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架矫治肢体短缩并骨不连

王建华;顾根才;赵海;周波;王存平

关键词:伊利扎诺夫技术, 腿长不等, 骨折, 不愈合, 骨延长术
摘要:目的观察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和骨不连加压融合手术的疗效.方法①切除骨不连区域瘢痕和硬化骨,用伊氏外固定架牵开骨不连区延长肢体,于牵开区内植入自体骨,再利用外固定架加压融合.②清除骨不连区瘢痕后,用3组外固定架在对骨不连区加压的同时,于骨干的上端或下端进行截骨延长.结果患者骨融合和肢体延长均获得成功.结论伊利扎诺夫技术用于矫治肢体骨不连短缩疗效可靠,针道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如何提高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CDH)的治愈率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1997年5月~20 00年10月我院应用髋臼成形术+股骨转子下截骨术联合治疗大龄CDH 13例,获得较好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作者:王立胜;赵志强;张向东;张连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单开窗椎管扩大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显露下肢症状严重侧椎板,咬除病椎间隙的部分上下椎板和棘突,保留完整的棘上韧带和对侧椎板,摘除突出髓核.结果术后随访22例,时间1年~1年 6个月,优良率达95.4%.结论这种单开窗椎管扩大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而且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少先;陈兴礼;赵锦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9例体会

    交锁髓内钉因具有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关节、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且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重视.1998年2 月~2000年5月笔者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9例,疗效满意 .

    作者:洪潮;顾小华;许建华;马魏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全髋关节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全髋关节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30例患者33髋.结果随访25例28髋,平均随访5.3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3髋,良9髋,可4髋,差2髋.结论术前准确测定髋臼骨质分布、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术中正确重建髋臼,术后积极康复训练,患者大都可以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作者:王昆;蔡道章;戎利民;金文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后入路椎体间螺纹融合器治疗下腰椎不稳

    目的提高植骨融合率,缩短腰椎不稳症患者康复时间.方法对18例腰椎滑移、椎间隙狭窄症等腰椎不稳患者采用椎体间撑开、TFC植入和(或)节段性内固定.结果术后经6~18个月随访,全部病例术后症状改善,临床疗效优良率94.4%,骨融合率100% ,无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结论 TFC融合技术可恢复椎间隙高度、治疗下腰椎不稳,是一种使不稳椎节达到早期融合的可靠、有效方法,但须注意术中神经保护及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龙亨国;李展振;祝海炳;危立军;刘志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儿童椎间盘钙化症的诊治

    目的提高对儿童椎间盘钙化症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32例椎间盘钙化症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32例均住院行枕颌带牵引治疗.结果 24例牵引治疗7~10天后症状完全消失;6例合并环枢关节半脱位者牵引治疗10~14天后症状完全消失,X线片显示环枢关节已复位;2例有神经受压症状者牵引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儿童椎间盘钙化症属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诊断并不困难.枕颌带牵引治疗效果好,即使存在神经压迫症状,仍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楼跃;夏榕圻;唐凯;范毓华;黄禄基;潘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harnley关节夹在前十字韧带陈旧性断裂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的治疗方法. 方法应用Charnley关节夹使半脱位的胫股关节解剖复位、固定后,用半腱肌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结果治疗5例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平均随访23个月,3例膝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1例膝关节活动时轻微疼痛,上楼、蹲起时较明显;1例膝关节不能完全屈曲,稍用力屈膝活动时有疼痛感.结论对于陈旧性前十字韧带断裂,只有解剖复位半脱位的胫股关节,再重建强有力的韧带,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秋生;杨建成;李松建;陈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架矫治肢体短缩并骨不连

    目的观察伊利扎诺夫外固定架一期完成肢体延长和骨不连加压融合手术的疗效.方法①切除骨不连区域瘢痕和硬化骨,用伊氏外固定架牵开骨不连区延长肢体,于牵开区内植入自体骨,再利用外固定架加压融合.②清除骨不连区瘢痕后,用3组外固定架在对骨不连区加压的同时,于骨干的上端或下端进行截骨延长.结果患者骨融合和肢体延长均获得成功.结论伊利扎诺夫技术用于矫治肢体骨不连短缩疗效可靠,针道感染是其主要并发症.

