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前骨肉瘤化疗的几个基本问题

范顺武;杨迪生;陶惠民;叶招明

关键词:骨肉瘤, 抗肿瘤药, 综述文献
摘要:尽管骨肉瘤的发病率偏低,但其好发于青少年,恶性程度极高,有效化疗应用以前,即使采取较为彻底的截肢术,其治愈率也从未超过20%[1].由于骨肉瘤的组织学、生物学行为的一致性,好发于肢体,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发现肿瘤复发及转移相对容易,况且此病患者大多年轻,很少并发其它疾病,能耐受大剂量的化疗,因此骨肉瘤是验证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理想模型,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自从70年代实施化疗以来,骨肉瘤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5年生存率也相应提高到50%~80%.然而,骨肉瘤的治疗远未达到完善的程度,而且就骨肉瘤的化疗本身而言还存在着许多的争论和分歧,笔者就目前骨肉瘤化疗中的基本问题进行综述.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冯亚高;汪功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可吸收及部分可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

    可吸收(或称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始于本世纪60年代.1965年人们开始尝试用可吸收材料代替传统的金属材料作为骨折内固定装置,但由于强度不够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直到80年代,随着高分子聚合技术和塑料加工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纤维增强技术的引进,才使其应用于临床成为可能[1].90年代后可吸收材料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5].由于部分可吸收材料[6](如碳纤维增强可吸收聚合物复合材料)是生物相容的,因此,同完全可吸收材料一样,骨折愈合后也不必二次手术取出,而且在机械性能及降解速率方面似乎更具有优势,尤其是在治疗负重骨和长管状骨方面更具有发展前途.

    作者:辛景义;张铁良;万怡兆;赵欣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因素

    大段骨缺损是矫形外科较普遍且棘手的问题.人工假体无生物学活性,易发生松动和疲劳断裂等并发症,有学者[1]应用人工假体治疗青少年骨肉瘤56例,假体松动、断裂高达50%.而同种异体骨来源丰富,形状大小不受限制,并具有生物学活性,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异体骨免疫学研究的进展及现代冷藏技术的提高,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逐渐应用于修复各种原因引起的大段骨缺损,尤其70年代以来较成熟地应用于骨肿瘤保肢手术中,术后5年生存率达40%~70%,不仅与传统截肢手术相比无差异,而且保留了肢体的完整性和功能,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2].但临床长期随访结果常发生异体骨骨折、骨不连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尤其异体骨骨折的发生率高达17%[3,4].为此,本文着重阐述骨肿瘤保肢术后异体骨骨折的因素.

    作者:黄长明;童星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插秧者手背伸肌腱自发性断裂6例

    手背伸肌腱自发性断裂临床上少见,因插秧而导致手背伸肌腱断裂更为少见,临床上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我院共收治6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胜;张连有;赵杰林;刘文杰;丁绍清;贾福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头颈开窗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头颈部开窗、死骨刮除、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3例44髋.随访1~5年,疗效较好.

    作者:王光忠;王少珠;高明忠;王建堂;刘德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集束螺纹针治疗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

    自1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经皮穿刺、4根螺纹针内固定治疗70岁以上高危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曾博龙;余斌;赵昌霞;朱立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髌骨骨折合并髌骨脱位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4岁,被脚踹伤后右膝肿痛拒动,于1999年1月10日急诊入院.体检:右下肢伸膝位,关节肿胀,皮下无瘀血,髌骨前面完整,有骨擦感.屈膝时髌骨向外侧脱位,伸膝时自行复位,重复屈伸膝关节髌骨重复脱复位.浮髌试验阳性.

    作者:周伟力;杨峰;李全寿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环柄式外固定器在马蹄内外翻足截骨融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环柄式外固定器在马蹄内外翻足截骨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9例36足行足跗二关节、三关节截骨融合术,并应用环柄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随访29例,随访时间9~30个月,36足全部骨性融合.33足外观基本正常,恢复三点负重,步态平稳.优良率91.7%.结论该外固定器固定可靠,观察方便,效果满意.

