16例均获随访,时间7~44(27±1)个月.X线片检查均骨性愈合,未发现骨桥形成及关节面不平整现象,无肢体旋转和短缩畸形.末次随访时按改良Weber评分:优13例,良3例.患儿均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结论 手法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方法治疗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作者:曾凡营;张勇;徐辉;陈志刚;楚日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闭合复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

    2006年 2月~2010年3月,我科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治疗中老年脊柱压缩性骨折125例(167个椎体),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25例(167个椎体),男52例,女73例,年龄56~82岁.伤椎分布在T4~L4范围.患者均有明显伤椎区疼痛、活动受限,但无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及体征.X线、CT及MRI检查证实为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压缩高度不超过3/4.

    作者:乐建辉;吴伟;张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

    2006年1月~2009年3月,我们应用双切口、双钢板加植骨的方法治疗3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22~67岁.同侧和(或)对侧肢体多发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2例.30例均行X线、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检查.2例开放性骨折和1例筋膜间室综合征者行急诊手术,3例多发骨折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2周后手术,其余患者视软组织状况在伤后7~10 d手术.

    作者:台会平;柳广运;刘杰;陈志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U形石膏夹板加棉纸垫治疗掌骨颈骨折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采用U形石膏夹板加棉纸垫治疗掌骨颈骨折188例患者,随访17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188例,均为男性,年龄15~45岁.右手170例,左手18例.影像学检查均有明显的成角畸形.X线片测量:骨折向背成角为20°~70°,其中44处<30°, 144处>30°.

    作者:樊勤学;哈巴西·卡肯;徐江波;袁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23例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能早期活动等优点[1-2], 2005年6月~2010年8月,我们根据X线片选择合适病例,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折23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3~65岁.新鲜骨折22例:横断骨折完全错位7例,斜面及螺旋形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例;陈旧性骨不连1例.骨折部位:股骨12例,胫骨9例,肱骨2例.

    作者:江红辉;罗利平;许世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经膝半月板滑膜缘入路治疗半月板囊肿24例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经膝半月板滑膜缘入路行半月板囊肿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对24例膝关节半月板囊肿患者(均合并半月板损伤,其中2例合并前叉韧带断裂)在关节镜下经半月板滑膜缘入路进行囊肿切除术,同时修复半月板损伤.结果 2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6~50个月.MRI检查均未发现囊肿复发;按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67.2±4.1)分,末次随访时为(89.6±5.7)分.结论 关节镜下经半月板滑膜缘入路能够完成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彻底切除,并能够大程度地保留半月板,手术效果好.

    作者:张新涛;张文涛;黄伟;刘龙飞;肖德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进展

    髋关节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年轻、活动量大、预期寿命长、功能要求高的患者,由于传统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截除了正常的股骨颈而改变了生物力学关系,加上假体磨损相关并发症、股骨颈骨折等问题,使得THA术后可能需行多次翻修手术.相比THA,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保留了较多的骨质,维持了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和应力转移性能,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也使以后的翻修手术更简单易行,目前普遍认为对于活动量大的年轻患者,HRA可作为一种暂时性替代治疗方法.笔者就HRA的相关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玉聪;付有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带袢钢板技术在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26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带袢钢板技术进行手术治疗.摄X线片测量袢钢板距离锁骨远端的相对距离[锁骨袢钢板中点到锁骨远端长度(L1)/锁骨长度(L)]术后6个月复位的丢失量.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法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26例均获良好的复位.术后3 d喙锁距离为(28.41±4.14)mm,6个月时为(29.71±4.18)mm,平均丢失(1.30±1.18)mm.锁骨的袢钢板固定点和锁骨外缘的相对距离为0.21±0.03.Constant肩关节评分:术前为(30.65±6.18)分,术后为(91.03±5.21)分(t=-38.12,P<0.001).结论 带袢钢板技术是一种非刚性固定肩锁关节的方式,闭合袢材料的生物力学足以维持肩锁关节的复位,术后疗效满意.骨道的定位、合适长度的袢钢板选择和术后正确的康复是减少术后复位丢失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峻;唐坚;王友;戴尅戎;孙月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角型解剖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移位骨折

    2007年1月~2010年10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角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36例移位的新鲜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20~63岁.左侧20例,右侧16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9例.根据Colton分型[1]:Ⅰ型11例,Ⅱ型9例,Ⅲ型11例,Ⅳ型5例.合并伤:冠状突骨折3例,肘关节脱位伴桡骨小头骨折4例,尺骨干骨折2例.手术在受伤7 d内进行.

    作者:毛立彪;柴俊;朱成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0例

    2007年9月~2010年10月,笔者对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52岁.均为闭合伤.单纯肩胛骨骨折10例;合并伤:脑外伤2例,锁骨骨折3例,臂丛神经伤2例,肋骨骨折3例.常规摄肩胛骨正、侧位X线片,行CT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的位置.受伤距手术时间2~10 d.

    作者:张鸿雁;韩树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技术治疗51例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结果 患儿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时患肢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采用Flynn评分标准:优4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1%.结论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切口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能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高招文;吴建斌;连伟飞;曾卡斌;吴天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2008年5月~2010年1月,我院应用MIPPO 技术使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21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3~45(32±3.5)岁.按AO/ASIF分类法:41-A型13例(41-A2型7例,41-A3型6例),41-C型8例(41-C15例,41-C2型3例).

    作者:程鑫华;余永桂;黄振华;王小涛;张功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2002年8月~2009年6月,我们采用喙肩韧带移位重建喙锁韧带结合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23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15~56岁.左侧10例,右侧13例,均为单侧.采用Rockwood分类:Ⅲ型16例,Ⅳ型5例,Ⅴ型2例.

    作者:苑娜;郑继会;胡思斌;刘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围手术期用药对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作用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镇痛药物控制进行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单侧TKA的患者分为3组.A组:术前术后均口服塞来昔布,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2.5 mg/L布比卡因40 ml,1:200 000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30 ml.B组:术中未行膝关节周围注射,术前术后口服塞来昔布.C组:仅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用药(同A组).分别记录术前、术后静止与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① VAS:A组术后6、12、24、36、48 h静止、运动VAS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静止、运动VAS无明显差别(P<0.05);3组之间术后72 h静止和运动VAS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膝关节活动度:A组术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B、C组(P<0.05),而术后2周3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用药能有效控制TKA术后的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早日恢复.

    作者:马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1例

    目的 探讨SchatzkeⅣ、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患者根据分型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6例Ⅳ型骨折采用L型或T型支持钢板内固定,11例Ⅴ型骨折采用高尔夫(或锁定)钢板加拉力螺钉内固定,4例Ⅵ型骨折采用高尔夫(或锁定)钢板内固定.14例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术后有1例切口脂肪液化,无切口感染.21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摄片复查均已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4例,良14例,中3例.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按类型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法可达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汪心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2004年7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肱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22~68岁.闭合性骨折20例,开放性骨折2例.伴桡神经损伤2例.按照AO肱骨髁间骨折分型:C1型5例,C2型11例,C3型6例.

    作者:黄利斌;钱惠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