    作者:王建华;顾根才;赵海;周波;王存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肱骨骨折伴同侧肩关节脱位2例

    单纯肱骨骨折或单纯肩关节脱位临床上常见,但肱骨骨折同时伴有同侧肩关节脱位则极少见.1997年5月~1999年3月我科共收治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43岁,右上肢被机械绞伤后1h入院.查体:右上臂中段畸形、肿胀,可扪及骨擦感,皮肤有擦痕,X线片示右肱骨中段横形骨折.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行手法复位、小夹板临时固定,在牵拉过程中,右上

    作者:李跃辉;王纯育;梁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钢板结合异体骨板治疗长骨干骨囊肿病理性骨折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骨囊肿骨折的方法,并评价其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青少年骨囊肿骨折8例,行病灶刮除植骨钢板结合异体骨板内固定,于术后3、6个月进行X线摄片观察,依据骨囊肿治疗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8 例切口均I期愈合,6例达到优(Ⅳ级),1例达到良(Ⅲ级),1例出现骨骺早闭,优良率87 .5%.结论病灶刮除植骨钢板结合骨板内固定治疗骨囊肿病理性骨折效果好,可以达到骨折的牢固固定.

    作者:翟文亮;丁真奇;练克俭;康两期;郭延杰;解放军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不同载体的体内成骨

    目的探讨冻干松质骨与羟基磷灰石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成骨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附着于冻干松质骨和羟基磷灰石,并植入裸鼠皮下.定期腹腔内注射四环素液.18只裸鼠分别在术后2、4、6周处死.取标本进行HE、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和四环素荧光观察.结果 2周时,可见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附在细胞复合松质骨(MC)组的标本表面及较深部的骨小梁表面,而在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MH)组,细胞仅贴附在标本的表面.4周时,MC组的贴附细胞呈规则排列的立方体形,而MH组的细胞为不规则的立方体,排列也比较紊乱.到6周时,仅MC组出现了类骨质和四环素荧光.在松质骨骨块的所有孔隙内都可见到来自宿主的纤维组织长入,而羟基磷灰石仅在邻近表面的孔隙内见到这种纤维组织.结论作为间充质干细胞载体,目前冻干松质骨要优于羟基磷灰石.

    作者:陆骅;汤亭亭;董玉峰;戴克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HA-ZrO2/BMP增韧复合骨的研制及其在兔椎体间的成骨作用

    目的寻找用于椎体间植骨的人工骨材料.方法用羟基磷灰石(HA)、氧化锆(ZrO2)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三者混合制成HA-ZrO2/BMP增韧复合骨,将兔腰椎间盘钻除后植入,分别于3、6、9、12周取标本进行肉眼、X线片、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其成骨作用. 结果 3周时有纤维组织长入,6周时有一定的骨组织开始长入, 9周时骨组织长入更多,12周时有大量骨组织长入. 结论 HA-ZrO2/BMP增韧复合骨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

    作者:徐卫国;陈安民;孙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角度Dick系统治疗爆裂型脊椎骨折

    目的总结角度Dick系统在治疗爆裂型脊椎骨折中对恢复椎体高度和椎管容积的作用.方法采用角度Dick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27例,通过术前、术后X线平片和CT扫描片观察、测量、对比椎体前后高度和椎管容积的恢复情况.结果恢复椎体高度和椎间隙宽度达90%以上,椎管前后径增大小0.4 cm,大1.0 cm.随访10~16个月,神经症状改善有效率100%,不全瘫者全部恢复,完全瘫者部分恢复.结论角度Dick钉在后路手术中可解决脊椎曲度和脊髓前方受压问题,损伤小、康复效果好.