    作者:郝毅;杨文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张力限制架治疗髌腱断裂

    髌腱断裂的修补以往多采用抽出钢丝缝合法、髌韧带折叠的环形钢丝缝合法及其他改良缝合法,手术较复杂,且术后均需长腿石膏加以保护[1],易引起膝关节僵直,拆除石膏后锻炼,因髌腱承受张力大,容易再断裂.我们采用自制的张力限制架治疗髌腱断裂8例,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余桦;马自雄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特发性脊柱侧凸脊髓异常的MRI评价

    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约占70%,其在儿童青少年中的发病率约为1%~3%.随着影像学检查的深入,尤其是MRI在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脊髓异常被发现,其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倪春鸿;侯铁胜;李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胸椎间盘突出症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13例经MRI诊断为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采用胸椎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13例突出的椎间盘均存在钙化或骨化合并骨赘形成等硬化表现,部分相应的小关节肥厚增生.疗效:优良8例,中2例,差2例.结论应重视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后外侧入路手术对于硬化性突出物的摘除及彻底减压比较适合.

    作者:吴德升;席秉勇;林研;赵卫东;印心奇;贾连顺;赵定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后内侧软组织松解并Bridle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目的探讨后内侧软组织松解并Bridle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行后内侧软组织松解和跟腱延长,同时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和腓骨长肌3腱编织缝合.结果随访6~18个月,优9足,良12足,患者都恢复了跖行足,近期矫形效果满意.结论对6.5~12岁严重畸形的儿童,在彻底软组织松解矫正畸形的同时,选择发育良好的肌肉及肌腱移位,以建立有效的肌力平衡,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家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松质骨螺钉治疗股骨后髁骨折

    1993年8月~1998年10月,笔者共收治11例股骨后髁骨折患者,均为单侧后髁骨折(Hoffa骨折),采用松质骨螺钉内固定, 术后早期开始关节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戈兵;王培刚;赵楷生;庞施义;李林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48例分析

    我院1988~1998年共收治各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 243例,其中行一期清创钢板内固定术946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钢板外露48例,占同期一期内固定术后病例的5.07%,现将其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傅元贵;鲍宜周;张玉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例

    目的探讨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7例根据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诊断为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行椎板间开窗、神经根管探查、髓核摘除术治疗.结果 7例随访6个月~4年,基本恢复正常,能从事原体力工作,效果满意.结论 CT扫描是诊断极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一旦确诊宜尽早手术.

    作者:周云;翟荣存;程华强;王世才;江建平;王根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8例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8例,30髋.结果 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4分,术后平均93分,优良率94%.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髋部疾患的有效方法.

    作者:郝鹏;陈德武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通常保守治疗,但对有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需手术治疗.若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虽固定坚固,但手术切口大,局部组织损伤较重.我们对锁骨中、外1/3骨折则采用φ 2 mm克氏针髓内固定,斜形骨折再加钢丝环扎,疗效满意.

    作者:王伟;张家红;周之德;姜其为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痉挛性脑瘫内翻足畸形分型与手术改进

    目的分析根据不同临床分型选择手术方法治疗痉挛性脑瘫马蹄内翻足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肌痉挛程度、有无骨畸形等分4型.Ⅰ型A术式33例62足;Ⅱ型B术式24例40足;Ⅲ型C术式31例55足;Ⅳ型D术式19例25足.结果平均随访5.6年,按改良Kling标准评定疗效.优32例46足,良40例71足,中6例11足,差5例10足.优良率为86.7%.结论痉挛性脑瘫马蹄内翻足畸形应根据肌痉挛特点分型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作者:赵滨;陈艺新;陈克洲;彭少英;贾湘谦;肖杰;王兰;张汇林;栾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MRI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椎体缺血性坏死

    目的评价MRI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椎体缺血性坏死的价值.方法分析7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缺血性坏死的MRI表现.结果矢状位MRI显示水平方向的带状区, T1加权像为低信号, T2加权像为高信号, 周围有低信号区包绕.结论 MRI检查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缺血性坏死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戴力扬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有限化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评价有限化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CT、MRI、CTM、脊髓造影定位,了解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和范围.手术有限切除病变节段椎板及关节突,摘除髓核,潜行扩大椎管、神经根管.结果经2~18年随访,优良20例,可2例,差1例.结论有限化手术能摘除髓核,也能行根管减压,脊柱损伤小,远期疗效好.

    作者:吴卫平;冉永欣;谷加炎;龚祖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