    作者:陈晓明;曲志国;韩国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动力加压髋螺钉取出后钉道内植骨的生物力学意义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上段骨折愈合后,取出DHS以后不处理的股骨上段、钉道植骨的股骨上段和完整的股骨上段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DHS取出术后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6具新鲜尸体股骨标本进行实验应力分析,分别测定完整股骨上段、DHS取出后不处理的股骨上段和DHS取出后钉道内植骨股骨上段的力学特性. 结果 DHS取出术后,不处理的股骨上段与完整股骨上段、DHS取出术后钉道植骨的股骨上段的力学特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骨颈骨折DHS治疗骨折愈合取出内固定后,应在股骨上段螺钉道内植骨补强,这有利于提高股骨上段的生物力学性能,便于患者早期全负荷功能锻炼,防止再骨折和髋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方浩;朱建民;曾明;王以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改良莎氏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改良莎氏手术后的疗效.方法 182例儿童先天性髋脱位行切开复位、髋臼扩大加深、骨膜植入、股骨上端旋转截骨术.结果随访94例,时间3~14年,平均6年,临床功能及X线形态优良率为85%.结论改良莎氏手术虽然不是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首选术式,但对于年龄较大或行其他手术再脱位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补救手术.

    作者:夏榕圻;楼跃;唐凯;范毓华;黄禄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合并中央脊髓损伤

    目的报道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合并中央脊髓损伤并探讨前路减压与融合手术的作用.方法对24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合并中央脊髓损伤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所有病例均行前路减压与融合手术, 随访时间2~7年, 平均3年8个月.并对其椎间盘突出程度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平均ASIA运动评分由47.79±19.66增至86.46±10.22, 患者年龄与恢复率成负相关(r=-0.593, P<0.01), 但脊髓受压程度与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骨折脱位者术后神经恢复比无骨折脱位者要差(t=3.342, P<0.01).结论急性颈椎间盘突出是引起中央脊髓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此类病例应行MRI检查及前路减压融合手术.

    作者:戴力扬;茆振华;沈建中;周之德;姜其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经皮撬拨髓内穿针固定治疗孟氏骨折

    多数Monteggia骨折(以下简称孟氏骨折)都可以经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而治愈.有些孟氏骨折的尺骨骨折为斜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 ,经手法复位后,夹板或石膏固定无法维持骨折对位,不得不改为手术治疗.自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手法复位、经皮撬拨、髓内穿针固定治疗这类骨折共7例,效果满意.

    作者:王培刚;刘仲;陈福扬;王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

    目的探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效果. 方法用Gamma钉固定治疗46例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结果随访6~22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股骨转子间骨折2个月、股骨转子下骨折5个月.患肢关节功能良好,无髋内翻畸形.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夏荣刚;何耀华;曾炳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同种异体骨笼在颈椎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骨笼在颈椎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完成骨笼植入的19例颈椎疾病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后1周及1、2、3、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的变化,进行功能评定.结果随访17例, 随访时间平均13个月, 病变间隙术后获得即时的稳定,椎间隙高度术后即时有增高,但术后1、2、3个月有丢失,3个月后丢失停止.功能评定:14例中13例优良,另3例外伤性截瘫者神经功能有改善.无骨笼脱出移位的并发症.结论骨笼是治疗颈椎疾病的良好选择,但骨笼内充分地植骨和早期制动是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作者:袁元杏;李青;刘康;宁晔;曾毅军;陈尔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骨衍生材料--珊瑚的研究进展

    骨缺损的治疗是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之一.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的临床使用虽然得到普遍的认同,但在缺损体积较大(如骨肿瘤切除、假体置换返修)时,供量显得远远不够. 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深远前景预示着治疗大块骨缺损的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骨种子细胞贴附于细胞外基质(支架)后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可替代现行的临床骨移植,这种人工骨具有自体和异体移植骨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作者:祝联;曹谊林;崔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